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与乡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从词源的角度看,东西方对乡愁的理解既有一致,也有区分,细细品味,也别有意思。

在汉语中,乡愁的“乡”的甲骨文是:

从字形看,普遍认为“乡”会意的是两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同吃一锅饭。这是先民们部落生活的真实写照。对于至今仍倾向于以感觉尤其以味觉来把握世界的“舌尖上”的中国人来说,真是太契合不过了。很多国人的乡愁往往感性地体现为对家乡某种食物的记忆,似乎乡愁的救赎之道也就是在饕餮中感受“家乡的味道”。“食色,性也”而“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也是最原初的生活,“乡”就指向一种基本和原初。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最原初的生活中,中国人也是共在共享着的,生活共同体既是生命共同体也是精神共同体。许慎《说文解字》中对“乡”的理解基于已经讹变的小篆字形,他说:“鄉,国离邑,民所封鄉也。”意思是远离国都,百姓开荒耕种的地方。这倒是有了乡村与都市相对的含义。无论如何,在中国古代,“乡”乃是一种原初生活场域。“愁”则从心、从秋,一般认为,本意是指在心里对秋天成熟的庄稼的牵挂。因此,可以说乡愁就意味着对原初生活世界的向往与牵挂——“乡”在古汉语中本就有“向”的意思,例如“乡师而哭”。

在英语中,有两个词都可以翻译为乡愁,一个是Nostalgia,源于希腊文nostos(家乡)和algos(痛苦、憧憬);另一个为Homesickness(德语为Heimweh),由home(heim,家)和sickness(weh,病痛或伤害)两词合成。可见西语中乡愁归根到底是对“家”的眷恋。基于天、地、神、人的世界观和基督教文化影响,不少西方学者指认乡愁与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有关。人被驱逐出伊甸园后,远离了神,乡愁就是试图追寻神的踪迹,朝向那个所由而来的家。在纯粹世俗的意义上,乡愁确实是一种对家园的眷恋,家是人生的港湾,是自己所有而来,能自由自在、真实呈现自己、亲情脉脉的地方,乡愁就意味着对非此的当下的“不在家”状态的一种超越的意欲。中国人的“愁”在西方人那更多表达为一种“痛苦”和“伤害”。这里可以窥见两种文化世俗与神圣、和合与紧张的差异。当我们以西方哲学的范式观照时,确实发现对存在的历史性领悟才使得乡愁成为可能。海德格尔就曾经指出,历史(geschichte)一词本就有“痛苦”的含义,本真的历史总是意味着痛苦的承担,人生总是被来回摆动的动荡自身抛来抛去。其实,作为痛苦的乡愁无非是这种本真性的痛苦的重要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