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未来简史: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陷阱与数字化生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认知主义的崛起

未来,必将是个万物智能的社会,诸如智能生活、智能城市和智能家居等。

所谓智能,就是让万物变得聪明,能够读懂环境、读懂人、读懂万物。这就要求万物要有“认知”能力。就目前来看,将万物连接到“物联网”才能实现。例如,在网上查看某类主题的新闻,网页就有“认知”能力,能够及时跟踪并捕捉你的需求变化,为你迅速链接其他与此主题相关的信息。这个如今已经实现了,不过,还需进一步提升网页的“认知”能力。又如,未来的智能家居,房间“认知”到你有温馨需求,灯光自然就会变得柔和,室温也会跟着自动调整;你的某些表情、动作,房间捕捉后“认知”到你想洗澡了,于是浴缸开始自动注满热水等。

如今,大数据刚刚兴起。正如前文所说,这些大数据虽然很少涉及生物生命、机理等内在的“宏数据”,但是,这些外在的“表数据”是社会经济、商业、文化与人们生活等万事相互作用的反应,而且绝对数量非常庞大。

未来,随着物联网的快速与深度发展,万物数据的量和类型还将出现井喷情形(能够被感知的,绝对数量巨大,但是相对于与万物释放的所有数据来说,小如芝麻)。根据IBM的预测,到2020年,全球每人每天将产生约2.4GB的数据,形象地比喻,就是每人每月产生的数据可以填满一部64GB的iPhone手机。据统计,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约20亿个,如此巨大的数据,对于计算能力是很大的考验《IBM认知物联网 助力传统企业业务转型升级》,来源于it168网站,作者:谢涛,2017-09-23。

人们将大数据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容量很大的数据,如两个仓库都堆满了很多书,甲仓库的书全是大学二年级数学教材,乙仓库的为大学各类教材及其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各类图书,两个仓库都满足了“大”的要求;二是大容量且有用的数据,如对大学教学来说,上述甲仓库中的书几乎没用,而乙仓库中的书能满足这一要求;三是挖掘核心数据的能力,这一能力最具技术含量,要求很高。

所以,大数据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数据多,其核心是数据挖掘。挖掘数据则要涉及云计算。这种如云般运算的能力与强度,实际上就是考验科技与研发人员的“认知”水准。

人类的发展,从蒸汽机的发明、机器被运用于工业和农业,到后来的自动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再到如今的人性化、定制化与个性化的工业与商业服务,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和一次科技革命(也有归类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不仅是人类自身“认知”提升的过程,更是机器、商业和生活“认知”提升的过程。例如,早期的机器,具备了“认知”人的工作方式后,工业革命的“机器生产”才得以实现,后来,自动设备“认知”了群体生产的工作方式后,于是大规模的生产产生了,再到后来,当机器能够对个体进行多方面的精细化“认知”后,如今的定制化商业才得以盛行。整个过程,人们自身对商业与技术的认知也在不停地升级和转换。

其实,人类一直都在“自我认知”的路上,未来更是如此。那些将人类历史简单地理解为第一次、第二次认知革命的划分或许并不科学。在人类发展、演进的漫长岁月里,人们总喜欢在自卑与狂妄的两极游走。例如,曾经“战天斗地”的狂妄与“人工智能、算法将战胜人类”等的自卑,等等,这些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认知的局限和偏差。

未来,科技或将不断冲破范式,甚至出现指数级别的增长,知识、技术换代与更新或将会真正日新月异,甚至呈现“时新日异”(一个小时更新,一天时间彻底改变)的局面,那么,对人的考验将是怎样的呢?那时,人们可能最为关心的就是你的“认知”了。当然,有人说,未来可以给人脑装一个芯片,或将大脑直接与网络连接起来。实际上,没有这个必要,让人遭受如此创伤之“苦”,很不划算。如今已经存在“Wi-Fi隔空充电”技术了,未来,完全可以通过类似或者其他方式实现对人类认知能力的提升。

由此,我们认为,未来的世界,就是一个认知的世界。认知或将上升为主义。

关于未来的预测、推断与认知。如果“肉”是最能靠近事物本原的东西,也是你所追寻的目标,那么,就请你拨开孔雀那异常美丽且让人迷离、眩晕的羽毛吧!因为孔雀除了这些“浮华”,就剩干瘪的皮骨了,你什么都难以得到,而且还会让你深困于陷阱,将干瘪幻化成丰腴,难以自拔。或者你就直接奔向肉鸡吧,虽然它那单调而笨拙的身子,确实没有孔雀的羽毛那样迷人,但却能够让你更多地靠近真实的“肉”,进而逃离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