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哈尼族分布区域的地理环境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下降。西部第一阶梯由平均海拔为4000—5000米的青藏高原组成;第二阶梯自北而南由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第三阶梯由中国东部的平原和低山、丘陵组成,海拔在500米以下。云贵高原正处于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丘陵之间的过渡地带,平均海拔2000米。云贵高原是中国梯田的主要分布区,特别在云南南部的哀牢山区最为典型。这仍然与其自然地理特征有直接的联系。云南总体地势是北高南低,也呈三级阶梯式下降:滇西北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属青藏高原东南缘,以高山峡谷为主的地貌,为第一级阶梯;滇中高原平均海拔2000米,为第二级阶梯,是云南高原的主体;云南南部、东南部及西南部的边缘地带,以中低山和宽谷盆地为主,属第三级阶梯。滇西北地区山川紧逼,地势高耸,向南山川逐渐拉开距离,地势逐渐下降,中山及河谷、盆地相间分布,从最高的滇西北至最低的云南南部形成一种扫帚形地貌的垂直布局。在云南内部,80%的国土为山地,14%为高原,坝子面积仅占6%。大小山脉布满其间,坝子、河谷散布于群山之中,构成区域性的立体垂直地形。
立体多样的地形地貌格局为云南立体多样的气候、植被、土壤、水文格局奠定了基础。从南至北,从北纬21°8'—29°15',由低到高,海拔由76—6740米,约8个纬度范围,910千米长的地带内,出现了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带7个气候带,土壤、植被也同样出现相应的变化规律,相当于从海南岛至黑龙江大兴安岭北部的自然地带均在云南出现,成为中国自然带变化的缩影。[17]
(一)哈尼族分布区域地貌
哀牢山和无量山均属于横断山系纵谷区的下段,是云岭山脉的重要分支。哀牢山脉为横断山脉南段云岭南延的东部分支,其最高海拔3000余米,隔元江与滇东高原相邻,自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县境向东南延伸,自墨江、元江之间入红河州境内后盘踞在红河、元阳、绿春、金平等县境内,沿元江蜿蜒伸展到越南北部红河与沱江之间。山脉主体部分由变质岩系组成,片麻岩、片岩、石英岩、大理岩等分布面积大,山脉两侧为中生代红色砂页岩、泥岩等。哀牢山山脉受元江及其支流阿墨江、把边江、藤条江等切割,山脉又分出若干条分支,在其中下段,元江及其支流经过地区有一些在断陷盆地基础上发育的宽谷盆地,如元江坝、南沙坝、勐拉坝、骑马坝等。哀牢山区总的地貌特征是: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V”形地貌发育充分,山脉脉状分布明显,主干山脉与水系干流平行相间分布。
无量山分布于把边江以西,澜沧江以东,它北窄南宽,山势比哀牢山低,比较缓和,组成山体的岩石主要为中生代红色砂页岩,局部地区有火成岩。山脉南部在河流分割破坏较轻的地区,高原面有所保存,阶梯状向西下降的一些盆地,如宁洱、思茅、小勐养、景洪等。无量山区总的地貌特征是:北高南低,地势相对和缓,扫帚状分布,大小坝子分布其间。
表1—2 哀牢山脉的主要山峰
图1—2 连绵起伏的哀牢山支脉:元阳东观音山主峰白岩子
Bai-aizi,Main Mount of the Yuanyang Eastern Buddha Mountain,Branch of the Ailao Mountain
(二)哈尼族分布区域气候
哈尼族文化区大部分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但由于受地势的影响,又形成气候类型多样的立体气候,孕育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山地垂直气候特征,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分布着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7种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立体分布导致其气候要素也呈立体分布不均。哈尼族所处的哀牢山区及红河南岸虽然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按理应获得的太阳日照时数多,但因地处印度洋北部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雨多雾浓,年日照总时数比红河北岸纬度稍高的坝区明显偏少,打破了日照时数随纬度增高而递减的规律。
气温和降水除了季节分配不平衡外,也反映出立体差异性。由于哀牢山脉平均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上,成为一道天然的气候屏障,既阻挡了北方冷空气的南侵,又对来自热带海洋上的东南季风暖湿气流和西南季风暖湿气流起了抬升作用,引起水、热条件的再分配。元江—红河河谷、藤条江河谷和把边江—李仙江河谷等地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温差在8℃—13℃之间,但红河谷南沙等地的日温差夏季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山区夏季多雨,高温不足,最热时平均气温也只在22℃—28℃之间。
降水季节分布也不平衡,干湿季节明显,从头年11月到次年4月,北回归线两侧上空受青藏高原和印度半岛北部干燥气流的西风带控制,形成晴天多,日照多,风干物燥的旱季。5—10月,随着西风带的北移,带来太平洋北部湾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孟加拉湾的西南季风暖湿气流,在哀牢山下段地形的抬升作用下,雨日多,降水集中,形成雨季。除了一些干热河谷外,大部分山区年平均降水量达1500毫米左右,其中哀牢山下段的金平县分水岭平均年降水量达3471毫米,最多年份高达4338毫米,居全省第一。元江流域干热河谷少雨区,包括元江坝子、红河勐龙、迤萨、元阳南沙、个旧黄草坝、蛮耗等地区,因地处背风坡,暖湿气流受到金平县分水岭、元阳县东、西观音山的阻截,“焚风”和“谷风”效应显著,成为区内少雨区,平均年降水量只有809.2毫米。[18]
(三)哈尼族分布区域的河流水系
哈尼族文化区的河流水系从东向西主要有元江—红河水系、把边江—李仙江水系和澜沧江水系。这3大河流水系自西北向东南横穿过哈尼族文化区的东部、中部和西部,与其大小支流形成水网密布的河流格局,为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水利资源。
元江—红河发源于大理州魏山县小珠街,其干流自西北向东南经红河、石屏、元阳、建水、个旧、金平、蒙自、河口8个市县,由河口县向东南入越南后称红河,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内干流长240.6千米,高差251.6米,集水面积11496平方千米,最大流量497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0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292立方米/秒,平均年径流量92.69亿立方米。其源于哈尼族地区的主要支流有小河底河、勐龙河、排沙河、龙岔河、杨系河、芒铁河、逢春岭河、麻子河、大寨河、新桥河、龙博河等,整条水系成羽状分布。
图1—3 养育哈尼族的母亲河:红河
Honghe,the Mother River
藤条江属红河支流,发源于红河县架车乡,经红河县洛恩,绿春县戈奎,元阳县沙拉托、黄茅岭,金平县老勐、老集寨、勐拉等乡,至金平县金水河镇那发出境入越南汇入李仙江下游黑水河后入红河。横穿红河哈尼族地区干流长173.2千米,高差1460米,集水面积4200平方千米,最大流量338立方米/秒,最小径流0.3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22.7立方米/秒,平均年径流量7.18亿立方米。其主要支流有乌拉河、茨通坝河、荞菜坪河、金子河、金水河等,整条水系呈羽状分布。
把边江—李仙江发源于大理州南涧县宝华,中游称把边江,南经景东、镇源、墨江、普洱县,在江城县三锅桩附近与阿墨江交汇后始称李仙江,沿江城县与绿春县交界向东南流,经小黑江入越南后称黑水河。其流经红河州哈尼族文化区西南部83.2千米,高差159.8米,集水面积3325平方千米,最大流量677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4.8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40.9立方米/秒,平均年径流量132.99亿立方米。源于红河州哈尼族地区的主要支流有小黑江、月茅江、牛孔河等,整条水系呈树状分布。[19]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东北部,向南流经云南省维西、兰坪、云龙、大理、保山、昌宁、南涧一线进入凤庆、云县、双江、景谷、镇沅、墨江、普洱、思茅、澜沧、勐海、景洪、勐腊、耿马等21个县市,于勐腊县出境入老挝称湄公河。流经云南境内的干流长1170千米,流域平均降雨量1342.4毫米,流域面积8.9万平方千米。较大支流有黑江(威远江)、补远江(罗梭江)、小黑江、流沙河等。[20]
上述四大水系是哈尼族地区重要的水利资源,也是已开发和待开发的大中型水能资源分布区。
(四)哈尼族分布区域植被与土壤
元江(红河)南岸的哈尼族地区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森林植被保护最为良好的地区,至2008年,红河县森林覆盖率50%、元阳县森林覆盖率43%、绿春县森林覆盖率60%、金平县森林覆盖率53.1%。前述哀牢山区的主要山脉或山峰均覆盖着莽莽的原始森林,是哈尼族梯田文化的“血脉”水源,是哈尼族地区“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绿色水库。其中,无量山、哀牢山及其支脉的金平县分水岭和绿春县黄连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城县牛络河、红河县阿姆山、元阳县东西观音山等山脉是省级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分布着最为完整的热带季节性雨林、山地雨林、湿性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等植被类型,垂直分带明显,大部分处于原始老林状态。
黄连山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南亚热带湿性季风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森林植被类型;主要以谭清苏铁、东京龙脑香、多毛坡垒、长蕊木兰等为主的128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以黑冠长臂猿、白峡长臂猿、灰叶猴、蜂猴、倭蜂猴、印支虎、马来熊等为主的74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动物。保护区共有保护植物15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24种,云南省省级保护植物24种。有国家级保护动物7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5种,二级保护动物59种。[21]
金平分水岭—五台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植被类型为山地雨林、湿性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山顶苔藓矮林等,保护区内有42种植物是分水岭特有物种,有29种为国家和云南省重点保护植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0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7种。保护区有27种国内外保护的珍稀濒危哺乳类,其中8种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区内高度濒危的黑冠长臂猿、马来熊和印支虎最为重要。[22]
从总体上看,红河州哈尼族文化区植被呈立体状分布,北坡和南坡的植被类型又有差异。以元阳县为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南坡),海拔800米以下为季节雨林,海拔800—1400米为暖性松林,1300—1800米为落叶常绿阔叶林,1800—2500米为山地常绿阔叶苔藓林,2500米以上为山顶苔藓矮曲林。西南季风的背风坡(北坡),海拔800米以下的元江谷地为稀树草坡,800—1400米地区为暖性松林,1300—1800米地区为落叶常绿阔叶林,1800—2500米地区为山地常绿阔叶苔藓林,2500米以上地区为山顶苔藓矮曲林。
由于红河南岸哈尼族地区的气候和植被的立体分布,土壤类型也呈垂直分布,为哈尼族地区形成立体多样的生态农业提供了重要的土地资源。海拔900米以下的元江河谷湿地、藤条江河谷、李仙江河谷有砖红壤分布,并分黄色砖红壤、褐色砖红壤2个亚类;海拔900—1800米中半山区是红壤,并分山地红壤、黄红壤、棕红壤3个亚类;海拔1600—1900米的迎风坡面为黄壤;海拔1800—2500米的上半山区为黄棕壤;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山区为棕壤。此外,水稻土是本区梯田农业的重要土壤类型。[23]
综上所述,哈尼族分布区的自然环境,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总体气候特征是:春暖干旱,夏无酷暑多雨,秋凉少雨,冬无严寒,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有利于水稻生长。哈尼族地区具有明显的水循环生态文化,一方面在江河水网密布的河谷地区,由于终年高温,水分蒸发升入高空热气团至高山区森林上空,凝聚为绵绵雾雨;另一方面,哈尼族所处的哀牢山下段地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来自太平洋及南海北部湾的暖湿气流,沿哀牢山走势深入内陆,在地形抬升的作用下,至高山区森林上空,形成绵绵地形雨,滋润着哀牢山和无量山区的原始森林,在林海山间汇集无数水潭和溪流,形成“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到处是“泉水叮咚响”的独特地理景观。聚居于哀牢山区的哈尼族就是利用这种自然条件,从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起修筑数万条沟渠(仅元阳县就有大小沟渠6000余条),将溪水泉流引至海拔1400—1800米的村落分布地带,在其周边缓坡、山梁开垦出层层梯田,往山脚河谷地带依次延伸,形成独特的梯田生态文化景观。
图1—4 哈尼族森林保护区中自然水库
Natural Reservoir in the Forest Re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