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1.总体的说明
本书是根据笔者近几年围绕中国古典哲学的数篇文章结集而成,这些文章展示了中国古典哲学仍和当代密切相关。这些文章中的绝大多数是先用英文写成。但是本书不是它们的简单翻译,而是将它们所触及的问题串起来,经修改和整合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展示中国古典哲学的现代相关性。
这些文章有些已经单独发表,笔者会在下面按章致谢。笔者在多种学术场合基于这些文章作过报告,这里我对这些会议的组织者和报告的参与者表示感谢。这些会议的单子我会列在后面。在美国参与的会议中,我特别想感谢“Midwest Conference on East Asian Thought”的组织与参与者。这是一个我参加过两次的小型学术会议。它给予会议参加者充分的时间与机会就他们的思想进行交流,而参加者又多是学有所成的人。因此,虽是小型会议,但是在它那里我体会到了比起参加大型会议更多真正的思想交流。“Southeast Early China Roundtable Annual Meeting”也给了我类似的感觉。在中国参加的会议和作的报告中,天则经济研究所邀请的评论人之多、水准之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笔者这里感谢张曙光教授的邀请,也为能与盛洪教授等学者分享对儒家的同情所鼓舞。在2008年夏天,笔者在北大做了一系列报告,受到张祥龙教授的大力支持,笔者也为他的谦谦君子的儒家风范、对儒家的真挚情感但又不拘门派的严肃反思所深深打动。这些讲座同时也得到了王博教授等的支持。其间得到的学生和老师的有意思的批评和反馈一次次地验证了笔者对他母校的偏爱不仅仅是主观的情感。笔者在人大、清华、北师大、首师大的讲座是由刘晓力教授、Daniel Bell(贝淡宁)教授、王欢博士、程广云教授、梅剑华同学等组织的,笔者对他们表示感谢,也为能受到唐文明教授和陈嘉映教授这样的同道的鼓舞感到欣慰。同年夏天在郭齐勇教授的支持和吴根友教授的安排下笔者在武汉访问了一周。武大学生与老师素质之高、对学术之认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同时也加强了我对郭齐勇、吴根友等教授对学术建设的无私精神、锐利眼光、卓越能力之敬佩。吴根友教授还协助安排了笔者对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的访问,其间得到了赵建功和张世保等博士的热情支持与接待。以武汉大学为中心的这个学术群体让我看到了中国学术的希望。
在下面的分章感谢里、在所附的会议列表里、在各个章节里,虽然我会尽量向给我提过很好意见与帮助的人表达谢意,但是不免会有很多疏漏。并且,有些人我甚至来不及知道姓名,而有些意见潜移默化地对我产生了影响,而我可能并不自知。这里我只能对此表示抱歉。
本书能得以出版,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尤其是王立刚编辑的支持分不开。能有立刚这样既懂学问又心甘情愿为学术发展默默奉献的编辑实在是我们做学问的人的幸事。
本书二至四章论述儒家如何批评和建设地回应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这些思考与笔者对晚期罗尔斯的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已过世的Burton Dreben教授关于罗尔斯的课是引起笔者对下列问题思考的一个重要起因,而他尖锐且深刻的哲学洞见也是作者本人的哲学研究的一个永远的参照。这里笔者对他特别致谢。在本书的所有章节里,我对中国古代经典的解读受到Dreben教授和Stanley Rosen教授解释不同西方经典的方法的启发,我这里对他们的教导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本书中展现出来的笔者这几年对儒家的现代相关性问题的思考里,我想特别感谢两个人:Daniel Bell和钱江。他们深刻而有创造力的思想、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对现实的洞察、对我的想法的一针见血的批评以及他们在这种批评中呈现出来的真正友谊与支持,是我能达到今天思考结果不可缺少的条件。
另外,笔者能在这几年里一直关注和研究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笔者所任教的大学,泽维尔大学(Xavier University),特别是其哲学系的学术氛围:在前系主任Robert Rethy的领导下,它不逼迫年轻教师出版,而是给他们的学术研究尽量制造宽松环境,并鼓励他们依据第一手文本,自由地教授他们关注的问题。这在“出版或死亡”(publish or perish)的美国学术界和东施效颦的中国学术界都是很罕有的。
这本书是献给我的奶奶的。她没有太多文化,但她却是我的儒学的启蒙老师。这里说她不只是说她一个人,而是以她为“北辰”的一个大家庭和这个家庭中的家人(比如我的伯母[我们小孩子都管她叫“大妈”]、我的母亲,等等)。她们的言行让我亲眼看到了儒家文化的精髓,而她们对亲人的关爱也是我对中国传统之依恋的感情来源。但是,为了给从家庭出发的儒家辩护,我多年来不得不让我的家庭为它作出牺牲。这也许是儒家内在的紧张和人类生活内在紧张的表现,但这个说法无法弥补我对家人的愧疚,而我只能对他们的支持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