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网络利他行为文献综述
第一节 利他行为的研究
一 利他行为的界定
法国社会学家孔德(Comte,A.)最早提出“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的概念,用来说明一个人对他人的无私行为(彭茹静,2003)。之后,学者对利他行为进行了不同的解释与定义。对利他行为的定义常有两种不同的取向:(1)强调利他行为的结果,即有利于他人而对行为者本身无利的行为。比如,社会学家Trivers (1971)将利他行为定义为“对履行这种行为的有机体明显不利,而对另一个与自己没什么关联的有机体却有利的行为”。生物学家Wilson (1975)把利他行为界定为“对他人有利而自损的行为”。(2)强调利他行为的动机,把利他行为界定为一种自愿的且不期望日后报答的助人行为(Berkowitz,1972; Bar-Tal,1976; Batson,1983)。这是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他们认为,只有真正有利他动机的行为才可以称为利他行为,如果想从自己的助人行为中得到什么收获或是对他人的一种回报,那就不是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不同于一般的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利他行为是一种最高层次的亲社会行为(王振宇,1992)。利他行为的动机完全是自愿的,帮助他人就是为了使他人获益,而不是为了自己能获得一些奖赏或酬劳。也就是说从行为的目的来看,利他行为不带有任何个人目的,完全出于有益于他人的原因。而亲社会行为的概念更加宽泛,它包括任何类型的助人行为,而不会考虑助人者的动机。从完全被自己利益驱动的助人行为到最无私的利他行为,都属于亲社会行为(Taylor,Peplau,&Sears,2004)。
利他行为有以下特征(Bar-Tal,1986) :(1)有利于他人; (2)行为是自愿的; (3)有意识的且目的明确的行为; (4)所获利益是行为本身; (5)不想有任何精神或物质的奖赏。利他行为不需要任何外部的奖赏,但来自利他行为者内部的自我奖赏是可以的,比如做出利他行为后会产生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二 利他行为的理论
(一)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学指引着人们之间的交往,人们不仅要交换物质性商品,而且还要交换社会性商品,如爱、服务和信息等(Foa,1975)。利他行为就是目前期望将来能得到社会承认或奖赏等利益的工具性行为。从表面上看,利他者只有付出而没有收益,但实际上,利他行为最大的收益是内在的奖赏,是实施利他行为后利他者对自己的肯定和满足,是自己内心的愉悦。社会交换论者认为利他的收获有三个(夏学銮,1998) :(1)互利。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别人是对自己未来的投资。(2)减轻旁观者的痛苦。有证据显示,当看到别人受苦时,也会影响自己的心情,因此,帮助别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3)利己。因为利他行为以低微的代价获得了别人的认同与正面回应。
(二)先天论
先天论又称生物学理论,认为人的利他行为跟动物一样是由本能决定的。Wilson (1975)首先提出利他行为是由先天的遗传基因决定的,是天生的、不用学习就会的一种行为。先天论认为,个体不仅尽可能生存下去以便让自己的基因得以继承,而且还要去提高和自己具有同样基因的同类的生殖机会(路海东,2002)。人们会根据基因相似性原则去帮助他人,在帮助他人时会考虑外表、行为、观念、态度、熟悉程度等与自己相似的程度。如有研究发现,血缘近的比起血缘远的,人们更容易表现出利他行为(Elainie&Richard,2007)。
(三)动机论
斯托布(Staub)用动机理论来解释利他行为的产生。他认为利他行为的动机有三种:(1)无私的利他主义动机,以他人为中心,帮助他人而不图回报。(2)内化的道德观念动机,其目的在于坚持道德规范。(3)移情。Baston (1987)则提出移情—利他主义假说。他认为,对处于困境中的他人的移情或个人忧伤而激发利他行为。两条利他路径的机制不同,移情通过引发利他动机激发利他行为,而个人忧伤则通过引发利己动机诱发利他行为(Baston,1991,2001)。移情强度的大小决定了利他动机的大小,移情强度越大,帮助他人解除困境的利他动机就越强(Batson,Fultz,&Schoenrade,1987)。
(四)社会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利他行为是模仿、强化的结果。当助人行为受到他人表扬、感激、奖励等强化时,那么在以后类似事件中助人的可能性就会增加(Deutsch&Lamberti,1986)。而Bandula (1991)则认为,对利他行为影响最大的并不是直接强化,而是对他人行为的观察,尤其是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利他行为可以通过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在某一情境中看到他人实施利他行为受到了称赞和奖赏,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就会模仿去做,从而表现出利他行为。
三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研究者对利他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利他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上。研究者对影响利他行为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较多的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类:利他者因素、情境因素和受助者因素。
(一)利他者因素
1.认知因素
对利他者认知因素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利他者的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king)能力和道德判断水平上。
观点采择即“从他人眼中看世界”、“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它是利他行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认知因素(Gross&Mcmuller,1982)。Moore (1982)的研究表明,观点采择和利他行为之间呈高度相关。Crusec和Lytton (1988)的研究也证明,通过训练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可以提高儿童的利他行为。
道德判断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道德概念和道德认知,对道德现象进行分析、鉴别、评价和选择的心理过程(丁芳,2000)。学者对道德判断水平和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做了众多研究。如:Rushton等人研究发现,道德判断水平与利他行为存在显著相关(李丹,2001)。Eisenberg等人(1999)的纵向研究结果表明,四五岁时道德判断水平相对成熟的儿童,在整个儿童期、青春期以及成年早期以后仍然会更加助人、更多地为他人着想(David,2005)。
2.心情
心情也会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一个人心情好时较乐于帮助他人。Isen (1970)通过实验证明,满足、愉快的情绪容易导致利他行为,而懊丧、不愉快的情绪则不易导致利他行为。Dolinski&Nawrat (1998)研究发现,积极的较轻松的心情能够显著地促进利他行为。为什么心情好的人更乐于帮助他人呢?有研究者认为,积极的心情会产生积极的想法和积极的自尊,从而导向积极的行为(Berkowitz,1987; Cunningham,et al.,1990)。Isen等人(1978)则认为好心情影响了人对情境的理解,心情好的时候更容易让人回忆起积极的思想、情感和经验,其中可能包括积极的助人经历,因此就促使人们做出助人的决定。
3.移情
移情(empathy)是一个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情绪和情感的心理过程。一般认为,移情是利他行为的重要动机源泉,是利他行为的一个重要中介因素(Hoffman,1975)。当个体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立场去体验当事人的需要和痛苦时,他就能够将心比心从而产生利他行为。因此,高移情者比低移情者会更主动地帮助那些经历悲痛或遇到某种困难的人(郭永玉,2005)。Bess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愿意参加志愿者服务的大学生的移情得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得分,认为移情水平可以预测一个学生是否愿意并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参与志愿者活动(James,2002)。
4.年龄
儿童很早就已表现出利他行为。12—18个月的孩子偶尔会把玩具给同伴玩(Hay,Caplan,Castle,&Stimson,1991),甚至会试图帮助父母做清扫、除尘或放置椅子等家务活(Rheingold,1982)。许多研究表明,利他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长。如:Rushton (1982)的研究发现11岁儿童的捐赠行为比7岁儿童的捐赠行为要多。Benenson等人(2007)比较了4岁、6岁和9岁儿童的利他行为,结果发现年龄较大的儿童有更多的利他行为。李丹、李伯黍(1989)的研究结果表明,4—11岁儿童做出利他选择的人数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但也有研究表明利他行为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出直线增长的趋势(Staub,1984; Eisenberg,1988,1990)。
5.性别
性别对利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各异。一些研究者认为,女性的利他行为要多于男性(George,Carroll,Kersnick,&Calderon,1998; Otten,Penner,&Waugh,1998)。在一个对七个国家青少年的调查研究中,在社区从事志愿者工作的,女孩比男孩要多(Flanagan,et al.,1998)。国内的研究也表明,女生的利他行为显著高于男生(洪丽,2005)。但也有研究表明利他行为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Gurven,2004; Henrich,et al.,2005)。Eisenberg&Fabes (1998)研究显示,在自我报告体验到的同情数量、对他人的安慰、帮助或者分享资源的意愿方面,女性和男性没有什么差别。Eagly&Crowley (1986)研究表明,在涉及教养的情境下,女性的利他行为要多于男性;但是在知觉到有危险的情境下,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提供帮助。
6.人格特征
很多研究者认为人格特征与利他行为有一定关系,即存在一种利他人格(Rushton,1980; Staub,1986;李丹,2001)。Staub (1986)研究表明,特定的人格特征使人们倾向于在某一情形下表现出利他行为,而在另一情形下不给予别人帮助。Eisenberg (1989)等人认为,确实存在一种利他人格,利他人格要实现帮助他人的作用,部分是以对困境中的人的同情心为中介。有研究发现,具有较高的积极情绪性、共情能力和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更关心人,也更容易表现出利他行为(Bierhoff,et al.,1991; Eisenberg,et al.,1991; Krueger,2001)。信任他人的人比不信任他人的人更容易表现利他行为(Cadenhead&Richman, 1996)。内控者往往有更多的利他行为(Midlarsky,1971)。
7.自尊
自尊(self-esteem)是指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和体验,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Benson (1978)考察了自尊、社会赞许性和冒险因素对助人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低自尊、高社会赞许和低冒险情境下导致的助人行为最多。侯积良(1990)指出,当个体由于自己的成功而提高了自尊时,他们对他人需要的知觉会显著增加,而注意他人需要的能力的提高,会促使助人动机变得活跃,并更有可能转化为助人行为。
(二)情境因素
对利他行为的研究发现,即使最具有利他行为倾向的人,在某些情境中也不会去帮助他人,所以情境因素对人们的利他行为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一般认为,利他行为是由人和情境共同决定的(Post,et al.,2002,Sober,2001)。助人者在做出利他行为之前必须先观察情境,即助人者必须考虑助人的客观条件(Krebs,1982; Lind,1989)。同样的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中会做出完全不同的行为。
1.旁观者效应
Latane&Darley (1970)通过实验证实了“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的存在,即现场旁观者的数量会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旁观者的数量越多,人们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心理学家对此的解释是,助人行为的责任在旁观者中间扩散了,旁观者越多,每个人所感受到的责任就越少,提供帮助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这就是所谓的“责任扩散现象”。旁观者起到了责任分散的作用。许多研究证实了责任扩散现象,但也有研究发现旁观者数量对助人没有影响(Piliavin,1969)。
2.物理环境
研究者对天气、城市规模、噪声等物理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有研究者指出,天气条件对人们的利他行为起着很重要的作用(Shelly,et al.,2004),人们在阳光明媚、气温适中的天气条件下更愿意帮助他人(Cunningham,1979)。一些研究指出城市规模对利他行为的影响,认为城市越小、人口密度越小,利他行为就越多(Amato,1983; Levine,1994)。Mathew等人(1975)的研究显示,噪声会导致利他行为的减少。
3.时间压力
时间压力也影响利他行为。一般认为,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利他行为会明显增加,而时间匆忙会减少利他行为的发生。Dar1 ey&Batson (1973)研究发现,时间充裕的人比时间急迫的人更易提供利他行为。而Christensen等人(1998)认为,随着紧急程度的增加,人们的利他行为也会增加。
(三)受助者因素
受助者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求助者的人际吸引力。人们最热心帮助那些有吸引力的人,帮助那些渴望得到其赞许的人(Krebs,1970; Unger,1979)。另外,人们更愿意帮助那些与自己相似的受助者(Miller,2001; Hayden,Jackson,&Guydish,1984)。因为相似性容易使人产生亲切感,给予帮助时也更容易产生愉快的心情。在很多情况下,长相漂亮的受助者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帮助(Benson,Karabenick,&Lerner,1976),尤其是漂亮的女性更易得到男性的帮助(Mins,1975; Stroufe,1977; West&Brown,1975)。最后,一个人是否能得到帮助还部分取决于他是否值得帮助(Weiner,1980)。一般来说,人们更容易帮助那些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必须求得帮助的人。例如:人们更愿意去帮助身有残疾的人而不是去帮助一个喝醉酒的人,迷路的小孩比迷路的大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