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中世纪·神学本体论
关键词:经院哲学 偶像销毁运动 美在上帝 神秘感
导言
“中世纪”一词最早出现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初是15—16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比昂多等人崇尚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认为西罗马帝国灭亡和古典文化复兴之间的一段时期,是古典文化衰落的“中间的世纪”,即“中世纪”。17世纪末,德国历史学家克利斯托弗·凯列尔的《历史进程》(又称《通史》)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在文化的意义上,“中世纪”主要指从4—5世纪古希腊罗马的文化衰落到15世纪古典文化复兴这一段大约1000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从公元5世纪末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到15世纪(相当于中国的魏晋南北朝初期到元朝中期,中国正值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这个阶段,西欧封建制的建立,日耳曼人的入侵造成物质精神各方面的巨大破坏。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巨大的财富。神权在这个时期超过了王权。在文化领域,神学成了最高权威,法律、政治、哲学、文学各个方面都从属于神学。基督教宣扬抛弃尘世的享受和欢乐,祈求上帝的保佑,这与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是相对立的。后来,人们在政治意义上使用“中世纪”这个词,主要指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这段大约1000年左右的时间。从文化的意义上讲,中世纪是一个过程,很难简单地以事件为标志。它主要指公元4世纪古希腊罗马的文化衰落到15世纪古典文化复兴这段时间。人们最初使用中世纪这个词时,意在抨击那个黑暗统治的时代,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教会和贵族统治的仇恨。尽管如此,中世纪在欧洲文明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欧洲文明迄今为止只有3000余年,中世纪就占了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在欧洲文明的发展历程中虽然称不上繁荣,却依然是西方文明进程中有机的一环,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中世纪的政治与基督教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基督教源于被征服的巴勒斯坦的希伯来民族,1世纪起源于巴勒斯坦,相传为犹太拿撒勒人耶稣所创立,流传于罗马帝国,4世纪被定为国教而成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1世纪产生于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等地区的犹太人中,起初体现了穷苦人的美好愿望,带有一定的世俗特征。古犹太教的教义作为旧约被保留在《圣经》之中,而新约中的一部分则反映了原始基督教对现实不满的思想,是源于穷苦人的宗教,目的是为生活在苦难之中的人们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在反抗无望的背景下,耶稣主张人们应寻求自我解脱,要求人们道德上自律,主张平等博爱,四海之内皆兄弟。基督教是在古犹太教的基础上,糅合了中东埃及有关部族的宗教信仰改良而成的。它接受了古犹太教的一神教模式。
开始,基督教曾因群集而受到罗马帝国的镇压。又由于早期基督教拒绝将罗马皇帝当神崇拜,遭到了罗马皇帝的仇视与迫害。60年前后,罗马遭大火洗劫,皇帝疑心是基督徒所为,便对他们进行血腥屠杀。后又毁坏教堂,禁止集会,焚烧基督教经书。直到135年希伯来人最后一次起义失败。君士坦丁大帝继位后看到基督教广泛的群众基础,感到基督教只可疏导不可镇压,于是在313年为基督教颁布“米兰敕令”,325年亲自主持尼西亚主教公会,规定基督教信条,承认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合法地位,把基督教定为国教,利用它形成一个便于统治的组织。后来随着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部分,基督教也分成两派,西派教会以罗马为中心在西欧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东派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直到1054年东西教派分裂,形成了通行于拉丁语的西方世界的天主教会和通行于希腊语的东方世界的东正教会。天主教又称公教。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又分裂出诸多新的教派。天主教会的首领后来同时又是世俗政权的首领,他们以神权控制政权,结成了神权和政权的联盟。这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所谓“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有:三位一体,即圣父、圣子、圣灵是同具一个本体独一无二的真神;上帝创世;道成肉体,即上帝派基督到人间取得肉体成人。基督教的来源有三:它的圣教历史和道德观念来自犹太教;它的神学和哲学观念来自柏拉图和新柏拉图主义;它的教会法和政治观念来自罗马。基督教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实现灵魂对现实世界的超越。
中世纪的艺术弥漫着神秘主义与超验主义的氛围。所谓超验主义,是指在中世纪基督教总是试图证明上帝的存在,证明上帝的真善美。实际上上帝的存在在客观上又是超验的,是超出经验认识范围的、虚幻的观念存在物。超验主义体现在中世纪艺术中就是借助想象制造的神秘主义气氛。
从中世纪的文化历史上看,这些文化特征是与中世纪落后的生产力和落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中世纪文化发展的缓慢,又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世纪社会历史的发展。这种状况到了中世纪后期,才有了较大的改观。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宗教像基督教那样对人类社会历史产生过这样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西方的影响更是长远深刻,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人把西方文化称为宗教文化就是这个道理。
中世纪的艺术主要以圣像和神迹故事的变化为对象,其中以壁画、镶嵌画、雕刻、抄本彩饰画、陈设艺术等实用的品种为主。而有关绘画理论的记载除个别涉及技法的文字外,其他很少见到。
偶像销毁运动:早期基督教在群众中传布之始,一直伴随着艺术形象的宣传。画家们经常参照或借用古代希腊及其他民族神话中的形象,以解说基督教义。教会用的历书和祈祷书上,也常把季节、月份以至道德、戒律等抽象概念“拟人化”。但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
西方世界在4世纪末期分裂成了两个部分,君士坦丁于330年离罗马去了拜占庭,将拜占庭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在那之后就有两个教会,一个是西方世界的教会(罗马天主教),一个是东方的东正教,8世纪至9世纪时,由于教派斗争以及东方伊斯兰教观念的影响,拜占庭王朝不准供奉圣像。利奥三世(Leo,717—740年在位)730年下昭禁止圣像的存在。形成基督教史上有名的“圣像破坏”运动。在基督教世界里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是否需要圣像的争论,争论迅速地分化成了两种相反的意识形态——偶像崇拜者和偶像破坏者。图像和图像所代表的东西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讨论的主题。偶像破坏者认为耶稣的画像只能描绘他人性的一面而不能描绘其神性的一面。如果只有其中的一性被展现出来,那这图像就是不完整的和因此遭天谴的,只有异教才会在视觉上或者在口头上声称耶稣只有一性。作为反对者的法兰克国的卡罗林王朝曾有《卡罗林书》。谈道:“真实总是保持其纯洁无瑕。然而圣像受艺术家意志的左右,似乎做了很多事而实际上一无所有。圣像看上去是人,实际上不是;它们似乎在战斗、说话、聆听、凝视、召唤、触摸,事实上所有这些行为动作它们都没有真的做出来。显然,这里的圣像不过是艺术家的虚构,并非真实;关于真实,人们说‘真实将使你得到解脱。’它们不过是些毫无意义、没有理性的偶像。它们看上去像是人,而只不过是假象。”
其实早在4世纪初,西班牙埃尔维拉宗教会议决定,在教堂里不准设置画像。
在这个时期里,希阿多什大帝在东罗马发动了镇压“邪教”运动,摧毁了东部境内的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塑和绘画,古代罗马流传的典籍也遭到严重破坏,8世纪到9世纪历时100多年的“销毁偶像运动”对绘画和雕塑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公元754年君士坦丁宗教会议曾宣布:“具有光荣人性的基督……绝不能通过人类的艺术,比照任何别的人体,以一种尘世的材料绘为图像。”
其实,圣像对基督教的作用是不言自明的,教皇格里高里一世(540—604)曾经为圣像辩护,他说:
崇拜图像是一回事,从图像和语言中了解应该崇拜什么又是另一回事;读书人可以根据文字理解教义,不识字的人只能根据图像了解教义。因此,圣像不应该销毁。因为教堂设置图像不是供人崇拜的,而是用以启迪无知人的心灵的。
其说法是鉴于当时的社会文盲程度很高,教会可以利用绘画和雕塑宣扬教义,但在客观上这对艺术品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阿奎那也说过:
教堂中使用图像有三个原因:第一,教授无知的人。因为通过图像,他们就好像是通过书本来接受教育。第二,通过每天被展现在我们眼前,那道成肉身的神秘性和那些《圣经》中圣人的例子可以在我们的记忆中更加活跃。第三,去激起献身精神,看到的东西比听到的东西能更加有效地激起感情。
偶像破坏的论战一直持续了一个多世纪,最后偶像崇拜者获胜了。偶像保留了下来,那些害怕、憎恨和毁坏图像的人失败了,但是他们对图像的对抗态度并没有完全消除。
经院哲学:中古时期,在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官方哲学是经院哲学,因其产生于天主教会办的学院(经院)里,故而得名。经院哲学的基本内容就是神学思想,基本任务是以形式逻辑来进一步论证基督教教义和信条使之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更好地为封建统治服务。经院哲学不研究自然和社会现实,轻视经验,反对实践,因而完全脱离实际,极其空洞和烦琐,所以又称烦琐哲学。
经院哲学13世纪达到极盛,意大利多米尼克派僧侣托马斯·阿奎那最终完成了经院哲学的理论体系,因而被称为“神学之王”,其代表作《神学大全》是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在这部书里,他创立了“宇宙秩序论”。这个理论认为上帝将自然界和人类分成不同的等级,最低一级是无生命界,其上是植物界,再上是动物界,再按等级阶梯上升到人、圣徒、天使,最上面的是上帝。每一等级都有较高一级的目的,并力图达到各自目的,上帝是宇宙的最终目的。其学说认为在宇宙等级中,下级从属于上级,上级统御下级,层层统御,层层归属,最后统属于上帝。托马斯以此来论证,地上的秩序必须服从天上的秩序,现世的生活必须服从来世,政治必须隶属于宗教,国家必须服从教会,皇帝必须服从教皇,下等人只能听命于上等人的统治等。这一理论为封建剥削和等级制绕上了一层神圣的光圈,用以维护教会的权威和封建统治秩序。
在经院哲学内部,存在着唯名论和唯实论的长期斗争。如在11世纪后半期至12世纪,有以洛色林(1050—1112)和阿伯拉尔(1079—1142)为代表的唯名论者反对以安瑟伦(1033—1109)为代表的唯实论者的斗争;13世纪至14世纪,有以罗吉尔·培根(约1214—1294)为代表的唯名论者反对托马斯·阿奎那的唯实论者的斗争。唯实论以正统派自居,视唯名论者为“异端”,禁止其思想传播,烧毁其著作,甚至将反对者投入监狱或处以火刑。
唯名论和唯实论争论的焦点,是关于一般概念和个别事物的关系问题。唯名论认为,个别事物先于一般概念而存在,一般概念只是事物的名称,是个别事物的反映,具有唯物主义倾向。而唯实论则认为,一般概念是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的精神实体,是上帝创造个别事物时所依据的原型,是上帝的理念,更倾向于客观唯心主义。唯名论同唯实论的斗争跟唯物论同唯心论的斗争有相似之处。而唯名论者比较注重事实和理性,对教会和宗教教条进行了猛烈抨击。
基督教在其形成过程也不知不觉地吸纳了既有的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虽然在公元5世纪哥特人和日耳曼人的入侵,使得欧洲文明开始倒退,一度陷入了混乱、落后的生活状态,希腊文化知识消失,懂拉丁文的人日渐减少,书籍被抛弃、藏匿、破坏、遗忘,教士们甚至荒诞地歪曲了基督教的精神。但业已存在的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民众的心灵。
从普罗提诺开始形成的新柏拉图主义,为基督教哲学提供了基础。厄里根纳作为新柏拉图主义者,也是经院哲学中实在论的先驱。经院哲学中的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正是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分歧延伸而来。后来,教会认为新柏拉图主义的泛神论与正统的基督教教义相抵触,将它们视为异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得到了重视,教会便强化了亚里士多德哲学与基督教教义相吻合的一面,使得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成了官方哲学。在教会分成东西两派的时候,东部教会受希腊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大,西部教会受拉丁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大。到中世纪晚期,随着教会的衰落,自然科学的兴起,一些学者又要求恢复亚里士多德重经验事实的本来面目。
同时,中世纪的文化还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哥特人和日耳曼人的入侵虽然破坏了古典文明,但也给基督教文化带来了新的成分,哥特人好动的本性、独立自主和尊重妇女的生活态度、丰富的想象力等特点对中世纪的文化产生了持久的影响。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了一个无政府时代,欧洲的近代各国在逐步孕育成熟,其基本语言如法、意、英、德等国的语言,均在中世纪产生。
在中世纪,自然的、表现人的艺术被抑制,自然的人不再出现在艺术中,艺术的主体变成对上帝的歌颂,用教皇格里高里一世的话说图像可以启迪无知人的心灵。
在这个时期中,对自然和人体的模仿被中断而对上帝的模仿成为主体。当然,中世纪并不是“一片空白”,它在音乐、建筑、骑士文学、英雄史诗等方面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绘画雕塑中的圣像和神迹故事所追求的崇高感和神秘感,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圣·奥古斯丁
导读:《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上帝之城》(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圣·奥古斯丁(S.A.Aaugustinus, 354—430)是古代基督教思想家,教父神学的代表人物。他运用新柏拉图主义来论证基督教的教义,他所创立的神学体系在5世纪至12世纪的西欧基督教会占统治地位。奥古斯丁与中世纪基督教经院神学的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并称基督教神学两大师。
奥古斯丁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城。青少年时他在家乡马都拉和迦太基接受罗马帝国的三级制教育,19岁时皈依摩尼教。374年至386年他先后在塔加斯特、迦太基、罗马和米兰教授雄辩术;在信仰基督教之前,他主要接受的是亚里士多德的整一性和西赛罗关于美的定义的观点,认为美是一种和谐。383年他来到罗马,开始阅读新柏拉图主义著作;387年他正式接受基督教洗礼。395年接任希波主教。他著作甚丰,最重要的是《忏悔录》(396—401)和《上帝之城》(413—426)。
在《忏悔录》中,他指责荷马和维吉尔编造荒诞不经的迷人故事,把神写成无恶不作的人,“使人荒淫无度”。他也谴责了自己早年的美学观是世俗的犯罪的。
在总体上他持反艺术的态度,对圣像画的作用也予以否定。他的观点也为反偶像崇拜一派提供了论据,如在787年第七次宗教会议后出现的《卡洛林书》中就接受了奥古斯丁的理论以此反对偶像崇拜。
其实他青年时代写过一个《论美与适宜》,认为美是事物本身和谐,适宜是此事物对彼事物的和谐。后来他追悔说:“当时满脑子是物质的幻象”,“不可能看出精神的真面目”。
在《忏悔录》中他提出:
一、美的本源。他认为上帝是“真理”、“全善”、“至美”,是“万有的创造者”,创造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千奇万妙,即美的事物。
二、美的创造。他认为上帝用“道”创造万物,不是出于需要,而是出于永恒的智能和意志,“一言而万物始”,说“有”便有。上帝的“创造”不同于艺匠的“制作”,艺匠是以上帝创造的灵魂,而上帝则按审美的法则,把想象所得的形式施之于物质。
三、美的性质。他认为美在和谐整一,这体现了上帝的纯一性。
一个物体,如果是荟萃众美而成,各部分都有条不紊地合成一个整体,那么虽则各部分分别看都是美好的,而整体自更远为美好。
四、美的认识。他认为上帝是“万羡之美”,是“普照一切入世之人的真光”。只有进入心灵深处,用“灵魂的眼睛”瞻望“创造了我”的“永定之光”,才能认识至美的本质。
他的学说与新柏拉图主义有联系但又不同:
第一,神或上帝在新柏拉图主义那里只是抽象的“太一”,而在奥古斯丁这里则变成所谓“三位一体”,它具有“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位格”,三者共存在同一“本体”,也就是说它已成为有意志、有情感、有智能的人格化的神。
第二,奥古斯丁放弃了流溢说,他认为世界不是太一的流溢,而是上帝按自己的意志设计和创造的。
第三,新柏拉图派认为,灵魂是纯洁的、它有摆脱肉体束缚回归到神的自然倾向,可以通过净化在迷狂中回归到神,认识最高的美。而中世纪神学则认为人类因为其祖先亚当、夏娃在伊甸园偷吃禁果犯了“原罪”,其子子孙孙都是有罪的。人在人间受苦受难是上帝的惩罚,而且由于失去了“自由意志”,人永远也无法自救,只能靠上帝派耶稣基督来教化人们接受天命,一心热爱上帝,抛弃尘世的一切物质欲望,向上帝赎罪,求得上帝的宽恕和恩赐才能在来世得救,进入永恒存在的“上帝之城”即天国,否则就会落入“世俗之城”即地狱。
第四,新柏拉图派认为艺术高于现实,是人通向神的途径之一,而奥古斯丁认为艺术只涉及情欲,人们创造艺术和美,不但不能净化自己的灵魂、回归到神,反而会被引向卑微的下界。所有这些差别都说明奥古斯丁已把哲学与美学纳入了神学。
托马斯·阿奎那
托马斯·阿奎那(Saint Thomas Aquinas,1226—1274)是中古时代基督教经院神学代表人物,自14世纪起有“通传博士”、“天使博士”之称。他把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和自然主义与基督教的启示和信仰结合起来,形成了托马斯主义,从13世纪末起在天主教界居主导地位。19世纪末,教皇敕编《托马斯全集》,宣布其为天主教院校的守护神,于是托马斯主义在欧洲各国传播。
阿奎那生于意大利阿奎诺城一个贵族家庭。1239年进那不勒斯大学学习,1244年进巴黎大学。1259年到1268年任罗马教廷神学顾问。他的著作有50多种,其中以《反异教大全》(1259—1264)和《神学大全》(1266—1273)最为重要。
此前的基督教神学主要是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糅合新柏拉图主义的学说,缺乏理性论证而更多强调纯粹激情的诠释。阿奎那巧妙地利用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改造神学思想,这体现在:一、他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重建和重新诠释基督教思想。二、他改造利用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构架使之为基督教神学所用。三、他对亚氏的三段论论证方式完全继承。但他对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却极少提到。
“模仿说”是西方古代美学史上的一个传统命题。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而现实世界是对理式的模仿,因此艺术是影子的影子,摹本的摹本。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模仿是人的天性。托马斯·阿奎那的思想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很大,在谈到艺术问题时,他也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艺术的过程必须模仿自然的过程,艺术的产品必得仿照自然的产品。”这里的“自然”并不是自然事物本身而是自然事物的创造过程。阿奎那从其经院神学的立场出发,认为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上帝的创造过程相似,艺术家的创作是受上帝创造自然过程的启示产生的。上帝创造万物,万物是上帝的艺术,包含着一定的形式与活动。艺术家既然属上帝造物的范畴,艺术作品也就符合上帝造物的启示。同时艺术家模仿自然实际上也就是模仿上帝。他说:
人的心灵着手创造某种东西之前,也须受到神的心灵的启发,也须学习自然的过程,以求与之相一致。
这样,托马斯·阿奎那实际上就将“艺术模仿自然”的过程转换为“艺术模仿上帝”。上帝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艺术的本源。
沿着这条思路,托马斯·阿奎那继续对艺术创作过程进行理论推求。基督教神学的一个基本观念就是:上帝按照“道”创造了世间万物,既然艺术家是对上帝的模仿,艺术家在其创作之前心中也必有一种观念以作为所造之物的先天模式,所以艺术创造活动首先就是一种认知活动。艺术家通过理性获得上帝的创世之道,然后才能进行创作。上帝的这种“道”体现在自然万物中。他说:
艺术模仿自然,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在于艺术活动的原则是认识。因此,自然的东西之所以可能为艺术所模仿,是因为由于某种理性的原则,一切自然都指向其目的,这样,自然的作品也就似乎是理性的作品,因为它是以确定的手段达到确定的目的,艺术在其活动上所模仿的正是这种自然。
他论述美的思想大体有以下内容:1.美具有三要素。一是完整或全备,二是匀称与调和,三是光辉和色彩。他还认为纯洁和均衡源于上帝,根于心灵,可以构成美的事物。2.美的性质。事物凭它所固有的形式而成为美的;事物使人一见而生快感即称为美的。这对后来形式主义和直觉主义的美学观颇有影响。3.对美的认识。他说,“唯有人能够欣赏事物本身所具的美”,“而本质的美寓于观照的生活中”,观照是不关欲念的形象直觉,因此,最重要的审美感觉是视觉和听觉。4.他主张“共相”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他认为“美”在“善”之上,因为善满足欲念,而美以认识自身为满足,无外在目的。他的“美在善之上”和“通过象征的方式”对19世纪的唯美主义和象征派强调对神秘世界的直觉,都有直接的启示作用。5.此外,他对美感与快感的区分,也预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对空间艺术(绘画)和时间艺术(诗、音乐)界限及优劣的探讨。
托马斯·阿奎那对艺术的认识有以下要点:1.艺术本质。艺术是制造者有关制造物的思想。艺术的形式从艺术家的心灵中流出,注入在材料之中,从而构成艺术作品。2.模仿自然。他说:“亚里士多德教导我们,艺术所以模仿自然,其根据在于万物的起源是互相关联的。”艺术作品起源于人的心灵,自然万物起源于上帝的心灵,而心灵又是上帝的创造物。因此,艺术的过程必须模仿自然的过程,艺术是仿照自然的产品。3.艺术真实。艺术家心灵里有关艺术品的思想观念和图形样式对艺术品的关系等同于范本与摹本的关系。当艺术品与艺术家的匠心相符时,便称之为真实。
中世纪时期还有一些人写了关于绘画与雕塑相关的文字,比如12世纪德意志修士特奥菲卢斯所作的《不同技艺论》,也是一本关于艺术的各种技艺的全面系统的著作。该著作谈到了小型精密画、玻璃画、铸造和金属加工、各种工艺等。他的基本出发点仍是让人们歌颂上帝。
此外还有流传在拜占庭的文献《绘画艺术指南》。波兰的科学家维泰洛(Witelo,1225—1275)曾经写出一本关于透视学的书对透视做了初步的分析。
本讲小结
中世纪时期的艺术理论由于神权对文化各个领域的统治地位,美的对象最后被归结到上帝,“美在上帝”的观念导致对古希腊罗马艺术的排斥和破坏,只有传播宗教的图像被提倡,出于对宗教感宣扬的需要,该时期的艺术作品基本是与宗教有关的作品,由于对神话题材和现实生活的摒弃,导致题材的单一,题材几乎都与宗教有关。而且由于艺术家地位的低下,使得技巧的流传处在不畅通的状态,总体上说,大多数作品风格静穆而呆滞,造型的真实感和亲切感有缺,往往具有某种神秘感和崇高感。这些因素对以后的浪漫主义以及象征主义风格都有着相当的影响。
参考书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傅乐安:《托马斯·阿奎那基督教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乔治·扎内奇:《西方中世纪艺术史》,陈平译,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约翰·赫伊津哈:《中世纪的衰落》,刘军等译,中国美术学院1997年版。
波希格里芙:《基督教美术之旅》,彭燕、姚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瓦萨里:《中世纪的反叛》,刘耀春译,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思考题
1.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对中国佛教美术雕塑的神秘感和崇高感是如何叙述的?
2.概述基督教对于艺术的态度导致西方艺术发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