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世界需要多样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虽然也有长时间冷战和局部的战争,但世界整体呈现出和平的状态。人们不再生活在战争的恐惧当中,生产得以稳定进行,物质生活持续进步,人口快速膨胀,经济发展速度前所未有。而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的联合国体制,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持续加强,国家间的经济关联增强,开始出现“蝴蝶效应”。
随着技术进步和长时间的和平,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粮食产量持续增长,世界人口增长迅速。根据联合国发布的相关数据,从1900年到2000年,世界人口数量从16.5亿增长到60.6亿,增长了接近4倍。而且,根据联合国人口司在2000年的预测,2050年,全球人口预计会达到93亿人,2200年可能会达到116亿。如果人们的物质水平还与1900年左右相当,而人口增长了4倍,可以想象福特需要建设怎么样的工厂帝国才有可能满足需求。当然,人口增长蕴含着极大的潜在危险。例如,如果人口持续增长下去,有限的地球资源不够用怎么办。人口的增长还带来其他的现实问题,污染更加严重,资源消耗过快,一些动植物的消亡等。但如果从经济增长角度讲,每个人都要吃穿用住行,每增加一个人就会增加需求,需求增长就会促进经济的增长。每个人国别、文化背景、所处环境、经济条件、价值理解的不同,人口的增长还会带来需求多样性基数的增长。
虽然人口增长速度已经够快,但物质生产的速度更快。例如,1949年世界人口有25亿左右,汽车产量900多万辆。到2000年的时候,世界人口60.6亿,世界汽车产量为5733万辆。50年时间,人口仅仅增长了2倍多,但汽车年产量增加了6倍多。如果按照汽车10年报废期估算,10年当中汽车总产量达到5.7亿辆,这个数量都要在市场上卖出去。如果一个家庭平均一辆车,每个家庭5口人,这个数字覆盖了大约一半的世界人口。2000年,世界生产了大约1.4亿台家用电视机,7073万台电冰箱。其中,中国就生产了4051万台家用电视机,1279万台电冰箱。同样按照10年报废期估算,10年当中生产了大约14亿台电视机,大约7亿台电冰箱,这些产品同样都要在市场上卖出。很简单的道理,人口的增长速度符合生物规律,而物质生产的增长速度可以穷尽到市场极限,直到滞销为止。即便50年前人们还物质生活极度缺乏,50年后,人们物质生活已经极大丰富。由短缺到富余,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照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人们在物质需求逐渐满足之后,再增加物质供应,对人们的效用价值就降低了,人们购物的欲望就会大大衰减。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情况:1935年,有一半的美国家庭拥有汽车,到1989年,84%的美国家庭拥有汽车。到1970年的时候,99%的美国家庭已经拥有冰箱,70%的家庭拥有洗衣机,92%的家庭拥有吸尘器。当然,并不是说家庭拥有了一辆汽车,就不会拥有第二辆汽车,但理由和具体需求肯定不一样。怎么才能刺激消费者不断产生购买需求,差异化、多样性就是解决办法。很简单,如果连续卖给一个家庭的汽车都是福特时代类似T型车的单品,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世界长期的和平,还带来经济发展持续进步,世界经济总体规模不断增长。在这种背景下,几乎全球所有的国家都变得更加富裕了,个人和家庭也会变得更加富裕。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佩恩表(Penn World Table)数据显示了全球国家在1960年至2010年这50年间的GDP情况。绝对GDP数据显示,全球各国的经济规模都在扩大,小至两倍,多到几十倍,例如,印尼的GDP增加了13倍,中国增加了17倍,而泰国则增加了22倍。佩恩表还显示世界各国在过去50年的平均收入情况,全球有41亿人口所在国家的平均收入增加了3倍,有22亿人口所在国家的平均收入达到了5倍,其中包括中国、日本、埃及和泰国,这些国家的平均收入增加了8倍之多。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更加富裕了。
一边是物质供应的更加丰富,一边是人们更加富裕了,导致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人们会对产品选择得更加苛刻和更加多元化。企业必须抓住每个具体不同的客户,才有可能从竞争激烈、生产过剩的新时代获得生存的机会。从福特畅想式的从消费者出发,到精益生产强调的顾客拉动生产,再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崛起,消费者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早期的生产决定消费的价值观逐渐被淘汰,演变为消费者决定生产。消费者国别、文化背景、所处环境、个人心理、年龄、富裕程度等多方面的差异对需求的影响开始显现出来,导致需求的多样性必然产生。如果让消费者做主,每个人都可以任意提需求,这个差异性可想而知。
另外,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崛起,世界变平了。人们获得信息更加丰富,可选择空间更加广阔。消费者不仅能够通过侧面信息更加容易地了解到自己的具体需求是什么,而且从获取的信息中进一步衍生出新的需求。更进一步,部分消费者可能会不满足于由生产商提供刚性的设计和生产,而是期望参与到产品设计和生产当中。再进一步,由于互联网形成的连接和交流,现实中独立个体在数字化虚拟世界中形成了社群,互相影响,需求变得更加不确定。可能出现某个需求短期内迅速膨胀,某个需求短期内迅速消灭,而且这种变化可能完全超出了生产商能够掌控的范围。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和难以琢磨意味着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到来。
需求多样性的极端就是个性化,需求多样性的基础也是个性化。个性化的需求汇总集合形成多样性的需求。如果一个生产系统能够像手工时代一样完全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生产东西,那自然没有问题,但同时失去了工业化之后所获得的生产效率。反过来的问题其实是在同样的工业化效率基础上,如何实现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极端情况是按个人来实现需求,这就是智能制造要解决的问题。但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2000年,这还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人们想到的办法就是尽可能集约个性化需求,在个性化当中找共性,进行市场细分,形成小批量需求,再利用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效率,实现多样化需求的满足。
需求的多样性关联着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不确定性。无论从需求的外部环境,到需求的本身,以及需求衍生出来的新需求,都更加不确定和不可预测。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也指出:“变化—不确定性—在当今的全球环境中是事物运行的一个基本规律”。面向需求多样性生产,与面向不确定性生产,只是程度的不同,但没有本质的区别。
从生产商角度看,由于需求多样性的不断演化,企业提供有限的几种产品品种选择已经难以满足要求。一方面,局部的柔性生产改造已经不能满足大规模的需求多样性要求;另一方面,需求多样性也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随时随地都在变化,无法等待生产商慢慢花时间应对,生产商必须有一个考虑了所有可能性的柔性系统,才有可能勉强解决这个问题。另外,需求被满足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生产方式进化的问题,还有价值观的转变和组织和管理体系的变革。
消费和生产是世界运行的两个侧面。如果消费需求很苛刻,但生产系统无论如何都无法实现,人们还是不得不接受已有的生产物,尤其在吃穿用住行等刚需方面。但是,如果技术的发展使得改进的生产系统有可能满足苛刻的需求,那么一定就会向这个方向进化。很简单,这样做会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符合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价值逻辑。道理与墨菲定律相似,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发生,那么它就一定会发生。如果一个制造范式蓝图被证明是可能实现的,而且富有价值,那么这个制造范式就一定会实现。
需求多样性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人提出来,但还没有解决方案。到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信息技术和应用逐渐完成从发明到成熟应用的演进,信息化在全球席卷一切,信息化与制造业全面融合,人们开始更加深入地思考信息技术除了支撑还能做什么。就在这一时期,一个叫作大规模定制的理论被研究专家提了出来,并逐渐被大量的制造企业所接受。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结合后台信息系统、柔性生产系统与电子商务,一些企业已经能够提供可选零部件的产品,定制时代的大门就此打开了。
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是,大机器生产制造范式、流水线生产制造范式,甚至精益生产都是企业在实践中创设出来它们的基本模型,但大规模定制制造范式不同,最早是由一些研究学者畅想出来,这是为什么?有几点可以解释这个现象: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时间还很短,它的价值潜力很难由只有局部应用的具体企业掌握;生产的逻辑从生产商主导演变为消费者主导,生产商实践中的价值局限于生产本身,往往缺乏从消费者到生产的完整视野;新时代的制造范式一定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与传统生产的融合之上,一定不会退步到非信息时代,这就需要对信息技术有非常精深的理解;传统企业狭隘的运行边界被互联网突破,单一企业已经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需要从社会生产运行的整体视角来分析和看待制造范式的演进。与过去不同,从大规模定制制造范式开始,以及未来的制造范式演进,已经很难从个别企业的独立实践得到答案了,因为这个答案已经不在一个具体企业当中。
那么大规模定制是什么?如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