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实践本体论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一种新观点。据我们所知,在上个世纪初就已经有人提出这种观点了。例如,当年波格丹诺夫就认为,哲学基本问题已经过时了,因而主张抛弃物质概念,而用实践来代替。他在《生活经验的哲学》一书中写道:“尽管马克思也把自己的学说称为唯物主义,但其中心概念不是‘物质’,而是实践、主动性、活的劳动。”并声称:“马克思教导说,应当把现实理解为实践。”列宁严厉地批评了波格丹诺夫,认为他根本没有弄清楚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和历史理论的基础,即哲学唯物主义。
原南斯拉夫“实践派”哲学家,把实践作为自己理论体系的主要范畴,他们也主张抛弃物质概念,而用“实践”来代替。显然,只要持这种观点就必然会导致否定哲学基本问题。从“实践派”哲学家的观点来看,既然物质和精神总是通过实践辩证地联系在一起,也就没有必要再提出一个对另一个是第一性的问题。G.彼得罗维奇说得十分坦率:“我坚决不赞成恩格斯、普列汉诺夫和列宁所理解的那个哲学基本问题,它没有任何的意义。”“物质和精神的区分不是我们生活世界的基本划分”,“怎么能把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当作是哲学基本问题呢?”
在西方哲学史中,本体论是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本体”一词来自拉丁文on(存在、有、是)和ontog(存在物)。恩格斯在同杜林论战时曾指出:“当我们说到存在,并且仅仅说到存在的时候,统一性只能在于:我们所说的一切对象是存在的、实有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谓存在通常不是指一般的实有(意识也是实有的),而是指物质的实有。对存在的这种理解是社会存在范畴的出发点。列宁曾明确地指出:“一般唯物主义认为客观真实的存在(物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感觉、经验等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不依赖于人类的社会意识。”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中区分出物质生产领域,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把生产关系作为基本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关系区分出来,从而唯物主义地解释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阐明了唯物史观的本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当作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石,不仅不否认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必要性,而且还认为对实践本身的理解、解释和规定问题,也只有联系并根据唯物史观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问题的回答才能得到正确的解决。究竟是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这两种观点的分歧首先就在于,人们对实践本身是如何理解、解释和规定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首先是一个客观的物质过程。当然,这种客观物质过程与自然界在无人参与的条件下发生的自发的客观物质过程不同,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受意志支配的过程。但实践的这个特征并没有使它失去其客观物质性而成为纯粹观念的过程。无论是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还是在实践活动的对象和结果中,客观物质因素都占据优势地位。
这种客观物质性突出地体现在人的物质生产实践中。人的物质生产实践必然利用自然界的物质条件。马克思说:物质生产首先是人通过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节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作为一种物质的自然力,使用物质的工具即已被人所控制和利用的自然力,作用于外部对象即外部自然力。从这个意义来说,物质生产实践首先是不同性质的物质力量相互作用的过程。
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性活动,是以社会交往为前提的活动。社会交往作为一种物质过程,是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社会物质变换过程。劳动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物质变换过程中才能实现。马克思说过,商品的价值关系中没有一个物质原子,但这种关系确是客观实在的关系。这就是历史唯物论中所说的“物”的特点。这种客观实在的社会关系,具有不依人们意识和意志为转移的性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歧,归结为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还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的对立。“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也就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方式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同时由此出发阐明各种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和研究它们产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