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召唤:文学启示与主题思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绪言:从“古宅之喻”谈起

在一个布满怀疑的时代,诗歌研究可能具有最重要的价值,但它自身并非目的。那时,批评将是当务之急,因为它有助于维持一种能补偿信仰衰竭的文化。

——爱德蒙森(Mark Edmundson,1952—)[1]

如果我们承认心智接近文学具有自然的步骤,或者说,同意一个人对文学的认识是逐渐获得的,那么,关于这一渐进过程,梵第根(Paul Van Tieghem,1871—1948)借“古宅之喻”所做的总括和象征便甚为恰当。作为比较文学“法国学派”重要奠基人,梵第根在《比较文学论》(Littérature Comparée)开篇,虚构了这样一则情境[2]

某人身处一所偏僻的古旧宅院,不得不数日闭门不出。幸好他在这座古宅发现了一个丰富的书库,里面积聚了数代热爱文学的读书子弟的大量藏书。这令他饶有兴味,于是便开始了阅读。最初,此人阅读的目的不过在于消遣长日、感受享乐。要么是由于一本书的名字引起了他的兴趣,要么是某书的作者他曾有耳闻,总之,他任意地从书架上抽出几本翻开。那些毫无精彩或太过专业的,读不到几页,便被抛置一旁,而能够令他读得津津有味的作品,则在通读一遍之后,又被重温第二遍。继之,他再去读另外更多的书[3]

如是过了一段时日,他渐渐感到仅仅阅读是不够的。他很明显地发觉,一部小说、一本戏曲、一首诗歌,与其他相比,自己本能和直觉地偏爱着。于是他便想要探求为何如此,以及为何一个作家的作风使他感到可爱,而另一个却让他觉得厌恶。这时,他完全单凭一己的思考去做批判,所依据的无非是鉴赏和艺术的一些通则,或其个人的感悟。后来他偶然碰到论及同一部书的解释性述略、印象、注释、论文集等(非史实性的材料),于是他便在其中找到一些独到的观点、深刻的意见,这些见解可能与他自己的看法相同,也可能相悖。而还有一些书,则是教人如何以正确的方法去做评论[4]

几乎在进行批判的同时,一种好奇心难免在他的头脑浮现出来:曾经反复阅读和批评的一部或一批书,其来历、出处、际遇如何?那位令他钦佩和钟爱的作家,其生涯又怎样?作家生前身后给世人留下过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他仔细搜索书库,发现了许多诸如作家生平、传记等相关历史的资料,知晓了写书人当时的环境和时代,以及文学传统。此刻,当他再一次把那些觉得有趣味,甚至让自己感动的部分重读时,便得到了一种更加完备的“新乐趣”:一部作品不仅在他的智能中和感受性中唤起了深深共鸣,并且使他觉得作品里“充满了它的作者的,它的时代的,以及它所属的文学传统的实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