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地理集聚:分工-空间外部性的理论视角与实证检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人口和经济活动尤其是经济生产的日益集聚(世界银行,2009);并且,集聚是许多产业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它是某种规模报酬递增的普遍影响的明证(克鲁格曼,2002)。产业地理集聚是指一个或者多个产业及其经济活动在特定地域范围的集聚,它是产业及其经济活动相互接近的一种趋势。现有关于产业地理集聚的研究基本都着眼于制造业和服务业,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城市发展具有集聚的典型特征,而集聚在城市的产业基本都是制造业和服务业;二是影响经济活动地理集聚的因素包括第一自然因素(自然资源禀赋等)和第二自然因素(经济主体间的经济距离、规模报酬递增、产品差异化、市场需求等)两类(Krugman,1993; Overman,Redding and Venables,2000)[1]。影响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的因素通常被认为主要是第一自然因素,特别是对土地和自然气候的依赖决定了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的基本特征。

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事实是,由于中国农业领域改革的深入,融入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的增强,导致了中国不同区域的农业贸易条件、要素价格等发生了较大变化;相应地,中国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农产品生产的空间布局在全球化和市场化力量的共同影响下发生了显著变化(杜志雄、肖卫东,2010),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趋向于集聚,已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景观的一个突出地理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经济活动的地理集聚特征和发展趋势不断增强(曾国平、罗航艳等,2010),区域差异化程度不断加深。农业尤其是主要农产品生产的地理集聚特征日益凸显,地区专业化特征也日益明显,突出表现在:各地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的趋势逐步显现(苗齐,2003),优势农产品生产日益向优势区域集聚,区域集中度稳步提高,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农业部,2008);农业生产形成了明显的产业带和块状生产布局(张红宇、杨春华等,2009);农业产出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中心—外围”空间分布模式,具有比较明显的局域地理集聚特征和空间相关性(吴玉鸣,2010)。在中央大力发展农业的政策支持下,各级地方政府纷纷设立国家级、省区级、城市级以及县级的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示范基地等。总之,无论是宏观尺度还是微观尺度,中国的农业地理集聚现象不断涌现,地理集聚格局日益凸显。

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现代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特色化和专业化,以及农业经营的产业化发展,影响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的因素也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第二自然因素的影响作用逐步显现并日趋突出。农产品商品化率的提高,促使一些农产品(例如,蔬菜、花卉等)倾向于布局在城市周边或者郊区生产,以便接近消费市场和迎合经济增长后农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农业生产集约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促使现代农业生产成本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不可流动的土地类生产要素成本比例相对下降,而可以流动的资本、劳动力生产要素的成本比例相对上升,农业知识和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整合和规模化,使农业具有较强的非农化特征,强化了农业发展对于其他产业,特别是科技、融资、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农户与企业之间在成本和需求上的联系增强;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基本力量和需要实现的两大转变,这“两化”过程都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的变化。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地理集聚发展。

近年来,中国农业生产的空间布局问题也被提升到空前的政策高度。在战略上,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的优化和主要农产品生产的地理集聚发展,并视其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步骤,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路径,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增强农业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方式。

2003年以来,国家先后实施和正在实施两轮《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2008—2015)》,以明确优势产品和优势区域发展定位与主攻方向,加速农产品产业带的发展进程。2004—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明确提出,要加快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和推进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推动农业生产的地理集聚和产业升级整合。《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求搞好农业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2010年12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突出强调,“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重点加强粮食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大城市郊区农业区、东部沿海农业区、农垦经济区和草原生态经济区等六大农业区域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把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作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战略重点,强调指出:“要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

可见,中国农业生产也具有典型的地理集聚特征,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变化的影响因素也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推动农业地理集聚已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政策和空间布局政策。一直以来,许多学者就中国农业生产空间布局问题进行了研究,尤其是最近以来,关于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日益增加,并且现有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变化的演进趋势和成因,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没能够将农业地理集聚和集聚经济作为研究对象,也没有建立统一的分析框架和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由于这些方面的现有研究不足,将导致无法准确把握和认识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的现状、变化趋势及其演变规律,无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科学估计,更无法根据和利用集聚经济来合理制定、有效实施和动态调整农业产业布局政策,实现长期政策目标。

由此,在以上背景下,关于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的系统而又细致的研究亟待展开,这对于准确把握和认识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的发展现状、变化趋势、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丰富和拓展农业地理集聚的研究内容,完善研究农业地理集聚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研究结论以及据此提出的政策建议,对于制定和调整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产业布局政策和区域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