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类型与特征
一、 中国文化的类型
文化学者钱穆认为,“人类文化从源头看,不外乎三种: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转引自何兹全,2004:1)。这里的“文化”意思与“文明”相近。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决定了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文明、文化类型的不同,所以说自然地理环境是不同的文明、文化类型产生的根源所在。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等都属于农耕文明(大陆文明、大河文明),日耳曼文明、亚洲的匈奴、鲜卑、突厥等属于游牧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属于商业文明(海洋文明)。
中国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国家,这是由中国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所决定的。中国人世世代代生活在欧亚大陆的东南部,东部面朝浩瀚的大海(黄海、东海、南海),西部是巍巍的高山(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一望无垠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边是高耸入云的高原(青藏高原)、大山(喜马拉雅山脉),北边是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蒙古戈壁)。东西南北四面封闭,但中间却有大片丰饶的平原、纵横交错的大小河流。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黄河被称作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浇灌了中原大地广袤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土地肥沃、水力资源丰富,便于农业生产,因此,中国在八千年前就开始走上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耕经济发展道路。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在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下生息、繁衍过来的。如此的自然环境奠定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基础,并塑造了与之相适应的具有农耕文明特征的中国文化的品格和中国人的基本性格特点。
地中海及其岛屿和沿岸孕育了以希腊、罗马为中心的商业文明;欧洲大陆的森林、阿拉伯的沙漠、蒙古的大草原则孕育了游牧文明。
这里要说明的是,自然地理环境与文明、文化的关系不能片面地、绝对地去理解。我们要强调的是,离现代越远,它的影响就越大,尤其是在遥远的古代,它的作用就更为显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能力越来越强大,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社会越来越开放,文化之间的融合、吸收、借鉴也不断发生,但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的基本因子却早已形成,并像生物基因一样在一个文化圈内代代相传下来。即便是在号称“地球村”时代的当代,我们仍然能明显地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差异。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1. 注重伦理道德
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扎根于农业社会的土壤之中,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特征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结构,就是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缘远近区分亲疏的宗法社会结构。血亲意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以此为中心的伦理道德长久地左右着人们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心理。
中国传统社会的血亲意识非常浓厚。所谓血亲,指的是“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九族”(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而反映这种血缘关系的亲属称谓也非常复杂。英语中的一个“uncle”就对应着汉语的“伯父、叔父、姑父、舅父、姨父”,令来自亲戚称谓单纯的西方国家的人感到不可思议。每个中国人都处于繁杂的血亲关系之中,不同的成员之间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明确各自的本分,各安其位,不得僭越。家国一体,人与人之间靠血缘和泛血缘关系来维系,天下和国家都被看作一个大家庭,父亲是一个家庭的君主,皇帝或君主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正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转引自张岱年等,2015:265)
对处于血缘关系中的个人来说,为了尽到自己的责任,就必须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从小的方面来说,要保证家族的稳定;从大的方面来说,要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道德一共包括八个方面,称为“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它可以说概括了每个人处世立身的所有方面。能做到这八点的,就是一个道德修养完善的人。这其中,“孝道”尤其被看重,它规定了小辈对长辈的绝对孝顺的原则,被视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核心、中心和出发点,在家族内是服从长辈,延伸开来,在国家、社会的层面上,就是忠于君主、服从上级。
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德治和法治都是重要的手段。中国社会历来讲究以德治国、以礼治国(“礼”是“德”的外显)。儒家学说的主流观点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即人天性向善,所以,只要个人的道德修养慢慢完善了,每个人都成为谦谦君子了,社会自然就会稳定了。与之相对,西方社会相信“性本恶”,故讲究依法治国。
2. 注重实际,追求稳定
求实、务实是农业社会最为推崇的价值观之一。中国农民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耕生活中悟出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空想和玄想是不务正业的。传统农业生产的方式、技术都是父传子式地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经验非常重要,按照前人的经验去做,就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由于中国人具有这样的民族性格,所以,中国人发展了实用、经验理性,而不大注重抽象的纯粹理论的研究,这也使得创新显得不足。中国人没有创立科学技术的经典理论,但却贡献了以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为代表的一大批实用性的发明。
注重实际,也使得中国社会宗教意识比较淡薄。中国先民们面对神秘的大自然,也曾产生过对天命鬼神的崇拜和敬畏,但这种观念很快就发生了变化。鉴于“天”不能保佑人们的生命安全、生活稳定,先民开始怀疑“天”。《论语》中说“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不语:怪、力、乱、神”,与神本主义相比,《论语》明显地采取了人本主义的观念,更重视人本身、人的现实生活。中国人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信仰即来源于此。当然,道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本土宗教,从印度传入、经过中国人改革的佛教也在中国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二者终究都是少数人的信仰。尽管有的人把儒家称作儒教,但儒家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生处世、道德修养的思想学说,它更关注现世人生,与关注来世、相信超现实神灵的宗教是不能等量齐观的。
追求稳定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比较突出的特点,这同样是农耕生活的反映。大自然一年四季,循环往复。各种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如不按时播种、收获,生活也会陷于困境、绝境。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希望风调雨顺,生活环境稳定祥和。同样,国家和政府如果不能顺应民意,胡作非为,就会引起农民的抗争,进而导致社会的混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有统一有分裂,但追求统一始终是大多数人的共同愿望,分裂是不得人心的历史逆流,所以统一的时间远远长于分裂的时间。
由于传统社会的人们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以及个人与地域环境的关系都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故友难分、故土难离、落叶归根的乡土、乡亲观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很多人离开故乡几十年了,也忘不了故乡的亲朋、故乡的山水,很多海外华人华侨也要求去世后把骨灰迁回故里。在乡土、乡亲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形成了互敬、互助、重情、讲义气的道德风尚。
因为注重实际,追求稳定,使得相当多的中国人具有不尚空谈、安土重迁、安分守己、以和为贵等特点。
3. 注重群体,忽视个人
中国传统社会重视家庭、家族本位,集体和国家也是扩大了的家庭,个人要为家庭承担责任,要为集体和国家服务。这就造就了中国人的群体价值观,个人不能超越群体,在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冲突的情况下,要放弃个人的利益;在个人意见与群体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要服从群体意见。这就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这种注重群体的观念无疑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团结与和谐,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但是,由于过分地强调群体的重要,使得个人的利益和价值无形中就被忽视了,得不到保护和尊重,这有时大大地打击了个人的积极性,不利于群体和国家的发展。上边说的中国人创造性偏弱,与此有较大的关系;外国人对中国人有千人一面、缺乏个性的印象与此也有关系。
4. 注重等级和权威
建立在宗法关系基础之上的中国社会,非常重视社会中的等级。作为主流的儒家思想就非常强调等级秩序,儒家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主要有君主的样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样子,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儿子要有儿子的样子),还规定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观点。“三纲”的观点建立了基本的人间秩序,“君为臣纲”是社会关系的秩序,“夫为妻纲”是男女家庭关系的秩序,“父为子纲”是父子血缘关系的秩序。
权威主义与等级秩序相伴而生。权威是家庭、社会、国家的主导者,普通人必须尊重、服从权威,不得冒犯他们的威严,否则就是犯上作乱、大逆不道,会受到道德的惩罚,严重的会受到刑律的处罚。在这样的社会等级安排下,天长日久,普通人渐渐地就失去了独立意识,把接受权威的安排当作行为习惯。长此以往,个人就会变得唯唯诺诺,个性自由和精神解放就成了空中楼阁,社会也会因此变得没有生气。
三、 中国当代文化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习惯等,在当代中国社会也依旧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和中国经济、社会的大踏步发展,中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与时俱进地发生了重大而又深刻的改变。
整体上说,当代中国文化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因素: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教材着重介绍其中跟交际有关的以价值观为中心的内容。
1.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没有时间性,它是泛时的。它初步形成于过去,作用于现在,指向并昭示着未来。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摄取新的元素。它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之间的最重要的区别性特征。这就是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所在。
传统文化往往是一体两面的,我们不能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是要不断地对其进行扬弃:肯定其应该肯定的方面,否定其应该否定的方面,最终将其中积极的一面发扬光大。
第一,注重伦理道德。注重家族成员之间的感情和关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并把它扩展到社会关系上,这一点无疑是值得发扬光大的。前面提到的“八德”,剔除其封建的糟粕后,对当代社会仍然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现在中国面向中小学生进行“新八德”(立志、孝亲、尊师、友学、谨行、诚信、仁爱、守法)的道德品质教育,就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注重实际,追求稳定。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追空弄虚、好高骛远,追求实实在在的稳定的工作与生活,这一点同样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社会的稳定是一切发展的前提。
第三,注重群体。做事情要考虑别人,考虑集体,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很大的益处,也是当代社会急需的精神。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人主义的消极方面有所膨胀,很多人眼里只有自己,一切以自己方便为准,有时甚至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这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集体主义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第四,注重等级和权威。等级是由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不同自然而然形成的客观存在,真正的权威是经过实践和时间的考验而产生的,从国家到各行各业,权威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权威是引领社会和事业向前发展的领头羊和火车头。
2. 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具有明显的不同,但其中有许多有价值的元素,例如法治、科学意识、个性自由、民主和平等意识等,都已被我们吸收和借鉴。
第一,法治。中国传统社会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人治社会。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当代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市场经济阶段,而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法治经济。没有法治,整个社会各个方面就无法有效、有序地运转。
第二,科学意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共识,一切政策、计划的制定都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而不能只依靠经验和领导者的个人意志;要传播科学知识,拒绝封建迷信。
第三,个性自由。中国文化重视群体,但社会若要更健康、更有活力,就必须尊重个性自由,给个人创造充分发展的空间。建立在尊重个性自由基础上的群体主义将会使社会发展获得更为强劲的动力。
第四,民主和平等意识。人民有参与国事、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国家就好比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建议的权利,国家的命运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只有使人民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和社会才能步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并得到国际社会和其他国家人民的广泛尊重和平等对待。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可以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十二个词来高度概括。这十二个词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第二层面(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第三层面(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何兹全(2004:3)说:“中国文化未来的前途是乐观的,因为未来世界应是一个一体化的世界、和平的世界、大同的世界,而这个方向与中国文化的特质相符合。”中国文化将会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