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内容结构、主要方法与创新点
一 内容结构
论著以国内外创造学发展的历史为基点,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创造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以案例为视角,深刻分析了中外发明创造、中外创造教育与中国海峡两岸创造学传播等现状,在肯定国内外创造学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创造学发展中的困境因素,从而提出了我国创造学建设与发展的构想。如图1.1所示:
图1.1 国内外创造学发展比较研究逻辑框架略图
第一章,主要探讨国内外创造学发展比较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现状。综述国内外创造学发展研究成果,梳理国内外创造学发展的主要思路,为后续章节奠定写作基础。
第二章,主要探讨国内外创造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探讨美国、日本、苏联等国外发达国家创造学发展的历程,及其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我国创造学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成就,并提出我国创造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国内外创造学发展比较,肯定成就,发现问题。吸收国外创造学发展的先进理论与研究方法,与我国自身文化结合起来,形成我国创造学发展的新视野。
第三章,主要分析中外创造学发展理论研究领域。重点探讨中外创造学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创造技法、主要理论基础与学派等方面。通过比较发现差异,探寻对我国创造学发展的启示。
第四章,主要探讨中外发明创造相关情况。以中日发明创造为案例,阐述专利制度背景下中日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探讨中日专利制度的历史沿革对发明创造的促进作用;比较分析中日发明创造专利的主要指标;比较中日国际知名企业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通过对中日发明创造认知观、实践观与价值观的差异分析,借鉴其有益经验,以促进我国创造学更好发展。
第五章,主要探讨中外创造教育相关情况。以中美高校创造学课程设置为案例,探讨美国著名高校创造学课程设置概况、课程特征、社会行为等;分析中国高校创造学课程设置现况、案例及成果、特征、存在问题等。通过比较找出两者差异,从而发现美国高校创造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中国高校创造教育的启示。
第六章,主要探讨中国海峡两岸创造学传播情况。以海峡两岸创造学组织开展创造力活动为案例,分析台湾创造学民间组织开展创造教育活动现状、主要活动内容及活动特征等;中国大陆创造学民间组织开展创造力活动现状、主要活动内容与活动特征等。通过海峡两岸民间组织创造力活动等相关情况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探索我国创造学积极有效的发展空间。
第七章,主要探讨中国创造学未来建设与发展。分析中国创造学学科地位的困境因素,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综合创新”文化观为指导,提出中国创造学未来建设与发展的理论构架与实践方法;从中国传统文化观出发,提出中国创造学未来建设与发展的人格转化观、理论依据与路径选择。
二 主要方法
(一)文献调研法
通过电脑收集国内外创造学发展研究的相关资料,以供参考。
(二)咨询法
为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意义、作用、内容与思想等,咨询相关专家,以获取更翔实的资料与写作信心。
(三)学术会议交流讨论法
为深化对探索问题的理解与认知,多次参与相关学术会议,与同行交流,以求得对研究内容的广泛认同。
(四)历史分析法
根据研究内容收集相关资料,对该领域的过去研究、历史发展流程、现状与未来发展等情况进行梳理与分析。
(五)比较综合法
通过对该领域相关内容的比较研究,得出一般性结论,形成较为明确的论观。
(六)归纳、演绎法
通过对收集的相关资料,归纳出共同点,运用推理演绎的逻辑思维,达到对研究问题的澄清与获得启示的目的。
(七)技术路线
以“历史—现状—未来”为逻辑思路对研究内容进行揭示。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论分析,厘清研究思路。通过咨询、参会与交流等形式深入领会研究内容要旨,精心设计,提出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案,并形成学术论文予以发表。
三 创新点
创造学是于20世纪40年代诞生在西方(主要是美国)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我国大陆于80年代初引进。从国内外创造学界所发表论文、出版专著情况看,专门较系统地对国内外创造学进行比较研究,尚属少见。论著立足于中国创造学未来建设和发展,在进行国内外创造学发展的历史、国内外创造学理论构成等宏观比较研究的同时,以创造学发展的重要领域、典型地域为对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微观比较研究,体现了宏观和微观的有机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有机结合。由是形成以下重要创新点:
一是在创造学理论探讨方面,考察了国内外创造学学派与创造学的理论特色,并讨论了国外创造学研究方法对中国创造学研究的启示。系统地分析了国内外创造学学派及其重要观点、理论特色对创造学发展的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创造心理学、以日本为代表的创造技法实用创造学、以苏联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创造学等。中国创造学理论特色,以傅世侠、罗玲玲为代表的创造心理学、以甘自恒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创造学、以刘仲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创造学、以庄寿强为代表的行为创造学等。同时,结合国外创造学研究所应用的主要方法,提出了中国创造学研究方法的具体思路。
二是聚焦典型地域,以中日发明创造、中美高校创造学课程设置与中国海峡两岸创造学组织开展创造力活动为案例,重点考察了世界上创造学发展较好的国家或地区,有针对性地阐述了中外发明创造、中外创造教育与中国海峡两岸创造学传播等方面的情况。①以中日发明创造为例,将专利制度与发明创造之关系纳入到创造学研究领域。通过对中日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的分析比较,探讨日本发明创造推动创造学发展对中国创造学发展的启示。②以中美高校创造学课程设置为例,侧重比较分析了两国部分高校创造学课程设置、特征与成果等情况,意在中国高校借鉴美国高校创造学课程设置的有益经验。③以中国海峡两岸创造学组织开展创造力活动为例,重点比较分析了海峡两岸创造学组织开展创造力活动的内容、形式、特征与目标等,认为海峡两岸创造学传播活动共同促进了中国创造学发展。
三是以张岱年先生的“综合创新”文化观为导向,把创造学放到中国文化复兴发展的大视野之中,在总结国内创造学发展经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创造学发展成就的基础上,面向未来,“从‘生生’到‘创造’、从求放心到悟创造之道”与“内圣外王”人格转化观等方面,探讨有中华民族文化背景和特色的中国创造学理论建设道路。这一融中西文化为一体的探索,虽然由于学科跨度大、涉及内容复杂、起步时间短,尚没有达到系统和完善,但确是该论著的核心思想和最有特色的创新点。
[1]傅世侠、罗玲玲:《科学创造方法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2][英]约翰·阿代尔:《创造性思维艺术——激发个人创造力》,吴爱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8页。
[3]转引自[英]约翰·阿代尔《创造性思维艺术——激发个人创造力》,吴爱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4]转引自郑玉刚《创造性思维的特性》,http://wenku.baidu.com,2007年12月12日。
[5]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6][美]J.P.吉尔福德、洪丕熙:《关于创造力研究:回顾和展望》,《外国教育资料》1986年第1期。
[7]此点内容主要参考罗伯特·J.斯滕博格《创造力手册》,施建农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美]罗伯特·J.斯滕博格:《创造力手册》,施建农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9][日]稻毛金七:《创造教育论》,刘经旺译,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4—78页。
[10][苏]阿利赫舒列尔:《创造是一门精密的科学》,吴光威、刘树兰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页。
[11]甘自恒:《创造学原理和方法——广义创造学》,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
[12]温元凯、舒泽之、余明阳:《创造学原理》,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26—30页。
[13]温元凯、舒泽之、余明阳:《创造学原理》,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36页。
[14]刘道玉:《创造教育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31页。
[15]傅世侠、罗玲玲:《科学创造方法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710—713页。
[16]庄寿强:《普通(行为)创造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第2页。
[17]张晶、罗玲玲:《日本创造技法从引入到原创的文化融合之路》,《理论界》2011年第9期。
[18]李嘉曾:《创造学与创造力开发训练》,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19]傅世侠:《国外创造学与创造教育发展概况》,《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第7期。
[20]赵春音:《当代西方创造力研究的考察》,《科学学研究》2003年第4期。
[21]田友谊:《西方创造力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22]袁张度、许诺:《创造学与创新方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第27—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