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脱贫问题理论分析及实践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2 国内外反贫困研究现状分析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试图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减少和消除贫困。目前为止,比较成功的扶贫项目主要有六个方面:①开展以扩大就业和帮助穷人增加收入为目标的发展项目。这种发展项目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扶贫战略目标。目前普遍实行的直接向贫困家庭提供小额贷款,以帮助其实现自我就业就是该项目的一种。该项目同时还负责向那些穷人提供最基本的社会服务,例如清洁用水、医疗保健、教育、直接的食品帮助等,以帮助他们改进消费和福利。②帮助穷人提高素质和能力。这种扶贫的目的是帮助贫困者在没有外力援助的情况下仍能持续发展经济。③改善基础设施。在那些穷人特别集中的地区,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穷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生产力。④建立农民组织。强有力的贫困农民组织有利于更好地维护贫困农民的权利。建立农民组织是农业国专门的扶贫项目之一。⑤实行使穷人受益的资源再分配政策。为低收入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开展土地制度改革,国民收入再分配时向穷人倾斜,给穷人集中的产业分配足够的资源等都属于目前各国比较常用的扶贫策略。⑥设计良好的扶贫项目。扶贫项目专门服务于穷人,通过有效的传递系统使资源迅速到达穷人那里,保证扶贫资金有较大的覆盖面,使多数穷人成为受益者。由于各国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贫困的程度和成因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国家在反贫困方面所采用的对策也存在差异(王占坤,2008)。

2.2.1 发达国家反贫困的策略

发达国家尽管生活水平较高,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都不同程度地面临过贫困问题,并为减少或消除贫困采取过一系列的措施和策略。其中美国的西部开发和德国的东部开发比较典型。

1.美国的西部开发

19世纪以前,美国的西部、南部和中部山区相对于经济发达的五大湖地区和东北部地区而言,属于贫困地区。为了促进这些相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美国政府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西部开发,第一次西部开发始于19世纪中叶,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期,主要的开发方式是土地投机、贸易、奴隶主庄园的扩张和在西部进行农业开发。第二次西部开发始于20世纪30年代,持续到70年代,该阶段主要通过制定各项法律、法规和各种优惠政策,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的发展。通过两次西部大开发,棉花、小麦等主产区相继形成,硅谷工业区逐步形成,美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得到了调整,美国的经济基本实现了地区间的平衡(李廉水,2000)。

2.德国的东部开发

20世纪90年代,东德和西德合并,当时的东德和西德相比,生产率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都明显落后。合并后的德国政府凭借原西德强大的经济实力,对合并后的东部地区给予了大量的财政援助,用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大量财政资金的注入有力地刺激了东部地区的生产和就业,德国东部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迅速增长。德国政府还采取了一些有益的措施帮助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促进中小企业资源和人才合理流动,迅速促进了德国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2.2.2 发展中国家反贫困的主要策略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贫困标准相对较低,贫困的程度则相对较高,反贫困的形势严峻。为了降低贫困的程度,许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治理贫困。由于印度和中国的发展过程比较相似,所面临的贫困问题也大体相同,因此下面主要以印度为例对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策略进行阐述。

受英国将近200年的殖民统治,刚刚独立的印度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贫困形势。由于长期以来一直被当作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印度的农村产业结构极不合理,粮食产量增速缓慢,粮荒不断,其贫困主要表现为绝对贫困。印度政府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采取了绿色革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综合项目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印度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粮食产量、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农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较大改善。

印度政府的主要扶贫举措如下:①土地方面。通过开垦林地和荒地,扩大耕种面积,并将原先主要集中在地主手中的土地有条件地重新分配给那些无地农民。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农业投入的同时,加大对投入的监管,并积极鼓励服务业和商业的发展,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农民的收入。③进行绿色革命。绿色革命的目的是通过技术革命提高粮食的生产率,以实现粮食的自给。政府制订“农业精耕地区”“农业精耕县”等耕作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广泛采用化肥、复种技术、灌溉技术、优良品种等农业生产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④开展农村综合发展项目。印度政府通过中央统一规划、地方各级政府分摊资金的方式,向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以及相关的技术服务,给贫困农民提供贷款和补助,帮助农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进而带动农村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2.2.3 我国反贫困的主要策略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政府的反贫困经历了救济式扶贫、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和扶贫攻坚四个发展时期。主要采取的扶贫措施有投放扶贫开发资金、开展以工代赈项目和动员社会力量扶贫等。

1.投放扶贫开发资金

在各个阶段的扶贫工作中,国家采取的重要扶贫措施之一,就是投放扶贫开发资金。国家通过财政部、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农业发展银行三个渠道提供扶贫资金,财政部提供的资金直接用于各项培训活动,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提供的资金主要用于基础建设中的以工代赈项目以及饮用水工程,农业发展银行提供的低息贷款,则主要用于各项生产活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央扶贫开发投资中的一部分资金不再无偿使用,而改为由银行以利息补贴的形式发放扶贫贷款。据统计,1986—1997年,我国共投入近2000亿元扶贫开发资金,“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的7年里,中央政府累计投入扶贫资金超过1000亿元,加上地方和各部门的投入,累计扶贫资金超过1500亿元。从1997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新增15亿元重点用于最贫困的省、自治区的农田基本建设、修建乡村公路、解决人畜饮水、推广科学技术和农业技术培训。同时,在现有扶贫信贷资金的基础上,每年再增加30亿元用于扶贫贷款。主要依靠国际捐助和软贷款的小额信贷扶贫方式也开始在我国推广和实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1998年参加试验和推广小额信贷扶贫方式的县超过200个,投入资金达到6亿~8亿元。2000年开始,作为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社,全面试行并推广小额信用贷款活动,开展农户小额信用放款。从2002年开始,中国政府开始借鉴农村信用社的经验,针对国有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发放自主创业贷款,成为解决中国小企业发展和农民多种经营资金需求的有效方式,缓解贫困的有效途径。

2.开展以工代赈项目

以工代赈项目是国家采取的另一重要扶贫措施。所谓以工代赈,就是指救济对象通过参加必要的社会公共工程的建设,而获得赈济物资和资金的一种特殊的救济方式。以工代赈项目以救济为手段,以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建设为内容,以缓解和消除贫困为目的,通过实物和资金的投入方式,使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得以根本改善,从而为其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优越的环境,进而刺激其自我增长。以工代赈资金主要投向国家政策范围内的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改善贫困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为重点,择优安排工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劳动密集型项目。1984—1994年,我国先后安排了7批以工代赈项目,投入中央财政资金超过200亿元。从2001年开始,国家加大了以工代赈投资规模,每年从财政预算中拿出40亿元,从国债资金中拿出20亿元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以工代赈项目实施20多年来,大大改善了我国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状况,对解决贫困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和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动员社会力量扶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活动,成为解决我国农村地区贫困问题的另一项重要举措。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参与老区贫困地区开发建设,大中城市、大专院校、大型企业对口帮扶,党员、能人大户一对一帮扶,工青妇等组织和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扶贫基金会、扶贫协会等民间组织参与的扶贫,民营老板、社会法人以及各种力量加入的开发扶贫等。截至1995年年底,122个中央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大型企事业单位,向对口扶持的330个贫困县投入实物和资金9.47亿元,引进资金9.9亿元;各省、自治区参加对口扶贫的单位有2364个,直接投入扶贫资金12.7亿元,引进资金16.6亿元。2006年,仅中国扶贫基金会就投入资金、物资1.7亿元,实施了小额信贷项目、母婴平安120行动项目、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自强项目、天使工程项目、紧急救援项目、综合项目等六大类扶贫项目,惠及235个县、53.3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