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李白的诗作,以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其绝句自然明快,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其诗风,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春夜洛阳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玉笛:玉石做成的精美的笛子。
暗飞声:不知从哪里传来的声音。
春风:这里比喻恩泽,融和的气氛。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思乡之情的诗歌,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写出了热爱故乡的崇高情怀。
从题目上我们就能看出,作者是因为听到笛声有感而发,“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谁家玉笛暗飞声”从笛声落笔,“散入春风满洛城”,已经是深夜,忽然传来断断续续的笛声,触动了诗人的羁旅情怀。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于是第三句“此夜曲中闻折柳”点出了《折杨柳》曲。古人送别的时候会折柳枝,因为“柳”代表“留”,盼望亲人早日归来。第四句“何人不起故园情”更是进一步点出了思乡情。
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城,当时的洛阳非常繁华,被称为东都,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写下了这首诗。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塞下曲六首·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释
折柳:古乐曲名,即《折杨柳》。
金鼓:古代行军打仗,进军时击鼓,退军时鸣金。
简析
这首诗以气壮山河的笔锋和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描写了诗人胸怀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首句“五月天山雪”直接扣题,因为农历的五月在内地是盛夏,但李白笔下的塞外五月,却被积雪覆盖。这种同一个季节景物上的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了。“无花只有寒”,这不仅是写实,更是诗人的内心感受。“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寒风中传来了《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在塞外,春色是看不到的,只能从笛曲当中去感受和回味,然而折柳曲的曲调悲凉,自然包含了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古代出征之前会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自此语意转折,已由苍凉变为雄壮。“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
背景
这组诗是唐玄宗天宝二年(743),李白初入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
名家点评
太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一气直下,不就羁缚。(《说诗晬语》)
四语直下,从前未有此格(首四句下)。(《唐诗别裁集》)
四十字中,不假雕镂,自然情致。(《唐诗笺注》)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注释
燕草:这里是指北部边地,征夫所在的地方。
秦桑:指思妇所在的地方。
怀归:想念家乡。
罗帏:丝织的帘帐,借指闺房。
简析
这首诗写了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明媚的春日里想念远方的丈夫,希望战争早日胜利。这里表现出了妇人的思念之苦和对爱情的忠贞。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神骨气味高雅浑然,富有民歌特色。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前两句写了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春色不尽相同,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想念起远在燕地卫戍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想到丈夫也会思念故乡,心下理应得到安慰,但思妇却觉得断肠,为什么呢?她有着自己的理解,越是阔别情越深。“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思妇在春风吹入闺房,掀动罗帐的一刹那的心理活动,更是表现了她忠于所爱、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
背景
作者遇景有感写下了这首诗。
名家点评
元·萧士赟:“燕北地寒,生草迟。当秦地柔桑低绿之时,燕草方生,兴其夫方萌怀归之志,犹燕草之方生。妾则思君之久,犹秦桑之已低绿也。”又注:“燕草如丝,兴征夫怀归;秦桑低枝,兴思妇断肠。末句比喻此心贞洁,非外物所能动。此诗可谓得《国风》不淫不诽之体矣。”(《分类补注李太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