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与使用问题
“守正出新”,考虑和以往教学的衔接,不搞颠覆性的大变动。既保证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考虑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和发展的要求,利于个性化的学习。
很高兴参加这次会议,能结识那么多来自中学教育一线的专家和老师。对我来说,是学习和了解情况的好机会。我这几年用部分精力涉足中学语文教育,在北大成立了语文教育研究所,也指导一些博士生硕士生从事与语文教育有关的研究,确实是想让北大中文系更多地联系社会,在语文教育方面做一些实际的事情。但我的主业毕竟不在这里,所以研究的视野可能不一定很切合实际。多和一线的老师和专家请教,和大家一起来推进中学语文教改,是我们的愿望。下面我结合当前高中语文课改谈一些看法,肯定不是很成熟的意见,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指教。
我在许多场合发表意见,包括在一些有影响的主流报刊接受采访,对当前课改表示一些担忧,甚至有许多批评的意见。可能有些朋友认为我对课改是持保守甚至反对的立场。我想在这里说明,我还是支持课改的。包括新课标,虽然仍然不够完善,但大方向和基本意图,我认为都是必须支持和实施的。一般来说,提出批判性的意见比较容易,但建设性可行性的建议就更加难得。我基本上是课改的补台派、建设派,而不是拆台派。新课标的出台不容易,课改能走到现在,不容易。新课标是多年来改革推进的产物,包括全国许多教师的心血,要尊重新课标,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当然,新课标和现下的课改措施并非是完美的东西,也不是把什么措施办法都给大家预备好了。它只是把改革的方向提出来,有了大致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并且设计了新的教学框架。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遵照新课标改革的方向指导,另一方面又不必把自己捆绑起来,因为新课标只是从标准上要求,其中空间还是很大的。
现在北京、天津也进入课改试验。我觉得很振奋。我注意到前天北京报纸对这次高中课改启动的报道,放在非常显要的地位。这是社会关注度很高的大事。多数老师和家长对课改的态度可能非常复杂,觉得现在教育的确存在太多问题,孩子们的童年不快乐,被考试束缚太紧了,因此,没有人不赞同课改的。但回到每个人实际生活中,又会对课改犹疑,不见得都主动支持,因为大家还是很担心改革的代价太大,担心改革会造成教育不公平。这是非常实际的考虑,特别是当高考和课改的关系还不那么明晰的时候,人们对课改有些犹疑,甚至有些反对,那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教研员和研究中学课程改革的专家,作为各个省区负责教育的领导,我们的目光还是要超越一些,从长计议,看到改革既然是必要的,长远来看,这是关系中国创新人才成长、关系中国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即使可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那也是必然要推进的。所以,课改实际上是几种力量或者利益考虑在博弈,家长和学生、教师与学校,还有领导,考虑课改问题的侧重点可能不同,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还是希望既要推进改革,又要正视改革中可能出现和已经出现的问题,还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改革当然要有刚性,但也要有一些柔性,有一些策略和必要的妥协,改革不能完全不考虑代价,代价要适中,能够为社会接受。我的基本认识也在这里。下面我谈谈目前语文课改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也是为了探讨如何使这次课改比较健全,付出的代价能少一些,得到社会的支持能多一些。
这次课改步子较大,带有试验性,从第一批试验区的情况看,碰到的问题不少,出现许多原来意想不到的困难。对某些条件不那么好的地区和学校来说,这次课改的确很难跟上。还是要实事求是,正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新加入的地区学校有条件做到更清醒,步子也更稳一些,那就要研究吸取先行者的经验教训。因为还是试验阶段,出现各种新的问题,应当实事求是,摸索解决办法,步子宁可稳一些。现在报导正面经验比较多,但问题和困扰较少正视。有些部门和地方的浮夸风很厉害,课改应当尽可能和这些不良风气保持距离。
我想先谈谈对这次高中语文课改的理解。首先是所谓人文性的提升问题。新课标的特点之一是突出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和地位,但语文首先必须是语文,就是培养语言表达特别是书面语言表达的能力,包括阅读写作能力。不能舍本逐末,“本”是语文,是语文素养能力的培育,如果离开这一点,别的“花样”搞得很多,仿佛很人文了,其实语文被“异化”了、稀释了。
课改的目标不能定得太高,有些事情欲速则不达。比如高考是个无奈的但又不能马上放弃的办法,在高考未能取消的前提下,课改能走多远?恐怕有个度的问题。即使高考有较大改革,但现今是市场经济竞争社会,有可能竞争越来越大,那么在这种激烈竞争的社会氛围中,课改又能走多远?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还有,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课改还会有更大的付出,因为现在教育资源分配的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在城市能够做到的改革,农村可能很难做到。课改当然不应当被落后地区拖后腿,让一部分地区试验,先进行改革,是必要的。但考虑中国国情,不再让教育资源占有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我们也不能不考虑农村课改和西部课改问题。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提高读写能力是他们学习语文的起码要求,先要学会掌握语言表达的工具,然后才是审美呀、素养呀等等方面的要求。这两者很难分开,但实际上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追求又往往是有分工、有偏重的。语文课要解决读写能力,实践性很强,必须有反复的训练和积累,训练的过程不可能都是快乐的,甚至也不可能都是个性化的。希望语文学习全都变得很快乐,或者所有学生都很喜欢,那只是一种理想。语文和其他科目一样是一门学科,有它的学习和教育的规律,有最基本的要求和规范。现在据说连“训练”都不敢提了,那语文怎么学?毕竟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嘛。
这就又回到对语文功能内涵的理解。现在舆论纷纷,批评很多,但给语文教学的负担越来越重。不要把什么东西都交给语文来承担。要求语文解决人生观的问题、审美的问题、道德的问题、爱国主义……这就难办了,负担太重了。更不能把现在社会道德低下、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简单归咎于教育,不能夸大语文教育的功能。我们讲语文有人文性,这是毫无疑问的,但那也是在语文教育基础上体现的人文性。把语文功能无限制地扩大,好像很重视语文了,到头来可能“淘空”了语文。过去我们这方面的教训很多,不能忘记。
社会上关于语文课改讨论太多了,对改革有很多干扰。如何面对?要有主心骨。也就是说,要懂得一些博弈、一些调和。我建议进入试验区的中学老师,当然要积极支持课改,想办法落实新课标,让学生学习更加主动,更加个性化,特别是能让部分有才华的学生脱颖而出。这是基本点,或者说,是一种方向。但学生和家长关心高考,希望能考上好的大学,这是正常愿望,我们也不能放弃,不能简单以为面对高考就是站到新课标的对立面,我们必须帮助学生考出好成绩。这两者可能不太协调,但我们课改就是要想办法协调,当然,方向还是朝着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还有,我们有必要排除干扰,静下心来,清醒地抓住一些很实在的东西,让老师和同学心中有数的东西,也就是所谓工具性的要求吧,背诵多少文章、掌握多少文言词汇、阅读写作大致达到什么水平,都要有一些基本的实在的要求,大家可以把握,知道哪些是“基本口粮”,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不慌了,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谈如何发展和健全的改革。
总之,我认为课改应当积极推进,进入试验区是好事,应当主动接受挑战。但局面展开之后,就应当谨慎一点,步子稳一点,有时进两步退一步也是可以的。具体到如何把新课标精神落实到学校教学,会有培训。一线老师包括教研员,还是要在推进改革的前提下,解决好那些实际问题,包括如何保证大多数学生的语文素养问题、谋生的语文能力问题,以及如何适应高考又改进高考的问题。更具体一点,就是改革的框架应当实施,比如必修与选修搭配,比如加强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等等,这些方面都是改革亮点,必须推进,但同时应当稳步实行,要考虑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不是推倒重来,不是天翻地覆。
接下来,再谈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与使用问题。
这几年我有幸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高中语文》的执行主编,在编书的实践过程中学到许多东西,也有不少困扰。我感觉要实现语文课的基本功能,语文教材的改革也是一个关键。教育部前年颁布的“新课标”要求语文课包括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必修是更加基础性的,此外还有选修课,例如文学鉴赏、文化论著选读、新闻和传记,等等。这是一个新的改革思路,既保证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考虑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和发展的要求,利于个性化的学习。
必修课共5册,每一册都设计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几大板块,注意引导学生去鉴赏、思考与领悟,反复梳理学过的语文知识,在训练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必修课的重点比较明确,就是解决绝大多数学生共同的语文素养问题。而选修课则比较开放,计划有十多种,包括中外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等各种文体的名作欣赏,中外文化名著选读,新闻与传媒素养,影视文化,传记选读,汉语知识,以及写作,等等。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具体情况选择开其中若干门课,学生可以自由选课。这套新的语文教材,在保证大多数学生达到基本的语文能力的前提下,为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拓展了更大的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学习主动性,而且所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也尽可能加以实现。目前全国已经出版有5套按照“新课标”编写的新的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只是其中一套,正在10个省区试验。试用已经有一年,受到许多学校师生欢迎,也碰一些问题,例如课程与教材改革后如何面对高考、选修课的师资培训等等。已经迈开这关键的一步,不断探索取得经验,我想改革前景总是好的。
这里我想多介绍一些人教版的新的高中语文教材。其中会把现在进入试验区的几套教材作一些比较。我不是专门来鼓吹人教版,但参加编写,情况熟悉一些,会谈得多一些。我觉得几套教材各有千秋,但也各有得失长短。比较而言,人教版可能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和以前的教材有更多的衔接,不是完全推倒重来,不是完全颠覆,而是改进和更新。当初我们给这套新的教材定位,就提出过“守正出新”。什么意思呢?本来是北大中文系的一个口号、一种办学理念,叫“守正创新”。主编袁行霈先生把它挪用到新的教材编写中,作为指导思想。就是要改革,但并非完全否定以往语文教学的成绩,不是彻底颠覆;应当在坚持过去好的经验基础上进行改革。这也有利于衔接,教师拿到新的教材当然有冲击,需要作许多新的调整和改进,但过去的经验也用得上。就说课文吧,也不是完全更新,而是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老的经典课文,是这套教材指导思想上的“守正出新”,考虑和以往教学的衔接,并没有作颠覆性的大变动。以前教材的选文保留下来的也比较多。在几种新的教材中,人教版的教学体例是比较稳定的。
第二,关于课文,人教版在强调时代性的同时,比较注重经典性,比较适合教学。有些当代的文章好读,学生也可能有兴趣,但经典性显然不够,或者不太适合教学,人教版就比较谨慎,不一定选。人教版选用当代的不多,只有14篇,大都是名家之作。我觉得课文的经典性非常重要。那些沉淀下来、得到广泛认可的作品,才有资格进入课文,因为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对文化的尊严感。有些传统的选文,虽然经典,可是不太适合中学生学习,这次也落选了。
人教版必修课5册,共选有80篇课文,其中和以前版本重复选用的大约占60%。而80篇课文中,古代占30多篇,经典名作有70多篇,占85%以上。这两个比例比其他4种教材都高得多。如广东版共选文95篇,其中古代诗文35篇,约占38%。其中新课文包括非经典性的时文约31篇,几乎占30%,新鲜倒是新鲜,但经典性比较差。苏教版和山东版也有类似的情况。而人教版相对比较重视经典性,和以前常见选文衔接较好。强调有“语文味”,还要教师比较好讲。
第三,教材体例,也就是编写框架。现有几种教材很不一样,会涉及如何组织单元教学问题。所以这也是评议语文教科书的重要方面。单元教学是一种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体系。它不是将几篇课文简单地组合在一起。组成单元的文章应在某一点上具有内在的联系性,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或者提高该方面的技能。单元教学有利于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性,体现教学过程的阶段性、连续性和循环性。以什么元素来组织单元是科学组元的关键。苏教版、山东版都按“人文”主题这一元素组织单元。不同的编者有不同的内容要求和价值取向,如果按人文性来组织单元,其内容千变万化,很难找到一种合理的单元组合,比较随意。苏教版主要是按照主题类型来划分单元,如“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珍爱生命”、“历史的回声”等等。优点是比较有趣,偏于文学性,缺点是难于涵盖课文内容,而且不利于从语文因素角度组织教学,可能会打乱语文教学循序渐进的规律。而且这样单元与单元之间缺乏明显的内在逻辑,前一单元所学很难为后一单元所用。纵的衔接工作做得不好,自然影响教学的成效,单元内容之间的随意衔接使得单元的能力训练序列也有一些问题,不太清晰。苏教版在这个学段过于偏向人文性,忽略了基本的认读及理解能力,使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与学习失去了根基。
人教版和广东版还是按照文体来划分组织单元。而且和其他几种教材比较,人教版比较重视课文单元组合便于教学,也注意单元间纵的衔接,就是前一单元所学为后一单元所用,以此增强学习的连续性及单元间的有机融合;再者,是比较注意处理好单元间纵的衔接与单元内横的联系。单元内横的联系,是指善用精读、导读及自读三种课型,做到精读让学生学能力,导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能力,自读让学生运用所学做好自学、自评。我们编写人教版时,意识到应当努力做好合理编排每个单元内部的学习元素,强调突出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同时兼顾知识与能力以及感情态度价值观。符合新课标精神,但把“过程与方法”放在首位。处理好语文多元化的问题,要在一个单元教学中处理好阅读、写作、听话、说话、文学、文化、思维、品德情意与自学能力等元素之间的关系。我经过对比发现,5种教材在这些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而人教版是比较稳妥的。
人教版必修课教材的结构也充分考虑到教学,各个单元重点突出,单元与单元之间衔接也注意由浅入深,不断积累提升,反复落实基本训练。每册内容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这四部分,前三部分纳入课内教学计划,第四部分课外安排。阅读鉴赏是教学的主体。每个单元每一课都有所谓基本训练的要求。比如讲到小说,不是满天星斗,而是有重点,比如这一课主要是领会情节描写,下一课重点是人物刻画;这些还都处处和写作、表达结合起来。人教版注意到“基本口粮”问题。我们教学中应当理直气壮坚定不移地抓住“基本口粮”,抓住基本的语文能力训练,做到“心中不慌”。可以说所有新出的教材,现在都往人文素质教育靠拢,有的靠拢并没有脱离语文教学规律,有的可能就走得过远,多少就把语文的含量稀释了,甚至把语文教学秩序打乱了。当然这也是一种试验。而人教版的教材相对是比较“保守”的,和以往的教材衔接较多,也比较注重教学规律。此外,人教版非常重视写作教学,每一册都设计了几个写作的练习板块,包括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等等。和以往教材比较,这方面改革力度也是比较大的。
课型的设计也很重要,可以发挥刺激、巩固、强化的作用,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落实倒螺旋上升的课程结构。人教版注意到不同课型的搭配设计,每一单元都有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但这还是不够的,缺乏明晰的系统性和功能性。苏教版没有不同课型的设计,如必修第二册四个单元11篇课文,不分精读和略读,第一单元总题为“珍爱生命”,然后是史铁生和海伦的2篇课文,提示“文本研习”;第二单元总题为“和平的祈祷”,包括《安妮日记》和《一个人的遭遇》等3篇课文,提示“研习,探讨,活动”,第三、四单元雷同。怎么分别不同单元的语文功能?不太清楚。
山东版各个单元内部倒是分精读略读,但功能区别也不清晰,其中第一册学习《师说》之后,设计学生的活动是向不同人群问卷调查社会各阶层对教师作用的分析,写出调查报告。这样的题目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比较难,也不太符合他们的身份,何况这和《师说》本意扣得不那么紧。
在单元组织、编选体系和体例上,四套教科书仍可以作出更科学的规划。如果在语文教科书的编选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纵向衔接,注意课型间的横向联系,注意课程设计的倒螺旋上升的结构,注意语文基本能力元素的有序性,建构一套科学有序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框架还是可能的。
第四,学习重点或者知识点设计。这反映每个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学习重点包括能力训练、知识学习和情意培养,也就是课标说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现有几种教材都比较重视所谓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但相对弱化了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从课后练习题的设计可以看到这一倾向。无论苏教版、山东版、广东版,还是人教版,课后练习或者思考探究题,一般都是非常突出人文性,突出思想情感价值观,但对知识点设计不那么精心。从数量看,如果4道题,一般就是3道人文性的,1道知识性的。而且往往两者划分很清楚,人文的排列在前。就是说,能力与知识的学习,在重点和知识点设计上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相对而言,人教版的知识点和重点设计比较清楚,分量也还比较重。
第五,写作非常突出。不是孤立讲理论知识,而是充分考虑结合话题,结合思维规律讲方法,多举例子分析。
第六,教师培训。几种教材都设计有教师用书,我看了几种,站在基层老师的角度,设身处地,觉得还是不太满足。相对也还是人教版的教师用书编得比较实用。而且人教社有专门的支持网站,给教师提供大量课样,这是应当肯定的。注意城乡差别,考虑农村地区。
第七,选修课。五家出版社都出版了大约十多种选修。我没有认真调查,大致的印象,是人教社的选修设计每一门课范围比较大,包括四个板块,即: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语言文字运用,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论著选读、民俗文化,演讲与辩论、文章写作与评改,影视作品、新闻传媒素养,等等,一共出版15种。和别的出版社教材选修比较,比较深入浅出,而且多是名家执笔。但选修课怎样上,目前没有很好地解决。
最后,探讨一下课改如何面对高考的问题。成败也在此。我愿意多谈一点意见。
首先,牵涉到选修课要不要考以及怎么教学的问题。
人教版有教师用书,但恐怕不一定解渴。大家都在摸索。我们也希望从大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教材成熟。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选修课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我不主张老师多讲,应当把更多空间让给学生;也不能把选修当做必修的延长,不宜套用必修课的教法去应对选修。那样,学生肯定没有兴趣。而是否引起学生的兴趣,是选修课能否成功的主要标志。要让学生自己多阅读,多讨论,形式丰富一些。当然,也可以先在考试问题上让学生解放束缚。指定一些范围有必要,但负担尽量考虑小一些,那样才能放得开。
其次,选修课要不要考、如何考的问题。
看来一定要考,从几个省区出台07年高考改革的措施来看,选修部分都是可能纳入高考范围,或者说,只有学好一定数量学分的选修,才能考出更好成绩。高考中不一定明确显示出选修部分,但如果完全没有上选修,肯定会吃亏。高考改革焦点之一在此。如果不考,那就等于要放弃选修。选修课设置是这次课改的亮点,也是难点。对大家都是新的事物,要主动探索,积累经验。现在有些省区打算以适当方式把平时成绩计入高考,当然很多争论,但恐怕是方向,那么,选修也必然考核。谈到语文高考,我主张出题不应当拘泥于具体教材。具体而言,可以考虑一种办法,即是必修和选修分开,分别占不同比例的分值。必修的赋分可以占大头,比如70%,包含作文。选修占30%,但可以超量给题。5个选修系列都有题,学生选答。这样,那些开选修课比较少的学校就不会为难,也比较公平。选修的题型“分量”可以比必修的题型小一些,以小的论述题、简答题为主。必修卷主要考基础等级能力,选修卷可以偏重考较高等级能力。当然,会有交叉,都注重综合能力考查。这样处理,有一个好处,如果一个省有多种教材,板块都是相同的,出题尽量求得所谓“共同性”,可以照顾到不同的教材。
语文高考短时期内不宜太大变动,因为牵涉面大,政策性强,变动太大,会让人无所适从。但考题总体难度会降低,这是必然的趋势。过去高考难度很高,跟当时高考负担的功能有关。以前高校招生规模小,能上大学的是极少数人。所以高考难度就必然大一些。现在扩招,大学教育已经平民化,录取率非常高,和发达国家差不多。全国平均去年达60%,今年54%。照理,高考选拔功能应当弱化。但这几年的考题还是太难,很多省考题难度系数还是0.5左右,这是不正常的。相信以后会降下来,降到0.6—0.7之间也未尝不可。同时,命题难易比例也有讲究,较容易的应当占大头,中等难度的占少数,比较难的占极少数,基本上不应当出偏题。
语文高考也确实有些问题需要改革。比如现在考题的题型花样太多,变化太多,会让考生紧张,甚至无所适从。如果考题朴素一点,每个人都能有所准备,就看发挥得好不好,也许更能考出水平,而且也可以抑制高考复习中的“题海大战”。
近时有的专家主张大幅度提高高考作文的分值比重,比如从满分60分提高到90分,其意图是强化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测试,反对考试的标准化。但这不一定合适。作文虽然最能考出综合能力,但考虑到作文评阅的确难免会有一些“非标准”因素,为了保证大面积的公正性,恐怕作文所占分值比重也不宜过大。作文阅卷给分不容易掌握,只好“趋中”给分,60分满分,就大都给个40分上下,叫“保险分”,也比较好“交差”。这就有不公平。如果把分值比重再提高,那就可能更不公平了。所以有些事情是“可爱而不可行”的,并不像某些理想主义所设定的那样乐观。语文高考命题和阅卷是一门学问,应该上升到理论的科学的层面,要调查分析社会接受程度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我们那么大一个国家,要有人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现在对语文高考缺乏真正科学的研究,这也是个问题。
去年高考命题,北京和全国卷,我都向某些参加命题的专家建议降低难度,朴素一点,多考虑公正性。随着新课程推广,可以预料这是改革趋向。这种趋势对于整个语文改革会大有好处。难度降低,压力减少,指挥棒作用也减少。关键是相关部门要正视现实,主管基础教育的部门应当和主管考试的部门沟通、合作。否则这事情也难办。
有人说当中学语文老师是最“吃力不讨好的”。为什么?这门课不好把握,不见得下了功夫就有更多收获。学生也不愿意投入。这种状况值得“同情”。但相信新课程的实施会逐步改变这种情况。现在的问题是空论不要太多,要有细致的调查研究。我们不要等待,应当主动迎接挑战。有关部门也应当多为一线老师多着想,设身处地,多研究一些实际问题,多为水平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学校着想。我们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是为了解决问题、提高质量才改革,而课程改革是非常细腻的工作,必须依靠广大一线教师。专家也可以出一点力。北大成立语文教育研究所,就准备就目前课改中最重要最实际的那些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有些课题正在募集基金,打算全国招标,组织一线老师参加。中学语文教学对我来说是新事物,我很愿意向大家学习,参与到大家关心的工作中去,做一些实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