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对策建议
这次调查表明,在创新中实现繁荣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普遍期盼与核心主题。受访者对研究个体、团队与国家三个层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意愿的高度评价,折射了学界强劲的创新追求和强大的创新动力;受访者对相关问题的回答中所体现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取向、以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的学术追求、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战略高度理解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不断增强着的学术自觉与学术自信等,既是近年来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以创新为主题追求繁荣发展的重要成果,也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奠定了良好的思想观念条件。但同时也应看到,受访者对研究个体、团队和国家三个层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和成效现状的评价相对不高、对研究主体学术素质因素的关注相对不足、对加强和改进学术环境建设的强烈期待等等,也反映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仍然任重道远的客观现实。与此相应,全面加强学术队伍建设、有效改善和优化学术环境、积极推进科研管理创新等,应当成为当下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必须关注的要务。
(一)关于学术队伍建设
学术繁荣,学者为本。人才辈出及其创造活力的充分发挥,既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根本前提,也是学术繁荣的重要标志。在这次调查中,仅35.4%的人认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创新能力“非常好或比较好”,但在对影响个体创新主要因素的选择中,研究者学术素质的选择率在诸因素中则处于最低位次,而在对近年来有关人才支持计划的评价中,逾六成的受访者又予以肯定性评价。对研究者创新能力评价的相对不高,突显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中人的建设的重要性;对研究者学术素质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诸影响因素中根本意义的关注不足,则提出了唤醒、激发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中最根本因素即人的因素应有关注的重要课题;对各类人才支持计划较高的肯定性评价比例同样表达了学界对学术队伍建设的热切期盼。因此,无论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一般规律而言,还是就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现实状况而言,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过程中,人的建设,队伍的建设,都应当始终摆在首要的、核心的位置。
坚持队伍建设为先,将人的建设摆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首要与核心位置,意味着在围绕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所采取的所有举措中,加强队伍建设应当是第一举措。这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学术队伍的建设中,在全面关注学者学术素质发展的同时,尤其应当注重加强学风建设、增进方法自觉,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战略科学家队伍的建设。
加强学风建设。调查中65.2%的受访者将“学风浮躁、急功近利”视作制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居该问题各选项之首,既反映了人们对学风建设极端重要性的肯定,也表达了人们对当下学风状况的忧虑和不满。针对这一状况,建议在学界普遍推进学风教育,将学风教育的起点延伸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起点,确立学者坚守优良学风的高度内在自觉;将学风要求真正贯穿于人才选拔、岗位录用、职称晋升等学者学术生涯的各个重要环节,形成弘扬优良学风的有力外在规约。
增进方法自觉。研究方法的运用状况直接关涉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进程。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曾引用哈佛大学卡尔·多伊奇等的研究报告,用以说明1900年到1965年62项“社会科学中创造性成就”的取得与研究方法之间的密切关系。[10]这次调查中,受访者对研究方法重要性的相对忽视,表明推动研究方法自觉的普遍性增进,是学术队伍素质建设中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建议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研究方法论和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研究方法的系统研究,加强国外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动态研究及积极引入,加强自然科学领域重要研究方法的吸收借鉴,与此同时,以课程教育、专题研修等多种形式开展研究方法的教育和培训,增进方法自觉,为推进研究方法创新从而助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奠定基础。
培养战略科学家。在学术队伍素质不断实现整体性提升的当前,能否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战略科学家队伍,应当成为队伍建设新的突破口。研究中受访者对学术带头人学术素养的高度关注,以及现实中人们强烈的“大师”情结,都体现了对哲学社会科学战略科学家重要意义的肯认及对战略科学家队伍建设的期盼。战略科学家队伍的建设,重在以战略科学家卓越的科学研究素养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其学术引领能力的建设,发挥其汇聚学术队伍、规划学术方向、开辟学术新域、导向学术前沿、设置国际性学术议题等方面的高端引领作用。
(二)关于学术环境建设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环境问题,在这次调查中成为受访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最为集中地凝聚着受访者,也表达着学界的普遍关切。受访者的普遍关注,既体现在对环境因素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中意义的看重,也体现在对当下学术环境肯定性评价比例的相对不高。与此相应,环境建设,应当成为进一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战略重心。
营造更加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政策和舆论环境。近些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环境和条件也实现了极大的优化和改善。但也应看到,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应同等重视的问题,在一些具体制度与政策规定中还未得到全面落实。研究中,有46.0%的受访者认为影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主要因素是“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视程度不够”,高达73.1%的受访者认为研究经费投入不足,都是这些客观现实的具体反映。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将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切实推进,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国家荣誉制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舆论环境,进一步增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学术自由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重要前提。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进程中,要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宪法和法律所保障的各项自由,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实事求是基础上提出新理论、创立新学说、探索新领域,提倡不同学派、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开展同志式的切磋讨论”,“反对用行政手段干预学术自由,对学术问题妄加评判,擅作结论”,[11]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给学者的学术志趣和学术个性提供自由展示的空间,给学者的学术理想创造自由驰骋的天地。
营造鼓励创新、质量第一的评价环境。改进学术评价,营造鼓励创新、质量第一的评价环境,应在观念、制度、方法诸方面并举共进。观念上要确立理性的创新观,将质量作为学术评价的核心尺度,将创新和质量导向贯穿于学术评价的各个环节和层面;制度上要科学制定衡量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程度与质量水平的标准体系,根据研究成果类型的不同建立健全分类评价标准体系,依靠学术共同体的力量形成同行评价的有效机制;在方法上,要努力探索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相协调、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衔接、当前评价和长远评价相补充的方法体系。要通过学术评价的改进,切实解决评价的创新与质量导向不力、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等现象,让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三)关于科研管理创新
无论是学术队伍的建设,还是发展环境的优化,都既是哲学社会科学管理的重要任务和内容,同时又都受制于哲学社会科学管理的整体思路和水平。这里强调管理创新,就是要坚持队伍建设为先、环境建设为重,将队伍建设为先、环境建设为重的理念和要求贯穿于各项科研管理的举措之中,使科研管理的一切展开,都能够有效服务于学者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学者学术创造活力的充分发挥,有利于良好学术发展环境的形成,有利于科学研究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是判断科研管理创新是否符合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要求、具有怎样的服务学者发展、学术发展作用的核心尺度。在这一总体思路下,就这次调查结果来看,科研管理创新还应当注重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与建设举措的坚持、完善和强化,加快推进全国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推动科研管理更加切合学术发展的规律等。
坚持、完善、强化行之有效的管理与建设举措。管理创新并非仅指推出新的管理与建设举措。对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和建设举措予以坚持、完善和强化,同样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本次调查中,受访者对近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一些重大举措都给予了非常明确的支持,对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积极意义给予了比较充分的肯定。对于此类管理和建设举措,应在开展深入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当下运行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对其提出的新要求,在坚持中完善,在完善中强化,一以贯之而又与时俱进,更好地发挥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积极作用。
加快全国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步伐。调查中,78.6%的受访者明确支持“建构全国性学术研究信息共享平台”,反映了学界的集体需求与共同呼声。这一平台的建设,是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工程,有利于研究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便利条件,更准确地把握研究现状和学术前沿,更合理地进行研究规划,也为学术研究推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合作提供了便利。建议在整合全国高校有关学术数据库、信息平台建设已有资源的基础上,集成优势、统筹规划,及时启动此类建设工程,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奠定先进、强大、共享的技术支撑体系。
推动管理更加切合学术发展规律。符合规律的管理创新才会真正具有创新意义。调查中,受访者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举措的肯定性评价比例达36.5%,但否定性评价比例也达到23.6%,这种评价中既包括受访者对创新举措多寡的评判,同时也体现着其对创新举措是否符合规律的各自感受。这次调查中反映出的一些规律性问题,对科研管理创新具有多重参考意义。如受访者职称、年龄、学历不同,对经费投入力度、方式的看法各不相同,反映了不同职称、年龄、学历的研究者有关需求的不同特点和规律,如何根据这一规律建立弹性多元的项目资助体系及经费投入方式?基于不同年龄段的研究者表现出的创新意愿的强弱变化,及随着年龄由少到长发展变化而创新意愿的强度呈现出的“V”型变化,如何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使每一年龄段的研究者创新激情与活力都得到有效保持和激发?又如,研究表明,高校层次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效直接相关,“985”“211”等类型高校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方面发挥着主导性和主力军的作用,那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高为突破”,“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12],等等。当然,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探讨,以及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更加切合学术发展的规律,是一个宏大艰深的课题,需要我们付出极其艰辛的努力。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
[1] 调查的高校名单如下: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辽宁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三峡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新疆师范大学。
[2] 数据统计中,存在个别问卷有关题目未作回答现象。
[3] 参见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编《立足创新 提高质量——2006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会议材料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3—58页。
[4] [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317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6] 同上书,第271页。
[7] 同上书,第273页。
[8]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9] 在调查中,我们将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状态分为五个等级:(1)为最强正面评价,(2)为次强正面评价,(3)为中性评价,(4)为次强负面评价,(5)为最强负面评价。其中(1)和(2)在文中概述为“肯定性评价”;(4)和(5)在文中概述为“否定性评价”。
[10] 参见[美]丹尼尔·贝尔《当代西方社会科学》,范岱年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11] 江泽民:《推动科技进步是全党全民的历史性任务》(1989年12月19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85页。
[12]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