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义演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 结语

汉语词汇史的研究从总体来看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形式方面的变化,一是意义方面的变化。已有的研究对后者的关注最多,学者们已对大量的词语演变的个案做了调查,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最严重的问题是研究内容孤立零散,即囿于个别词语的语义和出现年代的考证分析,随机性太强,缺乏系统性。目前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急需突破这种一盘散沙式的零星考据,提高研究的系统性,因此加强对语义演变中的规律性的探讨是摆在汉语史研究者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以往研究所积累的丰富数据也为这一任务的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能将理论探索与事实考证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那么汉语词汇史研究就有望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江蓝生 1993 《相关语词的类同引申》,英文稿原载游顺钊主编《语汇丛刊·汉语十论》,巴黎。又收入江蓝生(2000)。

江蓝生 1999 《汉语使役与被动兼用探源》,In Honor of Mei Tsu-LinStudies on Chinese Historical Syntax and Morphology. 巴黎。又收入江蓝生(2000)。

——2000 《近代汉语探源》,商务印书馆。

蒋绍愚 1989 《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给”字句、“教”字句表被动的来源》,《语言学论丛》第二十六辑,商务印书馆。

李宗江 1998 《汉语总括副词的来源和演变》,《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一辑(上),巴蜀书社。

——1999 《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沈家煊 1999 《转指和转喻》,《当代语言学》第1期。

——2001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孙雍长 1985 《古汉语的词义渗透》,《中国语文》第3期。

汪维辉 2000 《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

许嘉璐 1987 《论同步引申》,《中国语文》第1期。

张永言、汪维辉 1995 《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中国语文》第6期。

Sweetser, E. 1990 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lmy, L. 2000 Towards a Cognitive Semantics. The MIT press.

Traugott, E. & Dasher, R. 2002 Regularity in Semantic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lkins, D. 1996 Natural tendencies in semantic change and the search for cognates. In Mark Durie and Malcolm Ross (eds). The Comparative Method ReviewedRegularity and Irregularity in Language Chang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原载《汉语史学报》第五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董秀芳 北京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