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江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作为制造业大省和沿海经济强省,江苏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样突出。产能过剩问题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历史成因,产能过剩作为一种产业风险,不仅影响行业内企业正常经营,还会破坏整个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从静态产能指标来看,江苏七大支柱产业中除纺织业之外,电子、化工、电气、钢铁、通用设备、金属制品这六个产业均表现出极为显著的产能过剩现象;从动态效益指标来看,江苏七大支柱产业的企业亏损现象严重,产品销售率波动很大。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需要通过实施“退下去”、“升上去”、“走出去”三大战略全面化解江苏产能过剩矛盾:既要把绝对产能过剩“退下去”,也要通过扩大内需增加需求与产品创新改善供给让新兴产业“升上去”,还要通过加快国内企业“走出去”,缓解产能过剩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品的日益丰富,我国部分工业领域也频繁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和沿海经济强省,产能过剩问题同样突出,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消化和治理,江苏产能过剩的矛盾可能演化为全国的“重灾区”。为此,我们必须深刻分析产能过剩形成的背景及其对宏观经济的综合影响,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江苏重点支柱产业的产能过剩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化解江苏产能过剩的相应对策。
一 产能过剩形成的背景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产能过剩现象并不是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才出现的新问题。事实上,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末开始,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工业产品的日益丰富,我国部分产业一直潜伏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风险。
(一)产能过剩形成的背景分析
产能过剩现象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历史成因,它不仅是由经济周期引起的,更可能有投资层面的原因。一种得到普遍认同的观点是从地方政府的行为入手分析产能过剩的背景和形成机理。
众所周知,我国的分税制改革始于1994年,中央政府放权让利给地方政府的步伐不断加大,特别是共享税、地方税和中央税的划分进一步明确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的财权和事权。客观上说,分税制改革的宗旨是让地方政府拥有更大的财政自主权,赋予地方政府本区域范围内更多的独立决策权。但是,分税制导致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必然产生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冲动。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税基,必须推动地方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投资项目和投资额度。因此,地方政府有很强的动机去争取项目资源,扩大投资规模。各地恶性竞争的结果必然是国内产能的急剧膨胀。
与此同时,政府官员也有自身的政治晋升激励。在现行制度下,中央和上级政府有权决定下级政府官员的任命。而长期以来考核GDP增长成为政府官员晋升体制的重要内容。在这种体制下,地方政府官员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体制促使地方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而实施区域封锁、地方保护主义等政策,帮助本地企业降低沉没成本,消除本地企业进入壁垒。这样一来,在现有的政治晋升体制下,往往是高产值、高资本投入的大型企业获得此部分低价土地和金融资源,并最终导致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
(二)产能过剩的发展历程
研究显示,我国先后经历过三次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第一次是1998—2001年,第二次是2003—2006年,第三次是2009年至今。在第一次产能过剩发生时,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以及国内经济多方面深层矛盾的发展,我国经济从1997年以来开始面临着持续几年的通货紧缩困扰。在总需求不足以及其他结构性因素作用下,一些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并面临价格走低,经营亏损和库存积压问题也十分严重。据统计,从1997年到1999年,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连续三年均低于100,而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最低降至3%以下。1998年,国家统计局对9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进行了普查。普查结果显示,其中有一半左右的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最低的仅有10%。针对这一问题,中央政府采用了限制地方政府投资、淘汰落后产能以及限产利库等措施。
在第二次产能过剩发生时,特别是2003—2004年和2006年前后,我国在经济处于繁荣和过热的条件下也出现了工业出厂价格大幅下滑和企业效益水平回落的现象,这表明在部分工业领域存在现实的或潜在的产能过剩风险。针对这一问题,在2005年,国家发改委将钢铁、电石、水泥、电解铝和汽车制造等11个行业列为产能过剩行业。国务院于2006年发出了《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将钢铁、铁合金、汽车制造、电石、电解铝等行业列为产能过剩行业,并将水泥、纺织、电力和煤炭行业列为具有潜在产能过剩可能性的行业。在《通知》中还具体提出了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和原则,以及调整的重点措施。
在第三次产能过剩发生时,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外部市场对我国产品的需求下降,引发了国内经济再次进入周期性低谷期,我国产能利用率再次大幅下滑。针对这一问题,国务院于2009年9月批转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通过环境手段严控项目开工、依法依规供地用地、实行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等措施加大力度整治产能过剩;在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2010年4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目标任务以及重点工作的详细分工情况。随后在2010年8月,工信部向社会公布了18个工业行业涉及2087个企业的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
(三)产能过剩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从产能过剩的经济效应来看,无论对微观还是宏观经济都会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引发大规模经济危机。产能过剩作为一种产业风险,不仅影响行业内企业正常经营,还会破坏整个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
对微观经济主体而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将导致:产品价格竞争激烈,行业利润率降低,产品价格大跌,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滑坡。企业开工率降低,产品产销率下降,库存增加,成本上升。进而导致企业的亏损面进一步扩大,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企业倒闭现象严重。
对宏观经济而言,如果任其发展,产能过剩得不到有效控制,对宏观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在物价方面,许多行业产能过剩,将导致物价总水平明显下降,形成很强的通货紧缩压力,增加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经济增长的动力方面,产能过剩的发展将会使企业的投资预期和居民的消费预期下降,使经济增长支撑力不足,由此使经济增长面临越来越明显的下行压力;在金融风险方面,产能过剩的发展将会导致银行不良资产明显增加,金融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增大。
二 江苏产能过剩的现状评价
江苏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制造业无论从规模、效益还是发展水平上来说,均已奠定了在全国不可动摇的重要位置。在国际经济环境低迷不振的大背景下,江苏作为世界重要的制造基地,必须警惕产能过剩的潜在风险。为此,结合我国产能过剩的特点,对江苏各类产业的产能过剩现状进行全面评价。
(一)从六大产能过剩行业看
从我国六大产能过剩行业来看,江苏省的行业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占比很高,且面临国际需求大幅下滑后的严峻考验,产能存在极大的过剩风险。我国产能过剩行业主要包括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光伏(多晶硅)、风电设备、船舶制造等行业。2012年,江苏省生产钢材10989.18万吨,列全国第二,占全国的比重为11.53%;生产水泥16775.47万吨,列全国第二,占全国的7.6%;生产平板玻璃5884.66万重量箱,占全国的8.2%。2011年,船舶行业造船完工量为639艘2793万载重吨,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3.8%,占全国产量的36.4%,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6.4%。2011年,江苏光伏企业生产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等光伏产品更是占据了全国70%和世界50%以上的市场份额。江苏省现有约10多家风电整机生产企业,风力发电机、变压器等关键部件国内占有率为50%左右,风电齿轮箱占到80%,1.5兆瓦甚至3兆瓦风机出现同质化竞争。可以看出,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消化和治理,江苏产能过剩的矛盾可能演化为全国的“重灾区”。
(二)从具体工业部门看
从具体工业部门来看,江苏省的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较为突出。通过对2007—2011年江苏工业各行业的固定资产原值产出率[1]及相关经济效益指标进行测算,再结合江苏的制造业大省的现实以及指标的动态变化,发现以造纸和纸制品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和以化学纤维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为代表的重工业可能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矛盾。其中,造纸和纸制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产出率从2007年的130.18%下降到2011年的119.84%,资金利用率从5.62%下降至4.86%,同时年均企业亏损面达12.61%。2011年,化学纤维制造业的固定资产原值产出率仅为224.95%,从2008年的208.87%下降到2011年的140.5%,企业亏损面和库存—销售比分别达14.05%和10.63%,资金利用率则急剧下降,一年间从10.48%下降至7.1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固定资产原值产出率逐年下降,成本费用利润率从6.27%下降至5.14%,资金利用率则从9.81%下降至6.53%,下降了约3.3个百分点,年均企业亏损面为13.04%;自2007年以来,库存—销售比一直在10%以上,年均库存—销售比为11.29%,是这六个行业中最高的。
作为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五年平均固定资产原值产出率只有275.99%,2011年只有251.92%,远远低于制造业中位列第一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611.92%),也低于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其他资本密集度相当的行业;更为严重的是,该行业的平均企业亏损面是全部工业中最高的,达到19.78%,其中2008年、2009年、2011年三年均超过20%,近五年来的资金利用率也不断下滑,同为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也出现类似状况。作为资源型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固定资产原值产出率则一直在60%左右徘徊,远远低于所有制造业行业,企业亏损面一直居高不下,2011年企业亏损面已达到26.55%,成本费用利润率则从2008年的14.25%下降至2011年的4.7%;2011年资金利用率也只有2.55%,是所有工业行业中最低的。
(三)从静态产能指标看
从静态产能指标来看,江苏七大支柱产业中除纺织业之外,电子、化工、电气、钢铁、通用设备、金属制品六个产业均表现出极为显著的产能过剩现象。按照欧美国家的产能过剩评判标准,产能利用率低于80%即说明可能存在产能过剩现象。笔者运用生产能力利用率法,对“十一五”以来江苏制造业七大支柱产业的产能过剩程度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在2006—2012年间,除纺织业之外,其他六个支柱产业的产能利用率均值都显著低于80%,有的甚至跌至60%以下,其分别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65.8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6.3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58.4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76.61%、通用设备制造业76.66%、金属制品业64.78%。再考虑到江苏这些行业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如2012年的集成电路产量列全国第一,占全国35.55%,化学农药原药、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9.75%、25.03%,产能过剩形势可谓十分严峻。
(四)从动态效益指标看
从动态效益指标来看,江苏七大支柱产业的企业亏损现象严重,产品销售率波动很大,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已成为“强过剩”行业。在上述静态产能利用率分析的基础上,借助行业企业亏损面和产品销售率的动态变化来揭示江苏省支柱产业的产能过剩程度。“十一五”以来,江苏支柱产业企业亏损严重,产值比重最大的几个行业年均企业亏损面几乎都在10%以上,特别是产值位居首位的电子通信行业达到19.50%,其中2008年、2009年、2011年均超过20%(表1)。
表1 “十一五”以来江苏七大支柱产业的企业亏损面情况 单位:%
图1给出了“十一五”以来各年与上年产品销售率的差值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七大产业的产品销售率波动很大,这是由市场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背景下产品库存大量积压导致的。进一步地,通过计算2006—2011年产品销售率的均值,可以发现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该值为-0.19(小于0),说明其产销率的长期下降趋势使得产能利用率回升的可能性大大减小,故已成为“强过剩”行业。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下行的影响,钢材需求明显放缓,产能过剩问题不断凸显,钢材价格大幅下跌,企业效益显著下滑,钢铁行业整体处于净亏损状态。江苏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南钢股份业绩快报已显示,公司201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20.8亿元,同比下降16.8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5.66亿元,同比下降271.66%。
图1 “十一五”以来江苏七大支柱产业产品销售率波动情况
三 江苏产能过剩矛盾的成因分析
根据与经济周期的关系,产能过剩一般可划分为“周期性过剩”和“非周期性过剩”。对于周期性过剩,当经济由复苏走向繁荣时,富余产能减少,这种周期性产能过剩可以得到化解。相对地,非周期性过剩则是由经济周期之外的因素作用而形成的,又包括“结构性过剩”和“体制性过剩”。
根据产能过剩的形成与表现,还可以分为下列三部分:
过剩产能Ⅰ:市场竞争所需要的正常的产能过剩量,即为利润而生产的企业,必然出现的社会可容忍的剩余量。这部分未利用的产能大约占15%—20%。
过剩产能Ⅱ:地方政府追求GDP、强势的投资驱动所造成的产能过剩量。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追求GDP和财政收入的体制背景下,政府通过扭曲要素价格体系,甚至不惜牺牲环境追求产能,导致投资过度和产能过剩。二是在审批经济的背景下,“审批”的行政垄断诱发的“暴利效应”,驱使企业竞相获取批文,从而使一些行业投资增长迅速,吸引了大批社会资金的流入,最终使这些行业产能过度扩张。这部分主要是体制性过剩。
过剩产能Ⅲ:在目前的转轨经济中缺少一种自我纠错机制,往往是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以及体制改革的滞后,使我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难以实现,结果造成同类低档次的过剩产能累积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这部分主要是结构性过剩。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江苏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不是相对的过剩,而是绝对的过剩。从造成江苏产能过剩的原因来看,虽然有世界经济低迷、外需下降等周期性的因素,但主要是结构性过剩(过剩产能Ⅲ)和体制性过剩(过剩产能Ⅱ)。其中周期性过剩可以通过经济增长提速得到市场的自我纠正,而结构性过剩特别是体制性过剩则需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及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改革来解决。
(一)结构性过剩主要是由江苏当前的以出口导向的代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决定的,这类过剩主要出现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生产环节
中国目前是制造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一的国家,而江苏省又是国内制造业比重较高的省份。在现在的人均GDP水平下,中国制造业的比重要大大高于世界其他处于同等发展阶段的国家。这一格局的形成与中国加入以“制造、装配、加工、组装”为主的全球产品内分工的特征有关,也是世界经济危机必然会对江苏制造业造成较大冲击、形成较大过剩产能的特别原因之一。江苏制造业的规模虽然大,但制造业产业的强项内容主要还是国际代工的制造过程,不是研发设计和品牌网络营销;是普通消费品和一般制造产品,而不是以装备工业、医药、信息产业等为主的高技术产业领域。低端产品国际代工的市场结构特性是技术和投资壁垒低、进入门槛低,因此在面临国内外异常激烈的进入竞争的情况下,尤其是一些地方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手段突破进入壁垒的情况下,叠加国际市场的需求萎缩因素,必然形成较高的过剩产能。
(二)体制性过剩主要是由负债式增长背景下强势地方政府的GDP追求和投资驱动所导致的,这类过剩主要出现在重化工行业和新兴产业
在目前的体制下,产业企业背后都有政府因素。第一,地方政府利用模糊的土地产权、金融机构的预算软约束等为投资者提供廉价土地、帮助获得金融贷款、给予财政补贴和减免税收等措施,导致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第二,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及体制改革的滞后使得我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的不完善,企业不能正常破产倒闭,往往造成产业同构化现象严重、产业竞争过度。第三,在当前居民消费增长内生机制尚未形成以及民间投资缺乏活力的情况下,单纯依赖投资和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地方政府对投资有着强烈的偏好,而一些带有垄断性特征的产业所形成的“暴利效应”,使得如房地产、钢铁、船舶等行业投资增长迅速。如果要完成去产能化,则可能意味着要出现GDP下降的趋势,这会损害地方政府官员的利益。
四 三管齐下——“退下去”、“升上去”、“走出去”全面化解江苏产能过剩矛盾
化解产能过剩问题,需要多管齐下:既要把绝对产能过剩“退下去”,也要通过扩大内需增加需求与产品创新改善供给让新兴产业“升上去”,还要通过加快国内企业“走出去”。
(一)“退下去”战略化解江苏产能过剩矛盾
毫无疑问,让过剩产能,尤其是落后产能退出市场的治理思路也即“退下去”战略自然成为化解产能问题的首选。如何更好地实施“退下去”战略以真正实现淘汰落后、过剩产能的目的?笔者认为,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革现有的财政分权、政绩考核等体制,彻底打通调控政策的传导路径
财政分权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建立起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政府间关系。在减税的总原则下,开辟新税源,比如资源税,来增加地方政府的财税收入。同时,用更科学、更全面及便于量化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来取代以GDP为核心的考核制度,考核过程中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
2.调整调控方式,逐步用经济杠杆来替代行政控制
目前,我国在治理产能过剩的过程中较多地使用了行政手段。应该尊重市场规律,更多地使用经济手段去调控,例如根据地区和产业特征征收差异化的税种和税率,将所有制偏向、区域偏向的税式支出政策更多地转向产业偏向等等。
3.鼓励兼并、重组
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落后产能主要通过环保、节能以及技术门槛进行淘汰关停。这会产生两个后果:一是企业经营受到影响甚至倒闭;二是地方政府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受到侵犯。因此,出现了很多诸如将一些已经关停的生产线重复上报的抵制现象。为此,应该将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重心转向兼并重组。鼓励企业沿着规模适度化方向进行合并,鼓励企业以母子公司制的形式和中小企业形成纵向联合。对于异地的兼并重组,在政府税收方面实行分成,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引导兼并重组的积极性。
4.完善银行信贷控制
目前,银行贷款仍然是我国企业融资的最重要来源。现实中,地方政府可以对本地银行机构或分支机构施加影响干预信贷投放。要实现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就必须切断落后产能的资金链。在当前的制度背景下,建议将对过剩行业的信贷审批投放权收到省级分行,同时参考日本的主办银行制度,加强银企合作与了解。
5.加强对过剩要素的治理
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的难点之一就是对过剩要素如生产设备、失业劳动者的处理。这方面可以借鉴日本治理产能过剩的经验:对于生产设备,实行设备注册制度,限制非注册设备的使用,对经核实确属过剩、落后的设备,政府以专项资金的形式对其进行收购报废。对于失业劳动者,积极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并在信息和培训方面帮助失业人员,为其创造再就业条件,必要时对其进行补助和救助。
(二)“升上去”战略化解江苏产能过剩矛盾
如果说“退下去”战略侧重于从供给端入手,那么“升上去”战略则是侧重于从需求端着手。或者说,“退下去”战略着力于做好淘汰落后产能的“减法”,“升上去”战略则着力于做好扩大需求的“加法”以及加快产品创新的“乘法”。
新兴产业出现过剩,是中国现有地方政绩考核体制下产能过剩的特点。特别要注意不能继续沿用过去发展新兴产业的做法,从而使朝阳产业办成夕阳产业。采用“升上去”战略培育新兴产业,应该做到:
1.新兴产业的产业政策要设置明确的市场进入门槛
新兴产业政策目标不仅在于形成多少产能,重要的是形成一个有序的市场,以确保新兴产业的稳定发展。这个有序市场的特征是:建立了很高的进入门槛,市场机会相对小,新进入者难以入场。这样的有序市场就很少会发生无序的价格战。
2.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内市场需求
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要从扩大内需特别是启动民间消费入手,而增加居民收入又是推动内需扩大和民间消费增长的关键因素。提高居民收入,一方面要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3.致力于抢占新兴产业的研发与品牌营销的产业链左右高端,避免过多企业集中于中间低端
从全球价值链角度看,必须引导新兴产业尽早占领产业技术创新左侧高端,同时向品牌与营销的右侧高端进军。相应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如金融、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要重点向研发与品牌环节倾斜,而不是产能爆发环节,坚决避免GDP思维和所有权思维,避免按照公有化程度、企业产能规模等非技术和效率标准制定优惠政策的倾向。
4.从产业特性引导新兴产业成长,避免行政主体驱动的投资发展
一方面,应尊重新兴产业的自身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发展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政府既要避免将新兴行业做成形象工程、避免“圈地规划”一哄而上,也要做好战略规划、培育生产要素市场、构建激励创新的制度政策。
5.推动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
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落后产能,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可以促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如果脱离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新兴产业既不能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又不能利用来自传统产业的广泛需求,因此必然会失败。
(三)“走出去”战略化解江苏产能过剩矛盾
实施“走出去”战略化解江苏产能过剩矛盾,是一条提升江苏开放型经济水平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得益彰的可行途径。江苏现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差额很大,真正能“走出去”的企业很少。其实江苏进一步提升全球化发展的水平,在“引进来”方面作为的空间并不大,至今只有加大“走出去”的步伐,才会有新的成绩和政绩。“走出去”具有消化过剩产能的积极效应。最近无锡长电科技收购了新加坡的方面相关研究所,就是高新技术“走出去”成功控制产业链高端的典型。
江苏省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的行业类型主要有三类:一是以资源为导向的重工业;二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轻工业;三是以技术为导向的新兴产业。针对不同类型行业的产能过剩,应采取不同的“走出去”方式。
1.资源导向型重工业企业“走出去”的区位
应选择那些自然资源丰富、能源产量高的国家或地区,投资方式应以新建为主。尤其要以与我国外交、经贸双边关系好,社会、政局比较稳定的周边和非洲国家为重点,兼顾拉丁美洲、油气资源丰富的中东地区以及其他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应以新建投资为主,分阶段进行,逐步建立工作基础。
2.市场导向型轻工业企业“走出去”的区位
应首选市场需求大的国家或地区,投资方式应以新建为主。考虑到经济危机后世界需求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别以及江苏省轻工业产品特征,主要还是应以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重点。投资方式也应以新建为主,但尤其需要重视销售终端的建设,如建立连锁专卖店、品牌专卖店等,掌握销售渠道和价值增值环节,从而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3.技术导向型新兴产业企业“走出去”的区位
应选择同类产业发展迅速、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投资方式应以并购为主。破解新兴产业产能过剩危局的根本路径是:一方面转而补贴消费者,刺激国内需求扩大;另一方面提高技术水平,加强产品创新,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跨国并购,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规模,广泛吸收国外高级生产要素来提高江苏省新兴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产品全球竞争力。
需要指出的是,“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比较优势的培育。在“走出去”之前,应该加大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兼并重组力度以增加对外资本的控制力和竞争力。此外,还应该积极推动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提供制度激励和体制保障。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
2.王小广:《产能过剩:后果、原因和对策》,《中国经贸导报》2006年第6期。
3.周劲、付保宗:《产能过剩的内涵、评价体系及在我国工业领域的表现特征》,《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10期。
4.李静、杨海生:《产能过剩的微观形成机制及其治理》,《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5.王晓姝、李锂:《产能过剩的诱因与规制》,《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第9期。
6.耿强、江飞涛、傅坦:《政策性补贴、产能过剩与中国的经济波动》,《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5期。
7.王立国、高越青:《基于技术进步视角的产能过剩问题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第2期。
8.王立国、张日旭:《财政分权背景下的产能过剩问题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第12期。
9.沈坤荣、钦晓双、孙成浩:《中国产能过剩的成因与测度》,《产业经济评论》2012年第4期。
作者信息:
研究基地:江苏转型升级研究基地
承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首席专家:刘志彪、张九汉、施建军
课题负责人:刘志彪
主要参加人员:章寿荣、杜宇玮、王树华、程俊杰
[1]因统计数据所限,固定资产原值(净值)产出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产能利用率的替代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