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经文翻译中的直译派和意译派
从表面上看,直译和意译似乎只是译文风格或者翻译方法的问题,但是通观中外翻译史就会发现,这个问题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认识根源。佛经和《圣经》的翻译都曾经历过直译和意译之争。
中国最早的佛经翻译,一般由外僧口授,传言口译,笔受记录,随意性较大,真假难辨,胡音多于汉意。有史可考的最早佛经翻译家一位是安息人安清,另一位为月支人支娄迦谶。安清148年游化到洛阳,懂汉语,译文虽辩而不华,质而不野,但拘泥文字,偏于直译,为了遵照原文结构,往往颠倒附益。支娄迦谶也通汉语,曾译佛经多部,译文畅达,但是辞质多胡音,口授经文时不解之处就略而不译,首尾不相连贯。后世僧人朱士行对此深以为憾,于260年西渡流沙去求梵本真经。支谦(祖籍月支,受业于支娄迦谶的弟子支亮),通6国语言,译经30余载,文风丽约,重译前人经文时常改胡音为汉意,是佛经翻译家中的文丽派的早期代表。可以说,质直派(如安清、支娄迦谶、竺法护、释道安、赵政等)和文丽派(如支谦、康僧会、鸠摩罗什等)的竞争自始至终贯穿于中国佛经翻译史。所谓“质直”,就是传言(译者)经常以胡音代汉意,认为“美言不信,信言不美”;所谓“文丽”就是传言通晓汉籍(如胡僧则属汉化较深者),译文典雅,可接受性和可读性强。这两派的观点,有些学者用现代的翻译术语把它称为“直译派”和“意译派”。鸠摩罗什(350—409)和玄奘(600—664)精通梵汉两种语言,是中国佛经翻译的一代宗匠,他们的译文被认为是质直与文丽结合的典范。
《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前者是从犹太教承受下来的,原文为希伯来文;后者是基督教自己的经典,原文是用希腊文写成的,5—6世纪被译为拉丁文,宗教改革运动后逐渐被译成欧洲各国文字。17世纪初英国出版了钦定本《圣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和美国又各自出版了现代英语《圣经》。因为《圣经》被视为指导教徒行为的至高无上的经典,对其翻译和解释历来都是宗教领袖和神学权威的专利。宗教界认为,希伯来语是讲授《圣经》最理想的语言,希腊语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最精确的语言,因此拉丁文和早期近代英语的译本都几乎逐字逐句译出,不敢妄自加减一词,文字晦涩和歧义随处可见,按照奈达的统计,古希腊文《圣经》中的语法和词汇歧义至少有700余处。对照不同时期的英译《圣经》可以发现,早期的译本直译较多,甚至连句式都尽可能模仿,现代译本对于差距较大的词语和句式的处理就比较灵活。例如在《马可福音》的古希腊文本中有很多句子以连词“kai”开始,这在闪语化的古希腊语中是正常的,直译成英语后有些段落以“and”开始的句子就太多了, 13就像小孩说的话。新版英语《圣经》都作了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