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汉姓发源地寻踪
汉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探寻汉姓发源地对于传承我国民族精神,开发旅游资源有重要意义。
(一)华夏文化的载体,民族融合的结晶
在欧洲,普遍使用姓才四百多年。日本1875年明治维新后,政府明令每人登记户籍时要有姓。当时日本处在农业社会,取姓多用渡边、山下、田中等住地环境。在我国,汉姓伴随整个文明发展过程,几千年一脉相承。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我国有姓1800个。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有姓3490个。其中,主要姓氏的比重稳定。宋朝李、王、张三大姓占全国人口21.04%。2000年三大姓占全国人口22.42%,相差甚微。
姓氏代表男姓染色体的特殊遗传基因,传递父系社会的进化信息。如今可以查到的大禹姒姓在绍兴已传4100余年144代。这样的记录在世界上是空前的。这一信息是禹到过绍兴的旁证。
汉姓,凝聚了华夏文化的精华,凝聚了对家乡和祖先的怀念和以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例如,林姓始祖比干谏商纣荒淫,被纣挖心而死,夫人逃到牧野生子。周武王因比干坚贞,得子林中,赐姓林名坚。河南卫辉市有纪念我国第一位忠烈的比干庙。庙前有孔子率弟子拜祭比干时留下“殷比干墓”四字石刻(图3-3)。据传是孔子现存的唯一真迹。每年农历四月初四,有纪念比干诞辰仪式。世界林氏宗亲研讨会在这里召开。
图3-3 孔子题“殷比干墓”碑文
汉姓是国家统一、家族繁衍、乡谊友情的载体。“尊姓?”是国人初次见面使用频率最高的问话。回答是同姓,就会啧啧称奇地感叹:“八百年前是一家”。相互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追根溯源,我国大部分姓氏与炎黄两帝有关。在占全国人口1%以上的19个大姓中,有11个姓与黄帝子姬姓有缘,包括李、王、张、杨、周、吴、孙、胡、林、何、郭。有5个姓与黄帝子少昊东迁后确立的嬴姓有缘,包括李、赵、黄、徐、马。有5个姓与黄帝的后裔子姓有缘,包括王、孙、徐、朱、林。有4个姓与黄帝后裔妫有缘,包括王、陈、孙、胡。高和吴两姓与炎帝姜姓有缘。姓氏渊源佐证汉民族是“炎黄子孙”。炎黄两部落和亲是华夏民族大融合的起始。
历史上,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不断融合丰富了汉姓内容。规模较大的民族融合有汉、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清五次。融合的方式大体有两个。
第一个方式是直接吸收少数民族姓氏作为汉姓的一部分。百家姓中安、米、哈、拓跋、慕容、宇文、呼延、赫连等都是少数民族姓。安是东汉安息(古波斯)人到中原定居的姓。米是唐昭武九国中米国(中亚阿姆河流域)人来中原定居姓。拓跋、慕容、宇文是鲜卑族三大部落。呼延是匈奴四部之一。赫连是大夏望族。宋朝编篡的百家姓将周边民族姓原封不动地收入,说明汉文化的包容性。
第二个方式是改用汉姓,好像当今外籍人士取名时用汉姓。最典型的是北魏政府自上而下推动鲜卑等民族用汉姓(见表3-5)。魏书记载当时选用的汉姓近一百个。目前汉姓一百大姓中有17个姓有鲜卑等民族融入。清朝满汉八旗纷纷改用汉姓。西南少数民族在改土归流政策驱动下,采用汉姓。有些汉姓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南等地,究其原因,与周边民族融入有关。例如,黎姓在海南岛和湘粤赣交界处集聚,杨姓在西南三省较多,都有民族融入的成份。可以奉告诸位汉族朋友,如果认真地寻根究底,没准祖上是改用汉姓的少数民族。民族融合,民族和谐是汉姓的重要本质属性。
表3-5 北魏鲜卑等族改汉姓情况
(二)汉姓发源地的分布特征
多数汉姓发源并不单一,往往有多个源头,汇综时容易重复。本文尽可能选主要源头。有两个主要源头时分别列出。汉姓发源地的地域分布状况,可以从全国、省域和县域三个层次进行分析。
从全国宏观层次分析,汉姓发源地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安徽、河北一带。按照2000年普查,全国100个大姓占全国人口87.23%,绝大部分发源地在上述6省。
从省域层次分析,河南是我国汉姓最重要的发源地。100大姓中有52姓发源地与河南有关。42姓发源地在河南,占全国人口41.09%。10姓发源地兼跨河南和兄弟省,占全国人口8.84%。河南按10姓人口一半折算,占4.42%。两项合计,全国45.51%的人口的姓氏源自河南。李、王、张是全国三大姓。李和张姓的发源地在河南。100大姓以外,发源地在河南的也不在少数。
按县、市级范围分析,最重要的汉姓发源地有6处:
(1)河南濮阳,张、孙、孟姓发源地,占全国人口7.96%;
(2)河南鹿邑,李姓发源地,占全国人口7.94%;
(3)山西太原,王和郝姓发源地,占全国人口7.77%;
(4)河南淮阳,陈、胡、田、龙、邱、夏姓发源地,占全国人口6.8%;
(5)山西洪洞,杨和赵姓发源地,占全国人口5.37%;
(6)陕西西安,周、程、白、秦、钱、尹姓发源地,占全国人口3.15%.
此外,重要的汉姓发源地还有:(1)河南偃师(刘),新郑(高、冯和郑),潢川(黄),淇县(林、石和康),登封(郭和雷),商丘(宋、戴、汤和武);(2)河北唐县(刘);(3)江苏无锡(吴);(4)安徽泗洪(徐);(5)山东邹城(朱和邹);(6)河北邯郸(马)(见表3-6)。
表3-6 中国100大姓发源地
资料来源:袁义达.中国姓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说明:下面表示发源地跨两个省域。
(三)汉姓发源地的历史背景
分析汉姓发源地分布离不开汉姓形成时期的社会经济地理状况。从汉姓形成的历史过程分析,大体可以分三个时期。
1.萌芽期。三皇五帝和夏、商两朝,是汉姓的萌芽期。当时姓是部落的标志,数量有限。现在能考证的大体在30个左右。我国最早的姓是伏羲后代风姓。黄帝姓公孙。炎帝姓姜。黄帝子孙中有姬、滕、任、董、嬴、子、妫(音归)等姓。尧姓祁。舜姓姚。古姓的一个特征是多数含有女旁,主要原因是受母系社会影响。古姓的发源地大都在晋南和陇陕一带。伏羲庙在甘肃天水。黄帝陵在陕西黄陵。炎帝陵在陕西宝鸡。尧庙和舜庙分别在山西临汾和运城。
2.兴盛期。我国绝大部分姓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出现。西周和春秋是汉姓成长的兴盛期。汉姓发源地一半集中在河南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地理形势有关。当时河南开发程度最高,人口和农业密集。周边各省开发程度相对较低。在兴盛期汉姓的确定方式主要有三大类。
第一大类是国名和地名,数量最多。西周采用分封制,姬姓的诸侯国有鲁、卫、晋、滕、虞等,异姓的诸侯国有齐、宋、陈、杞、焦等。诸侯再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给大夫,有些逐渐壮大建国,如韩、魏、赵。数以百计的国名成为姓的主要来源。西周春秋时期河南境内大部分地区开发,可以分封的土地广阔。根据《春秋大事表》记载,春秋有文字可考列国212个。其中,199国有确切方位,135国在华北5省,河南占62国(见表3-7)。100大姓以外,比较常见的温、申、柏、项、管、雍、应、房、焦、戈10个姓的封国在河南境内。比较罕见的杞、凡、滑、原、密、檀等姓氏的封国也在河南境内。封国集中是华北一带姓源密集的主要背景,也是河南省占全国一半人口姓氏源的主要背景。
表3-7 春秋列国分布
没有封赏土地的人士,取姓时,往往选居住地的特征。住在池边姓池。住在柳树旁姓柳。西门、东门、南宫、东方等姓都和居住地有关。
第二大类是官职和职业。司马、司空、司徒、司寇、史、理、钱、宗、帅等姓源自官职。查考背景,大都在河南境内。例如,张姓源自官职,占全国人口7.07%。2002年春,海内外22个张姓华人团体聚会河南濮阳市,认同张姓根在濮阳。张姓出自黄帝孙名挥。挥发明弓箭,任命为弓正官,也叫弓长。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张”了。濮阳是张挥的父亲颛顼活动地区,夏、商曾在这里建都,有龙山文化考古发现佐证。张挥仙逝葬于濮阳帝丘。濮阳城有挥公墓、挥公碑、挥公像,建有张挥公园。又如,李姓祖上是尧帝的理官(相当现在法官),姓理。到了理征时因直谏惹怒纣王被杀,理征儿子理利贞逃到河南,靠树上果实充饥,指树为姓,改李姓,定居苦县,现名鹿邑。李利贞的后裔老子是正史中有记录的第一个李姓。鹿邑东5千米有太清官老子祠,建于东汉。从唐开始,李姓成为全国第一大姓,现在占全国人口7.94%。有些没有官职的平民,用职业为姓。屠、陶、卜、巫等姓来自职业。
第三大类是父辈的名、字、爵号、谥号。宋武公的后人姓武,宋穆公的后人姓穆,宋桓公的后人姓桓。牛、关、柯、丰、乐、仇、廖等姓来自名和字。王和侯来自爵号。文、宣、闵、简等姓来自谥号。
3.稳定期。秦统一中国后,用郡县制替代分封制,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失去现实意义,姓氏合一。庞大的汉姓系统从秦开始基本稳定下来,世代相传,历久不衰。这一时期,姓氏的流变主要受封建礼制和民族融合等社会因素影响。帝皇常将自己的姓赐给功臣。著名皇朝的皇姓,如李、刘、赵、朱等,都成了大姓。避讳是新姓产生的一个原因。刘明帝叫刘庄,为了避讳,庄姓改成意义相近的严姓。魏晋时期,部分严姓恢复庄姓。汉安帝叫刘庆,庆姓改成意义相近的贺姓。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将姬姓改成周姓。姬是古代大姓,唐朝后成了人丁稀少的小姓。唐宪宗李纯继位,将淳于姓改为于姓。五代王审知在闽称王。称霸一方的小皇帝亦耍威风,将沈姓的三点水去掉,加上一点,改成尤姓。今天尤姓的主要集聚地仍在福建。
(四)南陈北王中部李,福建林陈半天下
汉姓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例如,梁姓在全国排21位,占全国人口0.34%。在两广,梁姓是第四大姓,占人口4.67%。全国梁姓61%集中在两广。又如,全国罗姓50%集中在广东,林姓39%集中在福建。湖南的谭姓,江西的廖姓,安徽的汪姓,都有很高的集中率,分别占全国同姓人口的28%、25%和18%。
“南陈北王中部李”。用当地第一大姓作指标,我国姓氏分布的地域差异是南方陈占先,北方王居首,中部地带数李姓。(1)北方,包括华北、东北和西北。三大姓与全国相同,比重更大些,共占总人口28.28%,在顺序上,王姓占第一位。(2)长江流域,包括云贵川,湘鄂赣和苏浙皖,三大姓顺序与全国相同,比重小得多,只占总人口18.85%,陈性比重明显加大。其中,云南比较特殊,杨、刘分别是第一和第二大姓,杨姓占总人口14.61%,比重之大,在全国罕见。(3)南方,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陈姓是第一大姓,黄、林两姓也进入四大姓行列。其中,福建省林成第一大姓。林陈半天下,林、陈两姓占福建总人口28.81%。汉姓三大地域的分布态势与我国血型和免疫球蛋白的地域分布状况基本相同(见表3-8)。
不少姓氏分布集中在发源地附近。姓氏集中的情况在比较富庶的长江中下游比较明显。例如,顾姓71%集中在江苏、浙江和上海,其中,江苏顾姓占全国41%。主要原因是顾姓有两个源头。最兴旺的“南”顾是勾践后裔,封顾余侯,居会稽。另一支“北”顾源北顾国(河南范县)。顾国灭后,族人南下,居无锡东的顾山。徐国在今安徽泗水以北,徐人以国为姓,成为江苏、浙江和安徽东南的大姓。古汪芒国在浙江武康东,就近迁入皖南成为当地大姓。伍姓出自楚国大夫伍参,至今主要分布在两湖故里。
表3-8 我国分区域大姓分布
有些汉姓的主要分布区域与发源地相距较远。主要原因人口迁移。陈、林、黄三姓的发源地分别在河南省的淮阳、淇县和潢川。淮阳是春秋陈国故地,有宛丘平粮台古城遗址。潢川是黄子国所在。现在陈、林、黄主要分布在闽、台、粤,与移民有关。以陈姓入闽为例,历史上有两次重要的移民。一次是唐初总章二年(669年),光州固始(河南固始)陈政率将士113员,府兵3600名进漳,后陈母及兄弟又率58姓军校支援。陈氏子弟及其部下定居漳州。陈政和他的儿子陈元光奉为“开漳圣王”。这一派陈姓称“开漳圣王派”陈氏。二是河南颖川(禹县)陈邕,受唐宰相李林甫排挤,迁到福建同安。这一支陈姓称“太傅派”陈氏。钱姓发源地在西周都城镐京,祖上彭孚在西周任钱府上士,得姓。钱姓的兴旺与唐宋间钱镠在临安(杭州)建吴越国有关。吴越国前后86年子弟散布浙江内外。宋初,钱氏归附,入朝任仕,钱姓在太湖流域继续繁衍,百家姓中钱氏能排序第二。上海开埠后,江浙钱氏迁入。上海是当前全国钱姓最密集的地方。
西南杨姓比重较大与兄弟民族选用汉姓有关。唐僖宗时杨震进贵州任播州宣慰使,家族世袭到明万历年间,传29世724年,影响较大。苗、瑶、布依、毛南、壮等民族纷纷采用杨姓。
(五)汉姓发源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进入2l世纪以来,开发汉姓发源地资源提上日程。2003年全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天南海北的客家人来河南寻根祭祖。客家人是从中原南迁的名门望族后裔,出发地大都在河南。
开发利用姓氏发源地资源的前提是调查研究和妥善保护。姓氏发源地的现状大体有四类:
(1)有庙、祠、墓、碑等建筑遗迹,有的还有定期祭祀活动
河南省有李姓的鹿邑太清宫,张姓的濮阳挥公墓和挥公碑像,宋姓的商丘青岗寺集宋君墓,许姓的登封箕山许由祠、庙和墓,江姓的正阳始祖纪念碑等。叶姓发源地叶县有叶公陵园和叶公问政碑,是姓源的重要遗迹,海内外叶姓访祖团络绎前来寻根。赖姓发源地息县包信集是古赖国都城,葬有赖国六代君主。有两支赖姓子民为避战乱,改姓罗和傅,历史上有“赖、罗、傅联宗”一说。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举行“赖、罗、傅谒祖大典”。上蔡有蔡故城和白鬼庙,是蔡姓祭拜祖先的地方。山西太原晋祠子乔祠有王氏始祖子乔塑像。世界王氏宗亲会每年到这里举行恳亲大会。安徽庐江有何氏始祖咸公夫妇合葬墓,后建成何氏陵园。临泉沈子墓是沈姓祭祖地。江苏无锡梅村镇泰伯庙据传在吴氏始祖泰伯宅基上修建。泰伯是周文王的伯父,让贤后到江南落户。
(2)有城垣遗迹
河南新郑商城遗址,是郑姓的发源地。邓姓邓州,苏姓温县招贤村,夏姓禹州古均台,康姓淇县,都保留城垣遗址。淮滨期思集有蒋国城遗址,偃师缑氏镇有刘国城遗址,范县有顾国城遗址,分别是蒋、刘和顾姓发源地。山东邹城和苍山有邹国故城和曾国故城,是邹姓和曾姓发源地。安徽泗洪的徐子国城,凤阳的钟离子国城是徐、钟两姓的发源地。山西芮城北的古城是万和魏姓的发源地。
(3)保留与姓氏有关的地名
地名素有保存历史信息的功能。许多姓氏可以找到相应的地名。郑姓的新郑,邓姓的邓州,许姓的许昌,范姓的范县,项姓的项县,都是分封地的遗名。南阳西的董吕营村,济源王屋山下的邵源村,登封的方山镇,分别是吕、邵、方姓的发源地。
(4)发现残缺不全的文字资料,需要实地考察
河南省南阳北20里的申城,正阳东南15里的江城,温县西南30里的温城,鲁山东30里的应城,陕州南2里的焦城,宁陵北15里的葛城,史料记载是姓氏发源地。有些姓氏源没有史籍可考,经过考古发掘可能发现新的证据。潘姓的发源地潘子国没有文献记录。固始发掘青铜器中有潘子国字样,证明固始确实存在潘姓源潘子国。
由于年代久远,政治风云,典籍散失,建筑破损,对姓氏发源地的确认有不少歧见,需要考察研究,逐步澄清。谢姓发源地有河南南阳东谢营说和河南唐河说。1990年世界谢氏宗亲会组团寻根,分别到两地拜祭。
保护和抢救姓氏发源地遗址迫在眉睫。在大规模基本建设的冲击下,如有不慎,几千年保留下来的宝贵资源可以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