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交友之道
朋友关系始于何时,难于考证。按“亚圣”孟子的说法,至少在商的始祖契的时代,就有了朋友这种非血缘的人际关系。契受圣人之托,教给人们处理五种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也就是“五伦”,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从史料上看,商代社交礼仪已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记载周代礼仪的书籍《周礼》(原名为《周官》,亦叫《周官经》,传为周公旦所作)的出现,标志着周代社交已经达到了系统完备阶段。在这一时期,礼仪的特征已从单纯祭祀天地、鬼神、祖先的形式,跨入了全面制约人们行为的领域,礼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社交中的“王礼”(即分别用于祭祀、冠婚、宾客、军旅和丧葬的“吉礼”“嘉札”“宾礼”“军礼”“凶礼”)中。这些礼仪内容,对后世人们的行为规范、人际交往以及社会公德的形成,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到了先秦时期,朋友关系受到普遍重视。各种典籍中都有关于交友的论述和记事。比如:《周易·乾卦》中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意思是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即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周易·系辞上》中的“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往不奉承讨好,与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交往不轻慢高傲;《论语·学而》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庄子·山木》中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意思是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以利相亲而利断义绝,等等。从交友的必要性,交友的原则,到交友的快乐,以至绝交时应注意的问题,都谈到了。这说明当时人们把交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春秋战国时期,自从“士”这个阶层出现并日益活跃以后,人才的流动达到高潮。这些士人为求名利和实现自身价值,常常远离本土,远离父母兄弟,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群中寻找知音、知心或互利互帮的人。于是朋友成了一种重要的人伦关系,也逐渐形成了处理朋友关系的道德原则。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远离故乡,四海奔波的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行动上的支持,还需要精神上的理解、关心和同情。
先秦时期的朋友交往丰富而多彩,留下了许多佳话。俞伯牙与钟子期即为生动一例。伯牙鼓琴,子期听之,二人通过琴音结为知己。后来钟子期死,知音绝,伯牙崩弦绝响,终身不复鼓琴,这是千古称颂的知音之交。这种朋友关系超越了功利,也超越了道德,进入到高雅的审美层面。它与一切利害无关,是纯粹的精神和心灵的交流。这种朋友非常难得,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齐国的管仲与鲍叔牙,也是知心之交的经典范例。管仲是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担任齐相40年,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鲍叔牙才能虽不及管仲,但有知人之明。他们从小是朋友,相知一生。在管仲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候,鲍叔牙毫不犹豫地予以帮助。他们二人商定,各追随辅佐一位齐国公子。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在继承王位的争夺战中,管仲奉公子纠之命,追杀堵截小白。一箭射中小白的衣带钩,差点要了他的命。小白继位为齐桓公,对管仲恨之入骨,欲杀之而后快。鲍叔牙说服齐桓公,不仅不杀管仲,还任命其为相。他们二人,可谓莫逆之交、善者相交、君子之交、淡水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