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神经生化研究
1950年氯丙嗪的发明,使得人们看到了征服精神分裂症的曙光,也促使研究人员从神经生化方面去寻找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虽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但抗精神病药的确切疗效和进展始终鼓舞着人们对神经递质的研究,其中最早最著名的是多巴胺假说。
1.多巴胺假说
多巴胺是脑内的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吩噻嗪类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阻滞多巴胺受体。吩噻嗪类药物的发明,证明对精神分裂症的某些症状有着明显的疗效,同时又有着类似帕金森氏病的副作用。研究者据此提出了多巴胺假说(dopamine activity the-ory)。根据多巴胺假说,精神分裂症是多巴胺在某些突触部位的过量活动所造成的,或者是多巴胺数量增多,或是突触后多巴胺受体过多,或是多巴胺受体由于某些原因变得过度敏感而造成的。但经过几十年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多巴胺假说并不能完全解释精神分裂症。首先,抗多巴胺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是非特定的,此类药物对其他精神疾病也有疗效;其次,抗多巴胺药物只对精神分裂症的部分症状(主要是阳性症状)有效,对阴性症状的疗效则不明显。此外,对精神分裂症进行药物治疗后,药物阻碍受体的作用一般在几个小时内就起作用了,但临床症状的控制通常要经过好几个星期,临床疗效与药理作用在这里出现了难以解释的分离。因此,有人提出是其他未明的因素引起了精神分裂症,多巴胺则放大了这些症状。
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又使得多巴胺假说重新被重视起来。尸体解剖和fMRI的研究都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大脑内多巴胺2受体较正常人明显增高(Kestler, et al, 2001)。还有研究发现,在精神分裂症病人大脑中的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可能都增加了(Lindstrom, et al,1999)。这些研究发现再次引起了研究者对于多巴胺的关注。
2.5-HT假说
尸检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前额叶皮质5-HT 2A受体密度减少,而5-HT 1A受体密度增加。5-HT 2A受体能抑制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5-HT 1A受体则与5-HT 2A受体拮抗竞争。利坦舍林通过抗5-HT 2A受体而激活中脑皮质多巴胺通路,从而改善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而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维思通、氯氮平、奥氮平)既抗多巴胺2受体,又抗5-HT 2A受体,故对阴性、阳性和认知症状都有效。
3.乙酰胆碱能假说
乙酰胆碱在几个脑区内都有抗多巴胺能的效应,在精神分裂症前驱期,多巴胺能增加,乙酰胆碱也代偿性地增加,但乙酰胆碱本身能引起阴性症状,故此期主要表现为情感迟钝、行为退缩。在急性期,多巴胺进一步增加,乙酰胆碱失代偿,引起阳性症状,在用抗精神病药阻断多巴胺能后,阳性症状得到控制,但增高的乙酰胆碱恢复比多巴胺慢,故此期主要表现为阴性症状和精神病后抑郁。
除了上述假说之外,关于精神分裂症成因的假说还包括:① 去甲肾上腺素能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亢进;② 谷氨酸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谷氨酸能低下;③γ-氨基丁酸(GABA)能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γ-氨基丁酸能低下等。
目前各种假说仅能解释通过抗精神病药物的效果发现的部分现象,无法真正解释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对于神经生化物质的研究存在着许多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是在精神分裂症病人身上发现的异常生化改变,很可能是由于第三种变量而不是疾病本身引起的。事实上,服用抗精神病药、吸烟、喝咖啡等都会引起体内生化水平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