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生物学治疗

1.药物治疗

20世纪50年代氯丙嗪的发明,使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出现了划时代的飞跃,氯丙嗪能缓解大约70%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阳性症状。氯丙嗪的主要治疗药理作用是通过阻抗多巴胺受体,特别是多巴胺2受体来治疗精神病性症状。但由于它同时能阻抗去甲肾上腺素受体等其他受体,故又会引起许多副作用,如锥体外系副反应(ex-trapyramidal syndromes, EPS)(包括静坐不能、类帕金森氏症、急性肌张力异常、迟发性运动障碍)、过度镇静与嗜睡、恶性症状群、体位性低血压等,使部分病人表现行为呆滞。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精神病性症状虽然被控制住了,但其社会功能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这显然不是人们所希望看到的。此外,氯丙嗪等经典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疗效不明显。因此,人们致力于开发副作用小、同时对阴性症状也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维思通等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面世以来,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的代表药物是氯氮平、维思通、再普乐。氯氮平的抗精神病性作用明显,是目前公认的疗效最佳的抗精神病药,它引起锥体外系副反应小,有较强的镇静作用,但有0.26%病人在服药后引起白细胞减少(颜文伟,1996)。维思通为一种高度选择性5-HT 2受体阻滞剂,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均有效,其锥体外系副反应较传统抗精神病药为小,并有报道称能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再普乐的药理作用与氯氮平相似,但目前尚未见有明确的白细胞减少的报道。总的来说,新型抗精神病药尽管也有对其他神经递质系统的影响,但也都具有抗多巴胺的作用,它们的主要优势在于可明显减少早发与迟发的运动障碍(Marder, et al,2002)。

对于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还应特别注意维持治疗的问题。目前,尚无一种抗精神病药能只通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就完全治愈精神分裂症。为了防止复发,初发病人通常需要维持服药2~3年,有些病人甚至需要终生服药。

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一个新的潜在的发展方向是针对遗传基因进行治疗(tailor medication)。基因治疗的目标是基于病人的基因图谱来提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Basile, et al,2002)。表象类型或基因类型是否能预测病人用药的最佳药物和最佳剂量,目前研究还不清楚,但这应该是目前一个有价值的发展方向(Basile, et al,2002)。

2.电抽搐治疗

随着抗精神病药物的不断发展,电抽搐治疗(ECT)已不常用。但对于一些难治性的病人,ECT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常被用于对紧张症状、情感症状的治疗。使用全身麻醉和肌松剂的无抽搐电抽搐治疗正渐渐替代传统的电抽搐治疗,以提高其安全性,减少由于肌肉的强烈抽搐引起的骨折。

3.精神外科治疗

早在19世纪末,精神外科手术就被尝试应用于躁狂抑郁症患者,到了20世纪30年代,葡萄牙神经外科医生Egas Moniz首创了额叶白质切除术治疗精神分裂症,并曾因此获得了1949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此手术后遗症较多,常导致受术者智能减退,人格改变,出现继发性癫痫等,所以在盛极一时之后,很快被淘汰了。

20世纪50年代后,神经外科医生又发展出一种新的方法:立体定向手术(即通过各种脑影像学手段,在颅外确立手术靶位的三维立体定位,然后在颅骨钻孔,插入电极,用电凝、电频、超声、冷冻等方法毁损相关组织)来破坏大脑局部结构,以求控制冲动暴力等极度危险的异常行为。与额叶白质切除术相比,它疗效高,脑组织损害小,并发症小,术后癫痫发生率低,手术死亡率几乎为零。

由于精神外科是通过破坏脑组织来改变行为的方法,而脑细胞缺乏再生能力,一旦破坏就无法复原,因此精神外科的方法一直受到人们质疑和反对。近几年来对它的应用与研究也日益稀少。目前一般认为,这一方法应是在最后不得已时才采取的方法。由于精神外科治疗的神经心理学理论基础是脑功能局部定位理论,即特定的脑区域是与特定的心理功能相对应的,因此可以通过毁损某一脑区来改变某种心理功能。但目前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人类的脑功能是十分复杂的,特别是高级的心理功能是不可能定位于大脑的一个孤立的部位或神经细胞群。因此,在理论上通过目前的精神外科治疗手段是很难达到改变某一特定的心理功能的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