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讲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真正所谓“三国”的历史,是从曹丕代汉献帝而为魏文帝开始,这以后,才有刘备和孙权的称帝。

曹丕(187—226)最为人熟知的,是他限曹植(192—232)七步为诗、不成则行大法的故事,这故事并非《三国志》所写,而是出现在二百年后的《世说新语》里,然而流传很广,不知不觉变成真的历史。宋代江公望在给宋徽宗的上疏里就写道:“至魏文帝褊忿疑忌,一陈思王且不能容,故有‘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之语,为天下后世笑。”(《上徽宗乞不根治蔡王之狱》)而在民间,给它添枝加叶的自然也不少,如元代的南戏《杀狗记》就说是曹丕将曹植赶到御马监边,逼他以“马料”为题作诗,《三国演义》又说是曹丕以“兄弟”命题,却绝不许曹植在诗里夹带“兄弟”两个字。

魏文帝像

中国传统道德里面有一条,叫“兄仁弟悌”,为兄应当宽厚包容,为弟应当尊敬顺从。《诗经》说:“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大学》说:“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都是把兄弟关系看成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进而看成整个社会和谐有序的前提。不过,就像汉代民谣唱到的:“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米,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一般人对于现实里头的“兄弟二人不相容”,也是心知肚明。

《三国志》对曹丕、曹植的关系,其实并没有作特别渲染,只是陈寿评价曹丕,在赞扬他“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有很好的文化修养的同时,指出他如果能“旷大志度,励以公平之诚”,便可以达到“古之贤主”的标准。说他不够大度、缺乏公平的诚意,是不是针对他处理与曹植关系的手法而言,也就是后来人每每为之叹息的“文雅有余,兄弟恩薄”呢?

根据陈寿的记载,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不过这里面,对曹丕真正构成过威胁的只有曹冲和曹植。曹冲聪明、仁慈,起初很受曹操恩宠,曹丕也承认“若使仓舒(曹冲字仓舒)在,我亦无天下”,但建安十三年(208),他十三岁就夭折了,剩下一个曹植。曹植本来聪明乖巧、率真任性,一度颇讨曹操欢心,被视为“儿中最可定大事”的人,曹操晚年为继任人的事情发愁,主要就是在他与曹丕之间举棋不定。

在“立子以长不以贤”的古代传统里面,曹丕被立为太子,原本顺理成章,无奈曹操疑心太重,算计也多,对哪个儿子都放心不下,又担心他们互相结怨,落到袁绍两个儿子袁谭、袁尚那种“亲寻干戈”的地步。掂量来掂量去,一直到他封魏王一年半后,也就是建安二十二年(217),才确定由三十一岁的曹丕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