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
一、 定义与特征
1. 定义
国际上公认的跨文化交际学的鼻祖是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1959年,他在《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中首次使用了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和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两个术语。因为与英语单词communication对应的汉语词语很多,理解的角度有差异,这门学科就有了“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往”“跨文化沟通”“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通”等译法,其中以“跨文化交际”最为普遍。
跨文化交际涉及面很广,可以从人类学、文化学、传播学、社会心理学、语言学、交际学、民俗学等不同学科进行研究。本书内容主要涉及文化对比、语言与非语言交际、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方面。
所谓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毕继万,2009b:8),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时所发生的一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是不同国家的人,也可能是同一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但跨文化交际这一术语一般是指不同国家的人之间的交际。本书侧重于中国与来自其他国家的人之间的交际。
2. 特征
跨文化交际与同文化交际不同。同文化交际是发生在同一个文化圈(种族、民族、同语言文化群体)内的具有相同或相似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同文化交际产生的摩擦主要不是由文化的不同引起的,而是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由于立场、观点、角度等的不同造成的。而跨文化交际则是异文化交际,异文化交际产生摩擦的主要原因是文化的不同。
跨文化交际主要面对的是交际与文化的关系。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处于同一个跨文化语境之中进行交际时,由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交际规则等的不同,极易导致交际误解、信息羡余或不足等。如西方人认为个人年龄属于隐私范畴,问别人年龄在他们看来是不礼貌的行为;而中国人并不认为个人年龄属于隐私,问别人年龄在中国人看来是对别人的一种关心、友善。正因为如此,双方交际时就很容易发生文化冲突,进而导致交际失败。跨文化交际研究所要解决的,就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以保证跨文化交际正确、得体、高效地进行。
二、 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走马观花。从自己所属文化的立场出发观察别的文化,看到的往往是表面的互不联系的文化现象。对异于自己所属文化的现象或是觉得新奇、有意思,或是不以为然,并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轻率地下结论。去国外浮光掠影地旅游了十天半个月回来的旅游者大都属于这个层次。
第二,文化休克。去国外生活、工作较长时间(三个月以上)的人一般都会经历这一个阶段。对异文化的新奇感消失之后,他们就逐渐地进入了异文化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因为与自己所熟悉的本国文化不一样,他们会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情,产生焦虑和不安。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他们可能会对新文化、新环境产生诸多的不适应和心理抵触,严重的甚至产生对抗,以至于采取逃避的态度。
第三,理性分析和愿意适应。随着对异文化和新环境的了解的增多、交际面的扩大,进入异文化环境的人渐渐开始冷静地比较、分析异文化与自己所属文化的差异,开始主动了解所处的文化环境,并产生适应异文化的良好愿望。
第四,主动理解和自觉适应。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进入异文化环境的人开始超越表面的对异文化的泛泛了解,开始深入文化现象内部,发现决定这些文化现象的深层次原因,逐渐理解异文化与自己所属文化的差异,并从心理和理智上承认和接受这种差异。到了这个阶段,就初步达到了文化适应的水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交往的深入,很多人会达到融入异文化的水平,能在异文化圈内游刃有余地处理几乎所有的事情。我们常说的“中国通”基本上就到达了这个阶段。
三、 学习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目的
1.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跨文化交际环境中的交际能力”(毕继万,2009b:17)。即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交际者能够得体(识别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有效(排除干扰,达到交际目的)地进行交际。而本书所说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指在外国学生用汉语与中国人进行交际时,能够识别母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并且能遵照中国的文化习惯,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策略,完成与中国人之间的交际的能力。如遇到中国人问“在哪儿工作?”“今年多大了?”等问题时,能够清楚地了解这是中国人重视人情关系的一种表现,并不是对个人隐私感兴趣。
2. 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交际意识指的是理解、接受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意识。如果说跨文化交际能力侧重于“了解”的话,跨文化交际意识则侧重于“理解”。前者属于知识层面,后者侧重于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所持有的态度。主要包括:第一,尊重交际对方的文化(社会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社会习俗等),拥有宽广的胸怀。对交际对方与自己本国文化的差异能够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在心理上接受这种差异,能客观、公正、中立地看待自己国家的文化与其他国家的文化的差异。文化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任何文化都是一体两面的,优点和缺点共存。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应该以包容之心来对待这种优点和缺点,对与自己国家文化不同的方面或自己不喜欢的方面切不可采取全盘否定、一笔抹杀的态度。第二,避免跨文化交际意识的“三大顽疾”:文化优越感、文化模式化、文化偏见。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属于某一文化圈的“文化人”,自己所属文化圈的文化对自己的影响根深蒂固,并作为一种深层积淀潜存于我们的大脑中。所以,当我们在面对属于其他文化圈的“文化人”时,常常会无意识地以自己的文化为评价标准去衡量他们所属的文化。如西方人初次到中国人家里做客时,主人接受礼物后常常不是马上打开看看,而是表示感谢后先放到一边;而西方的习惯一般是马上打开,并加以称赞。西方人如果对中国的礼仪习惯不甚理解,可能会认为主人看不上他们带来的礼物、中国人虚伪等。通过对比,站在西方人的立场上,他们可能就觉得西方人的习惯好、中国人的习惯不好,进而产生西方文化优于中国文化的想法。后来,他们可能又会看到,中国男人在公共场合不怎么照顾女性、不主动为女性开车门、很少主动给女性让座等,没有“女士优先”的礼节。这时候,他们就可能对此加以模式化:中国人接受别人的礼物时、对待女性时都没有礼貌。如果他们这一判断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就很容易导致“中国人没有礼貌”这种扩大化的偏见的产生。一旦对他国人的认识形成模式和偏见,倘若再有政治、历史等因素的掺入,那么互相之间就极易产生隔阂。在以后的岁月中,人们可能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过滤甚至无视其他国家文化中好的方面,而保留下能够支持自己偏见的“证据”,并因此而对自己的偏见更加深信不疑,进而导致文化歧视。
《中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培养建立跨文化交际意识。
3. 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
一般说来,作为某一文化圈中的“文化人”对自己所属的文化都会有比较多的感性认识,但除了对此比较有研究或有浓厚兴趣的人以外,多数人对本国文化大都还是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实践论》)爱德华·T·霍尔说:“对于任何人来说,单是掌握自己本国的文化已经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了。了解自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认真重视别人的文化。”(转引自潘一禾,2011:147)由此可见,要了解并且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学习别国文化,也可以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
通过本书的学习,一方面要了解、理解中国文化;另一方面,通过中国文化与母国文化的对比,可以从对母国文化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全面而又深入地了解、理解自己的母国文化。这样会更加有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获得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