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社会:近代徐州城市社会变迁研究:1882~1948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城市空间的变迁

一 城墙

城墙,既出于军事防卫的需要,同时也是威严和权力的象征,因而城墙的建筑都很宽厚而坚固。用城墙围起来的城市,既是一座军事堡垒,又像一个死气沉沉的监狱,它给城市的发展做了物质性的限定。封闭的城市使城里人具有某种安全感。因而每到动乱时期,乡下有钱的地主士绅便纷纷逃往城里避难。但城墙对城里人也是一种限制,使他们失去了乡下人的自由自在,被封建官府控制得更紧了。

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徐州一带活跃着一个“彭”姓氏族,其活动中心在徐州西大彭村一带。当我国中原地区的夏王朝进入奴隶社会时,彭氏族也开始向奴隶社会过渡,跨进了阶级社会的门槛,建立了非常强盛的奴隶制方国,是夏王朝的属国。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不断增多,经济逐渐发展,为了防御洪水泛滥、野兽侵袭和敌人的掠夺,大彭国就选择了汴泗交流、环境优越之处修建原始村寨,作为政治中心,随后再逐渐扩大并发展为城邑,这便是徐州城最早的起源。

乾隆《徐州府志》记载:徐州“古有四城,一曰外城,相传为古大彭氏国,即春秋之彭城也。内有金城,又东北有小城,小城之西又有一城。”这段记载说明大彭氏国的都城就是春秋之彭城,但是根据我国古代城市发展史,刚刚进入阶级社会的城郭都不甚大,例如原始社会末期山东龙山文化的城堡等。大彭氏国的都城,因年代久远,有关的历史遗迹和文物都被黄河泛滥时所湮埋。这座大彭氏国都城的具体范围,尚难找到确切的证明,但大彭氏国建城则是可以肯定的。

春秋晚期,彭城属宋,成“彭城邑”。《战国策·赵策三》记载:“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当时的彭城未必有万家,但千家或数千家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彭城邑虽然最早记载于鲁成公十八年(即周简王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573年),但却不是它的始建年代。因此,徐州是江苏最古老的城邑。

春秋时期,诸侯国间争城掠地的战争日益加剧,特别是在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五国沟通江淮的邗沟;周显王八年(公元前361年)魏国的鸿沟和汴水等运河开通以后,地当汴泗汇合处的彭城,就成为江淮流域通往中原的水运枢纽,并逐渐发展为商业都会,其规模仅次于当时陶、卫,和汴水流域的大梁、睢阳相若。战国时期,由于在战略上彭城形势险要,宋国在魏国的威胁下,弃睢阳而迁都彭城。[11]

秦、汉之际,楚怀王和西楚霸王项羽虽然在秦汉之际定都彭城,但并无暇修筑因连年战争而残破不堪的彭城。

刘邦建立西汉以后,楚元王刘交建都彭城,刘交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曾在春秋战国时所建彭城的基础上,扩大范围,加筑城外城。外城城墙皆以石垒砌,高四丈,这是徐州城第一次将夯土所筑的城墙改为石建城墙,较之春秋战国时代的彭城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且更加坚峻严整,但它的规模大小及范围,已经无法考证。刘交扩建城时还“列堑环之”,即开挖了很深很宽的护城壕。[12]

西汉时期,一般的城墙都是用土夯筑而成,即使是都城长安也是如此。刘交用石垒城墙,高达四丈,如果史籍记载无误,这是西汉仅有的一座石城,可惜今天已无任何遗迹可寻。

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淋雨骤泻,汴水暴涨”,徐州城终于崩塌。这正值刘裕进驻徐州,策划北伐,遂立即着手重建徐州城。所建新城,悉以砖垒,“宏壮坚峻,楼橹赫奕,南北所无”。[13]根据《水经注》记载,这一城池就是《乾隆徐州府志》所指的东北小城。刘裕砖砌新城布局严整,城内市场在西门内附近,所以西门又称小市门。刘裕所筑之城,是徐州砖建城墙的开始。

东晋大司马琅瑯王司马德安当时还筑过一城,这座城是根据项羽故台,构筑宫观阁而成的。这座城也就是《乾隆徐州府志》所指的“小城之西又有一城。”宋明帝秦始三年薛安都举城归北魏,直到南朝陈宣帝太建十年,吴明彻北伐围彭城,久攻不下,以泗水灌城,城再次被毁。[14]刘裕所建的砖城很可能毁于此时。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唐贞观五年,又开始重建徐州城,筑其外城。我国唐代普遍出现内外两重城墙。唐代的徐州城也不例外,有外城和子城,但其规模已不如刘裕所筑的城池宏壮了。唐代徐州城的南门成为白门,庞勋起义军占领徐州,唐朝军队就是利用起义军内部的叛徒内应外合,从白门攻进城中的。

宋元时期,徐州城屡有修建。宋代熙宁十年徐州大水,郡守苏轼率全城军民筑东南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徐州城赖以保全。水退后,苏轼又增筑徐州城,将城东门改建为大楼,命名为“黄楼”;并筑堤由南门直达云龙山,以备不虞。元丰元年,又改筑州外小城。[15]

金哀宗正大初年,徐帅完颜仲德叠石为基,增城之半,复又疏浚城隍引水以为固,这使金代的徐州城稍稍恢复了过去的规模。元代至正十一年,萧县人李二率众起义,占领徐州,至正十二年右丞相脱脱亲率大军进攻徐州,以石炮轰城,城尽毁,全城无辜百姓全遭杀戮。这是徐州城建成以来一次人为的最大浩劫。元朝统治者因农民起义的烽火四起,无力重新修复徐州故城,遂迁州城于奎山下,改徐州为武安州,这便是奎山下武安废城的由来。[16]武安废城明代被辟为广运仓,这是春秋以来徐州城的第一次迁城。

明代洪武年间各地都普遍增筑高峻的城墙。徐州作为南京的北大门,军事地位尤为重要,遂废弃武安州城,将州城重新迁回故址,新建规模宏壮的徐州城。城以砖石垒砌,周长九里余,城墙高三丈三尺,底宽相同,顶宽一丈一尺。护城壕深三丈许,宽亦如是。城堞二千六百三十八个,角楼三个,开四门。东门名“河清门”,西门叫“通汴门”,北门称为“武宁门”,南门曰“迎恩门”,驻守重兵,直隶京师。[17]

明代黄河河床抬高,从城内观河堤,状如仰斧。万历二年河水大涨,知州刘顺之等增堤环城护堤。护堤根据不同的地势、土质决定其高矮宽窄。经常受到水冲刷处多以竹笼贮石盘护堤基,果令城得不溃。明天启四年六月,河决奎山堤,半夜由东南灌城,城全部冲毁。兵备道杨廷槐署州事,乃请迁于州南二十里堡建新城,新城建十余月,给事中陆文献上“徐州不宜迁六议”,结果新城亦废。[18]这是徐州春秋以来的第二次迁城,直到崇祯元年,城中淤沙渐平,兵备道唐焕修复旧城,居民才陆续迁回城中,后数经修筑葺补,到崇祯八年才恢复旧观。这时将西门改为武安门,南门改为奎光门,东门和北门仍沿袭旧称。这次毁城,城中积沙四米、五米不等。

崇祯城完全按照洪武城的规模和布局修建,地上、地下建筑物大都重合,原来的街道仍为街道,公署、官舍、民房都在原址按原布局重建。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项工程建设常常发现地下建筑物遗迹,大都是洪武城的遗址。

图1—1 徐州府外城图(清·同治)

清康熙七年七月十七日受郯城地震的波及,徐州城又毁,直至雍正二年方才修葺完固。嘉庆二年再加扩建,至嘉庆五年五月竣工,周长十四里半,大大超过洪武城的规模。鸦片战争后,太平军和捻军先后兴起,清政府企图以徐州为军事据点,阻挡太平军北伐和捻军攻打徐州,增筑了外城土垣。外城的不少城垣是在明万历年间知州刘顺之所筑环城护堤的基础上修筑的。东北土城筑于1855年,西关和南关土城筑于1858年,北关土城筑于1859年,外城设六门,炮台数十座。同时还在黄河以北的今坝子街筑城,开四门,设炮台两座,与府城隔河相望,互为掎角。[19]这时的徐州城,规模宏大,城内街道整齐,府道衙门,都司察院等官阶林立,学宫、学府、祠堂、会馆等雕梁画栋,并有“五楼二观八大寺,七十二庵布其中”。[20]城内商业繁荣,商埠、店号、钱栈比比皆是。成为四省之交的产品集散地,至今有些街号仍可窥见当年的风貌。

元明两代,徐州城都曾另辟蹊径,易址新建,但又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迁回故址。其余数千年,虽然历代屡有毁建,但都是在老城的旧址上重建的。故徐州形成城上叠城的奇观,并有城上城、井上井、街上街、府上府之说,在现地面以下三米、五米处都有完整的城址。

徐州城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四周群山和黄河、奎河形成“楚山为城、出水为池”,水险城固的形势,人称是天造地设的军事重镇,屏障江淮,有一泻千里之势。徐州城又有舟车之便,为水陆交通要冲、漕运的咽喉之地,兼有滨水渔盐之利,所以无论是从地理形势,还是从军事、交通、经济、政治等来看,徐州城的城址都是极其理想的建城之所,这就是徐州城几千年一直延续至今,每次迁而复故的原因。

图1—2 徐州府城图(清·同治)

二 街道

徐州旧城区的道路分布为东密西疏,小路多,干道少,且多不贯通。1927年之前,以鼓楼街为中心的旧城区,四关各城门之间多无贯通干道,通行须绕城门,故黄河两岸有的地方还要以船摆渡。当时视为城区主要道路的东门大街、察院街、中道街、兴隆街、鼓楼街、道前街、北门大街等不过是宽4—6米的区街道路,古旧落后,交通十分不便。

1928年,军事当局拆除旧城垣,使内外城相连,城市空间进一步扩大。 [21]东门大街与东新集大街(大马路)相连,通往南城的税课街(中道街)与上街、马市街、筢子街、南关下街互连相通;北关外土城坝子街道也与城区街道相通。1934年修延平路、建泽民桥之后,才与城区相通。1930年代之前,新筑道路不多,只增加北中正路、河清路、延平路3条街坊道路。1930年代末,有名可记的街巷为110条。

日伪时期,新辟了通往东火车站的启明路、庆云路、复兴路以及与启明路相连的民主路、崇文路、宣武路。抗战胜利后,徐州城区道路建设,局限于对一些道路的养护维护维修,没有新建工程。1948年底徐州解放时,市区道路有28条,总长31.1公里,道路面积24.59平方米。小街巷长度为86.6公里,面积20.74万平方米。[22]新中国成立前最宽的一条道路是淮海东路,路幅9—20米,长1678米。路面较好的街道,集中在城区几条主要干道和官署、宅第、商业繁华地区,而一般城市居民聚居的街坊、里巷基本上是坎坷不平的泥土路。

旧城区路面铺装材料,主要是板石。日伪时期,在新辟的几条主次干道上,铺装简易碎石路面和一条通往郭庄机场的低标号混凝土路。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大同街铺装了一条长570米,宽4米的沥青路面。除此之外,城区街道多系千年相沿的泥土路。据1949年统计,徐州城区路面结构有2类5种,即铺装路面和泥土路面,在铺装的路面中,有石板路、简易碎石路,混凝土路、沥青路。[23]

表1—1 徐州城各种路面结构比例

清末至1948年底,历届政府对市政建设,既没有列资计划,也没有专项拨款,遇有所需,只能靠地方摊派捐筹。城市中某一街巷、下水道、需要维修整治,主要由沿街商号、住户按其经济能力认捐,市政建设被纳入“慈善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