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记忆:老北京地名文化寻踪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中轴线城门文化逸事

以皇城为中心,南至外城之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形成了北京城南北中轴线。这条8公里长的中轴线,蕴含着丰厚的地名文化,也是世界最长的城市中轴线。(见图9)

图9 中轴线示意图

皇城之内紫禁城,文化博大,前人多有专书论及。以下躲开这大号课题,择宫城以外之逸事,述其一二。

1.永定门——三件幸事

永定门,京城中轴线最南端,是外七城门规模最大的一个,是进入北京城的要衢。20世纪50年代拆毁,2004年重建。

(1) “燕墩”尚存

旧来说,北京城有5个镇物,涵盖金、木、水、火、土五行:大钟寺钟王镇金,广渠门外皇材镇木,昆明湖铜牛镇水,燕墩镇火,景山镇土。

因而,永定门“燕墩”很有名。《日下旧闻考》载:“燕墩在永定门外半里许,官道西。”它始建于元代,本是个土台,是当时的烽火台,名“烟墩”;取史上燕京之说,又叫“燕墩”。设计者是依“南方属火,火能生烟”的传统五行说,以烟墩为城南镇物。明嘉靖年间,修筑北京外城时,改为砖砌高台。清乾隆年间,又于砖台之上立碑,碑体两面,分别刻有乾隆御笔、满汉文对照的《御制皇都篇》《御制帝都篇》。清人杨静山曾作《燕墩》一诗:“沙路迢迢古迹存,石幢卓立号燕墩。大都旧事谁能说,正对当年丽正门。”至今,这记录着“大都旧事”的燕墩,完整地耸立于中轴线南端。(见图10)

图10 燕墩

(2)明朝老匾

清朝建都北京之后,将明代各城门上用汉文题写的匾额撤下,改用满、汉两种文字题写。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特请杭州名士邵章先生,为北京各城门重新题写汉文名称,并制成石匾镶嵌于城门之上,即《燕都丛考》所载:“今日各门之额,皆邵君之书也。”随着北京城门的陆续拆除,邵章先生题写的匾额大多失落无存,只有正阳门箭楼的门洞上方仍嵌有一块。可惜,这不是明朝老匾。

2003年,先农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门口一株古柏树下,发现了明代的永定门石匾。此事2003年8月22日的《北京青年报》曾有专门报道。这块石匾,长2米,高0.78米,厚0.28米,楷书的“永定门”三字沉雄苍劲,保存完好,是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始建永定门时的原件。如今复建的永定门,门洞上方所嵌石匾的“永定门”三字,就是仿照这块石匾雕刻的。

(3)新城老砖

永定门为北京城南大门,中轴线南端,原北京外城最大的城门。基于其历史与现实中的重要地位,2004年重建新门,这是1949年以后第一个老城门重建。

可喜的是,重建的永定门,还留有着旧城的根:

1954年拆永定门,同时在附近建三台山危险品仓库,拆下的城砖,一部分就拿去修了仓库院墙。2004年,复建永定门,旧院墙约4000块嘉靖年间制造的老城砖又运回来,重新砌入新永定门的城台。于是,新旧永定门血脉相连。

2.正阳门——三句老话

关于正阳门,除了以上提到的“正阳石马”“正阳关帝”,还有老北京民间流传三句话,值得一说,即“前门楼子九丈九”“四门三桥五牌楼”“前门楼子纸糊的”。

正阳门是“国门”,在内外城门中规格最高。

(1) “前门楼子九丈九”

“九”是单数之极,“九丈九”是虚数,是修辞说法,言其高。实际上,正阳门城楼宽50米,进深24米,高42米;箭楼宽62米,进深32米,高38米;瓮城宽88.65米,长108米。规模居各城门之首。

(2) “四门三桥五牌楼”

现存的正阳门城楼、箭楼,在布满周边零零散散的商户群中,尚有些庄重气派。但实际上,远非昔日的气势宏伟:连接城楼、箭楼的巨大的瓮城、两边的闸楼、跨越护城河的正阳桥、桥头的五牌楼以及瓮城内东西两侧的观音庙、关帝庙。当初这宏观的建筑群,人们概括为“四门三桥五牌楼”。

四门,城楼、瓮城箭楼及两个闸楼共四个门洞;一城四门,这是其他城门所不及的,如内城其他八城,箭楼均无门,闸门仅一个。

三桥,内城各城均有护城河,而其他城门外都是单桥,只有正阳门外是三座拱桥,旧称正阳桥。

桥头矗立的五间六柱、油漆彩画、木制五牌楼,上书“正阳桥”三字,是“京城第一商街”的入口,也是京城最大的木牌楼。1955年被拆除。现在正阳门外的那座,是2008年前门大街改造时新建的。(见图11-1)

图11-1 四门三桥五牌楼

(3) “前门楼子纸糊的”

这句话说的是,正阳门经历的一场国耻家仇。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皇室出德胜门、地安门仓皇出逃。义和团抗击联军,正阳门毁于战火。慈禧和光绪皇帝在外逃难一年多,于1902年年初,回銮北京城。进紫禁城,必经正阳门御道。可当时城门尚未修复,一片狼藉。于是,随行礼官令工匠扫清路障,临时搭了个牌楼,行此礼仪。当时的情景,时任直隶总督的陈夔龙《梦蕉亭杂记》一书中有详细记载:“庚子京师拳匪之乱,正阳门化为灰烬。辛丑两宫回銮有期,吾奉命承修缮跸路工程,以规制崇闳。须向外洋采办木料。一时不能兴工。不得已,命厂商先搭席棚,以五色绸绫,一切如门楼之式,以备驾到时藉壮观瞻。”老百姓讽之曰“前门楼子纸糊的”,确是话出有因。

事后,慈禧觉得颜面丢尽,下旨:“门楼为中外观瞻,急需修建。”命袁世凯监理重建事宜。当时国库空虚,只得急令各省摊派,《梦蕉亭杂记》载:“及全国二十一行省,大省报效两万,小省报效一万,可凑集数十万。”重修工程1902年勉强开工,直至1906年,正阳门才得以修复。参见《清·正阳门门楼工程奏折》。

3.大明门——门关与门匾

此门建于明永乐年间,名大明门,清代改名大清门,民国后改叫中华门;位于正阳门以北,天安门以南,是明清时代皇城的南外门。其形制与正阳门、天安门不同,它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砖石建筑,即有门而无楼,坚实壮观。(见图11-2)50年代扩建天安门广场,被拆毁无存;70年代,在其遗址上,建了纪念堂。

图11-2 大明门示意图

大明门,是皇城南端第一道门关。

大门以里,是朝廷重地。由此门至天安门,是一个“T”形广场:一条笔直的南北向石板路,叫“千步廊”;其与天安门前的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之间的横街衔接,呈“T”字形。“千步廊”为帝王御道,只有龙车凤辇才能通过;如皇帝每年带领朝臣赴天坛、先农坛祭祀,必由此路。大臣上朝,只能绕过此门,从长安左门、长安右门进入,过金水桥,经天安门,入紫禁城。

门外,与正阳门之间,即今纪念堂至前门楼之间,用石栏围成一个方形广场,中间铺一石路,将小广场分为两部分,恰似棋盘之楚河汉界,故俗称“棋盘街”。《宸垣识略》载,“棋盘街……四围列肆,长廊百货云集”,可见是商贾、百姓自由往来之地。所以说,大明门是皇城与市井之分界。

关于它的门匾,史上有一段趣闻。中华民国成立,“大清门”之名已不合时宜,于是顺着国号改为“中华门”。大典前夕,本想把原石匾取下,背面刻新名,将原石嵌入城门之上即可。不想翻过来,背面竟已有“大明门”三个大字。原来清人改名时,早已用了这简易之法。无奈,只好重新赶制了一块木制门匾,由京兆府尹王冶秋题写了“中华门”三字,嵌在门上。

时代沧桑,1954年扩建天安门广场,这木匾随着中华门的拆除,已渺无踪影。但清代的大清门石匾有幸留存,现静静地躺在博物馆展厅。

4.皇城四门——荣辱相间

天安门,居皇城南垣正中。明永乐年间,由能工巧匠蒯祥设计、监制而成;寓“承天启运”之意,名“承天门”。承天门原本是一个木制牌楼,并非皇宫正门,故《大明会典》谓“大明门为皇城正门”。天顺年间,承天门遭遇火灾牌楼焚毁。成化元年,重建,成为今天这样的城楼式建筑。

清顺治皇帝统一天下,重修承天门,寓“天下平安”之意,改名天安门,为“皇城正门”。天安门以大号城砖建成实心承台,下有一大四小五个券门洞;上为重檐歇山式城楼,东西向九间,前后进深五间,以应《易经》“九五,飞龙在天”之意。前有五座汉白玉石桥,雕刻精美,叫“金水桥”。左右各一华表,屹立其外。皇城四门中,此门最为高大堂皇。

天安门最显赫的功能是“颁诏”。

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登基大典,是在太和殿;大典之后,宣诏官恭托圣旨,登上天安门城楼,再度宣诏,向万民宣告,皇帝从此一统天下。

明一代,每月月初,顺天府尹要从朝廷取得谕旨,于天安门向京城各方代表宣布皇帝谕民旨意,如长治久安、遵守法度、春种秋收之类。

清宣统末年,隆裕太后也是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皇帝退位诏书。这也是天安门最后一次颁诏仪式。

地安门是皇城北门,特点是,门洞为方形,与天安门呼应,寓“天圆地方”之意。地安门,人称“荣辱之门”:明清皇帝北上巡视、出征,及皇室赴地坛祭祀,必由此门;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仓皇出逃;辛亥革命后,宣统皇帝被赶出紫禁城;均由此门黯然而出。

东安门、西安门并不对称,西安门居西侧偏北,东安门居东侧之中。这不相对称之门,命运却同样多舛。

明天顺五年(1461年),太监曹吉祥及其从子曹钦谋反,纵火烧毁东安门。次年重建。1912年袁世凯兵变,北洋军将东安门放火焚毁。1912年后重建。1926年至1927年,又被北洋政府连同城墙拆除。

1913年起,皇城墙逐渐被拆,西安门寿命较长些,但遭遇更为蹊跷:1949年后,关于它的存与毁,经过数月激烈的论争,1950年北京市政府最终决定拆除。就在动手之前,一把无名大火先将其烧毁无存。虽说不明不白,也就算节省了拆毁成本。

如今,经过天安门,有时会想到历史上的这些事,想到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这3个京城地名,当初皇城的轮廓还会浮现在脑海里。以后的人们,可能就越来越淡忘了。

5.钟鼓楼——晨钟暮鼓

下面,说说“钟鼓楼”的“晨钟暮鼓”。

钟鼓楼,位于京城中轴线北端,是明清时代京城的报时中心。鼓楼和钟楼,一前一后相距百米。(见图12-1、图12-2)

图12-1 钟楼

图12-2 鼓楼

元代大都城内的钟鼓楼,数毁于火。明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在这里重建钟鼓楼。后又相继毁于天火。嘉靖十八年重修鼓楼,清乾隆十年,重修钟楼。就是说,现在见到的鼓楼始建于明,钟楼始建于清。

所谓“晨钟暮鼓”,不是说早敲钟,晚击鼓,而是早晚敲钟击鼓报时之义。这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

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两小时:一更,19点至21点;二更,21点至23点;三更,23点至凌晨1点;四更,1点至3点;五更,3点至5点。

以清代为例:一更,叫定更;五更,叫亮更;皆先击鼓,后敲钟。二更至四更,只击鼓,不敲钟。乾隆年后,只在定更、亮更时击鼓敲钟;目的是,定更,关城门,“净街”;亮更,开城门,通行。

俗语说,“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说的是击鼓敲钟的方式:击鼓,18下快,18下慢,18下中速;然后敲钟,也是如此。连鼓带钟,108声,传遍京城。

至今,钟鼓楼尚存,成为老北京的象征之一;而晨钟暮鼓,已成了历史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