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令合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杨炯

杨炯(650—694),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世称“王杨卢骆”。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见长,风格雄健豪放,气势轩昂。其诗突破了齐梁宫体诗的风格,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明人辑有《盈川集》。

雪暗凋旗画,多杂鼓声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

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

西京:长安。

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

凤阙: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龙城:又称龙庭,汉时匈奴的要地。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

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简析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报国热情的抒情诗。

“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战场上的代表性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烘托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墨香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自心中主动喷薄而出的爱国激情,提升了人物的精神境界。“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凤阙”两词,显得正式、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重。第四句“铁骑绕龙城”,说明唐军已经神速地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颈联开始写战斗,诗人通过景物描写侧面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视听结合: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更显得气势逼人。两句诗,有声有色,生动鲜活。诗人别具机杼,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和在狂风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激发了心中无限的男儿热血,他宁愿做最低级的小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做置身书斋的书生,空有一腔热血却无处施展。

全诗使用跳跃式的结构不仅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又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凸显出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背景

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诗人有感于当时战事,作下此篇。

名家点评

〔明〕蒋仲舒:三、四实而不拙,五、六虚而不浮。(《唐诗广选》)

〔明〕陆时雍:浑厚,字字铢两悉称。首尾圆满,殆无余憾。(《唐诗镜》)

〔明〕王夫之:裁乐府作律,以自意起止,泯合入化。(《唐诗评选》)

〔清〕贺裳:杨盈川诗不能高,气殊苍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是愤语,激而成壮。(《载酒园诗话又编》)

〔清〕叶蓁:此诗有《秦风·无衣》意。(《唐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