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不同补贴方案的经济社会影响
(一)不同补贴方案对山西经济的影响
在前述条件下,本文得到不同补贴方案对山西经济的相对影响和绝对影响结果,如表6和表7所示。
表6 不同补贴方案对经济的相对影响
从表6和表7可以看出,方案1至方案7,均会促进山西GDP的增长,所不同的是,方案4对农业和制造业补贴,对GDP增长促进力度最大,达2.843%,方案3的促进作用最小,为1.580%。对于财政收入而言,各方案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这是因为,补贴方案促进了GDP增长,因此必然带来山西财政收入的同步增长。
表7 不同补贴方案对经济的绝对影响
从外销电力部门来看,全方案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较单纯增加对该部门投资的产量促进作用还要强,其中,方案1、方案2和方案4对该部门作用较大,分别为16.380%,14.540%和16.362%;方案6、方案7的作用居中,分别为11.051%和11.348%;方案3、方案5的作用较小,分别为9.227%和10.934%。
对于电煤外运部门,各方案的效果有较大差异。其中,方案3、方案5、方案6和方案7会促进电煤外运部门产出,使其增长2.979%、2.069%、1.714%和1.577%。剩余的方案均会削减电煤外运部门产出,分别减少2.188%、0.235%和2.094%。同之前单纯增加外销电力部门投资的情况相比(电煤外运部门减少1.240%),方案2、方案3、方案5、方案6和方案7对电煤外运部门减产均具有一定的弥补作用。
对于农业部门,除方案3有削减作用外(减少0.425%),其余方案均对该部门产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单独对其补贴的促进作用最大,达14.099%,方案1和方案4的效果居中,为5.718%和6.270%,其余方案的作用较小,均在1.7%左右。从制造业部门来看,方案3、方案5、方案6和方案7对其具有削弱作用,分别为-3.358%、-1.363%、-1.245%和-0.888%,其中,方案3较仅外销电力投资增加30%时还要低1.989个百分点。在各方案中,其他第三产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方案1、方案2和方案4的作用较小,分别为1.096%、2.539%和1.180%,方案3作用较大,为10.045%,方案5、方案6和方案7作用相近,分别为8.409%、8.134%和7.853%。
(二)不同补贴方案对山西社会的影响
各方案对促进山西社会就业均有积极作用。其中,方案2的作用最明显,为8.048%,其余则保持在5.417%—6.220%范围内。本文认为,山西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过大导致了方案2的促进社会就业作用最大。一方面,山西多年来侧重发展能源和原材料加工产业,虽有“以煤补农,以煤惠农”政策,但总体而言,山西对农业现代化,尤其是对现代化种植设施的投入不足,大部分地区依旧采用加大人力的方式实现农业增产。另一方面,山西地理条件较差,地势多为山区和丘陵,不适合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设备,只能依靠人工种植。过多地依赖人力,导致了农业部门对劳动力需求弹性过大,所以出现了补贴农业对拉动社会就业最为明显的结果。居民福利在补贴方案下,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方案2,增长幅度最大,高达3070590.13亿元。废气排放方面,各方案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幅度也有较大差异。这是由于不同部门对原煤和石油的中间消耗不同,导致增加单位GDP的废气排放量有所不同,如方案5与方案7,虽然方案5较方案7对促进GDP增长的作用高出0.071个百分点,但方案5较方案7的废气排放量要低0.276个百分点。
表8 不同补贴方案对山西社会的影响
(三)评述
在7个补贴方案中,方案3、方案6和方案7对山西GDP增长、社会就业率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小,低于全方案的平均水平。面对当前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形势,方案3、方案6和方案7并不可取。笔者认为,中国目前经济形势严峻的最集中表现是实体经济空心化,加之工业企业在全球化分工中处于价值链分工体系的最低端,大力推动制造业的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在剩余的方案中,方案5会削弱制造业部门的产出,故应舍弃。余下的方案1、方案2和方案4中,方案2对制造业促进作用过小,故应舍弃方案2。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蓝图逐步展开,在为进入新时代的改革果敢抉择之时,稳定经济增长,保证社会就业成为改革的重要前提,因此,本文认为,对促进GDP增长和社会就业增长作用更强的方案4是最适宜山西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