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哈尼族传统土地利用生态文化区
上述哈尼族文化区域,由于区内自然地理、民族关系等因素,区内又形成东西不同的传统经济文化类型,也就是不同类型的传统土地利用生态文化区。
从唐代南诏后期开始,随着傣族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崛起,南诏银生节度(治景东)以南地区不断被百越诸部所控制,傣族先民不断向北迁徙。南诏银生节度不得不从今景东县北移到今楚雄。大理国时期,虽然傣族势力日益增强,但段氏势力一直未能进入景东一带。由此,哈尼族文化区域内除东西自然地理差异外,民族关系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把边江为界,西部的傣族势力增强,哈尼族势力却逐渐减弱,最终处于被统治地位。而东部仍然以哈尼族势力为主,并不断吸收坝区农业的稻作文化,在山区发展了独特的梯田稻作文化。由此哈尼族传统生计方式或传统经济文化类型在东西产生了显著差异,形成不同生计方式的生态文化区。
(一)红河流域梯田农耕生态文化区
该文化区的自然地理标志是哀牢山和元江—红河。以梯田分布作为该区文化生态景观的地理标志,其分布区域大致为元江县南部、墨江、红河、元阳、金平、绿春、江城以及宁洱县东部把边江沿岸地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是,哀牢山自西北向东南斜贯滇中南部,狭长的山脉一直延伸到越南北部山区,成为云南东西地貌类型和气候类型的地理分界线。发源于大理巍山县的元江—红河,受哀牢山势走向的影响,自西北向东南出境入越南后,流向南海,又成为滇东高原与滇西南山地的地理分界线,也是云贵高原梯田生态文化景观重要的地理界线。哀牢山的主体在礼社江—元江—红河以西、以南,其西又受把边江及其支流阿墨江的切割,形成地势北高南低、中高东西低的狭长山脉。山体内部受东西两江支流的深切,地形破碎,V形地貌发育充分,地势起伏大,其主峰3166米与河口县红河与南溪河汇合处76米相比较,海拔相差3000余米,大多河谷与山体各群峰海拔相差2000米以上。由此孕育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山地垂直气候特征,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分布着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带等气候类型,发育着相当于20个纬度带的土壤类型,生长着不同类型的植被景观。其上段有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段有屏边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春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红河县阿姆山、元阳县东西观音山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由此形成“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独特地理环境,加之西北—东南走向的地势,来自南海北部湾的暖湿气流容易深入,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上述这些自然条件为该区域内形成梯田生态文化景观提供了重要的自然地理基础。该区域的历史文化特征是,自唐代南诏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在今元江、墨江、红河三县形成哈尼族氏族部落制或土司制度文化三角核心区,以此向东至元阳、金平,南至绿春、江城,西至把边江始终是哈尼族土司统治的辖区。由于区内山高谷深,地形复杂,明代以来的军屯、民屯的汉族移民也很少介入,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哈尼族文化的纯洁性。区内哈尼族内部支系繁多,有和尼、哈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峨努等30余种不同自称和他称,导致民族内部语言、服饰、居住形式等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但他们均以梯田生计为传统生态经济生活的主要方式,围绕梯田农耕活动产生祭祀、节日、自然崇拜、古歌、古礼等一系列传统生态文化。而梯田又主要分布在红河流域的元江县南部、墨江、红河、元阳、金平、绿春和江城等县,元江—红河往西至把边江梯田分布逐渐减少。因此,可将该区称为红河流域梯田农耕生态文化区。后面的章节将对梯田生态文化系统做详细论述。
(二)澜沧江流域陆稻农耕生态文化区
该文化区的自然地理标志是无量山和澜沧江。哈尼族在该区域的分布大致为:镇沅县南部、景谷县东部、宁洱、思茅、澜沧、景洪、勐海、勐腊等县市以及缅甸东部景栋一带和老挝北部边境哈尼族阿卡支系分布的广大山区。该区域的地势特征是,无量山自北向南走势,到普洱县地势逐渐缓和,变成海拔1000米以下的高原面,一直延伸到缅甸和老挝东部和北部边境。东西两侧又被把边江和澜沧江切割后,形成北高南低、中高东西低的扇形高原地带。自景谷—宁洱—思茅—景洪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坝子,为该区的坝区水田稻作文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但是,如上所述,自宋代大理国以来,由于该区被傣族势力所控制,大小坝子显然是傣族首选的聚居点。因此,以哈尼族为主体的彝语支各民族由北向南长途迁徙到此后,由于其势力较为弱小,不得不向森林茂密的半山区寻求生存之地,并以山地刀耕火种的原始农耕并兼营采集狩猎为其主要生计方式。自明代起,该区域的大小坝子又是封建王朝移民军屯、民屯的理想之地。由此,弱势的哈尼族很难下坝区发展水稻农耕,客观上巩固和发展了山区刀耕火种式的传统陆稻农耕文化。加之该区的哈尼族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宁洱、澜沧、景洪、勐海、勐腊等县以及湄公河流域缅甸、老挝的北部山区。因此,可将该区域的哈尼族文化称为澜沧江流域陆稻农耕生态文化区。其特点是,哈尼族在该区域内没有形成核心区,居住较为分散,与其他民族形成小聚居大分散居住格局。但刀耕火种的农耕经济活动为其生计的主要方式,并以陆稻种植为主;由此以围绕陆稻农耕祭祀、节日及原始宗教为其传统生态文化。该区的哈尼族内部较为单一,除了自称卡多、峨努、豪尼、白宏、碧约等少数人口分布在镇沅、宁洱等县,大部分人口自称雅尼或阿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除北部镇沅等地哈尼族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外,南部的西双版纳及澜沧等地大部分哈尼族由于受傣族封建领主制的统治,普遍采用原始刀耕火种的农耕方式。该区内的其他山地民族也是以传统刀耕火种农耕为主要生计方式,因此在本书中不作为哈尼族传统典型农耕生态文化分析。
综上所述,哈尼族文化在云南各民族中具有其鲜明的民族性和文化特征,在云南地理空间占据一定的位置,使其成为云南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在云南乃至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中越来越显示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因此,要对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必须将其置于一定的区域背景,以文化整体观为指导,认真梳理哈尼族在调适生态与文化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漫漫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生态智慧和生态知识。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将从生态物质文化、生态制度文化、生态观念(精神)文化等方面对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做系统而全面的分析研究。
[1]黄绍文:《箐口:中国哈尼族最后的蘑菇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前言第1页。
[2]参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资料。
[3]《哈尼族简史》编写组:《哈尼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18页。
[4]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9—60、265页。
[5]《哈尼族简史》编写组:《哈尼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18页。
[6]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65页。
[7]《哈尼族简史》编写组:《哈尼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13页。
[8]同上书,第14页。
[9]同上书,第28页。
[10]《哈尼族简史》编写组:《哈尼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37页。
[11]《哈尼族简史》编写组:《哈尼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2页。
[12]《哈尼族简史》编写组:《哈尼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7—49页。
[13]黄绍文:《诺玛阿美到哀牢山——哈尼族文化地理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33—38页。
[14]黄绍文:《诺玛阿美到哀牢山——哈尼族文化地理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15]《哈尼族人口及分布简况》,《哈尼族研究》2011年第3期。
[16]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墨江、元江各县简况均为笔者实地调查资料。
[17]童绍玉:《云南稻作民族文化生态》,《经济地理》2002年第1期。
[18]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编纂委员会编:《红河州志·卷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47—148页。
[19]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编纂委员会编:《红河州志·卷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6—159页。
[20]王声跃主编:《云南地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113页。
[21]许建初主编:《云南绿春黄连山自然保护区》,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22]许建初主编:《云南金平分水岭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集》,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5页。
[23]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编纂委员会编:《红河州志·卷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