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语义取向的篇章结构研究
语义取向篇章结构研究认为篇章的表层形式结构只反映了篇章的一部分意义,对篇章结构的充分描写要以语义的基本结构为基础,只有这样,表层的句法衔接手段才能发挥作用。在这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凡·迪克(Van Dijk)(钱敏汝,2001:17;姜望琪,2011:9)。凡·迪克认为篇章决不能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的特点之总和,说话人在生产篇章时以一个主要想法为出发点,然后逐步发展具体的意义组成部分,得出结论。篇章是命题通过相互之间各种不同的关系而构成的有序排列。篇章结构是个层次概念,上一层的语义由下一层的共有命题内容组成。由此上推,处于篇章意义结构最上层的那个能概括整个篇章内容的命题就是篇章的“宏观结构”(macrostructure)。
凡·迪克的篇章宏观结构理论由微观结构、宏观结构和宏观规则组成。微观结构指相邻句子(小句)间的关系,是相邻句子所表达的命题结合;宏观结构是篇章总体的语义结构,即篇章主题,是篇章的核心部分,经由语义的浓缩、提炼而推导出来,篇章其余组成部分的编排都围绕宏观结构这个核心。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是可变的,某个话语中的微观结构可以是另一个话语中的宏观结构(钱敏汝,2001:27—31)。
宏观结构可通过“删除、选择、概括、组编或归总”4个规则从局部的语义单位(即微观结构)中推衍出来。这4个规则可以并至2个:删除和概括。“删除”是删除一些非本质的、修饰性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对篇章整体理解无关紧要的命题,删除后不影响对语句后续意义的解释;“概括”有两种:一是通过删除一些不重要的信息,用一个新的较高层次的命题来代替原来的几个较低层次的命题。这种概括是一种语义蕴涵关系,如用上义词代替下义词,像“我买了苹果、香蕉和木瓜”可以概括为“我买了水果”。二是依据认知框架,用较高层次的命题表现。比如:“我要去北京,在网上订了飞机票,坐机场大巴去机场,我在柜台办了手续领了登机牌,飞机起飞了。”根据“坐飞机”的事件框架,可以概括为:我乘飞机去北京。
凡·迪克用“宏观结构”描写篇章结构,并对如何推衍出篇章主题的全过程作出了系统的归纳和描写。用宏观结构可以推出篇章主题。比如:
(1)1)王希孟为北宋末画院学生,2)曾得到徽宗赵佶的传授,3)20岁前后创作《千里江山图》。4)该画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5)画面上峰峦起伏,6)岗坡逶迤,7)林木深秀,8)溪水流泉,9)江湖浩渺,10)房舍屋宇,渔舟板桥,行人往来,充满生活气息。11)青绿画法应用到极致,12)设色厚重而鲜丽,13)色调单纯中求变化;14)构图布置繁而不乱,15)疏密有致,16)气势雄阔,17)为古代山水画的杰作。
(《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绘画史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
根据宏观规则,删除对其他部分理解不需要的次要信息,1)—3)句可改为:
1)王希孟是画院学生。
2)王希孟得到传授。
3)王希孟年轻时作《千里江山图》。
将“画院学生”“得到传授”“年轻时作《千里江山图》”抽象化,即运用概括规则,可推出1)—3)句的命题——绘画经历非同一般。
同样运用删除和概括,可推出4)—10)句的命题——画面秀丽,充满生活气息(画面好)。
11)—13)运用概括,“蕴涵性地保存住与原来信息的种种关联”(钱敏汝,2001:29),推出11)—13)的命题——青绿画法好;14)—16)也运用概括,推出命题——构图好。
最后再使用概括规则,推出篇章主题——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是杰作。
宏观规则能帮助读者排除与主题无关或对主题不那么重要的信息的干扰,步步接近主题,从而理解篇章内容和作者的意图。“宏观结构”属层级组织,操作上有递归性。描写篇章的宏观结构时,由低到高逐层循环使用宏观规则,直至最后推出整个篇章的宏观结构。
凡·迪克的“宏观结构”理论可用于推断篇章各部分的命题和整个篇章的主题。
篇章语义取向研究认为篇章存在语义基本结构,要以语义基本结构为出发点解释语义连贯和篇章的整体性问题。这种研究比形式取向的研究进了一步,但对社会语境的关注还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