通评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方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从现象到现象的现象观察法

对人类社会在自然界的经济活动,总体上从什么角度切入开始研究,是经济学理论研究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西方的角度,是从纷繁复杂的个别现象直接切入开始研究。尽管理论的指导思想是物理学思想,可是碰到现实,他们又无法回避经济现象是不可逆的随机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因此又说经济学研究不宜使用实验法(西方另有得诺贝尔奖的实验经济学,是理论方法混乱莫衷一是的表现,以后会对此作专门分析),只宜使用观察法。西方的所谓现象观察法,是观察现实发生的个别现象进行研究,如调查当前情形和历史档案,使用搜集到的经济资料进行经济理论研究。西方经济学中的现象观察法,是西方理论家们进行任何经济理论研究的总方法。在此需要指出,还有另一个角度的观察现象的研究方法,与西方的现象观察法不同。这另一个角度,是从人类在自然界经济活动的总体切入,在做总体认识和揭示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再对一定历史时期的既往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并做出解释,或者根据一般规律对当前现实的经济运行条件进行研究并提出指导方案等,这样的研究虽然也要依靠对经济事实和经济现象的观察,但不是从个别现象切入的现象观察法。这是从现象到本质、再从本质到现象的研究,我们将这种研究方法定名为本质探究法,以与现象观察法相区别。西方经济学中的现象观察法,仅仅是指从个别现象到个别现象关系的研究方法。

面对现实的客观需要而又不能正确地去认识本质探究法,西方错误地认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只能是从现象到现象的研究。因为他们的观察目光,只停留在各种经济事物在时空过程中表现的经济现象的分散上。据此他们也就在思维矛盾中承认,既已发生过的经济现象,具有不可重复性;在思维矛盾中却又认为,既是那些固定的经济事物如人、商品、货币和价格等表现的经济现象,那么就存在类似性。这时,牛顿物理学思想又占据了思维空间,认为经济理论,必须研究已经发生过的经济现象并寻找其中有规律性的东西,这样构建出来的理论,是可以指导经济实践的理论。西方经济学的著作浩如烟海,没有一本著作、一篇文章,不是在搜集和选择已发生过的经济现象作研究后撰写出来。在西方经济学的现象观测法中,所蕴含的是对社会经济运动特征互相矛盾的认识,但最终决定分析研究方法的还是牛顿物理学思想,这也就决定了整个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特征。

人们通常认为,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任何科学理论的研究工作,都要建立在对事物现象观察获得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我们说,就理论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一个研究程序而言,完全正确。但是,把这样的研究方法,认定是经济学理论的建构方法,或者说,是研究经济规律所依仗的根本方法,就会出现问题。

首先可以看出,对经济理论研究必须用现象观察法的原因说法,存在说不通和自相矛盾的情形。对社会的各种经济现象,既然承认是产生于那些固定的经济事物,即承认产生于人、商品、价值、货币、价格这些事物,那么,经济规律,应到这些经济事物自身内部和相互内在关系中去寻找,而不是到这些经济事物内部规律和内在关系规律发生作用后出现的现象中去寻找,明明是本末倒置。这是一个说不通。既然承认社会经济的运动过程是不可逆和不会重复,那么所出现的一切经济现象都是过眼烟云,每一个暂时的现象就不是规律性的现象,每一种暂时的现象关系也不是表现规律的关系。然而,西方的经济理论家们,在一种说法中隐含了既有经济现象中不直接存在规律,在理论研究中,却又要到这样的经济现象中去寻找经济规律,十足的自相矛盾。此为说不通之二。两种说不通说明,现象观察法不是经济理论研究的科学方法。

对现象观察法的不科学性,我们还可以从逻辑的角度去分析证明。通过这个证明,区分出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事物,从而建立两个根本不同的事物概念。

一种事物的性质是:构成这个事物的所有要素都相同且要素本身处于无变化固定状态,该事物内在的客观规律和在规律支配下该事物的运动现象,在相同条件下能够一起反复重现,这种事物的性质具有可逆性。这是概念独立的一种事物。物理世界的物质性事物,都是这种可逆性事物。当承认社会经济活动这个事物是不可逆的事物时,那么,在逻辑上就排除了这个事物的任何可逆性。可是,西方经济学却又认为要将社会经济活动这个事物在理论上作为物理性事物去处理,这样,社会经济活动这个事物概念,就成了一个既具有可逆性质、又具有不可逆性质的两种互相否定性质的事物概念。这违反了形式逻辑中的矛盾律,在逻辑上不能成立。当然,现实中也不存在这样两种互相否定的性质存在于同一事物中的事物。在这里,运用形式逻辑的方法作出的判断,是科学的判断。也许有人说,在物质原子中,既存在正电子,也存在负电子,物质既可以表现出带正电的性质,也可以表现出带负电的性质,这难道不是正电荷与负电荷存在于同一种物质中而使物质具有性质互相相反的两种性质吗?毋庸置疑,没有哪个物理学家会赞同这种辩解。这里一定要注意的问题是,事物性质的互相否定与互相相反是两回事。互相否定,是确定了一种事物的性质,那么所有其他的性质都被排除,其中包括互相相反的性质。互相相反或者说互相对立的两种性质,只能存在于两个事物上,但这两个事物可以合成为一个事物。但合成为一个事物后,却不能说这个事物有两种互相相反的性质。当概念所指的是原子,那么就没有在指正负电子;当概念是指正负电子,那么就没有在指原子。因为,任何一种事物性质的表现,不是孤立地自我表现,而是在与其他事物相互比较或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互相否定的两种性质,对于一个事物来说,只存在一种性质表现,把另一种性质的表现可能排除。这个形式逻辑矛盾律的逻辑规则,是个科学的规则,我们必须遵守,否则就要出错。在社会经济活动性质可逆和不可逆的性质认识上,西方经济学违反了科学的逻辑规则,这说明,研究经济学不能用现象观察法,即不能用从个别现象到个别现象关系的研究方法。现在需要做的理论功课,是如何去认识这个不可逆的社会经济活动,是怎样一种事物。

当将社会经济活动的事物性质排除掉可逆性质后,必须要做两件事。第一件,对社会经济活动这个事物的性质确立正确的认识。第二件,在对社会经济活动事物性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对社会经济活动展开新的研究。对第一件事需要先说明一点,不可逆这个性质,仅仅是对可逆性质的一个简单否定,还没有说明不可逆性质是怎样一种性质。迄今为止,西方还没有做第一件事。这第一件事,对西方的研究者们来说,转变思维定式很不容易。因受牛顿物理力学思想的思维定式控制,一旦进入理论研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认识,立即回到可逆性的认识上去。根本的原因,是西方没有去做第一件事。至于第二件事,做起来复杂而庞大,至今,西方经济学家们还没想到有这样一件事,叫他们如何去做。这里,我们先做好第一件事。第二件事超出本书的内容范围,另外去做。

做这第一件事,我们首先要对社会经济活动这个事物,确立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建立一种新的认识,然后给出事物的性质。新的视角,是将社会经济活动这个事物,视作一种经济体的活动。对这种经济体的应有认识是:经济体由一些互不相同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基本要素构成,它们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六个要素,即:人,商品,价值,货币,价格和市场。这些要素,在经济体的内在客观规律作用下,其状态发生自动、互动和连续变动,从而使经济体内的那些基本要素的自身活动现象和经济体的总体活动现象,发生连续变化。从这样的认识中,我们就得到关于社会经济活动这个事物性质的新认识,那就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性质,是经济体表现为要素互动中连续变化的性质。要素互动且连续变化,决定了社会经济运动具有不可逆性,也说明本无机制使这种运动发生可逆现象。由此也可看出,事物运动的可逆性与连续性的性质区别,根本的区别在于事物内部构成要素的性质不同。由此我们也可理解,对于构成要素相同且存在状态固定的事物而言,在条件相同的情形里就能出现相同的事物运动现象;对于构成要素不相同且又处于变动中的事物而言,即使条件相同,事物内部的要素状态和整个事物的状态也已前后不同,因此在相同的条件下也不会出现相同的事物运动现象。由此我们证明,运用从个别现象到个别现象关系的现象观察法,无法对社会经济活动这个事物展开正确的研究。

在经济学的研究中,抛弃现象观察法后该用什么具体的新方法,怎样去认识经济体,构成经济体的基本要素又具有怎样的事物性质和活动特点等问题,是属于第二件要做的事。显然,做成第二件事,是一件理论上独立的大任务,超出本书范围。但毋庸置疑,这是客观存在的、必须去完成的、也是可以完成的大任务。这里,否定了现象观察法,也就完成了评述任务。这里也提出了应该使用的是本质探究法,留下了一个将来要去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