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文化概说
1 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近些年来,随着“文化热”的不断升温,“文化”这一概念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语言叙述之中,以至把它延伸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居室文化、交通文化等等。总之,凡是人类创造的或打上人类痕迹的所有形态,都被称作文化,文化似乎成了一种万能的言辞。
然而,“文化”这一概念的含义究竟是什么?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当今世界对文化的解释,据不完全统计也有260多种。迄今为止,国内外仍无公认的定论,所以有人说:“文化是什么?这是一道当代学界的斯芬克斯之谜。”由此可见,要准确把握“文化”的含义并非轻而易举。
事实上,人类对文化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古代文献记载来看,中国人对“文化”的论述,比西方人要早得多。《易·系辞下》云:“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云:“五色成文而不乱。”许慎的《说文解字》追根溯源,认为“文,错画也,象交文”。可知“文”字的本意是指线条色彩交错的图形、花纹。由此文义衍生,又有文字、文籍、文章、文学之义,并进一步产生了与“质”、“实”相对的精神含义。如《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郑玄注《礼记》也说:“文犹美也,善也。”可见,“文”字从一开始就与“文化”一词血肉相连。
《周易》云:“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礼记》亦云:“赞天地之化育。”其中的“化”字均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自然万物的变化生成就是所谓造化、大化,由此进一步引申出伦理德行的化成。
“文”“化”二字的合用,始见于《易·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天文”指天道自然,“人文”指社会人伦。治理国家者必须上观天文,以明渔猎耕作之时序;下观人文,以明社会人伦之秩序,并推及天下,以成教化。可见“文”“化”,在它尚未正式合成的时候,便具有“文以教化”之义。
西汉时“文化”一词正式出现,刘向在《说苑·指武》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文”“武”对举,言武力的兴起,都是由于对方不服;经过文治教化,仍不改变原来的恶习,那就必须杀头。晋人束皙则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意思是说,对国内的百姓要通过文治教化,使社会安定;对外部敌人则要通过武力,使他们俯首帖耳,使国威远振。
上述这些说法,与近代以来所说的“文化”,其含义显然有很大差异。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概念,一般认为是19世纪末从日文转译过来的,日文则译自拉丁文的cultura,相当于英文的culture和德文的kultur。从词源上说,有耕作、栽培、饲养、练习、精神修养等多种含义,比古汉语中的“文治教化”含义更为宽泛,带有“驯化”的意思,不仅指人,也泛指物。因此,仅从词源上考察仍然不得要领。其实,现代意义上的“文化”这一概念,是19世纪下半叶在人类学著作中才逐渐使用起来的。其中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于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一书,给“文化”第一次下了定义。他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泰勒的这一说法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过他只强调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综合整体的基本含义,却忽略了文化的其他层面。于是美国的一些文化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如维来、亨根斯和奥格本等人,又加上了“实物”这一文化现象,把泰勒的定义修正为:“文化是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发展到现在,人们又给文化增加了价值观念,使文化的定义越来越接近完美。但是,这仍然属于现象的罗列,用公式来表示就是:1+1+1……=整体,一旦发现有欠缺,就继续罗列下去。其实,这只能算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结果,因为它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静止的概念,并没有揭示文化最本质的东西。
那么,文化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不管文化的定义有多少种,也不管罗列多少种文化现象,有一点应该是明确的,即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有人才可能有文化,文化是人所特有的东西,人创造文化,也享受文化,同时也受文化的制约,最终又要改进文化,发展文化,使文化为人所用。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也是人工产品跟自然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的本质就是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人化,指人类对外在自然的能动的现实的改造,它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改造、利用自然界而逐步满足自身需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两种需要)的历史过程。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并发展了人的各种感官和能力。人类的全部文化史,归根结底就是人的感觉的不断解放,不断人化,不断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并进而走向审美人的过程。文化作为自然的人化,对内表现为人的感觉的文化化,对外则表现为一切有形与无形的、物质与精神的成果。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对“文化”这一概念给出如下的定义: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它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全部能力及其所创造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可以看出,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从文化的内部来看,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结构,整体中包括很多子系统,比如在泰勒的定义中就包含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等项目。而在每个子系统里,又有很多具体的、个别的文化现象。比如在“风俗”这个子系统中,有饮食文化这一项,而饮食文化又包括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等。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人们还研究中国人如何寒喧,日本人如何行礼,泰国人如何合十,西方人如何拥抱、接吻等等,这显然又属于交际文化。它们不仅仅是行为的表现形式,而且也是社会群体共同的意识和规范,因此已经成为普遍的文化现象,从而构成一个从大到小、从上到下的网络结构。正是由于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精神的成果都可以称之为文化,文化几乎无所不包,所以对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往往给人一种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感觉。须知,每个人都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文化的每个方面都加以熟悉或研究,因此就有人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以供人“各取所需”。如1973年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就认为,作为广义的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而作为狭义的文化,则“仅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中国1989年出版的《辞海》则认为,文化“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社会学简明辞典》也说:“从广义来说,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文化是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可知,广义的文化包括许多领域,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因此广义的3文化又称“大文化”;狭义的文化则把物质文化排斥在外,只指精神文化,因此又称“小文化”。不过,即使专指精神文化的“小文化”,它所涵盖的领域也是十分广阔的。
张岱年先生的说法与此有所不同,他在《中国文化传统简论》一书中说:
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最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全部内容。次广义的文化指与经济、政治有别的全部精神生产的成果。我们一般把社会生活分作三个方面,一是经济,二是政治,三是文化。这种意义的文化,就是次广义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内容包括哲学、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以及社会心理、民间风俗等等。这中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哲学和宗教,这是社会生活的指导思想;中间层次是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等,它受哲学的指导,同时也是哲学的基础和哲学的表现;最低层次是社会心理,其中包含风俗习惯,它反映一般人的精神状态。……我们现在所谈的文化,主要是指上面所谈的这种次广义文化。当然,一定的哲学、宗教、科学、技术以及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等等,总是同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一定的经济、政治制度相关联的,因而我们也不能把两者截然分开。
张岱年先生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他所说的“次广义文化”既有别于经济、政治,又与之相关联。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经常涉及的文化因素,显然就主要包含在这种“次广义文化”之中,同时又与一定的政治制度相关联。在这本书里,我们将要介绍的中国文化,主要就是这种“次广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