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诸侯的等级

诸侯的等级是最难明了的事。战国时代虽去周初不远,而且仍有诸侯,然而僭乱不堪,已经失了原来的法度。不但普通人茫然不知,就是孟子的学生北宫琦也不明白,不但他不明白,就连鼎鼎大名的大儒,他的老师孟先生也说不清楚。也只是听说过大略而已。[97]

如果将所有关于诸侯等级的记载及传说都加以讨论,混乱和矛盾的情形,将使你头昏脑涨无所适从。

最好的方法是请你将那些不可靠的记载,及无稽的传说,都以快刀斩乱麻的手段,剔出来丢到字纸筐里去。然后再埋下头来好好地去研究那些可信的材料。

究竟诸侯一共有几等爵位?让我先不去引用那些纷歧的记载及传说,来烦乱我们的头脑,不妨费些工夫将《春秋》上所有关于诸侯爵位的称谓,都摘录下来,按等级分类作表,以为讨论的根据。这样的原料最可靠,这样的研究方法最有事实的根据。

公  周公僖九

宋公隐三、四、八;桓一一、一二、一三、一五、一六;庄二、一四、一五、一六、一九、二七、三二;僖元、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五、一六、一八、一九、二一、二二、二三、二八;文二、七、一四;宣元、七、九;成二、三、四、五、七、八、九、十、一三、一五、一六、一八、一九、二一、二二、二三、二八;襄三、五、七、九、十、一一、一五、一六、一八、二一、二二、二四、二五;昭十、一三、一九、二五;定四、一一、一四;哀八。

侯  齐侯隐三、六、七、八、九、十、一一;桓二、三、一三、一四、一五、一七、一八;庄四、七、一四、一五、一六、一九、二三、二七、三十、三二;闵元;僖元、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一、一五、一六、一七、二七、二八、三三;文一四、一五、一六、一七;宣元、四、九、十、一四;成二、五、七、九、十、一三、一六、一七;襄六、一六、一七、一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七;昭一三、二一、二五、二六、二九;定七、九、十、一二、一三、一四、一五;哀元、五、十。

晋侯僖九、一五、二四、二八、三二;文元、二、三、四、六、一三;宣七、九、一一、一七、一八;成三、五、七、八、九、十、一一、一二、一三、一五、一六、一七、一八;襄元、三、五、七、八、九、十、一一、一二、一五、一六、一八、二十、二一、二二、二四、二五、二六;昭二、十、一三、一六、二一、三十、三一;定四;哀一三、一五。

卫侯隐八;桓一二、一三、一五、一六;庄六、一四、一五、一六、二五;僖四、五、六、八、九、一五、一六、二二、二五、二八、三十;文四、一三、一四;宣元、七、九、一七;成二、三、五、七、九、十、一二、一三、一四、一五、一六、一七、一八;襄元、三、五、七、九、十、一一、一四、一六、一八、二十、二一、二二、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九;昭七、一三;定四、七、八、九、十、一三、一四、一五;哀元、二、一二、一六。

蔡侯隐八;桓二、一六、一七;庄十;僖一四、二一、二七、二八;文十;宣一七;襄二四、二六;昭四、五、一一、一三、二十、二一、二三;定四;哀四。

陈侯隐四;桓二、一一、一二、一五、一六;庄元、四、一五、一六、二七;僖四、五、六、一二、一五、一六、二一、二七、二八;文二、一三、一四;宣元、一一;襄三、四、五、七、二十、二三、二四、二六;昭四、五、八、一三;定四、八;哀元。

滕侯隐七、一一。

薛侯隐一一。

杞侯桓二、三、一二。

纪侯桓六、一三、一七;庄四。

邓侯桓七。

邢侯僖一六。

隋侯哀元。

伯  曹伯桓九、十;庄二三;僖元、四、五、六、七、八、九、一五、一六、一八、二一、二八;文九、一一、一四、一五;宣元、七、九、一四、一七;成三、五、七、九、十、一三、一五、一六、一七;襄五、七、九、十、一一、一六、一八、二十、二一、二二、二四、二五;昭一三、一四、一八、二七;定四、八;哀八。

郑伯隐元、三、八、十、一一;桓元、二、一一、一二、一三、一四、一五;庄四、一四、一五、一六、二一、二七;僖元、四、五、八、九、一五、一六、二一、二七、二八、三二;文二、一三、一四;宣三、七、九、一一;成四、五、六、九、一三、一五、一六、一八;襄二、三、五、七、八、一一、一六、一八、二十、二一、二二、二四、二五;昭四、一二、一三、二八;定四、七、八、九;哀一五。

秦伯僖一五;文一二、一八;宣四;成一四;昭元、五、九;哀三。

谷伯桓七。

滑伯庄一六。

杞伯庄二七;文一二;成五、七、九;襄六、九、十、一一、一六、一八、二十、二二、二三、二四、二五;昭六、一三、二四、二六;定四;哀八。

薛伯庄三一;襄五、九、十、一一、一六、一八、二十、二二、二四、二五;昭一三;定四、一二;哀十。

北燕伯昭三。

凡伯隐七。

祭伯隐元。

单伯隐一四;文一四、一五。

毛伯文九;宣一五;昭二六。

召伯宣一五;昭二六。

郕伯文一二。

子 楚子僖二一;文九、十、一一;宣四、九、十、一一、一二、一三、一五、一八;成一六、一八;襄一一、一三、二四、二六、二八、三十;昭元、四、五、一一、一二、一六、二六;定一五;哀元、六。

莒子隐二;僖二六、二八;成八、九、一四;襄三、五、七、九、十、一一、一六、一八、二十、二一、二二、二四、二五;昭一三、一四、二三、二六;定四。

邾子庄一六;宣元、一七;成五、六、一八;襄元、三、五、七、九、十、一一、一六、一七、一八、一九、二十、二一、二二、二四、二五、二八;昭元、一一、一三、二六;定三、四、一四、一五;哀七、八、十。

小邾子僖七;襄七、九、十、一一、一六、一八、二十、二三、二四、二五;昭三、四、一三、一七;定四;哀四。

吴子襄一二、二九;昭一五;定四;哀一三。

滕子桓二;庄一六;僖二二;文一二;宣九;成一六;襄五、六、九、十、一一、一八、二十、二四、二五、三一;昭三、四、一三、二八;定四、一五;哀二、四、一一。

谭子庄十。

觝子僖一四、一九。

单子成一七;襄三;昭二二。

宋子僖九。

郜子僖二十。

卫子僖二五、二八。

陈子僖二八;定四。

杞子僖二三、二七。

潞子宣一五。

尹子成一七。

郯子襄七;昭一七。

徐子昭四。

顿子昭四;定四。

胡子昭四;定四。

沈子昭四、五;定四。

刘子昭一三、二二;定四。

男  许男庄一六;僖四、五、八、九、十、一五、一六、二一、二二、二七;文五、一四;宣一七;襄二四、二六;昭四、五;定四、二八;哀元、一三。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几个事实:(一)确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二)最要紧的是各国爵位的固定。例如宋永称宋公;齐、鲁、卫等永称为侯;郑、曹、秦等总是称伯,楚、吴等国总是称子;(后楚、吴自称为王,系僭称非常法)许永称为男。(三)但其中有二变例,不可不加注意与分别:

(a)有降爵的例子:

杞  本侯,庄二十七年黜称为伯,僖公时且曾一度黜为子,旋复称伯(见林注。)

薛  本侯,庄三十一年黜为伯。

滕  本侯,成十七年降称子(见杜注。)

单  本伯,成十七年降称子(见杜注。)

杞  本侯,庄二十年称伯,僖二十三年黜称子(见杜注。)

降爵以后,便永从降爵的称谓,并没有发现时而称伯,时而称侯,又时而称伯的一种不固定的例子。可见并不是随意的。

(b)宋襄公曾一度称子。左丘明加以解释道:“桓公卒未葬,而襄公会诸侯故曰‘子’。凡在丧,王日‘小童’,公侯曰‘子’。”[98]这一类的例子很多:

宋  僖九《左传》。

卫  僖二五、二八,杜注。

陈  僖二八、定四,杜注。

以上俱父丧未葬。称子的例子。只有“卫文公既葬成公,不称爵者,述父之志,降名从未成君,故书子以善之。”[99]及“卫侯出奔,其弟叔武摄位受盟,非王命所加,从未成君之礼,故称子。”[100]二事,稍为有些不同。但仍从新君未即位的义例。像这一类的例子,的确是当故君未葬时称子,既葬以后又复原称,左氏所说是无疑义的。

根据以上所有事实的证明,我们可以得下列的结论,诸侯确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除非升黜是不可以改称的。

再举一例,许穆公本是男爵,因死于军中加二等,葬以侯礼,[101]可见确有五等,男爵加二等才葬以侯。

也许有人要怀疑,既然诸侯有五等,以公为最大,何以不称“诸公”,而泛称诸侯呢?原来公爵是有限制的,只有“天子三公,及王者之后称公,其余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102]所以周公旦以天子三公而称公,宰孔称为宰周公,[103]宋以殷后而称公。此外《春秋》上不见有公爵。

但不要太固执了,通常的称公,与公爵的称谓是不同的。凡公、侯、伯、子、男不加以国号,都可以称公。《春秋》上称鲁侯皆曰“公”诸侯薨皆从谥称某公,不仅宋公如此,其例见下:

宋隐三;庄三;成三、一五;昭一一、二六。

鲁桓一八;闵元;文元、二、九、一八;成元、一八;襄三一;定九。

齐桓一五;庄九;僖一八、二七;成九;襄一九;哀五、十。

晋僖三三;文六;襄一六;昭十、一六、三十。

卫隐五;桓一三;僖二五;成三、一五;昭七;哀二。

蔡隐八;宣一七;襄三十;昭一三、二一;哀四。

陈庄二;僖一三;宣一二;昭八、二四;定四、八。

杞襄六、二三;昭六;定四;哀九。

薛昭三一;定一二;哀十。

曹桓十;庄二四;僖七;文九;宣一四;成一三;襄一九;昭一四、一八、二八;定八。

郑桓一一;庄二一;宣三;成四;襄八;昭一二、二八;定九。

秦昭六、九;哀四。

刘定四。

滕昭三、二八;哀四、一一。

邾昭元。

许僖四;文六;宣一七;襄二六;昭一九;哀一三。

这种例子极明显,卒时仍称其爵位,葬时才加谥称公。例如:“冬十有二月己卯,晋侯重耳卒……癸巳,葬晋文公。”[104]“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夏五月,葬曹桓公。”[105]“六月丁巳,邾子华卒……葬邾悼公。”[106]“夏,许男成卒……葬许元公。”[107]其例极多。但这种“公”的称谓与公爵的称谓是迥乎不同的。或仅称“公”而不名其国;或名其国而加其谥,如晋文公、邾悼公、许元公之类是。决不能如称宋公一样而称为晋公、曹公、邾公、许公。此处所云“公”当如《尔雅》所释:“公,君也。”而不是公侯的“公。”这种分别极其重要,否则便要如郭沫若氏之以为王、公、侯、伯、子、男乃国君的通称。[108]或傅斯年氏之以为“公”是一切有土者的泛称,并非班爵之号了。[109]

五等之说既已证实,当再详论五服的问题。在史籍上这是一个最纷乱不决的问题,各说极不一致,其正确性极可怀疑。

各家所说不出二种:

一、五服说

甸服——五百里

侯服——五百里

绥服或10服——五百里

要服——五百里

荒服——五百里

五服论以“禹贡”及《国语》为根据。[110]二者所说相同,五服名称除绥服一作10服外,完全相同。

二、九服说

侯服——方五百里

甸服——方五百里

男服——方五百里

采服——方五百里

卫服——方五百里

蛮服——方五百里

夷服——方五百里

镇服——方五百里

蕃服——方五百里

九服论是以《周礼》及《佚周书》为根据的。两书完全相同。[111]

二种不同的记载杂乱无章,可谓至矣。不但名称互异,层次不同,连服数都不一致,多至九服,少至五服,相差悬殊,更为荒诞。试问诸侯之服共有几种的根本问题还不能解答,怎能进而详论各服的名称、相距里数及其职务贡赋?

如果照五服九服的说法,那么土地都成为极整齐的方形。当中一个方千里的四方形,千里之外一五百里四方形,成为一服,此服外又一五百里的四方形,成为另一服,依次排列,以至于五个,或九个。先不要说这样呆板固定的划法地理环境是否应允,(这种纯为许多四方形所套成的地图,自古迄今,谁也不曾见过,恐怕只有古代迷信天圆地方的人会想象得出,臆造得出)这种精确里数的测量与划分,试思在工程测量尚未发明的上古时期如何办得到?其为臆说伪造可知。

image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武断地根本否认服的制度,我们应该从可靠的材料上来证明服的有无及性质。

周金文中关于服的记载:

令彝——“众卿事寮,众诸尹,众里君,众百工,众诸侯:侯田男,”[112]这文献关系极其重要,可以与“周书”相参证。

“丁未祀于周庙,邦甸侯卫骏奔走,执笾豆。”——“武成”

“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康诰”

“越在外服:侯甸男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酒诰”

“越七日甲子,周公乃朝用书,命庶殷侯甸男邦伯。”——“召诰”

“小臣屏侯甸,矧咸奔走。”——“君奭”

“王若曰庶邦侯甸男卫。”——“康王之诰”

所说略同,所谓“众诸侯侯甸男”及“侯甸男邦伯”者,岂不是说侯甸男是诸侯三服,是包括于众诸侯众邦伯之中的,(伯者长也,邦伯即国之长,或国君之意,等于诸侯。)而诸侯之服只有侯甸男三种,尤其明显。五服或九服足征皆后人附会臆造之说。

我们由上引例证可以知道服分内外两种。百官臣僚属于内服,是王畿以内的官吏。侯甸男属于外服,是王畿以外的诸侯,所以称外服。

侯甸男本身的解释极为困难。但我们也可测知其大略。我们可以确定服决不是爵位的等级,(公、侯、伯、子、男才是爵位的等级)大约只是封地距离王畿远近的一种指示而已。“禹贡”、“周官”、《佚周书》、《国语》所说五百里一服的制度,虽系伪造,但能引起其作伪的根据的制度本身,却不可一概驳斥。不同服代表不同距离的制度,当时一定有的,久之时过境迁,从人只听说有这么回事,究竟如何都不明白,因而附会成各说,不可置信。

大约侯离王畿最近,甸较远,男最远。“周官”及“职方篇”都说王畿之外方五百里曰侯服,侯服之外方五百里为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为男服。五百里一服之说当然是极其荒谬的,但侯甸男由近而远的次序大约可信。关于次序及距离的确定,除非再有新的考古材料发现,是不容易骤然解答的。

诚如上所述公侯伯子男是诸侯五等爵位,侯甸男是诸侯国土距离王畿远近的三种服。前者表示诸侯之尊卑,后者却没有这种显示,与尊卑没有关系,各爵可以远处在男服,也可以处在侯服或甸服,完全以地域来决定。二者是并行不悖的。所以晋以侯爵处在甸服,称为“甸候”,[113]曹以伯爵处在甸服,称为“伯甸”,[114]郑为伯爵处男服,而称为“伯男”,[115]余可以类推。

还有一问题,当于此节结束前略加讨论,“周书”不同于金文的,于侯、甸、男三服之外还有卫服一项。卫者何?据我看必为附庸无疑。孟子解释不直接隶属于天子而附于诸侯的称为“附庸”,[116]这一点是对的,可与他书互证。

“酒诰”明明的以侯、甸、男为邦伯,而以卫列于三种邦伯之后不与同列。金文也只以侯甸男置于众诸侯之下,无卫一项(见前),可以证明是诸侯以下的附庸。

因为附庸不曾受王册命,是无爵的,所以不能称爵而名;受爵以后才能称某子。[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