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之网:客家孝道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走进田野

第一节 赣南客家区域文化

笔者所调查的白鹭古村作为一个普通村落必然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但是,它作为一个客家村落,也必然具有赣南区域文化的一些特征。下面笔者将就赣南客家区域文化进行简单介绍。

赣州政区历史悠久,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以来,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赣州古称虔州、赣南、南赣,因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南康郡为虔州,故称虔州;因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以“虔”字为虎头,虔州号“虎头城”,非佳名[1],诏改虔州为赣州,取章、贡二水合流之义,赣州名始于此;因宋代分设南安、虔(赣)州两个行政区,故简称南赣;因位处赣江上游,江西南部,并于清康熙年间和民国初先后置分巡赣南道和赣南道,故俗称赣南。

赣州辖1区2市15县1个开发区,即章贡区、南康市、瑞金市、赣县、信丰县、大余县、上犹县、崇义县、安远县、龙南县、全南县、定南县、兴国县、宁都县、于都县、会昌县、寻乌县、石城县,以及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2009年末,全市共有283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5个管理区、10个国有林场、3466个村民委员会、48718个村民小组。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东邻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毗广东省梅州市、韶关市,西接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市和抚州市。地处北纬24°29′—27°09′,东经113°54′—116°38′之间。纵距295公里,横距219公里,全市总面积39379.64平方公里,占江西总面积的23.6%,为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赣州市是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的腹地,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也是连接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的纽带。“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自古就是“承南启北、呼东应西、南抚百越、北望中州”的战略要地。

2009年末,赣州市总户数260.78万户,总人口896.99万人,比年初增加8.04万人。农业人口709.53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9.1%;非农业人口187.46万人,占总人口的20.9%。男性465.83万人,女性431.16万人。平均每户人口数为3.44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27.78人,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97‰。

赣州市地处中亚热带南缘,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冬夏季风盛行,春夏降水集中,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酷暑和严寒流时间短,无霜期长等气候特征。[3]

从官方立场出发,赣州市政府为赣南打造了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红色故都、生态家园、稀土王国、世界钨都和脐橙之乡等诸张城市名片。赣州有保存完好的宋代古城墙,尤为珍贵的是,在古城墙上保留有数以万计的带有文字的城砖,这种砖被称为“铭文砖”,上面载有不同时代的不同内容,最早的铭文砖记于北宋熙宁二年(1069),最晚也记于民国四年(1915),全国各地也有一些地方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墙城,但大多为明代城墙,唯独赣州古城墙为宋代城墙,故称江南宋城。赣州是章江、贡江、东江源头,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全市有森林公园22个,面积为13.56万公顷,故有生态家园之称。从1927年起,红军就在赣南建立革命根据地,并且将瑞金定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故有红色故都之称。由于赣南脐橙个大、色艳、果甜,故行销全国各地,且品质超过日本、美国等地产的脐橙,因此也大量出口国外,故有“脐橙之乡”之美誉。另外,赣南是全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美誉。

赣南近900万的人口中,客家人接近95%,因此赣州又有“客家摇篮”之称。赣南地处赣闽粤边交界之处,交界地区的赣南、闽西、粤东是客家人的聚居三角地区,三角地区之内的客家人有较多的互动,在文化、经济、生活诸方面存在较多的相似性和同质性,且为目前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区域,而且这个区域也是客家文化形成并播迁的区域,因此客家学界也有将这一区域整体研究的趋势。如劳格文主持的系列《客家传统社会调查丛书》现已推出30余卷,均是在这个区域展开。[4]王东也认为,要研究客家方言群的历史与文化,“赣闽粤边”无论就其作为一个地理空间,还是作为一个社会空间而言,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赣闽粤边”之所以要被视为一个基本的研究单位,首先考虑的就是这一地理区域的内在完整性和这一特定社会空间的不可分割性。其次,把这一特定的地理区域当作一个基本的研究单位,通过对这一特定地理区域的开发过程、社会变迁和其他历史与文化事象的系统梳理,我们对客家方言群的来龙去脉,或许会有一个更加完整和真切的认识。[5]

一个文化区域何以区别于其他文化区域,有何标准?周振鹤认为,文化区域主要是由感知而来的认识,当选取不同的文化因子作为划分文化区域的标准时,其范围也会有不同的形态。在各文化因子中,语言、风俗、宗教都是比较重要的标准,而其中语言的标准更显突出。[6]

黄国信等人则认为区域与在长期历史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各种要素(如地理、市场、语言、风俗、族群)及其与之相应的主观认知息息相关,是存在于人们心目中的多层次、多向度、动态而弹性的指涉,现代学术语境中的所谓“国家—地方”、“大传统—小传统”、“普遍性知识—地方性知识”等概念在这里都不再那么泾渭分明。[7]

尽管赣闽粤边客家文化区域之内的文化具有较大的同质性,但一个大的文化区也可以更进一步地划分为更多小的文化区域,如赣南、闽西、粤东等次级客家文化区。由于文化生态的不同,各次级文化区域也有一定程度的区别,如从方言而言,虽然各地均操客家方言,但各地客家方言口音还是有一些差别,甚至有的地区之间的差异达到了互相听不懂对方讲话的地步。再如虽然同为客家建筑,但闽西的客家建筑以土楼为主,赣南以围屋为主,而粤东则以围龙屋为主。再如民间信仰,虽然三地民间信仰均是儒、道、佛各种信仰杂糅,且同多于异,但三地均有明显的主要流行于本地区的民间信仰,如闽西的临水夫人陈靖姑的信仰、粤东的三山国王信仰、赣南的许真君信仰等。

下面笔者将主要介绍一下赣南地方社会的区域特征:

关于赣南的地理、地形,黄志繁描述为:赣南地处赣江上游,“南抚百越,北望中州”,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要冲。其东部的武夷山脉,连绵于宁都、石城、瑞金、会昌、寻乌等县,是江西与福建的分界线。南部是著名的南岭山脉,大庾岭与九连山起伏于大余、信丰、全南、龙南、定南等县,岭南即广东,西部有罗霄山脉的诸广山,盘踞在上犹、崇义、南康等县境而邻于湖南。赣南80%以上的面积是丘陵和山地。在地形上赣南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章水和贡水纵贯赣南全境,在赣州汇成赣江向北穿过相对低平的吉泰平原、鄱阳湖平原,流入长江。[8]

关于赣南的农业经济,刘晓春介绍说,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奉命凿通大庾岭,打通了赣南与外界联系的通道。使赣南成为“五岭之要会”,“闽粤之咽喉”。随着客家先民的迁入,山地与盆地为客家先民所开发,水稻的大量种植和山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为赣南山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唐宋时期,赣南盛产稻谷、油、麻、竹、木、茶、水果和鱼虾,被称为“油米之乡”。明后期,蓝靛业在赣南山区蓬勃地发展起来,蓝靛产品远销西北各省,成为靛业的著名产区。崇祯末年,烟草传入江西,并很快得到发展,至康熙乾隆年间,赣南烟叶产区已和比邻的闽粤产地连成一片,成为南方重要的烟草产地之一。赣南种甘蔗的历史悠久,至乾隆年间,赣南各县皆种甘蔗,西北的大商人,以船沿赣江北上,往往获利数倍。赣南经济的发展特点一直持续到近代,并对今天赣南经济的区位特点和优势也有一定的影响。粮食产量的提高、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商品竹木的利用,不仅加强了赣南与外地的联系,商品经济也刺激了内部集市的发展。[9]

正如赣南的山区经济一样,赣南的历史与文化也非常具有特点。

首先,从语言方面来讲,赣南客家话跟闽西和粤东客家话相比,更有自己的特点。一是赣南地处客赣方言的交会点,因此,赣南的客家方言与闽粤客家方言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赣方言的影响。二是赣南的客家方言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如闽西和粤东的方言那么纯粹。因为明末清初粤东、闽西的客家人大量回迁赣南,与赣南的客家方言交相融合,从而呈现一定程度的地方性,不像粤东、闽西那样统一,而是同中有异,不仅县与县之间不一样,甚至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也显出差异。

其次,从建筑方面来讲,传统的闽西客家建筑为土楼,粤东客家建筑为围龙屋,而赣南客家建筑则为围屋。不像围龙屋一样围成一个圆形的形状,赣南的围屋一般方方正正。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明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具有宗族群居的亲和性。方围四周都是简单的围屋,一般都有两三层,也有多至四层者,为悬挑外廊结构。较大围子内部还建有祖厅;更大的则是多层的套围。围子外墙多是河石、麻石、青石、青砖构筑的坚固墙体,厚度甚有达两米者。内部粮仓、水井、排污通道等一应俱全。保存至今的赣南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全南、定南三县全境,信丰、安远两县的南部以及寻乌的个别地方,总数有五六百座,其中以龙南最为集中。

赣南客家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家常菜,二是宴席菜。特点是麻麻达达、糊糊借借、咸咸辣辣。[10]赣南客家人一年到头都喜欢在家里自酿糯米酒,度数不高,又略带甜味,因此无论男女老少都能饮上几杯。赣南客家人喜吃腊味,一到冬天,家家户户的窗前、门前都挂满了腌制的板鸭(以南安板鸭最著名)、香肠、猪肝、猪利子(猪舌头)、鸭五件、牛肉巴、酒糟鱼等。每逢客人来时,招待贵客用酒酿蛋、擂茶;宴请和逢年过节吃“四盘八碗”,即分别用四个大盘和八个碗盛菜,共十二道大菜。特色菜肴有荷包胙(肉)、鱼饼、白斩鸡、蛋皮、菜干扣肉、粉蒸肉、兴国鱼丝、三杯鸡、酿豆腐、小炒鱼、红烧狗肉等。

赣南戏曲艺术以采茶戏为代表,它经历了采茶歌、茶灯舞、三脚戏三个形成阶段。清代,三脚戏曾风靡一时,出现了“长日演来三脚戏,采茶歌到试茶天”的乾隆年间、“满脸烟灰十指黑,出看采茶也入魔”的嘉庆年间和“琵琶斜拨月琴张,月下争看窈窕娘”的光绪年间三个鼎盛时期。赣南采茶戏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内容贴近生活,语言诙谐幽默,曲调清新甜美、歌舞动作欢乐明快。数百年来,演的是客家事(内容),穿的是客家衣(服饰),说的是客家话(方言),唱的是客家歌(茶歌),跳的是客家舞(表演),从而伴随客家人劳动生息,代代相传。赣南采茶戏的舞台语言是当地客家方言。其语言幽默风趣,融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表演特征可以归纳为“三绝三奇”。三绝是: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三奇是:传统采茶戏表现的大多是下层劳动人民的爱情与劳动,没有宫廷舞和才子佳人舞,此为一奇;大量的表演身段模仿动物的动作,并以动物的动作命名,此为二奇;剧目多是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并以喜剧、闹剧为主,很少正剧和悲剧,风格轻松活泼,此为三奇。[11]

客家地区流行山歌,如粤东地区最出名的是梅州的松口山歌,闽西的汀州山歌,赣州最著名的则为兴国山歌。客家山歌中数量最多、最精彩的是有关爱情的山歌,抒发男女间的爱慕和相思,表现爱情的悲欢离合,可与十五国风相媲美。王芳等人认为,兴国山歌主要有散歌、长歌、民俗歌、杂歌等类型。兴国山歌一般即兴演唱,用的是本地方言,灵活运用对偶、比拟、夸张、赋比兴等手法。[12]

赣南客家文化区的显著特征还表现在有着强烈的风水观念、重视丧葬祭祀、宗族观念强烈等方面,笔者在下文将详细论述,因此不再一一列举。

第二节 白鹭古村:一个客家村庄

笔者所调查的白鹭古村地处江西赣县东北之隅,地处赣县边陲,接壤于兴国和吉安,是以又有“一脚踏三县”之称,是一个典型的客家村庄。古村离赣县县城60公里左右,而离兴国县城只有不足30公里,村里每天有班车直达赣县县城和兴国县城。全村总面积0.92平方公里,共有人口2744人,其中90%以上人口姓钟。白鹭古村依山傍水,沿着鹭溪呈月牙形分布。村庄南北走向,村南是龙岗,村北是玉屏山,层峦叠嶂、翠埠绵延形成弧状拱卫着村庄。五座山峰的山脚伸到山下,古代堪舆家称其为“五龙山形”。鹭溪水九曲连环,下游河畔有两座山岭,一称“狮蹲”,一称“象跃”,把住水口,留住来龙,是一处灵山秀水风水绝佳之地。

图2-1 白鹭古村鸟瞰

一 白鹭古村的来历

白鹭古村现以钟姓为主,历史上此村是否是钟姓开村已不可考。白鹭钟氏族谱里面把白鹭钟氏的开基祖钟舆作为白鹭古村的第一个居民,钟舆来白鹭古村定居之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无人烟之地。关于钟舆来白鹭古村定居的故事,在白鹭钟氏族谱的《宋处士钟舆公传》有详细记载,关于这个故事,白鹭古村的男女老幼更是耳熟能详。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白鹭村的开基人钟舆,字世昌。相传是唐代著名宰相钟绍京的第16代孙。祖辈世世代代生活在兴国的竹坝村。由于世代繁衍,竹坝已经地狭人密。饱读诗书的钟舆对于仕途不感兴趣,却喜欢纵情山水之间,想寻找一块风水宝地作为未来的隐居之所。于是钟舆夫妻二人当年带着两个孩子放鸭从兴国县的竹坝村来到现在的白鹭古村。天晚之后,便在河边的芦苇丛中露宿。夜里梦见一群白鹭呼啦啦从芦苇丛中飞起,于是在梦中叫道“好白鹭,好白鹭”,叫声惊醒了身旁的妻子。第二天起来看到芦苇丛中的一百只鸭子下了二百个蛋。而昨天插在地上牧鸭的竹竿也已经成长为一片竹林。于是钟舆认定此地为风水宝地,遂从兴国县竹坝村迁此定居,村庄名字也称为白鹭。据白鹭钟氏族谱记载,白鹭钟氏开基祖钟舆开基白鹭古村的时间为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距今已有870多年的历史。

钟舆夫妇定居白鹭古村后,不仅利用白鹭古村充足的水草和鹭溪河的天然资源养鸭,同时辟地发展农业,生活逐渐安定,以至明代中期就具备了墟市村庄的人口基础。特别是随着木竹大量向北方和东南输出,白鹭古村逐渐成为商品集散地,圩市也随之而成,成为白鹭古村一方的商业中心。白鹭钟氏的许多后人,从事木竹生意后,逐渐变得富了起来。他们见了世面,需要培养有文化的后代,于是开始重视兴办教育。因此清代早、中期,钟氏家族涌现出大批的读书人,不少人取得了功名,出任地方官。

钟舆后裔除定居白鹭古村之外,还因种种原因陆续外迁洞田、大坑、上坑、林头、均村等村庄,因此,每当白鹭古村举行祭祖、修谱等重大活动,这些村庄也必然选派代表前来参加。

现在,为纪念白鹭钟氏开基祖钟舆所建的世昌堂,经过历次重修依然完好保存,无论是春节后的亮灯游神、抢打轿活动,还是各村钟姓后裔回乡祭祖,世昌堂都是重要的活动地点。由于白鹭古村的古民居旅游开发越来越受到县政府的重视,世昌堂也成为白鹭古村的重要旅游景点。

二 白鹭古村的风水与民居

客家人有俗谚:“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因此,客家人认为,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除了个人的命运,剩下就是风水了。风水师告诉笔者,人的命运是由生辰八字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辰八字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当然生辰八字要和出生的方位、父母的生辰八字等相配。而有什么样的风水,就会有什么样的生辰八字。换句话说,是风水决定了人的生辰八字,并进一步决定了人的命运。

就像劳格文所认同的那样,风水在赣南客家人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3]赣南客家人笃信风水,认为风水的好坏,与人丁、财运、官运都有关系。小至盖房子、打灶、挖井、修桥筑路和坟墓修筑,大至工厂、商店、宾馆、商品房的建设选址,赣南人都喜欢请风水先生来“寻龙点穴”。客家人认为,风水好的住宅配合人文教化,方可达到“世代荣昌”,进而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终抱负。

风水信仰已成为客家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水观念则作为一种文化积淀深深浸透于人们的心灵之中。赣州市下属的18个市县区,现有明清时期的古塔40余座,而且全都属于堪舆学意义上的风水塔。由于客家人笃信风水,久而久之,葬俗上“停柩不葬”和坟墓“屡迁不厌”之风很盛,目的就是给祖先找一块顺天应人、得地脉之吉利的风水宝地。在历史上,为了倡文运、兴科举,赣南大大小小的学堂也是屡次迁址。赣南的传统民居——赣南围屋也是依风水学的原理而建的。客家祠堂建筑的最主要特色也是讲究风水,风水文化与祠堂文化熔为一炉,交相辉映。在历史上,赣南更是出了数之不尽的风水大师,流转于全国各地,以看风水为谋生职业,如素有“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之称的三僚地处赣南客家地区,三僚村仅明、清两代担任过钦天监国师和钦天监博士的就有:廖金精、廖兴、廖均卿、廖旺隆、廖景庵、廖必旺、廖用成、廖歧山、廖绍定、廖觉先、廖炳、廖绍宠、曾从政、曾邦、曾鹤宾、曾永章、曾国瑞等人。三僚村的风水设计更是一部活的风水学的教科书,内有循风水原理而建的大小祠堂42座,明清以前的古墓几百座,是一座巨大的风水文化陈列馆,由此,赣南风水术在历史上的繁盛可见一斑。[14]

毫无例外,客家白鹭古村也非常重视风水。如白鹭钟氏的开基祖钟舆就是因为白鹭古村好的风水才在这里定居,繁衍至今。白鹭古村现有定居的钟氏后裔2000多人,加上历代从白鹭古村迁出的更是难以计数。另外,白鹭古村的福神庙所供奉的赖公菩萨,虽然今天的白鹭古村村民没人能说出他的来历,据笔者查阅资料,赣南地区赖公信仰极为普遍,虽然各地赖公的原型不一,但绝大多数都和风水信仰有这样那样的联系。相传赣南著名风水国师赖文俊,民间通常称为赖布衣,就是赣南风水祖师杨筠松(又称杨救贫)的弟子。因此笔者谨慎猜测,白鹭古村供奉的赖公也许与风水师有某种关联。

白鹭古村背后的五条山脚就像五个老虎向下俯冲,因此,人们又把白鹭古村的地形称为五虎山型,这是极佳的风水地型。在白鹭古村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和白鹭古村紧挨着的另一以方氏为主的林头村据说地型是虎豹形。民间认为虎豹虽然体形比老虎小,但是却降得过老虎,因此,在虎豹的制约下,白鹭钟氏不会有大的发展。破解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对方氏风水进行反制,从而钟氏风水才不会受方氏的影响。于是白鹭钟氏借助风水师的帮助想出了一个破解的办法,在距离方氏祠堂不远的属于白鹭钟氏的山头上,白鹭钟氏建了一座风水塔,塔高七层。每当夕阳西下之时,太阳光照在这座塔上,塔的影子正好落在方氏的祠堂上,塔尖的倒影正好落在方氏祖先的神台上,就像一个霸王鞭打在神台的中央。此风水塔建造的年代已不可考,据估计应为康熙初年,和福神庙建立时间应该差不多,因为此时起白鹭钟氏才真正进入兴盛时期。不久之后,方氏就慢慢衰落,钟氏家族越来越兴旺发达,逐渐方氏无论是人力、财力还是势力诸方面都不是钟氏的对手。时间到了“文化大革命”,方氏终于等到了机会,于是偷偷在塔底埋了炸药把这座塔炸掉了,由于当时的时事原因,钟氏敢怒不敢言,但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前两年,白鹭古村又集资、捐款并四处游说了100多万元的资金,在原址重新建造了一座风水塔,新塔高耸入云,蔚为壮观。

前几年,定居海外的白鹭钟氏在世昌堂门口捐了两个大型石狮子,但村里人说,白鹭古村的风水是虎型,狮虎相争必有伤,因此,狮子对虎不利,于是,村人就想了一个办法。把这两个狮子放在了进白鹭村口的桥头上,而且把狮头对着林头村的方氏,目的同样是破坏方氏的风水。笔者在白鹭古村考察的时候看到这两只狮子的朝向,也感觉怪怪的,后来听了村民的叙述才完全明白。

白鹭古村村民笃信风水,几乎每一户人家建房子、选坟墓,都会找风水师勘察。因此,村人比较尊敬风水师。仅笔者在白鹭古村调查期间,就结识了五位风水师。历史上,白鹭古村对风水的讲究更是盛极一时。白鹭古村现保留至今的明清建筑有45栋,几乎都是祠堂,每一座都是风水的代表之作。经常有全国各地的人慕名来白鹭古村考察风水,笔者在白鹭古村调查期间就曾结识过广东、赣州等地的风水师来此考察。

除阳宅风水外,白鹭古村客家人也非常重视阴宅风水。因此,在过去,在整个赣南范围甚至万安等地区都有白鹭钟氏的风水坟墓。在白鹭钟氏异常富裕的清朝中期,白鹭古村许多人家供养风水先生,管吃管喝,一供就是好几年,目的就是寻找一块风水宝地。笔者在白鹭古村曾经听说过不少争夺风水的故事。如在1948年,白鹭古村的一个地主与距白鹭古村不远的一户黄姓村民争夺风水,对方因为钟氏财大气粗,告官也不能取得胜利,于是采取玉石俱焚的方式,自杀到城隍庙进行阴告的方式向城隍告状,最后打赢了官司,两个与其争夺风水的钟姓地主均在同一年内突发疾病不治身亡。在前几年,白鹭钟氏还与万安的一户人家因为风水产生巨大冲突。在万安,有户人家建房子的时候遮挡了白鹭钟氏的坟墓风水,双方差点发生一场规模巨大的械斗,近百人参与其中,最后在赣州和万安的地方政府调停下才得以解决。

白鹭古村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保留下来的明清古建筑45栋,素有“研究明、清古建筑活博物馆”之称,它与赣南以客家民居为主流的风格不同,而是受赣江中下游地区民居影响较大,是一种综合有客家民居、赣民居和徽派民居流派的多元文化民居。白鹭古村民居(群),从构成角度看,基本上是由建筑实体围绕中空的天井构成,即“四水归堂”建筑,是典型的江西天井式民居风格,但有个别建筑,因受外来文化影响,在装饰方面,却也融合了外来的绮丽巧构的江浙风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祠堂有九栋,已获批或正在准备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九栋是村落中历史最早、水准最高、综合文物价值最高的古民居群,是研究我国村落兴衰史、古代农耕经济、商业贸易和民俗文化的重点资料。

图2-2 建于明代的洪宇堂门楼

这些古宅大多是前后三进的天井式民居。大门大多向东、东南、南开,这符合古代堪舆所说的“三吉方”。东南为巽巳向,是生气旺处,俗称为青龙门。在古代堪舆中,关于大门的开向、方位的禁忌,无非是避免“气冲”。据传,为达到这一目的,民间采取在门边置屏墙一堵,或直或曲。为讲究气畅,故屏墙多是不封闭的,如入口处的影壁等,使内部空间呈现与室外相融合流通的意向。

进门后,依次为门厅、天井、正厅、后堂。明井暗沟,美观大方,构筑精细却又朴实素雅。房内墙体多为两层的木架结构,下层住人,上层可藏物也可住人。厅堂居中央,卧室分置左、右两边,厅大房小,厅明房暗。房间的门窗都是格扇式的,门与窗的上部多半是镂空的各式花纹,便于采光。中间是腰板,大多雕刻有花、鸟、虫、草等;下部则是整块的木板。门与窗的整体装饰性极强,简洁大方而美观。最让人赞叹的是天井四周的梁枋构件,它们一般都做成略带弧形的新月状,上面加有饰线。柱与挑枋之间则加有斜撑,斜撑为跃空飞奔的灵兽,雕刻生动而富有情趣。

白鹭古村的祠堂大抵高10米,清一色连片的黑瓦青砖,威武堂皇。风火山墙,飞檐翘角,气势非凡。堂内雕梁画栋,玉柱花窗,天井错落有致,正厅和偏厅相得益彰,住房和杂屋秩序井然。官宦人家的祠堂门口排列着“龙抱石”和“旗杆石”、“功名柱”,上面镶刻着文字、图案,表述主人的功名与官衔。祠堂之间,于“风水”有碍的巷道路口的墙头或屋顶上,往往高悬起一块兽头装饰的“泰山石敢当”的石碑或一尊张牙舞爪的小石狮,借以“镇妖驱邪”。

三 白鹭古村的伦理观念

不止一个白鹭人对笔者说,过去白鹭人特别讲规矩。尤其是辈分不同的人,两人在路上行走,如果前面走的一个人辈分比较高,那么后面一个人一定要给前面辈分长的人打招呼,如“太公,我有急事,要先走一步了,您老人家走好”之类的,得到他的允许才能走到前面去。因此,过去,老年人、辈分高的人在村中拥有绝对的权威。乡族时期,白鹭古村的每个祠堂都有德高望重的人组成的公堂,对各房支的纠纷裁断、对困难家庭的捐助等,都要这些老人来处理,对于处理结果大家也言听计从。

从清代前期开始,白鹭古村考取功名在外做官的人日益增多。考取功名,外出做官,免不了要和达官贵人或皇上打交道。而和这些人打交道,规矩是不可免的,否则会被别人认为没有规矩,从而传为笑谈。因此,整个白鹭古村周围十里八乡凡是参加科举考试的,都要到白鹭古村来学习礼节规矩。

白鹭钟氏在积累了大量财富之后,并没有为富不仁,而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这些财富作为基础,建设社会基础设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钟氏族谱上就详细记载了钟正瑛、钟崇俨、钟谷、王太夫人等为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里主要介绍王太夫人的例子。

王太夫人是赣南首富钟正瑛的儿媳、钟愈昌的第三房夫人,也是嘉兴太守钟崇俨的生母。因为王太夫人的义举,在白鹭古村专门为其建立了一座祠堂,这是全国少有的以单独一个女性作为祭祀对象的祠堂。王太夫人祠装饰极其精美,是白鹭古村外观最漂亮的祠堂。

图2-3 王太夫人祠和王太夫人像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非常严重,女性几乎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在其他地方,作为对女性纪念的一般是一些贞节牌坊,但是在白鹭古村,你却可以看到一座这样的女性祠堂。

其实,王太夫人在世时是钟家的小房夫人,后因儿子钟崇俨担任知府,她被朝廷诰封为“太恭人”,诰赠“太淑人”和“太夫人”,她在丈夫与其他夫人去世后,独操钟氏家务,辛劳勤俭二十余年,儿子钟崇俨迁升河南清吏司郎中时,她曾随儿进京,后因年迈体弱,儿子为侍候母亲也辞职回到了白鹭古村。

当时社会贫富差距极大,许多人死后无钱下葬。王太夫人看到一些孤寡老人去世后无钱下葬,就购置棺木,专门请人把这些人安葬好。因此当时在白鹭古村,没有暴尸街头的情形。

在王太夫人旧居的院子里,垒了两个大灶台,上面安置了两个大铁锅,每逢大灾之年,王太夫人就命家人每天用这两口大铁锅熬满满两锅稀饭,义务发给过往的灾民。白鹭古村的邻镇是田村,当时,田村和白鹭古村因此在灾荒之年没有饿死的“叫花子”。

另外,王太夫人的儿子嘉兴太守钟崇俨,还奉母亲之命,置田租一千石为义田作赡族之需;又建义仓一所,储谷千石,作荒年减价平粜之用。王太夫人还在居住的地方兴办义学,专门请来有名望的教书先生,为贫寒子弟求学铺平道路。

王太夫人的种种义举,使她在村民之中享有极高的地位。王太夫人去世后,当地人非常怀念她。加之王太夫人的儿子曾经官居嘉兴太守,所谓母以子贵,因此,钟姓族人以及地方人士自发联名上书朝廷,皇帝被王太夫人的义举所打动,就赐了她一个封号“太淑人”。当地百姓觉得这还不足以表达他们对王太夫人的敬意和谢意,因此要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纪念她,从而决定给她建这样一所祠堂,而这所祠堂建在了她身前做善事的“葆中义仓”的前面。

王太夫人的义举只是白鹭古村人义举的极小一部分。除此之外,白鹭人修桥筑路、兴办义学等事情不胜枚举,如白鹭古村就曾经出现过全国较早的新式学校:白鹭小学,建立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当时废科举,兴学校,村中一批先觉之士顺应潮流,集合族中公产与私产,招募教师,以培育族中子弟。

受传统社会白鹭古村村民热心公益事业、乐善好施的影响,时至今日,白鹭古村的有识之士对村中的公益事业,无论是修桥补路,还是重修庙宇、翻修祠堂、续修家谱、重建风水塔,依然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此部分内容笔者将在后面章节详细叙述。

四 白鹭钟氏的家族历史

据钟氏族谱记载,白鹭钟氏开基祖钟舆为唐越国公钟绍京16世孙。生于宋绍圣二年(1095),于四十余岁时携妻与两个儿子迁居白鹭古村。虽然白鹭钟氏的历史记忆里有祖先来此风水宝地的动人神话传说,但白鹭钟氏到此之后人丁并不兴旺,至明末清初之前,族中也没有多少有名望的读书人,这种现象到清朝初年才有了改观。

图2-4 钟舆公位下系谱图

如图2-4所示,钟舆生有两个儿子钟敏和钟瑞。钟敏和钟瑞又各生一子。钟敏和钟瑞的子孙虽然有的也生育有两个或三个后代,但总是只有一个能生存下来,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第八代(详见图2-4)。这种状况到了第九代之后,因为福源有三个儿子、八个孙子才有真正的改观。福义的后代传到第15代,只有五个后人,但是其中一个被拐,另外四个也都没有后代传下来,至此,钟瑞这一支系失传。福源生有三个儿子思寿、思德和云霄,其中云霄没有后人。思寿生有三子,长子玉成没有后代传下来,次子玉全的后代至17世除了外迁之外全部绝嗣。三子玉材的后代传到第22世也绝嗣(详见后面章节)。思德生有五子,分别是玉渊、玉清、玉芳、玉坚、玉宣。玉渊生有四子,分别是孟浩、孟举、孟鼎、孟环。其中孟浩生有迪哲、迪祥、迪桢三个儿子,孟环生有迪显、迪胜两个儿子。其中迪桢又生有邦重和邦贤。邦重生有四个儿子,其中文衡为其次子。白鹭钟氏现在自称为六甲或六房,分别是玉宣、玉坚的后代称为六甲;玉芳、玉清的后代称为一甲;迪胜、迪桢的后代称为十甲;迪祥的后代称为三甲;迪哲的后代称为四甲;文衡的后代称为二甲。其中玉材之子孟宝、玉渊之子孟浩等都参与了明弘治五年壬子(1492年)第一次族谱编制。

图2-5 钟思德位下系谱

图2-5之所以用某甲来代表思德公的后德,是因为一直到今天,白鹭钟氏在口头上称呼自己的房分,都还是说自己是几甲的人,在书面上则写作某房。笔者和白鹭钟氏读书较多的人谈论,为什么他们说自己是某甲的人,而不是某房的人,他们说,他们自己也私下议论过许多次,但是一直没有得出结论。笔者认为,他们之所以这样称呼,可能跟过去实行的里甲制度有关系。明朝初年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户籍管理制度,即里甲制。一般110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里长。其余100户为分为十甲,每甲又以一户任甲首。里长和甲首皆轮流担任,十年轮换一遍。

目前,白鹭古村的钟姓村民都是思德的后裔。但是我们从图2-2还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后裔中只有一甲、二甲、三甲、四甲、六甲、十甲,而没有五甲、七甲、八甲、九甲,笔者揣测,也许原来划分里甲的时候,这十甲都存在,但是随着社会的动荡,移民、战争、自然灾害以及人口的自然衰减等原因,五甲、七甲、八甲、九甲这四甲后来都不存在了,这才有了白鹭古村的现在的六个甲,但却不是按照从一甲到六甲的顺序,而是按照一、二、三、四、六、十的顺序。具体其余四甲不存在的时间界限,笔者认为至少应该是在清朝早期。因为思寿公的后裔在历史上曾经一度十分繁盛,在明弘治五年(1492年)第一次钟氏族谱修撰时候,思寿公的一些后裔还曾经一度参加了族谱撰写,主修第一次族谱修撰的全部是孟字辈钟氏后裔。但是,思寿公的后裔至第22世除了外迁之外,全部绝嗣,按照古代社会结婚年龄普遍偏早,20年生育一代来计算,到1692年,也就是康熙年间全部绝嗣。而正是从这个时代开始,思德公的后裔在白鹭古村开始逐步兴盛,至太平天国运动之前,走到繁荣的顶峰。这就是在白鹭钟氏总祠堂前的功名石显示的钟氏后代只有六房(一、二、三、四、五、十等六个甲),而不是十房的原因。不过遭到太平天国的洗劫之后,白鹭古村钟氏逐步衰落。

正是流了几千年的鹭溪河水养育了世世代代的白鹭古村村民。鹭溪河源于兴国县,穿流白鹭乡中部进入赣江。它无须通过贡江水系直接进入赣江,可缩短北下流程。这条北下捷径,使古代兴国永丰、赣县白鹭和田村一带的竹木通过鹭溪源源进入赣江,缩短了60多公里流程。古代鹭溪河河面宽阔,水深也足以通行竹木。正是凭借这条黄金水道的优势,白鹭乡的木竹才打入市场,使白鹭古村逐渐繁荣。白鹭钟氏的许多后人,从事木竹生意后,逐渐变得富裕起来。他们见了世面,需要培养有文化的后代,于是开始重视兴办教育。因此清代早、中期,钟氏家族涌现出大批的读书人,不少人取得了功名,出任地方官。村里最为出名的是钟正瑛、钟愈昌、钟崇俨、钟谷、钟秀一门四代取得功名并官至知府。钟崇俨出任浙江嘉兴府知府,二品顶戴;钟谷出任湖北黄梅县知县,归州知州补用,政绩突出,乡人称道;钟秀曾任赵州宁晋县知县。这一阶段是白鹭古村钟氏发达的鼎盛时期,权钱势俱备的钟氏家族,又纷纷投资大兴土木。一座座青砖瓦房、祠宇屋栋如雨后春笋般挺立而起。街道祠宇和民居建筑形成了白鹭古村天一池、二义仓、三元宫、四逸堂、五福第、六角亭、七姑庙、八角井、九成堂、十字街等10处街坊景观,成为赣县一方名村。白鹭古村有四条主要街道,极像一横置的“丰”字。街道大致呈南北走向和东北至西南走向。商业市场大多在东南十字街东头的空坪上,大多店铺集中在这里。沿着主街道两旁是梳式民居分布。

对本族子弟进行教育的学校设在村东头,依山而建,环境幽雅僻静。庙祠庵观位于村庄的东、西、北头。主要庙宇有福神庙、仙娘阁、三元宫。村内核心位置设主祠堂和分祠堂,不设庙宇。白鹭古村落的民居和宗教古建筑,为我们了解和研究赣南古代的村落形成、布局、建筑艺术提供了难得的实物。

白鹭古村的独特价值在于它自南宋形成800多年来,基本上没有外来移民杂居,形成同一祖宗的钟氏家族村,也即是一种“老客”意义上文化相对纯粹的古村落。它对于研究赣南客家史的发展以及“新客”与“老客”、土著与客籍等的文化交融现象都具有极为独特的意义。

总之,钟氏家族自开基以来,在白鹭古村经历了“农而优则商、商而优则仕”的发展历程,凭借鹭溪河水运交通的便利经商发家,后又通过他们的勤奋好学考取17个举人、568个秀才,出了三位知府、6位知州、知县,最大官至二品的辉煌历史,因而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保留下来的明、清古建筑45栋,素有“研究明、清古建筑活博物馆”之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国罕见的女性祠堂“王太夫人祠”、皇上亲赐“如意斗拱”的门楼及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反围剿结束之时,来此开过军团长会议的福神庙,等等。同时,白鹭古村还是赣南“东河戏”的发源地,现在村里还有“民间东河戏班”,“木偶戏”也是该村的传统节目,此外,白鹭古村还延续着“烧瓦塔”、“抢打轿”等民俗活动。


[1] 古代赣州经常动荡不安,盗匪不绝,百姓处于黄志繁所言或“贼”或“民”之间,官府认为其原因皆出于赣州当时的名字为虔州,虔乃虎头,名字不吉,因此容易发生动乱。

[2] 于都县,古称雩都;大余县,古称大庾;全南县,古称虔南;寻乌县,古称长宁。

[3] 以上资料主要来源于赣州市人民政府网站赣州概况的介绍,网址:http://www.ganzhou.gov.cn/gzgk/jzyg/。

[4] 丛书由劳格文主持,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出版。

[5] 王东:《那山那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38页。

[6] 周振鹤:《中国历史上自然区域、行政区划与文化区域相互关系管窥》,《历史地理》第19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7] 黄国信等:《历史人类学与近代区域社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5期。

[8] 黄志繁:《“贼”“民”之间:12—18世纪赣南地域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6页。

[9] 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1页。

[10] 赣南人自己归纳出的赣南菜的特点。

[11] 参见黄玉英《江南一枝花——谈赣南采茶戏》,《戏曲艺术》1998年第3期。

[12] 王芳等:《兴国山歌简论》,《南昌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3] 详见《客家传统社会》序言一和序言二中的观点,第1—21、475—492页。

[14] 王天鹏:《赣南客家风水信仰的人类学分析》,《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