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已有的研究
国外有一批学者关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对人大制度的研究有:20世纪50年代的H.Arthur Steiner对人民民主专政的评述,[16]六七十年代Marcus Green,[17]Philip L.Bridgham,[18]Daniel N.Nelson[19]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评论,这些研究基本是以西方民主的理念作为分析框架来分析中国的人大制度。更多的研究集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Kevin J.O’Brien系统地比较了改革开放前后人大的发展,认为人大是中国体制变革的需要,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中国保持政治稳定的需要。[20]而史天健则认为中国人大的发展反映当局对人民政治参与的鼓励,是政治当局在政治控制与通过人民监督地方干部之间维持平衡的一种策略。[21]Shikai Hu运用“制度—功能”分析框架,通过案例分析推断,提出人大常委会可能成为中国由威权主义向多元主义转变的关键性机构,会成为制衡中国政治权力过程的一个关键部门。[22]Young Nam Cho对中国地方人大研究指出,省级人大已经成为各种力量互动和博弈的场合,在立法过程中,专业人士和利益团体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省人大具有兼顾不同利益的协调者和各种利益代表者的双重身份。[23]他还对两个省的地方人大进行了“田野调查”研究后,撰文指出了在党国体制下,人大很难真正独立,中国地方人大通过与党委、行政之间的互动来获取更大的政治空间,人大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是在与党委、政府机构的政治互动中形成和发展的。[24]
在对全国人大制度和地方人大制度的研究中,外国学者还往往会提及人大代表。专门的人大代表的研究主要还是从西方政党政治和代议制出发,关注点侧重代表选举、代表能力、素质和权力。Kevin J.O’Brien在他的研究中质疑了中国人大代表是Deputy还是People’s representative,通过访谈人大代表,他认为人大代表的角色认同有三类,无所事事者、代理人、建言者,而受到政治需要、个人所处的位置、个人偏好的影响,这三种角色在不同的代表身上会有不同的体现。他就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出了“角色冲突”(ro1econflict)的理论。他认为在毛泽东时代人大代表更多的是向民众解释政策,而到了改革开放后已经成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纽带,人大代表既扮演着代理者的角色,又扮演着其他角色。[25]也有观点认为,民主选举是代议制的逻辑起点,而在中国党国体制下,政治精英对选举的控制,使得代表作为权力机关的主体角色不能用西方代议制传统理论来理解,而应该理解为是中国政治文化的延续。[26]
总体而言,国外学者对中国人大的研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基本是在西方的政治理论框架下来尝试解析中国人大的真实制度结构和运行状态,更多地关注集中在人大制度、人大常委会在政治框架中的作用,而对普通人大代表的角色和行为研究还未有深入的触及,尤其是从性别的角度,对女代表的深入研究。
(二)国内已有的研究
国内对人大相关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大代表制度、代表选举、代表监督、代表履职几个方面。
对人大制度的研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政治体制改革不能回避的关键问题,因此对人大制度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自20世纪90年代后,尤其近年来对人大制度的研究日益活跃,相关网站也越来越多。总体而言,一部分研究是从历时性的角度,分析人大制度的变迁。代表性著作有尹世洪主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史》,全面解读了人大制度产生发展的历程;[27]有孙哲的《全国人大制度研究:1979—2000》,从历时的角度解读了全国人大的制度逻辑和“政治位移”的方向及动力。[28]另一部分是从宏观综合性的角度探讨人大制度,代表性著作有蔡定剑的《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阐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发展、职权与运行,是当前研究人大制度较有影响力的著作。[29]还有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对中外代议制做深入的比较研究,有胡盛仪等编著的《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对中外选举制度内涵、沿革、理论、原则、方式、类型等作了比较;[30]田穗生的《中外代议制度比较》,对中外代议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代议机关的结构、组织、职能、议事规则、立法程序等作了细致的比较;[31]彭宗超:《公民授权与代议民主——人民代表直接制比较研究》,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代议民主的一般理论入手,全面探讨公民授权的重要形式——人民代表直接选举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32]对基层人大制度的研究,基本上集中在县以上,主要有李步云主编的《地方人大代表制度研究》,这本论文集涉及地方人大理论和实践工作的方方面面,既有专家学者还有地方人大工作者,提供了一些案例和数据以分析当前地方人大制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3]有何俊志的《制度等待利益:中国县级人大制度模式研究》,探讨了县级人大制度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县级人大是自上而下设计出来,发展模式必然表现为权力的隐性扩张和所谓的边际成长模式。[34]对乡镇一级的人大制度探讨的著作非常少。以上研究倾向于从人大的设计原理和相关法律条文出发,或者对人大制度的产生及发展进行全面的描述和解读,或者是对人大制度中的某一具体制度的运行和完善系统分析并提出建议。[35]
对人大选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大代表的产生程序、选举过程、改革等方面。代表作有史卫民的《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县(区)级人大代表选举实证研究》和《间接选举》,他对直接、间接选举的法律和政策依据进行梳理,并全面分析了全国、省、市、县四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情况。[36]蔡定剑主编的《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从了解中国选举制度的现状入手,对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背后的心理、社会原因进行分析,为改革选举制度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及路径选择。[37]李凡主编的《中国选举制度改革》,基于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目的和中国基本的文化、政治和社会条件,提出了中国选举制度改革要遵从民主、实践和国际标准三个原则来进行。[38]袁达毅的《县级人大代表选举研究》、《乡级人大代表选举研究》,对县乡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过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39]
对人大监督的研究,许多研究侧重人大代表监督作用发挥不足的原因和对策分析。林伯海在《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分析与构建》把人大监督问题与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较为系统地解读了制约人大监督权发挥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40]张谦元主编的《县乡人大直接选举的监督研究》,分析了县乡直接选举中面临的新情况及直接选举机制的缺陷,探讨了如何加强代表名额分配、选区划分、选民登记、代表结构、代表素质监督、候选人提名、投票监督、代表监督及罢免等,并对县乡直接选举监督体系建设提出了对策。[41]邹平学在《中国代表制度改革实证研究》一书中,按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方式,对我国人大代表的监督机制作了介绍,并分别找到了其中的问题和不足。[42]任斌则在《我国人大代表履职问题研究》的论文中对人大代表监督机制不健全的表现作了比较细致的总结。[43]于丽丽在《监督人大代表:思想基础与操作性机制研究》的论文中,对人大代表监督的思想机制和操作性作了论述。[44]赵勇刚的《县乡人大代表履职考核机制研究》则从县乡人大代表的履职考核出发,提出人大代表监督的新路径。[45]
对人大代表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议题:
(1)关于人大代表的身份定位和性质:到底什么是人大代表?代表们是干什么的?他们应履行哪些职责?无论是民众还是人大代表本身,对“人大代表”的内涵及其应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认识,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和错位。研究这方面的论著主要有:肖勇的《论人大代表的“代表性”》,[46]蒋劲松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代表性探析》,[47]邹学平的《中国代表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等论著。邹平学侧重从代表与选民的关系角度,提出了无论是委托说、代表说还是国家机关说等其他学界存在争议的观点,都是体现了某个国家的某一个阶段的实际情况才得以被人民接受的,但是静态地去把握代表与选民的关系会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轨,代表制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际协调统一的代表与选民关系,指导着我们正确地思考在民主建设中“需要什么样的代表、要求代表有什么样的政治行为、应当给予这些行为以何种适宜的空间、时间和规则程序,实现代表怎样的功能、要求代表具备怎样的素质”。[48]对于代表的研究,学者们尽管对人大代表的身份和性质定位存在一些争论和分歧,但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主体地位的认识和作为民意代表有特定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是一致的,基本不存在争论。
(2)关于人大代表的素质、代表构成、规模、职业化问题:人大代表的素质、代表构成、规模、职业化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几个问题,这基本上成了人大代表研究的重点,相关论文和著作很多。关于代表素质的研究,最早的文章是卞愉清和顾全栋的《论人大代表的代表意识》一文,他们提出人大代表素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代表意识不强。[49]张正德的《兼职代表制的行为法学分析》也指出了这个问题。[50]对于代表的构成和规模,刘智、史卫民等著的《数据选举——人大代表选举统计研究》,用数据和事实揭示了我国人大代表的人员构成和规模。[51]关于代表履职形式,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蔡定剑在《论代议机关权力的特性》提到因人大代表的规模过大,决定了各级人大代表只能采取非职业化的代表制,难以真正地、充分地贯彻民主的议事原则,必须以集体的方式共同行使权力。[52]而邹学平的《中国代表制度改革实证研究》[53]和张正德的《兼职代表制的行为法学分析》[54],对这种兼职代表制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兼职代表的社会角色与政治代表的本质属性不相符合,兼职代表的动机混乱,需要多样,容易发生行为扭曲,不利于职能履行。鉴于此,很多学者提出了人大代表专职化的观点,如徐蓉蓉的《由兼职代表制到专职代表制——我国人大代表制度的改革方向》[55]一文,蒋劲松的《美英法德瑞以六国议会议员专职化》[56]都提出了人大代表履职的专职化路径。
(3)人大代表与选民的关系:人大代表是人民的代表,但是人大代表是全体人民的代表还是自己选区的代表,他们与选民的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目前还存在争论。邱家军在《代表谁?——选民与代表》一书中从公民授权和代议民主运行的逻辑出发,探讨选民与代表的关系,试图解决代表到底“代表谁”这一根本问题。[57]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还有李娜君和荣浩的《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的代表与选民关系》、[58]张卫红的《代表选民利益是人大代表的首要职能》[59]等文章。在实证方面,有学者以人大代表与选民在实际中的互动为核心,对人大代表与选民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并不断探索改善代表与选民关系的途径。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有吴鹏飞的《密切人大代表与选民关系的几点设想——以我国基层人大为例》、[60]周志武的《选民代表·自主代表·全民代表——代议过程中人大代表的身份转换》[61]等。
(4)人大代表履职的相关问题研究:与人大代表履职相关的问题包括人大代表履职的制度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履职的保障等问题。关于人大代表履职的制度设计,邹学平的《中国代表制度改革实证研究》,田穗生等著的《中外代议制度比较》等著作和文章,都从不同角度指出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会期过短、随意性较大,会期制度不健全,不利于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问题。对于人大代表履职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有些学者对此作了专门研究,有王东华和杨凤林的《人大代表履职缺位表现及原因分析》、[62]文淑芳的《人大代表有效履行职责探析》[63]等。另外还有学者从实证的角度结合实际来分析人大代表的履职现状,如王利民的《关于南京市人大代表履职情况的调研报告》、[64]杨永学的《权力与责任的回归——从烟台市市、县两级人大代表问卷调查看人大代表履职现状》[65]等文章,分别对上海市、南京市、烟台市人大代表履职情况作了介绍和评述,以现实为依据,揭示人大代表履职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对我国人大代表的履职问题做了有益的探索。
以上研究或专注于制度,或专注于选举、或专注于监督,具有较高价值,从不同的视野为我们认识人大制度和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结论和观点,包括方法论的启示。但是,总体而言,作为直接选举的最末端的乡镇人大研究还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包括对乡镇人大制度、运行和人大代表的研究。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人大代表的履职问题,对人大代表如何履行职能、如何代表人民、如何工作提出了要求,但是笔者深感在这方面的研究仍然不足,尤其是对女代表的研究是不足的。女代表如何产生?如何作为?实际成效如何?为什么在同样的制度框架下,男女代表会有不同的行为?本书试图通过实验的方法,运用行动研究理论,将女代表作为研究对象,兼顾他者、情境,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研究乡镇女人大代表的行为来管窥乡镇人大代表制度的运行状况,希望能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1]Hall,B.L.(1992),From margins to center?,The Development and Purpose of Participatory Research.The American Sociologist,Winter:15—28.
[2][美]Altrichter,Posch & Somekh:《行动研究方法导论》,夏林清等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5—6页。
[3]同上书,第259页。
[4]同上书,第200页。
[5]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页。
[6]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96页。
[7][英]A.H.Birch:《代表》,朱坚章主译、王浩博译,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8年版,第32页。
[8][美]威尔逊:《国会政体》,熊希龄、吕德本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9]参见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
[10]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页。
[11]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页。
[12]邹家军:《中国人大代表与选民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7年,第7页。
[13]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91—592页。
[14]史卫民:《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6页。
[15]邹家军:《中国人大代表与选民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7年,第33页。
[16]H.Arthur Steiner.The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in China.The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Vo.3,No,1(Mar.,1950):38—51.
[17]Marcu Green,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The China Quarterly,No.17(Jan.—Mar.,1964):241—250.
[18]Philip L.Bridgham,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The China Quarterly,No.22 (Apr.—Jun.,1965):62—74.
[19]Daniel N.Nelson,Stephen White,Communist Legislatur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tate University New York Press,1982:627—639.
[20]Kevin J.O’Brien,China’s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Reform and Its Limits,Legislative Studies Quarterly,Vol.13,No.3(Aug,1988):343—374.Kevin J.O’Brien,Legislative Development and Chinese Political Change.Studies in Comparative Communism,Vol.ⅩⅫ,No.1 Spring 1989:57—75.
[21]Tianjian Shi,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Beijing,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36.
[22]Shikai Hu,Representation without Democratization:The“signature incident”and China’s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Volume 2,Issue 2 Winter 1993:3—34.
[23]Young Nam Cho,The Politics of Lawmaking in Chinese local People’s Congress,The China Quarterly2006,doi10.1017/S0305741006000397:592—609.
[24]Young Nam Cho,From“Rubber Stamps”to“Iron Stamps”:The Emergence of Chinese Local People’s Congresses as Supervisory Powerhouses,The China Quarterly(2002),171:724—740.
[25]Kevin J.O’Brien.Agents and Remonstrators:Role Accumulaion by Chinese People’s Congress Deputies,The China Quarterly,No.138(Jun.,1994)359—380.
[26]Julia Kwong,Democracy in China:Voting for Beijing People’s Congress Delegate,Asian Affairs,Volume35,Number1/Spring 2008:3—14.
[27]尹世洪主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8]孙哲:《全国人大制度研究:1979—2000》,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9]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0]胡盛仪等:《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1]田穗生:《中外代议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2]彭宗超:《公民授权与代议民主——人民代表直接制比较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3]李步云主编:《地方人大代表制度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4]何俊志:《制度等待利益:中国县级人大制度模式研究》,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
[35]孙英:《简评中外人大研究现状》,《人大研究》2009年第3期。
[36]史卫民:《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县(区)级人大代表选举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史卫民:《间接选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7]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8]李凡主编:《中国选举制度改革》,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9]袁达毅:《县级人大代表选举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袁达毅:《乡级人大代表选举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
[40]林伯海:《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分析与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1]张谦元主编:《县乡人大直接选举的监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邹平学:《中国代表制度改革实证研究》,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43]任斌:《中国人大代表履职问题研究》,《人大研究》2008年第3期。
[44]于丽丽:《监督人大代表:思想基础与操作性机制研究》,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5]赵勇刚:《县乡人大代表履职考核机制研究》,http://www.jzrd.gov.cn/xinxi/list.asp?id=2357。
[46]肖勇:《论人大代表的“代表性”》,《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47]蒋劲松:《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代表性探析》,《政法论坛》2004年第6期。
[48]邹平学:《中国代表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49]卞愉清、顾全栋:《论人大代表的代表意识》,《政治与法律》1999年第6期。
[50]张正德:《兼职代表制的行为法学分析》,《人大研究》1995年第8期。
[51]刘智、史卫民:《数据选举——人大代表选举统计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2]蔡定剑:《论代议机关权力的特性》,《中国人大》2000年第4期。
[53]邹学平:《中国代表制度改革实证研究》,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54]张正德:《兼职代表制的行为法学分析》,《人大研究》1995年第8期。
[55]徐蓉蓉:《由兼职代表制到专职代表制——我国人大代表制度的改革方向》,《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56]蒋劲松:《美英法德瑞以六国议会议员专职化》,《人大研究》2001年第10期。
[57]邱家军:《代表谁?——选民与代表》,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8]李娜君、荣浩:《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的代表与选民关系》,《人大研究》2007年第1期。
[59]张卫红:《代表选民利益是人大代表的首要职能》,《人大研究》2002年第4期。
[60]吴鹏飞:《密切人大代表与选民关系的几点设想——以我国基层人大为例》,《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61]周志武:《选民代表·自主代表·全民代表——代议过程中人大代表的身份转换》,《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62]王东华、杨凤林:《人大代表履职缺位表现及原因分析》,《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63]文淑芳:《人大代表有效履行职责探析》,《人大研究》2005年第12期。
[64]王利民:《关于南京市人大代表履职情况的调研报告》,《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
[65]杨永学:《权力与责任的回归——从烟台市市、县两级人大代表问卷调查看人大代表履职现状》,《山东人大工作》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