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冷战时期美国的印度洋战略
冷战时期的印度洋作为美苏两极对峙的关键地区,曾一度处于世界政治舞台的重要位置。本章节将对冷战时期美国介入印度洋以及在印度洋上采取的战略举措进行回顾和梳理,并探讨美国印度洋战略对地区安全的影响。
一、冷战时期美国介入印度洋的原因
第一,英国退出印度洋地区导致“权力真空”的出现。英国的实力和国际地位在“二战”中被大大削弱,其不可撼动的霸主地位也随之土崩瓦解。“二战”之后,印度等殖民国家相继脱离英国的统治而独立,英国在印度洋地区殖民体系的基础荡然无存,因而失去了在该地区继续存在的合法性和战略目标。在“二战”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内,出于经济利益以及苏伊士运河以东重要的战略利益考量,英国仍在印度洋地区保持一定的军事存在。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后,印度尼西亚与新成立的马来西亚联邦政府的冲突、英国支持下的亚丁人进入南阿拉伯等事件的发生,使英国不得不卷入其中,给原殖民国家政府以援助和保护。然而这些事件的发生使英国清楚地意识到其在印度洋地区庞大的军费开支无法再继续支撑其战略利益和军事存在,并希望其他西方国家能够帮助英国分担在该地区的责任。尽管英国认为退出印度洋地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并且也在接受美国等国家的援助,但接下来的财政危机使英国不断削减其军费开支,并最终下决心于1968年开始全面撤出苏伊士以东地区,至此,印度洋地区形成“权力真空”(Power Vacuum)的局面。
英国撤出的速度之快以及规模之巨大使得美国等西方国家甚为担忧,因为美国认为,该地区事关西方国家的重大利益,并且英国突然退出之时美国正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以及倍受国内关于是否应当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维和的重要作用争论的压力。如果不及时填补此“权力真空”,该地区将面临被苏联侵入的巨大危险。在此背景下,美国接手掌管印度洋地区。
第二,遏制苏联和维护地区安全是冷战时期美国在印度洋地区主要的安全利益和目标,“权力真空”导致美国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不得不介入到印度洋地区的国际局势当中。冷战时期,遏制苏联成为美国的全球性战略目标。英国从印度洋地区的撤出使美国对于“权力真空”极其敏感,同时,苏联在历史上就有着以领土扩张来保护自身安全的传统,因此,遏制苏联势力范围扩大并阻止其在印度洋地区占据主导,成为这一时期美国在印度洋地区的首要安全目标。美国在印度洋的存在不仅事关自身的利益,同时也代表了西方国家的利益。苏联在印度洋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以及外交等活动,被美国等西方国家视为极大的威胁。随着冷战局势的愈演愈烈,美国在印度洋上的军事存在将进一步扩大。
除了遏制苏联的全球性战略目标之外,保障地区性友好国家的安全也是美国重要的安全目标,因为面临威胁或实力弱小的地区性同盟国家无法很好地保障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利益。自从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及伊朗革命爆发之后,美国对于海湾地区“亲西方国家”的安全援助成为其核心政策之一。比如在两伊战争中,为了防止伊朗在海湾地区占据主导,美国对海湾地区国家提供援助,包括向沙特阿拉伯出售武器、帮助科威特升级防务能力等。美国等西方国家认为,提升地区性友好国家的军事能力往往比美国或其同盟国家直接干预更为有效。
第三,美国在印度洋地区具有重要的经济利益。印度洋地区的石油和贸易航线是美国经济利益的重心。波斯湾地区有着世界上60%以上的石油储量,1980年美国进口石油比例占消耗总量的50%,其中,20%来自于波斯湾地区。但冷战时期面临苏联的咄咄逼人和伊朗等不友好国家的威胁,美国对石油供应以及贸易航线能否保持畅通甚为担忧。与此同时,美国与印度洋地区国家大规模的常规性武器交易也是美国重要的经济利益之一。武器交易当时被认为是外交、均势以及经济政策的合理的执行手段,而美国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售武器的交易额从1970年的不足10亿美元增长到1977年的112亿美元。除此之外,美国对于该地区的矿产资源也有巨大的需求。1979年美国政府列出了35种严重依赖的战略性资源,其中有23种需要从该地区进口。
二、美国在印度洋上渐增的力量存在
(一)美国介入印度洋的过程
由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受到重创并面临经济危机,尼克松总统上台后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战略收缩政策,在与苏联对峙中处于守势。冷战初期,尼克松政府认为,由于美国在印度洋地区不具有“相关性权力”,因而其对于地区冲突不存在影响力。但是,遏制苏联的冷战战略本身就意味着美国必须要随着苏联势力的扩张而转换注意力,苏联在中东、中亚地区扩张势必引起美国的反应;1971年的印巴战争推动了美国的政策反思,因此,时任海军部长的约翰·查菲认为,“美国应该缓慢走进印度洋地区,静观其变并逐步加强在印度洋的存在”。这标志着“尼克松主义”开始从其他区域扩展应用于印度洋地区。“尼克松主义”认为,在印度洋这种对于美国来说属于次级重要的地区,美国应当保持持久的间接的存在,应更多地依靠与美国利益相关的地区性友好国家,帮助他们壮大自身实力的同时,寄希望于他们维护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利益,对抗共产主义势力的渗透。为此,美国一方面强化了传统盟友日本、澳大利亚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情报传递、兵力投送、联合军演等手段在军事上加大了与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新西兰等国的联系。此外,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强化了波斯湾的战略价值,维护美国在波斯湾的石油利益就成为美国的另一个战略重点,美国因此开始改善与阿拉伯地区的关系,尤其是产油大国沙特和伊朗,将其作为自己在海湾地区的重要支撑。
除了依赖盟友的力量,美国也积极在印度洋上寻找适当的小岛作为投放军事力量的立足点,迪戈加西亚岛(Diego Garcia)由此进入了美国的视野。通过缔结条约,美国从英国手里获得了该岛的使用权。最初这个岛仅仅是作为通信中心使用;但1973年的中东战争使印度洋的地位迅速上升,处于印度洋中的迪戈加西亚岛所具有的战略价值更加重要。美国因此提升了迪戈加西亚岛的地位,将其从“有限的通信设施”升级为“美国海军的后勤支援”。
(二)美国在印度洋上的力量渐增
1979年标志着一系列危机的开始——伊朗爆发革命、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及两伊战争。伊朗巴列维政权的倒台,使美国失去了位于苏联和海湾地区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安全缓冲地带,也失去了伊朗阿巴斯港(Bandar Abbas)和查赫巴尔(Chah Bahar)这两个战略要地的入口,与此同时,苏联在中东的军事部署逐渐增加。苏联入侵阿富汗事件也让美国意识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并不能阻止苏联对第三世界脆弱地区的战略进攻,而且也让美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苏联对阿富汗的控制将会威胁被视为波斯湾的“门户”的巴基斯坦,并将展开进一步的战略部署,将对波斯湾地区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美国随之采取了一系列战略行动作为回应。
首先,美国试图在地区性国家之间构筑一致的关于苏联威胁的战略认知。虽然美国没有成功地在地区范围内建立集体安全机制,只停留在双边层面,但巴基斯坦和海湾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对地区威胁的认知和自身的安全利益与美国的战略利益日益融合。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美国和巴基斯坦不断加强双边安全关系:1981年,美国与巴基斯坦签署了为期6年的32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合约,并向其输送F-16飞机等其他现代化的防御武器;1986年美国又向其提供了为期6年高达40亿美元的军事和经济援助。
其次,卡特政府于1980年宣布,如果有必要,美国将采用军事措施来保护其在波斯湾地区的利益。美国大力加强海军力量建设,成立了快速部署力量(Rapid Deployment Force)、加强了沿海地区的基地设施建设以及航母特遣部队(Carrier Task Forces)的常规战略部署。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美国着重加强波斯湾地区和西南亚地区的防御力量,同时提高战术并运用策略使美军力量和当地武装力量更好地配合。由此,波斯湾地区的军事防御能力在“卡特主义”的实施下得到了大力提升。
最后,强化迪戈加西亚岛的军事力量建设。作为美国军事力量进入印度洋的战略支点,美国两任总统卡特和里根都加大了对处于自己控制之下的迪戈加西亚岛的建设。20世纪到80年代初,该岛的后勤支援能力已经大为提升,通过部署在周围的13艘短距离海上预置舰为两栖海洋作战部队提供装备、通信和能源补给;不仅如此,它也将支援能力扩展到空军领域,通过升级岛上的机场和配套设施为远程轰炸机提供临时支援,发挥了临时基地的作用。上述举措增强了美国在印度洋周边的军事力量,有助于其在该地区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三、美国的印度洋战略与地区安全
(一)美苏在印度洋上的争霸局面
虽然在“十月革命”之后苏联海军便开始在沿海地区保持防御性存在,但在“二战”之后,建设装备完善的现代化海军力量这一目标才首次由斯大林提出。 1961年,美国在苏格兰地区部署A-1“北极星”(Polaris)弹道导弹核潜艇,苏联认为自身安全很有可能受到威胁,因此,苏联在扩展其防御空间以对抗西方国家远程核武器力量的同时,也开始在印度洋地区提升防御能力以对抗美国在印度洋地区部署的A-3“北极星”核潜艇。
为了填补1968年英国从苏伊士运河以东撤出继而形成的“权力真空”,苏联从太平洋舰队中调遣了四艘军舰到印度洋地区,并加强在该海域的巡逻。苏联正式进入印度洋地区这一举动反映了苏联整体的海洋战略,即遏制和防御。苏联惧怕美国在印度洋上的海军实力扩大,但是自身实力不敌美国,因此苏联的战略核心为制衡并防范美国力量的扩张。首先,苏联加强与非洲、亚洲等国家的友好关系,将印度、印度尼西亚以及埃及作为其外交层面的重要支柱。从整体层面上,苏联支持亚非等第三世界国家的不结盟运动,具体到国家,印度成为苏联在印度洋地区的重要战略伙伴,在1971年印巴战争中苏联对印度提供了军事援助,时值中苏关系恶化时期,苏联也寄希望于印度能够成为制衡中国的重要力量。其次,苏联也不断地在印度洋上部署其军事存在,包括红海的柏培拉(Berbera)、也门南部的亚丁(Aden),以及越南地区的金兰湾(Cam Ranh Bay)等。尽管卡特政府开启了美苏之间关于印度洋上军备控制的谈判,最终因苏联和古巴在1977年底至1978年初对埃塞俄比亚大规模的干涉无疾而终。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美苏军事对峙局面愈演愈烈。
总体来看,冷战期间美苏在印度洋上的态势由缓慢介入到剑拔弩张的对峙,印度洋对于双方来说并不属于核心地区,因此美苏都避免在印度洋上引发激烈的对抗。然而,尽管双方一度追求过地区性乃至全球性的和解,但两国最终还是将各自的国家利益置于首位,尽最大可能运用军事、外交手段在印度洋地区增加军事存在以保证自身的安全。
(二)印度洋地区国家的反应
美国和苏联等外部力量的入侵,在印度洋地区范围内引起了不同的反应。一方面,一些地区国家积极与外部国家形成紧密同盟。由于缺乏一致的地区性认知与共同的利益,因此无法形成政治性的防御体系以抵制外部力量入侵印度洋地区,再加上地区冲突时有发生以及追求成为“中等强国”的愿望促使一些国家与外部力量形成紧密同盟。对威胁的认知、对国家优先利益的自我定义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能够获得外部力量的支持决定了每个地区性国家对外部力量的回应,其中,一些重要的地区性国家借助与外部力量的结合以期待在地区的政治和军事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澳大利亚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结成紧密同盟。早在20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便努力向太平洋方向扩展,随着冷战局势的激烈化程度升高,澳大利亚向美国等西方国家靠拢的步伐也在加快,并在冷战中为美国提供军事基地和军备设施。印度始终在努力建设其海军力量,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已经发展成为印度洋地区除了超级大国之外的地区性强国。巴列维政权倒台之前的伊朗是美国印度洋战略中的核心,希望借助美国的势力建立地区性主导地位。沙特阿拉伯和波斯湾地区国家被认为是“亲西方国家”,在接受美国援助的同时,他们成立了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在沙特的领导下提升自身实力,减少因外部势力干涉带来的脆弱性。
另一方面,一些印度洋地区国家由于深受殖民主义压迫的阴影以及对地区冲突极为敏感,因而掀起了尝试建立“和平区”(Indian Ocean Peace Zone)的热潮。在印度洋地区建立和平区的建议最初是由斯里兰卡在1964年提出——在印度洋成立无核区,此提议受到印度洋地区奉行“不结盟”政策国家的欢迎,此概念在1970年由不结盟国家召开的卢萨卡会议(Lusaka Conference)中被最终确立。在斯里兰卡的推动下,“和平区”的提议被列入联合国议程。尽管印度洋地区国家对于“和平区”的理解和定义不尽相同,如巴基斯坦认为应当在地区层面上建立安全制度,斯里兰卡认为应当从每个国家避免成为核武器国家做起,但在20世纪70年代初,“和平区”的提议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支持。然而,在苏联对解决第三世界国家问题表现出强烈的意愿时,美国始终持消极态度,直到1977年都没有接受地区国家关于召开更大规模会议来探讨“在 ‘和平区’ 的框架下如何规范海上活动”的提议。1977年苏联和美国进行关于军备控制的双边谈判,形势似乎有了好转,然而之后因苏联入侵阿富汗而彻底恶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局势愈加激烈,印度洋地区国家被划分为东西两个阵营,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和平区”这一提议只停留在讨论阶段。
通过对冷战时期美国的印度洋战略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在该地区随着利益的重要性上升,其力量存在不断增加。关于印度洋地区的形势,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在冷战时期的印度洋地区,美苏两极对峙是地区安全的基本格局,尽管地区国家对于和平形势的呼声很高,但其力量之微弱不足以撼动超级大国的力量分布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