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八卦的生成
按照《系辞传》所说,《周易》六十四卦是由八卦“引而申之”,重叠而成,所谓“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就是。《彖传》和大、小《象传》以及《说卦传》的分析实质相同。
但如果不看《易传》,只看《周易》本经的话,则只有六十四卦,并没有八卦。
几千年以来,大家都笃信《易传》,认为是先有八卦,然后再将八卦两两相重,发展为六十四卦。
但1973年长沙马王堆帛书《周易》出土之后,韩仲民(1930—1989)通过对帛书《易经》卦序的分析,提出了八卦后于六十四卦说,认为不是八卦重为六十四卦,而是由六十四卦提炼出八卦。
但证之于理据,难以成立。《周易》为什么是六十四卦,而不是六十三卦或六十五卦?一卦为什么刚好是六爻,而不是五爻或七爻?这些看似偶然,其实有必然的因素。离开了八卦生六十四卦说,这些问题都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从《周易》经文本身,我们也能看出八卦生六十四卦的痕迹。坎卦云:“习坎,有孚,维心享,行有尚。”习坎是卦名,《彖传》、《大象传》皆释“习”为重、洊(洊亦训重)。以六画卦为重坎,实际上是说这一六画卦是以两个三画卦坎组成的。不是先有八卦而后有六十四卦,又怎能有“重坎”之说呢?
上述坤卦的卦辞也透露出同样的信息。坤卦的卦辞是建立在系统的八卦卦气说的基础上的,这实质就是说,在六十四卦形成前,已有了系统的八卦理论。这与习坎卦可互证。
《周礼·春官》记载:“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将八卦称为“经卦”,将六十四卦称为“别”卦。所谓“经”,其义为始。“经卦”即本始之卦,“别”卦即由“经卦”分别、衍生出来的卦。《周礼》此说,实质上也是说六十四卦是由八卦衍生出来的。与《系辞传》的说法也是一致的。
事物都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筮法也是逐步发展的。据此,我们猜想,易这种筮法当经历了由八卦到六十四卦两个阶段。
首先是简单的八卦阶段。《史记·日者列传》也说“伏羲作八卦”。《系辞传》说“伏羲氏”“始作八卦”,而且“八卦定吉凶”,八卦可以用来占筮,确定事情是吉是凶。这是最初阶段的易筮是用八卦的明证。后来社会发展了,事物越来越繁杂,八卦不够用了,古人再把它两两相重,发展为六十四卦。这种解释,较之八卦后于六十四卦说显然要合理。
八卦是如何生成的呢?《系辞传》有这样的记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应该是八卦的成卦法。
“易有太极”指八卦的最初根源是“太极”。此“太极”又称为“太一”或者“大一”,指混而未分的筮策。
“是生两仪”,即“分二”,指将筮策信手一分为二,分为左、右两部分。
“两仪生四象”,即从左、右两部分筮策中得出九、六、七、八这四个筮数。其中要经过“揲四”、“归奇”这些步骤。“四象”,也就是九、六、七、八这四个筮数。其中七为少阳、九为老阳、八为少阴、六为老阴。
“四象生八卦”,即根据所得出的筮数九、六、七、八画出八卦来。其中九、七都画为-,即阳爻,六、八都画为,即阴爻。这个画卦的过程,也就是八卦生成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
如果所得出的筮数连续三次都是九或七,就画为☰乾卦。
如果所得出的筮数连续三次都是六或八,就画为☷坤卦。
如果所得出的筮数首先是六或八,再是九或七,然后又是六或八,就画为☵坎卦。
如果所得出的筮数首先是九或七,再是六或八,然后又是九或七,就画为☲离卦。
如果所得出的筮数首先是九或七,再是六或八,然后又是六或八,就画为☳震卦。
如果所得出的筮数先是六或八,接着还是六或八,然后是九或七,就画为☶艮卦。
如果所得出的筮数先是六或八,再是九或七,然后又是九或七,就画为☴巽卦。
如果所得出的筮数先是六或八,接着还是六或八,然后是九或七,就画为☱兑卦。
☰乾、☷坤、☵坎、☲离、☳震、☶艮、☴巽、☱兑这八个卦都是由九、六、七、八这四个筮数画出来的,它们都是奇偶数的不同组合。所以,从本质上说,八卦是一种数占法。
至于八卦是如何“定吉凶”的,也就是说,八卦的占法如何,《周易》经、传都没有记载。
“礼失而求诸野”,我们从少数民族保留的占法中可以获得一些启示。
四川凉山彝族有一种名叫“雷夫孜”的占法:巫师取细竹或草秆一束握于左手,右手随便分去一部分。看左手所余之数是奇是偶。如此共进行三次,即可得三个数字。然后根据这三个数是奇是偶及其先后排列,判断“打冤家”、出行、婚丧等事。由于数分两种而卜必三次,故有八种可能的排列和组合。有人曾记录一套卜问“打冤家”的解释方法:
偶偶偶——不分胜负(中平)。
奇奇奇——非胜即败。胜则大胜,败则大败(中平)。
偶奇奇——战斗不大顺利(下)。
奇偶偶——战必败,损失大(下下)。
偶奇偶——战斗无大不利(中平)。
偶偶奇——战斗有胜的希望(上)。
奇奇偶——战斗与否,无甚影响(平)。
奇偶奇——战必胜,掳获必多(平)。
每当“打冤家”之前,常要以“雷夫孜”法决定行动。如遇上卦,当然要打。如遇中卦或下卦,则要考虑打不打的问题了。
如用-阳爻表示奇,用阴爻表示偶,“雷夫孜”的“奇奇奇”就是☰乾卦,“偶偶偶”就是☷坤卦,“偶奇奇”就是☴巽卦,“奇偶偶”就是☳震卦,“偶奇偶”就是☵坎卦,“偶偶奇”就是☶艮卦,“奇奇偶”就是☱兑卦,“奇偶奇”就是☲离卦。
对于《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说,邵雍认为是“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程颢(1032—1085)称之为“加一倍法”。以图表示,即:
也就是:
《易学启蒙·原卦画》解释说:“太极之判,始生一奇一偶而为一画者二,是为两仪,其数则阳一而阴二……邵子所谓一分为二者”,“两仪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为二画者四,是谓四象……所谓二分为四者”,“四象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为三画者八,于是三才略具而有八卦之名矣。其位则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就是说,太极为一,分出阴-阳两画。“两仪”就是阴、-阳。-阳上各加一奇一偶,则为=太阳和少阴之象;阴上各加一奇一偶,则为少阳和太阴之象。“四象”就是=太阳、少阴、少阳、太阴。=太阳上各加一奇一偶,则为☰乾、☱兑两卦象;少阴之上各加一奇一偶,则为☲离、☳震两卦象;少阳之上各加一奇一偶,则为☴巽、☵坎两卦象;太阴之上各加一奇一偶,则为艮☷坤☷两卦象。这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顺序由右往左数,则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到坤八。朱熹认为:“此数言者,实圣人作易自然之次第,有不假丝毫智力而成者。画卦揲蓍,其序皆然。”
八卦的生成,本来是指奇偶之卦画的变化由两到八,是一筮法问题。但古人将以蓍求卦的过程理论化,认为从太极到八卦也是一个生化的过程或分化的过程,从而提出一套关于宇宙形成的理论,这就从筮法中产生了哲学。
思考题:
1.八卦各自的卦画、卦名、卦德及主要取象是什么?
2.简述《周易》八卦配对及其排序的理由。
3.八卦是如何生成的?你认为上述两种解释哪一种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