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临床评定量表
临床评定量表多是以实用为目的,理论背景不一定严格,多是在一些问卷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数量化而发展起来。由于临床评定量表强调实用性,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简便易操作,如对病人的检查常用作筛查工具(而不作诊断用),评价也多采用原始分直接评定。
此外,临床评定量表不像心理测验那样控制严格,有些可公开发表,许多评定量表非专业工作者稍加训练就可掌握。具有上述特征的评定量表既有他评的,也有作自评的。在医学心理学中常用的评定量表,大体上有适应行为量表和精神症状量表两类。
1.适应行为量表
适应行为是指个体维持生存的能力以及对周围环境和社会所提出要求的满足程度。适应行为与智力具有较大的相关,前者可以说是后者在实际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关于适应行为的评定,H.C.Gunzburg提出了4个指标:① 自理能力,如饮食、穿戴及大小便等生活自理能力。② 沟通能力,指自我表达和了解他人的能力。③ 社会化能力,指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④ 职业技能,指手工、体力以及其他工作技能。
对于婴幼儿、老年人、智残者和重症病人,进行适应行为评定有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可用于智力低下诊断、分类、训练和指导等方面。为此,美国智力低下协会编制了适应行为量表(Adaptive Behavior Scale, ABS)。
姚树桥和龚耀先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适合中国使用的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姚树桥,1993)。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共评定包含59个项目、近200种行为,共分为下述8个分量表:
(1)感觉运动(共有6个项目)。主要评定了视、听、坐、站、走、跑、身体平衡等技能。
(2)生活自理(共有10个项目)。评定了饮食、大小便、穿戴、洗漱等技能。
(3)语言发展(共有9个项目)。包括掌握词的数量与复杂性、数的概念、书写与阅读以及社会沟通言语等技能。
(4)个人取向(共有9个项目)。包括了注意力、主动性、行为控制能力、日常爱好及个人习惯等反映个人动力方面的内容。
(5)社会责任(共有9个项目)。主要包括了与遵守社会规范及社会交往有关的行为技能。
(6)时空定向(共有4个项目)。测验了时间概念、空间定向及利用交通工具方面的技能。
(7)劳动技能(共有7个项目)。包括了日常家务劳动和职业劳动技能。
(8)经济活动(共有4个项目)。包括了钱的概念、购物技能及计划用钱的能力。测验结果采用分量表百分位常模和适应能力商数等表示。
此外,还有用于儿童的品行评定以及对住院病人的状况进行评定(护士用)等不同方面的适应行为量表。
2.精神症状评定量表
精神症状评定量表多应用于精神科,这是因为采用量表化的评定具有客观性、数量化和全面等优点。目前这类量表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门诊心理咨询和治疗、心身疾病的调查以及科研等领域。前已述及,这类量表可分为自评和他评两类。常用量表涉及:
(1)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由L.R.Parloff等编制。标准版本因有90题而得名。测查9个方面的内容: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和精神质。每一症状由轻至重分5个等级。最后评定总平均水平、各方面的水平以及表现突出的方面,借以了解问题范围以及严重程度等。SCL-90可前后几次测查,用以观察病情发展或评估治疗效果。
(2)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SDS和SAS由W.K.Zung分别于1965年和1971年编制。量表各包含20个项目,分四级评分,特点是使用简便,能相当直观地反映病人抑郁或焦虑的主观感受,使用者也不需经特殊训练。目前多用于门诊病人的粗筛、情绪状态评定以及调查、科研等。
此外,还有“简明精神病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等,也在临床中广为应用。
专栏3-3
精神病筛选表
一、精神病筛选表的内容
1.既往或最近(指调查时近一个月内,以下同)有没有下列异常行为表现?
(1)逐渐孤僻少语,不与周围人接触。
(2)无目的的出走,出现别人不能理解的行为或不知羞耻的行为。
(3)不明原因的自伤、伤人或毁物。
(4)动作变得显著缓慢,甚至卧床不语不动(不是因躯体病所致)。
(5)日常活动比平时明显增多,终日忙碌不停,爱管闲事或乱花钱,或过分喜欢与异性交往。
2.既往或最近有没有下列情感不正常表现的表现?
(1)常常无缘无故大发脾气,这种脾气与现在不相协调。
(2)情感反常,哭笑与现实不一致,常出怪相做鬼脸,或独自发笑。
(3)异常愉快、兴奋、话多,自称脑子特别灵活。
(4)无事实可解释的情绪低落,悲观厌世,忧郁哭泣或焦虑不安。
(5)情感冷淡,话少,对什么事情都无所谓,对家人变得无感情,不关心。
3.既往或最近有无思想紊乱的现象?
(1)胡言乱语、自言自语或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话。
(2)认为自己的思想不受自己控制。
(3)敏感多疑,无根据地认为别人言行针对他,迫害他,有仪器控制他。
(4)不现实地夸耀自己才智超人,有特殊权势。
(5)无根据地认为被异性所追求,或感到爱人变心,行为不轨。
4.既往或最近有无感觉到实际上不存在的事情?
(1)听到声音和他谈话或议论他(别人听不到)。
(2)看到、闻到或尝到实际上不存的形象、气味或味道。
5.既往或最近有没有因脑部病变逐渐变得工作生活能力下降,或呆傻?
(1)记忆力明显减退,当天的事记不住,亲属的姓名说不对,常常忘了自己东西放的地方,出门后找不到回家的路。
(2)工作能力明显下降,原来的工作(或家务)常出差错,或明显地不会做了。
(3)生活不会自己照顾,衣着不整,不知清洁,饮食不知饥饱,二便需别人照顾。
(4)情感脆弱,哭笑不能自控,或表情呆傻迟钝。
(5)偏瘫或失语后,精神不正常,有上述四项中的任何一项者。
6.经常抽“羊角风”(癫痫)后出现精神不正常,如:
(1)一段时间内神智不清楚,表情呆愣,不认识亲人,说糊涂话,兴奋不安,行为没有目的,不能准确回答问题(指癫痫引起意识障碍)。
(2)性格粗暴、任性、凶狠、呆傻(癫痫性人格障碍和智能障碍)。
7.既往或最近有无因发高烧或躯体疾病表现精神不正常,如:一段时间内神智不清楚,表现呆愣,不认识亲人,说糊涂话,兴奋不安,行为没有目的,不能准确回答问题。
8.经常吃大量安眠药或别的药(不包括因病需要长期服的药)成了瘾,不能停,或大量饮酒成了习惯。
9.18岁以上的人,有无自幼即脾气特别古怪?表现为:
(1)一贯与家人、邻居或社会难以融洽相处,常常发生冲突,甚至影响到社会治安或发生违法行为。
(2)追求同性的人搞恋爱,穿戴异性服装,打扮为异性或其他性行为异常,为社会风俗习惯所不容。
10.有无脑子笨、智力低下等表现?
二、精神病筛选表使用说明
1.筛选表的内容说明:
(1)问题1~4用于筛查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和神经症等疾病;
(2)问题5筛查器质性精神障碍;
(3)问题6筛查癫痫性精神障碍;
(4)问题7筛查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5)问题8筛查药物依赖和酒精依赖;
(6)问题9筛查人格障碍和性心理障碍;
(7)问题10筛查精神发育迟滞。
2.筛选表评分标准和分数的意义:
(1)先对每个大问题进行综合评分,分数从0~2(没有任何问题时评0分、有问题但无具体事例时评1分、有问题并有具体事例时评2分)。
(2)求总分,将所有大问题的评分相加。总分大于2时提示筛查阳性,建议专科会诊或进一步诊治。
(引自张维熙,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