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立于乱世,存世最长
如前所述,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激烈,合纵连横,分合无常,政治风云,瞬息万变。各国君主无力也无暇来兴办教育,而私学的发展,也常因一人而兴,人亡而息。孟子当年有一句豪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而且他认为这是他人生三大乐事之一。当时孟子的弟子也相当多,号称“后车数十人,从者数百人”。可称得上声势浩大,声名显赫。但是,孟子一死,“大道遂绌”,也就盛况顿息了。战国时期的私学教育也大致如此。因一人而兴,因一人而亡,私学可说兴也其突,亡也其忽,难以为继。唯独稷下学宫,创始于齐桓公时期,传承150余年,这在战国时期,确实是一个奇迹。
稷下学宫的发展,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始期。徐干《中论》云:“昔齐桓公(午)立稷下学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崇之,自孟轲之徒皆游于齐。”可知稷下创始于田齐首代封公之君齐桓公(午)时,这大约在公元前374年左右。齐桓公创立学宫时,定了两条规矩,可以说是稷下学宫的教育方针。一是稷下学宫里面设置官职之位,即是说落实待遇按职务级别对待知识分子。二是要尊崇贤人学者,即将知识分子奉为座上客。我觉得他这个教育方针立得非常好。为此后学宫的繁荣奠定了政策基础。
第二阶段:鼎盛期。从齐威王、宣王到湣王前期(约公元前357年至公元前285年),约60年左右时间,这是田齐政权的兴盛期,也是稷下学宫的鼎盛期。《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
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
从文献记载看,这个时期的稷下学宫大师云集,学派荟萃,人数多至数千人,确实达到了鼎盛。宣王时,一次将稷下学者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即给予高官厚禄,而不必理政务,专司教学研讨。对稷下学宫的知识分子政策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重视程度。
第三阶段:中衰期。这主要发生在齐湣王后期。《盐铁论·论儒》上记载说:
及湣王奋二世之余烈,南举楚、淮,北并巨宋,苞十二国,西摧三晋,却强秦,五国宾从。邹、鲁之君,泗上诸侯皆入臣。矜功不休,百姓不堪,诸儒谏不从,各分散。慎到、接子亡去,田骈如薛,而孙卿适楚。
从这段文献记载可以看出,齐湣王的前期,在威、宣盛世的基础上,大有统一天下之势,所谓“南举楚、淮,北并巨宋,苞十二国,西摧三晋,却强秦,五国宾从”等写出了当时齐国势力的锐不可当。“邹、鲁之君,泗上诸侯皆入臣”更写出齐国之强的威慑气势。但湣王是一个狂妄骄傲的国君,不仅好大喜功,连年用兵,国力透支,“百姓不堪”,而且抛弃了乃祖乃父“诸儒谏不从,各分散”从谏如流的好传统,听不进稷下学者的正确意见,学者纷纷离开,这是稷下中衰之象。此后,燕将乐毅率五国联军攻入临淄,破七十余城,湣王自己也逃到莒地,为楚将所杀,稷下遭到严重损毁,乃至停办。
第四阶段:复兴期。齐襄王破燕军复国,还都临淄之后,兴国之要,首先重振稷下学宫。《史记·孟荀列传》记载简略:“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这一段文字,至少说明三点:一是制度修复,“尚修列大夫之缺”就是重修制度。二是学者复聚,学者回来恢复封列大夫。三是知名学者荀卿长期主持,三任祭酒,所以我们把它称为复兴期。
终结期我们这里就不再多说了。文献上没有记载,但下面这段话可以说明一些问题:“(齐)多使宾客入秦,秦又多与金。客皆为反间。”一方面说明,后期稷下学宫仍在,“宾客”仍不少。另一方面也说明稷下的人员素质、学风也衰败了,甚至成为秦人“反间”的对象了。
总的来看,在春秋战国那样一个诸侯割据长期分裂动荡的时代,稷下设于齐国都城临淄,历时150余年之久,确实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