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4 乘数原理

虽然前面的分析说明了总支出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但是却没有说明这些变动的数量关系。当投资增加100万元,国民收入会增加多少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借助于乘数概念。乘数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哈恩在1931年提出的,后来被凯恩斯加以利用,成为凯恩斯主义和其他宏观经济学派用来分析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工具。

3.4.1 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通常是指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具有倍数作用,即因变量的该变量是自变量增量的倍数。

通过前面的学习了解到,总支出决定总产出,如果总支出中投资增加,必然会带来总产出的增加。但投资的增加与产出的增加是不是等同的呢?如果投资支出增加100亿元,总产出是不是也增加100亿元呢?

可以借助一个具体的例子来探讨这个问题。已知在一个两部门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1000+0.8Y,自发投资为600亿元,则均衡收入为:

Y=(a+I)/(1-b)=(1000+600)/(1-0.8)=8000(亿元)

现在,企业部门决定增加投资到700亿元,则国民收入就会增加到8500亿元。在这里,投资增加100亿元,收入却增加500亿元,增加的收入是增加的投资的5倍,可见,当总投资增加时,收入的增量将是投资增量的倍数,这个倍数就被称为乘数,用K表示。总支出增加对经济总产出的放大效应被称为乘数效应。总支出中每一项增加都能产生乘数效应,形成不同的乘数。本例中产出增加是由于投资增加引起的,相应的乘数称为投资乘数,用KI表示。在上例中,KI=5。

图3.11 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也可用图3.11来表示。在图3.11中,初始的总支出曲线是AE1,初始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1;企业决定增加投资ΔI,使得总支出曲线从AE1向上移动AE2,总产出水平也从Y1增加到Y2。可以从图中看出,投资支出的增加ΔI明显小于总产出水平的增加ΔY,一个较小的支出增加带来了总产出的一个较大的增加。

3.4.2 乘数效应的形成机制

为什么投资增加100亿元时,收入会增加5倍呢?以两部门经济为例来说明投资乘数的传导过程。

增加100亿元投资用来购买资本品时,实际上是用来购买制造投资品所需要的生产要素。所以,这100亿元以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形式流入生产要素所有者手中,即居民手中,这样居民收入增加了100亿元,这100亿元是投资对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

假设该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8(这在消费函数C=1000+0.8Y中为已知)。那么增加的这100亿元中就有80亿元用于购买消费品。于是,这80亿元又以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形式流入生产消费品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手中,这一过程使该社会居民收入又增加80亿元,这是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

同样,当收入增加了80亿元时,这80亿元中的64亿元又被用于消费,从而这笔消费代表国民收入的第三轮增加,这个过程不断继续下去,最后使国民收入增加到500亿元,其过程是:

100+100×0.8+100×0.8×0.8+…+100×0.8n-1=100(1+0.8+0.82+…+0.8n-1

=[1/(1-0.8)]×100=500(亿元)

这就表明,当投资增加100亿元时,收入最终会增加到500亿元。如果用ΔY代表增加的收入,ΔI代表增加的投资,则二者的比率就是乘数K=ΔY/ΔI=5。需要指出的是,投资减少也会引起收入若干倍减少,可见,乘数效应的发挥是两方面的。

【相关案例】

关于乘数效应。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时,党中央、国务院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及时出台了4万亿元投资计划,此政策并非仅仅产生4万亿元的结果,而像馒头发酵一样,产生“乘数效应”,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

(本案例由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改写)

3.4.3 影响乘数效应大小的因素

从上面的例子,根据乘数定义可知K=ΔY/ΔI,式中ΔY=Y2-Y1,ΔI=I2-I1,由于Y=(a+I)/(1-b),所以ΔY=Y2-Y1=(a+I2)/(1-b)-(a+I1)/(1-b)=(I2-I1)/(1-b)=ΔI/(1-b),那么K=ΔY/ΔI=1/(1-b)。这说明:

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或K=1/(1-MPC)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两部门经济中,边际消费倾向决定了每一轮总支出增加的大小,从而决定着乘数效应的大小。每一轮总支出的增加都会小于上一轮,这是因为有一部分没有被消费而成为储蓄从经济中“漏出”。边际消费倾向越小,这种漏出就越多,则乘数效应就越小;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每一轮的漏出就越少,乘数效应就越大。

在三部门经济中,同样存在着乘数效应,但扩张效果要比两部门经济小。这是因为多出了一项漏出。在三部门经济中,家庭要向政府纳税。每一轮总支出增加,都会使总收入增加,收入增加的一部分以税收形式交给政府,从而不能形成下一轮的支出。税收成为储蓄之外的另一个漏出,税率越高漏出越严重,乘数效应越小;税率越低漏出越少,乘数效应越大。

在四部门经济中,进口则成为另一个漏出,使乘数效应进一步减小。对于每一轮增加,总有一部分收入用于购买外国的商品,把一部分收入转移了出去,不能参与下一轮的循环。边际进口倾向越大,漏出越多,乘数效应越小;边际进口倾向越小,漏出越少,乘数效应越大。

3.4.4 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由于加入了政府部门,不仅仅投资支出变动有乘数效应,政府购买、税收和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动同样具有乘数效应。下面来讨论各种乘数的计算问题。

从上文已经知道,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为:

Y=[a-b(T0-TR)+I+G]/[1-b(1-t)]

利用上式,可以求出各种乘数。

1.政府购买乘数

政府购买乘数指均衡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变动的比率,如果用ΔY表示均衡收入的变动,用ΔG表示政府购买的变动,KG表示政府购买乘数,则

KG=ΔY/ΔG

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有政府购买变动,政府购买从G0变为G1,相应的均衡收入分别为:

Y0=[a-b(T0-TR)+I+G0]/[1-b(1-t)]

Y1=[a-b(T0-TR)+I+G1]/[1-b(1-t)]

则      ΔY=Y1-Y0=(G1-G0)/[1-b(1-t)]=ΔG/[1-b(1-t)]

所以      KG=ΔY/ΔG=1/[1-b(1-t)]

由于加入了政府的作用,投资乘数也发生变化。投资乘数的公式为KI=ΔY/ΔI,在只有投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资从I0变为I1,相应的均衡收入分别为:

Y0=[a-b(T0-TR)+I0+G]/[1-b(1-t)]

Y1=[a-b(T0-TR)+I1+G]/[1-b(1-t)]

则     ΔY=Y1-Y0=(I1-I0)/[1-b(1-t)]=ΔI/[1-b(1-t)]

所以      KI=ΔY/ΔI=1/[1-b(1-t)]

可见,在三部门经济中,投资乘数变小了,没有政府部门时的投资乘数为KI=1/(1-b),有了政府的作用,投资乘数变为KI=1/[1-b(1-t)]。从计算结果还可以看出,在三部门经济中,政府购买乘数与投资乘数相等。

2.税收乘数

税收乘数指均衡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税收乘数有两种:一种是定量税对总收入的影响;一种是税率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这里仅说明前者。如果用ΔY表示均衡收入的变动,ΔT表示税收的变动,KT表示税收乘数,则

KT=ΔY/ΔT

不考虑税率,只有定量税,三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为:

Y=[a-b(T0-TR)+I+G]/(1-b)

在上式中,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只有定量税变动,则税收从T0变为T1,相应的均衡收入分别为:

Y0=[a-b(T0-TR)+I+G]/(1-b)

Y1=[a-b(T1-TR)+I+G]/(1-b)

则      ΔY=Y1-Y0=[-b(T1-T0)]/(1-b)=-bΔT/(1-b)

所以     KT=ΔY/ΔT=-b/(1-b)

税收乘数是负值,表示均衡收入与税收反方向变动。

【相关案例】

关于税收乘数。人们可以估算个税减免对消费端的拉动效果。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目前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7,其中低收入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达到0.9。我们选择0.8作为月收入2000~3000元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水平。根据凯恩斯的税收乘数公式,这部分人群对应的税收乘数为4,这意味着250亿元的税收减免将拉动1000亿元的消费。

(本案例由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改写)

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指均衡收入的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对收入的影响和减税的影响是一样的。用K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则

KTR=b/(1-b)

可见,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与税收乘数,二者计算过程及公式相同,但符号相反。这是因为增加税收使总需求下降,而增加政府转移支付使总需求上升。

3.4.5 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加入国外部门以后,形成了开放经济,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为:

Y=[a+I+G+X+b(TR-T0)-M0]/[1-b(1-t)+m]

利用上式,可以得出各种乘数。

1.对外贸易乘数

对外贸易乘数指均衡收入的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出口变动之间的比率。如果用ΔY表示均衡收入的变动,ΔX表示出口的变动,KX表示对外贸易乘数,则

KX=ΔY/ΔX

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有出口发生变动,出口从X0变为X1,相应的均衡收入分别为:

Y0=[a+I+G+X0+b(TR-T0)-M0]/[1-b(1-t)+m]

Y1=[a+I+G+X1+b(TR-T0)-M0]/[1-b(1-t)+m]

则      ΔY=Y1-Y0=(X1-X0)/[1-b(1-t)+m]=ΔX/[1-b(1-t)+m]

所以      KX=ΔY/ΔX=1/[1-b(1-t)+m]

2.四部门经济中的其他乘数

与封闭经济相比,不仅出口的变动形成对外贸易乘数,而且投资、政府够买、转移支付和税收的变动对均衡收入的变动的影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四部门经济中,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投资乘数:      KI=1/[1-b(1-t)+m]

政府购买乘数:      KG=1/[1-b(1-t)+m]

税收乘数:      KT=-b/[1-b(1-t)+m]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KIR=b/[1-b(1-t)+m]

可以看出,在四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进一步变小了,这是因为增加的收入一部分要用在进口商品上。

【补充资料】

我国居民旅游消费十年快速增长

一、居民旅游消费的总量快速增长

旅游消费是居民消费需求的组成部分。近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主观上对旅游休闲有了更多的需求,客观上也拥有了更多的收入可用于支付旅游开支。于是,我国的旅游消费逐年增长。下面从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两方面来看我国居民旅游消费的增长情况。

1.国内旅游消费持续增长

从国内旅游消费来看,2007年至今,我国国内旅游消费逐年增加,数据如表3.4所示。

表3.4 中国历年旅游人数和收入统计(2007—2012年)

注:摘编自《中国统计摘要2013》

旅游消费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消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1994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国内旅游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长则保持在13%以上的水平,最高14.55%。与此同时,农村居民人均国内旅游支出占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则出现整体上升的趋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5%左右上升到21世纪初的10%左右。

2.出境旅游消费成为新亮点

中国出境旅游特别是因私出境旅游发展迅速。国家旅游局提供的世界旅游组织的相关统计表明,中国已跻身全球出境旅游消费的前十位,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客源输出国。

中国出境旅游总人数从1995年的452万人次增长到2003年的2022万人次,年均增长20.60%。其中,因私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达到28.04%。从1992年开始有统计数字公布以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2000年闯过了第一个1000万人次大关,花了9年的时间;2003年闯过了第二个1000万人次大关,却只用了3年的时间。2003年,尽管由于受到“非典”的严重影响,一度出现了100多个国家限制中国人入境的情况,但该年出境总人数仍达2022万人次,因私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480万人次,同比增长了47.2%。2004年以来,中国旅游目的地开放工作全面推进,范围逐步扩大。国家旅游局先后与欧盟22国以及挪威、冰岛、瑞士、列支敦卜登、罗马尼亚5国签署了关于中国旅游团队赴上述国家旅游的谅解备忘录。据统计,2004年我国居民出境数为2885万人次,其中因私出境数达2298万人次,比2003年增长了55%,创历史新高。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出境旅游者的支出进行专门的统计调查。在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统计表“旅游”一栏的统计数字中,借方数字(即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支出)是由外汇管理局估算的。根据该数据整理出我国1997年以来出境旅游消费的情况。

但是,从出境旅游人数增长及旅游目的国的消费水平推算,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统计数据低估了我国居民出境旅游的实际消费水平。目前还没有哪项研究对我国出境旅游者的人均花费做出准确估算,大多数研究只是通过国外一些单位的调查,估计出中国居民出境旅游花费是非常高的。

例如,根据荷兰著名市场研究公司AC尼尔森与世界免税协会(TFWA)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2004年中国游客境外旅游的平均购物花费高达987美元,堪称全球之最。此外,德国著名的旅游咨询公司——IPK国际的一份报告称,中国游客在海外的消费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前5位,2004年中国游客在欧洲用于观光和购物的平均消费为2967美元。又据瑞士信息网(Swissinfo)报道,中国游客每人每天在瑞士的平均消费为400瑞士法郎,约合313美元。澳大利亚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游客在澳大利亚的人均花费为3000美元。另据Visa国际组织的统计,中国公民境外旅游单笔消费平均水平居全世界之首。

二、居民旅游消费渐趋个性化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居民消费质量进一步提升,人们在旅游消费的支出上更加理性,个性化突出。居民的旅游消费动机从“半军事化、拉练式的、追求看最多景点”的观光旅游逐渐转向“以放松心情、追求舒适静谧”为主要目的的休闲消费和“体现个性审美”要求的特色旅游消费。于是,“红色旅游”“民俗游”“农家乐”等成为新近的旅游消费热点。

“红色旅游”使旅游者在消费过程中感受到了更多弥足珍贵的东西。于是,位置偏僻、条件并不优越的革命老区在最近几年成为中国居民旅游消费的新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革命书籍、纪念章、宣传画等成为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消费支出,旅游者在居住、饮食等消费的选择中更多以“忆苦思甜”为目的,体现了对历史的追忆、对英雄的敬仰、对现实的珍惜,以及对自身的教育。截至目前,对于“红色旅游”的人数和收入还没有确切的数字,但专家估计,以发展“红色旅游”为特色的城市已有几十个,各类“红色旅游”接待点数以万计;每个“红色旅游”接待点的接待规模差距较大,小的以数千人计,中型的以数万人计,大型的几乎就是一个旅游城市(如延安、井冈山)全部的接待人数,如果遇到大的纪念周年,接待人数可能达到数百万人,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从局部的统计结果我们也可窥见一斑:在2005春节旅游黄金周的七天假期中,中共一大会址接待游客3336人次;井冈山每天接待游客4000多人次;而革命圣地延安推出的“延安过大年”春节旅游活动,黄金周期间接待游客达11万人次。

被人们渐渐淡忘的“民俗”,在最近几年重新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全国各地旅行社推出的以乡土风情为主打的“民俗游”产品的销售持续升温,产品品种也日益丰富。比如:“到平遥农家睡大炕”“到陕西住窑洞”“到东北住雪房子”“到藏民家开篝火晚会”等,都受到了游客们的欢迎。春节假日期间,各地以传统过年习俗为卖点的旅游项目已经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悄悄改变着中国人的春节消费观念。例如:北京地坛庙会的天桥绝活、曲艺杂技表演,南京夫子庙集“灯展、灯市、灯景”为一体的大型灯会,天津的民间绝技闹乐园、美味小吃大卖场、焰火彩灯闹元宵等系列活动,吸引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各路游客。随着人们旅游消费观念的成熟,“民俗游”将迎来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在不断丰富国内民俗游的同时,国外民俗游也开始发展。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工作和生活压力也相应增大;于是,居民更加重视休闲消费的质量,“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种惬意的农家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心向神往。于是,主要依托都市周边的农家庭院的“农家乐”,由于其方便、经济的特点而成为短途旅游的最佳选择。现今,不仅都市人因为图新鲜而对“农家乐”乐此不疲,甚至连农村人也因为其方便省事而喜爱上这种“家门口旅游”的特殊消费方式。

三、居民旅游消费增长的原因分析

1.收入增加是旅游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

消费与收入密切相关。当收入低于一定水平时,居民只能首先考虑关乎生存的温饱问题;而当收入增加并且逐步稳定后,居民手中掌握了更多的资金,居民的消费需求会渐渐提升,他们将更加重视教育、文化、娱乐和健康等各方面的需要。旅游作为居民休闲娱乐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居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会成为居民的普遍行为。因此,旅游消费增长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收入的增加。

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来看,当人均GDF从1000美元增至3000美元时,一般会出现“排浪式”的旅游消费热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GDP一直保持高速增长,1990—2004年间中国GDP的平均增长率为8.2%。1990年中国的人均GDP为370美元,1995年为620美元,2003年突破1000美元。(2004年人均GDP只有以人民币计的数据,没有以美元计的数据。我们这里本来就只是为了突出突破1000美元的概念,所以没有更新到2004年)如此快速的经济增长水平,使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都迅速提升。其中,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4年的3496.2元提高到2003年的8472.2元,而农村居民的纯收入从1994年的1220.98元增加到2003年的2622.24元。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有一定的区别,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相对应地,农村旅游消费的增长也较为缓慢,旅游消费的增长主要还是来自城镇居民的推动力。

未来几年是中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的新发展阶段。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中国经济的增长仍会保持较好的势头,居民收入水平会继续提升,这将会推动更大的旅游消费热潮出现。

2.居民休闲时间增加是旅游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我国居民的工作时间不断缩减。目前,我国的工薪阶层依法享有每周的双休日、“五一”、“十一”和春节3个长假总计114天的休息日,休闲时间比以前大大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势必会为国民创造更多的出游机会。

1999年9月,为了刺激消费,以应对当时的通货紧缩局面,中国政府出台了新的法定休假制度《全国年节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期间全国放假7天。在“黄金周”制度实施之前,我国休假制度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法定假期太少、假期过短,二是带薪休假制度形同虚设。这两大原因导致旅游与消费潜力长期积累,得不到释放。“黄金周”的实施,不仅给广大劳动者提供了相对充裕的休息旅游的时间,而且直接刺激了居民的消费需求,以旅游为龙头,铁路、民航、公路、商业、餐饮、金融、通信、文化、娱乐、租赁、房地产以及相关服务业全面增长,其巨大的经济效益不可忽视。于是,“黄金周”掀起的旅游消费热成为中国经济生活的新亮点。据统计,1999年10月第一个“黄金周”期间,中国出游人数达到28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此后,“黄金周”所接待的旅游人数和所获得的旅游收入逐年增加。2004年“五一”和“十一”均创下历次“黄金周”的新高。2004年“十一”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0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7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了14.7%。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