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从无名灾童到信息先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I-6回 孩儿错,妈妈泪孩儿知过记一辈

华成稍长大些,身体也稍好些。教养院条件也有所改善,办起了小学。妈妈很想让华成上学,由于华成在家跟着哥哥和妈妈学了些功课,就直接考上了三年级。他很好学,很快就跟上了进度,逐渐地成绩达到班上的前茅。可是学了半年多,由于教养院经费困难,小学停办了,教养院办起了工厂,开始了纺纱织布,小学生均转为童工。华成也到工厂参加了纺纱的辅助工作。

教养院的纺织厂是个很小的作坊式的工厂。它把棉花纺成纱,然后还能织成布,也就是土棉布。整个工序大部分是手工,用手工操作一些简单的工具。第一种工具是纺车,右手摇纱轮,像自行车的花盘,左手抓住一团棉花,把它挨上中间的纺轴,像自行车的后轴,花盘转一圈,后轴就转几十圈。棉花碰上它,就会粘上,一拉就出线了。第一道工序纺成5~6毫米粗的纱,叫粗纱,把它缠在大桶上。第二道工序把粗纱抽出,纺细,再缠到竽子(一种像竽的缠纱的器具)上,然后就可将竽子插到布机上进行织布了。

小点儿的孩子和初来者均是放在第一道工序,纺粗纱,然后转到纺细纱,能上布机者很少。华成做事也还手巧,几天就承担纺细纱的工作。手抓住细纱,把它粘到纱轴上,纺细以后把它缠绕到竽子上,这时纱就要从两个捏着它的手指间滑过,和手指产生摩擦,发热,引起红肿,流血,直到磨出老茧,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孩子疼痛难忍,用布包手,受到工头斥骂,孩子们经常流着泪忍着痛工作。

孩子们做着艰苦的工作,比上学时累多了,看到一捆捆土棉布运出车间,孩子们并没有丰收的喜悦。教养院赚了钱,可是仍然不给灾童分文,像以前一样,只是管吃管穿。在几个大孩子的带领下,童工们掀起了要求发工钱的工潮,工作秩序有点儿乱了,怠工、发牢骚,还经常借口上厕所、外出。院方则是一根筋地压制,以惩罚威胁,声言“不愿干你们就走呗,没有人求着你待在这里”,“四条腿的狗难找,两条腿的小人到处都是”。孩子们气得没办法,有的孩子嚷着偷拿纱锭和布匹出去卖。院方也了解到这种情绪,加紧了管制。他们在厂门口设置了检查岗,对每个出厂的童工进行搜身,一点儿都不尊重人格,男搜男,女搜女,到处乱摸,这样,偷拿几无可能。那时的华成小而机灵,也不知天高地厚,爬墙、上房、钻洞、上树,几乎都会,他就想冒险拿些纱轴回家,让妈妈卖钱。华成想了办法,把纱轴夹在内裤里,跟着一批在厂里玩完后的野孩子,一起跑出去了。他的个子跟他们差不多,门卫也没发现他。

华成回家,很高兴地告诉妈妈,他拿了一个纱轴回家,显示他很能干,他说这可以卖几毛钱。谁知妈妈大为惊奇,大声地吼他:“你怎么不学好,干这偷鸡摸狗的事!”

“大家都说,这是我们自己的东西,谁让他不给我们发工钱?”华成抽泣地嘟囔着。

妈妈气得说不出话,倒抓起了鸡毛掸子,狠狠地打了华成屁股两下。嘴里还嚷着,“我让你不听话,我让你不听话!”

华成愣愣地望着妈妈,摸不着头脑地想,妈妈怎么会发这么大火?

突然妈妈哭了起来,抱怨起爸爸了,“你这个该死的,撒手就走了,丢了一大堆孩子给我,我哪有能力带,死的死,坏的坏,我活着还有什么希望,不如我早点儿跟你去了,一了百了。”

挨了打,华成并没有哭,他心里还有点儿不服气,心想男儿有泪不轻弹,忍痛也要装硬汉。妈妈一流泪,又扯起爸爸死的伤心事,他也哭了。妈妈又给他讲道理,说世上不平事很多,如果一遇不平,就报复,就堕落,就男盗女娼,就当坏人,那你很快就要完蛋的,自毁自己。

“我们人穷,志不穷,不能做下三烂的事情。”

“要像你爸爸那样,凭自己的本事立脚,养家糊口。”

妈妈的泪,孩儿的愧,华成知错了,他安慰妈妈,以后再不偷东西了。妈妈要求他把竽子还回车间去。华成就把它扔到那些废了的竽子筐中,车间的工头发现竽子丢了,找了一天后发现好坏竽子的总数没少,也就作罢,没有引起多大风波,就过去了。

妈妈这些天就在不停地思索着,她担心童工这样的环境并不是很好。的确,孩子们在念书时,好赖有老师管着,现在做工了,工头中有许多坏人,欺负童工,甚至欺辱女童。男孩子学如何打架,如何撬门、爬墙,甚至结伙都很盛行。她决心再给华成找上学的机会。她托人情,又去找哥哥上学的东大街小学的老师。哥哥在那个小学上学时,小学给了他一个优惠的打工机会,就是一边上课,一边兼任打课铃工作,时间到时,他就走出教室,拿着铃在院子里一边摇,一边走,转一圈。哥哥做得很认真,从未出过差错,老师也就相信他弟弟也会很好,她同意给华成免除学费,但还没马上把打铃任务交给他。这样,华成又开始上学了。即使不交学费,但不能在教养院吃饭了,吃饭还要花钱,为了省钱,华成中午就在小摊上买一碗素丸子,再买一个烧饼泡进去,午饭就打发了。妈妈为此就要出去打工,她整理过猪鬃,织过布,还在布机旁晕倒过。华成知道妈妈的苦,懂得妈妈的心,无奈人小,只有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给妈妈点儿安慰。

东大街小学是在贫民区内的一个贫民小学,虽然条件十分简陋,学生也多为贫困子弟,知识水平不高,但大多愿意学习,学校学风还是可以的。老师很多是逃难来的青年学生,有点儿爱国心、正义感,也带来了东部地区的相对高的学识水平。华成算是得到了一个最好的学习机会。华成没上四年级,就由三年级跳至五年级,他刻苦努力,赶上进度,期中考试得了第14名,期末考试就爬到第7名。他在精神上也感到很自豪。

每天早上华成要走大约半小时才能到校,他从未迟到,也未感到枯燥。他的耳边老在响着校歌的曲调:

东小的同学

亲爱精诚

我们大家一条心

……

我们是三民主义的少年

我们是新中国的明天

孩子的纯洁稚嫩的心灵,总是怀着美好的憧憬,向往着未来,他哪知道等待他的却总是灾难!


教育孩儿要以理,

有情有理得牢记。

激励自信知努力,

长大就懂靠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