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与阐释:现代文学史料知见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现代文学期刊研究的综合考察

现代文学期刊研究是现代文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含报纸文学副刊、文学期刊、部分文化期刊)[1]的产生与发展,是现代中国社会与文学变革的催生剂。报刊的出现使新的文化思想迅速传播,营造了日益扩大的读者市场,诞生了适应市场需要的新的作家群,在精神上与传统文化人有着极大差别的现代知识者脱颖而出。由现代知识者、现代作家所掌控的报刊,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直接改变着文学的生产方式、传播手段、文学样式。作家的创作理念、写作姿态,开始了缓慢有时甚至是激烈的蜕变。现代作家的作品,许多都首先在期刊发表,以后才陆续结集出版,以图书的形式流传。现代期刊容纳了作家文学活动的大量原始信息,生动地展现了特定时代的文学图景。

从19世纪末年至21世纪初年,出版的各类文学期刊,至今并没有精确的统计数字。据魏绍昌主编的《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卷统计,近代主要文学期刊有131种,偏重文艺的综合性期刊111种,文艺报纸67种。刘增人等纂著的《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告诉我们,从1915年到1949年出版的文学期刊“大约3504种。这是一幅很难用简短的文字描述的极其宏伟又相当驳杂的文学景观与出版景观。”[2]刘增人在这段文字中所使用的数字,可能还是一个被大大缩小了的数字。任何人都不可能看到这一时段全部的文学期刊。战争的破坏与其他因素,使许多文学期刊旋生旋灭。即使一些有价值的文学期刊,也会很快被时代的巨浪所吞没。以我所见到的解放区文学期刊为例,有许多期刊就没有被列入“3504种”以内。例如,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出版的有影响的刊物《晋察冀文艺》、《晋察冀戏剧》等,就都未被列入期刊目录。地方文学期刊、文化期刊,由于流传地域所限,没有列入目录的更多。1949年至今的文学期刊,更是浩如烟海。据国家新闻出版署财务司《2002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5月9日)公布,当时已出版报纸2137种,出版期刊9029种。这些报纸、期刊中,不少都刊载文学作品。作为作家创作主要载体的文学期刊,所收藏的文学史料之丰富,是现代社会之前的任何时代所不可能出现的。

1988年,收录276种现代文学期刊目录的《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上、下册),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的编者认定:肇始于“五四”时期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三十年,出现了鲁迅、茅盾、郭沫若许多杰出的作家,他们的大量优秀作品多半是首先揭载于这个时期创办的文学刊物上,这些文学刊物还记录了有关现代文学运动的大量原始资料,因而数以千计的现代文学期刊成了我国现代文学的一座蕴藏丰富的资料宝库。[3]对文学期刊的深刻认识,激发出了研究者对原生态期刊的钟爱。文学期刊在时间无声的脚步中已经成为过去,许多有价值的思考和史料仍然沉睡在发黄变脆的报刊里。唐弢说:“由于研究项目的变动,近几年来,我买的主要是‘五四’以来的旧书,尤其是期刊。我有一种想法,要研究某一问题,光看收在单行本里的文章是不够的,还得翻期刊。期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时期内的社会风尚和历史面貌,从而懂得问题提出的前因后果,以及它在当时的反应和影响。”[4]

陈平原介绍北大学人阅读报刊的一段文字同样能够给人带来启迪。他说,北大学者谈中国现代文学所以最具史的意味,“这与他们很早就走出自家书斋、浸泡于图书馆的旧报刊室大有关系。……对于文学史家来说,曾经风光八面,而今尘封于图书馆的泛黄的报纸与杂志,是我们最容易触摸到的,有可能改变以往的文化史或文学史叙述的新资料。”陈平原甚至认为,阅读期刊也是对研究者学术心态的塑造。他说,“这里只想提示一点:阅读并理解大众传媒,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既是技术,更是心态。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的《代后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回埋头于旧报刊的尘灰里时,就仿佛步入当年的情景之中,并常为此而兴奋不已’。对于史学家来说,理论框架可以改变,但借助某种手段而‘触摸历史’,尽可能进入当时的规定情景与历史氛围,却是必不可少的‘起步’”。[5]可以认为,没有对现代文学期刊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就没有现代文学学科的成熟。进一步强化现代文学期刊研究,是现代文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强化现代文学期刊研究,应该在已有研究的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值得总结的基本经验有:

第一,先驱者的研究经验。

现代文学期刊出现后,事实上研究就已经开始悄悄进行。在“五四”以后,从文学期刊的视角研究现代文学的研究者首推胡适。胡适的期刊研究,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胸怀全局,具有史家特有的眼光。1922年3月,胡适所作长文《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就目光宏阔,通过对1872年创刊的《申报》的研究,“要记载五十年新旧文学过渡时期的短历史”。对于“五四”文学革命以来新文学发展的大势,胡适总结为:“第一,白话诗可以算是上了成功的路了”,“第二,短篇小说也渐渐的成立了”,“第三,白话散文很进步了”,“第四,戏剧与长篇小说的成绩最坏”。这一见解,至今仍然受到不少研究者的首肯。二是胡适的期刊研究,对作家、作品细部的分析也相当独到,富有个性。在评价五四时期的创作小说时,胡适对鲁迅小说的推崇,不是出于个人的好恶,而是来自史家客观冷峻的认定:“这一年多(1921以后)的《小说月报》已成了一个提倡‘创作’的小说的重要机关,内中也曾有几篇很好的创作。但成绩最大的却是一位托名‘鲁迅’的。他的短篇小说,从四年前的《狂人日记》到最近的《阿Q正传》,虽然不多,差不多没有不好的。”[6]显然,鲁迅的经典小说,获得的是胡适经典性的评论。定格于两位巨人之间的这段评语,显示出了胡适卓然不凡的历史眼光。在题为《介绍新出版物:〈建设〉、〈湘江评论〉、〈星期日〉》短文中,胡适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毛泽东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作了这样的评论:“《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7]在五四一代作家中,胡适该是最早肯定毛泽东的作家了。由于道不同途,在20世纪50年代掀起的声势浩大的批判胡适运动中,期刊上留下的大量是是非非的史料,已经足够文学史料研究者去进行历史的评判了。

特别应该指出,胡适的上述新鲜见解,主要是通过对《申报》、《新青年》、《学衡》、《小说月报》、《建设》、《湘江评论》、《星期日》的解读获得的。胡适的重要文学史著作《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从《申报》研究入手,其启示意义远远大于他的研究成果本身。

鲁迅与期刊的密切关系,同样值得人们深长思之。鲁迅一生的创作活动始终和报刊相伴。据《鲁迅全集》不完全统计,从1902年至1936年,鲁迅主编、与人合编的刊物、鲁迅发表过作品的中文报纸、刊物或作品中涉及的报纸、刊物共约457种,外文报纸、刊物34种。

在他所处的时代,鲁迅的期刊研究,找到了最适宜自己的方法:即把期刊研究与现实的紧密结合。鲁迅善于用报纸上的事实戳穿谎言。在复杂的文化环境下,他采用多种方法,保存随时可能流失的现代文学史料。申明:“这不是我的‘毒瓦斯’,这是彼此看见的事实!”鲁迅保存报刊上史料常见的方法有:如杂文集《而已集》、《花边文学》,采用附录的方法将对方的文字录入自己杂文之后备查;《伪自由书》、《准风月谈》采用《备考》的方法来保存史料。《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为了回答前进青年鲁迅“现在不大写文章,并声明他们的失望”的误解时,鲁迅以大无畏的精神,在《后记》中竟刊出了1934年3月14日《大美晚报》的一则《中央党部禁止新文艺作品》的新闻报道,将被查禁作品的书名、译著者、出版社等全文公布,以使读者了解他自己和其他一些作者的现实处境。《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还收录了1935年9月25日《中华日报》刊载的《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工作紧张》一文。这篇文章绘声绘色地记录了担任图书审查者的“忙碌”情景:“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自在沪成立以来、迄今四阅月、审查各种杂志书籍共计有五百余种之多、平均每日每一工作人员审查字在十万以上。”这段文字,鲁迅不作判断,只是实录了《中华日报》工作人员工作的“生动”描述,却把审查者的险恶用心和盘托出。他们的“工作紧张”,正反映了文学研究者生存学术环境的艰难。鲁迅说:“评论者倘不了解以上的大略,也不能批评近三年来的文坛。即使批评了,也很难中肯。”研究20世纪30年代现代文学发展的状貌,鲁迅的这篇《后记》,和他相关的研究期刊的文字,实在不可不读。

胡适、鲁迅以及与他们同时代的文学期刊研究先行者,即使研究的成果尚不丰硕,可他们开风气之先的首创精神,还是给我们留下值得品味再三的遗产。

第二,进一步认识研究者在期刊抢救与整理漫长岁月里的艰难跋涉。

在现代文学期刊研究者中,阿英是一位最自觉的整理者。阿英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卷,其中的会社史料是五四后期刊研究最重要的文献,而杂志编目则是五四以后最系统的文学期刊编目。是不是要编现代文学期刊的目录呢?阿英当时曾有过犹疑不决。后来,他终于决心完成这个编目。阿英说:“就史的意义上讲,却又觉得不可少。因为这些支配着当时运动的典籍,现在已不大容易找到。即使从已辑集的单本或索引里可以看见标题,对于这文字所以写作的动机,和在发表时间上的重要,还是不免于有些茫然的。有了这样的一个编目,再加有出版期的注明,则一路看来,使从题目上也可见当时文运是在如何的向前发展,好像是在读一部有系统的文学史书。”[8]黄裳的《阿英与书》一文,特别提醒人们要正确评价阿英在史料研究中的贡献。他感慨地说,不能再让研究者域外去寻找资料了,这种“史在异邦、文归海外”的现象不能再出现了,“阿英在五十年前,就已经把这当作头等重要的大事来做,在一九三六年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中,以个人的努力编成了《史料·索引》一卷,这是何等的气魄与见识!”[9]阿英的期刊研究长期地坚持着。直到1958年,他还出版了《晚清文艺报刊述略》,介绍1872年至1911年间的文学报刊,总结“当时文学的流派,创作的成果,以及文学运动的路是怎样结合政治运动走了过来”(《晚清文艺报刊述略》引言)。

唐弢是一位挚爱期刊的收藏家。抗日战争时期,他抢救图书(包括期刊)的事迹让人感动。唐弢回忆说:“日本军侵占上海,一天几次警报,家家烧书,撕书,成批地当作废纸卖书。目睹文化浩劫,实在心痛得很。于是发了个狠:别人卖书,我偏买书。离我寓所不远有个废纸收购站,主人是个猫儿脸的老头儿,人还和气,谈得熟了,他答应帮忙。从此我便节衣缩食,想尽办法,把所有可以省下的钱都花在买书上。书籍大概也真是一种‘食粮’吧,有几次,我钻在废纸站的堆栈里,一天只啃两个烧饼,也居然对付了过去。”坚持买书二十多年后,唐弢的屋子里,“一架一架地堆得满满的,从屋子的四壁到中央,像一座矮矮的书城一样。”[10]唐弢收藏有从1900年1月至1949年10月的中国现代文学期刊1452种,计1.67万件。收藏之丰富,在现代文学研究家中绝无仅有。这是一位难得的现代文学期刊研究家兼收藏家。

郑振铎、李何林、贾植芳、魏绍昌、薛绥之等人在这方面也各有建树。

第三,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期刊研究的新鲜经验。

20世纪上半叶,由于在很长的时间内,国内一直处于战争环境下,期刊研究受到了诸多方面的限制。从事专业研究的人员少、规模小,研究的内容、范围也十分有限。20世纪下半叶前期,又由于“左”的思潮的干扰,期刊研究仍然时断时续,研究成果单薄贫瘠。[11]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对期刊的毁弃,对研究人员的迫害,更造成了研究的全面停滞。直到20世纪80年代,痛定思痛,政治生活的改善,才出现了期刊研究的初步繁荣。据笔者所见,仅期刊目录的整理、编辑,就既有全国性的期刊总目的出版,也有地域性期刊目录、专题性期刊目录的问世,产生较大影响的期刊目录有:

《1833—1949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增订本),全国第一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辑组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年版;

《抗战文艺报刊篇目汇编》,王大明、文天行、廖全京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

《抗战文艺报刊篇目汇编》(续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抗战文艺研究室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上、下),唐沅、韩之友、封世辉、舒欣、孙庆升、顾盈丰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中文期刊大辞典》(1815—199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新编》,吴俊、李今、刘晓丽、王杉杉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一些有影响的期刊目录,也开始单独出版。如《东方杂志》全目的出版,《新青年》目录的重新整理出版。[12]又如,程德培主编的老上海期刊经典丛书,以收录目录与选文结合的方式介绍旧期刊,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

文学目录的出版,极大地推动了文学期刊研究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研究格局。一个人数众多、实力雄厚的文学期刊研究队伍开始出现。其中,严家炎、樊骏、孙玉石等中年文学期刊研究者的成果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重视。

严家炎在期刊研究中屡有发现,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始终坚持研究者应亲自入山采矿,入虎穴而得虎子,详尽地占有包括期刊在内的第一手资料。严家炎所说的占有第一手资料,不只限于对原刊的阅读。他认为,对于现代文学研究者来说,还包括访问作家、对当事人的“田野调查”。严家炎回忆说,“1979年我到萧军后海的家里访问,想借他的《文学报》阅读。萧军先生热情接待了我。连续四五个小时的阅读,使我大吃一惊,如梦初醒,懂得1948年《生活报》对他的批判完全是个冤案,于是在1980年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上发表《从历史实际出发,还事物本来面目》一文为萧军翻案。”[13]严家炎还说:“当我翻阅了一九四二年前后延安《解放日报》上的文章,再去对照一九五八年对艾青、丁玲等进行的《再批判》的时候,我的心情也是带着难言的苦痛的。我当时想了许多,尤其想到了怎样才能使这一切不致在中国大地上的重新发生。”[14]

樊骏期刊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则是“追踪研究”。他的论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十年(1979—1989)》、《〈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又一个十年(1989—1999)》,从一个侧面代表了他在这方面的努力。以樊骏的“又一个十年”研究为例:在研究之始,他先从统计入手:四十期中,刊物“发表文章一千零四十篇;其中学术论文七百一十三篇,书评一百二十九篇,文学史料一百四十二篇,学术动态五十六篇,总计九百八十万字。”他读了这近千万字的材料,是为了“既可以看到现代文学研究近十年来,一些新的变化进展,也能够从中为今后的学科建设引出若干经验教训,使我们步伐更为稳健地走向未来、走向成熟”。他对期刊研究的挚爱溢于言表。

孙玉石长期致力于报纸文艺副刊的整理与研究。他的学术发现多直接来自对报纸文学副刊的阅读。当他读到刘淑玲的《〈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一书时,曾对文学副刊研究进行过具有深度的学理论证:《大公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相依相存了20多年。它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发展空间。……在文学史研究中对它给予充分的重视,也将可能拓宽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叙述空间,使20世纪中国文学的传统资源得以更加完整地体现。”[15]

但总的来看,这一时期担当期刊研究主力的,则是一群比严家炎等更年轻的一代学者。姜德明、陈子善的现代文学期刊研究引人注目。姜德明长期流连于旧书摊,许多现代文学期刊中的珍品,总逃不过他搜寻的目光。期刊《诗与散文》、《当代诗文》、《消息》半月刊、《北方杂志》、《沙漠文艺》、《创世曲》、《文艺时代》都是他淘宝中的收获。他说,自己买到的“零刊残册,灯下披览,见所未知,倒也有趣,日久天长,积少成多,有时还能派上用场,更是喜出望外”。[16]陈子善在他的史料学著作《发现的愉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中也告诉我们,解读《大公报》、《译文》、《北新》半月刊,《良友》画报等,让他真正地获得了“发现的愉悦”。刘增人等人纂著的《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17]无疑是到目前为止最为完备的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总汇。刘福春出版的《新诗纪事》,“所录为1917年1月至2000年12月发生的有关新诗创作、出版活动等史事,地域包括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所用资料多为笔者查阅原始报刊、书籍所得。”[18]张大明的《中国象征主义百年史》,像他在书的《写在前面》所坦承:“书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史料都来自原始的报刊。”这一批研究者,在期刊研究方面下过踏实的功夫,他们的研究成果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在期刊辑佚方面,许多年轻人都做得有声有色,解志熙、王风具有某种代表性。解志熙在编校《于赓虞诗文辑存》时,用《刊海寻书记》这样的题目来展示自己“编校历史”中复杂的心理感受。[19]困难磨砺着他们的意志。解志熙的期刊研究,锋芒内敛,不温不火,笔调从容舒缓,让生命激情潜入文字深处,紧裹着自己的真性情。他对期刊漫无目标的浏览,却往往有不期而遇的意外收获,而且在他对于赓虞史料的稽查中“发生过不下十余次”。解志熙叙述的语调,流露了这种幸运带给他精神上的富足与甜蜜。

辑佚过程的一波三折,苦辣酸甜,在王风笔下,展现得更显传神。为了查找废名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史料,王风“一有空就到北图看缩微胶卷,摇啊摇,终于手酸目倦,又终至于犯困打盹,而终而又至于被冻醒,那个屋子是颇有点冷的,为了保存胶卷的需要。如是者几乎半年,而以后有什么线索,又零零碎碎跑了不知多少趟”,“其间自然有很多难忘的经历,比如20年代中期《京报副刊》上有《给陈通伯先生的一封信》,这是陈振国先生早已发现的,重新翻看,竟‘摇’出好一堆文章来;……《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里废名引了自己的两篇散文《放猖》和《小时读书》,唯一的线索是他自己说刊于南昌某报,因为他在黄梅教过的学生很有一些在那里读高中。于是必须找,尤其《小时读书》在《坐飞机以后》里还是节引。一开始以为区区当时的南昌,报纸总不会很多,哪知一看却是不少种,无以猜测,只能一种一种慢慢摇,大约摇了五六种,花了三四天总算逮着。”[20]一个摇字使王风的经历生色不少:“摇啊摇,终于手酸目倦”,说的是辛苦;而“慢慢摇”,却“总算逮着”,说的是收获。在王风和解志熙研究期刊的文字中,人们往往能够读到这种自我调侃的文字,似乎乏味的期刊辑佚也能让人感受到它内在的生命力。

这一时期,整体性的期刊研究成果,有周葱秀、涂明著《中国近现代文化期刊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宋应离主编的《中国期刊发展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李楠著《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一种综合的文化文学考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孟兆臣著《中国现代小报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姚福中、管志华著《中国报纸副刊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杜惠敏著《晚清主要小说期刊译作研究(1901—1911)》(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等。秦弓在《现代文学研究60年》一文中,对书局与期刊研究,曾经做过认真的梳理与概括。文章说:“传媒文化方面,有商务印书馆、泰东图书局、北新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新华书店等出版机构与文学关系的研究,也有《申报》及其《自由谈》副刊、《晨报副刊》、《京报副刊》、《大公报》文艺副刊、《益世报》文艺副刊、《解放日报·文艺》、《新青年》、《小说月报》、《礼拜六》、《紫罗兰》、《新潮》、《语丝》、《现代》、《论语》、《抗战文艺》、《文艺复兴》、《文学季刊》、《文学杂志》、《万象》、《文艺报》、上海小报、东北期刊等报刊与文学关系的研究”(《文学评论》2009年第6期)。事实上,每一种刊物、报纸文艺副刊,每一家出版机构,都是一个巨大的、充满挑战性和诱惑力的史料研究空间,研究正方兴未艾。

期刊研究的成果令人欣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同样让人忧虑。这里只就两个方面的问题略加论述。

第一,期刊研究理论薄弱的问题。

现代文学期刊研究长期以来缺乏理论自觉。研究中轻视理论,向往于把新发掘出来的期刊堆砌出来以示丰富,缺乏对已有期刊作深入的理解与阐释。史料研究永远是历史与现实无休止的对话,交流;而对话,交流却要由理论来指导。期刊既是知识的仓库,又是知识的熔炉。熔炉就是通过感受、理解,把史料融为学术的血肉,从期刊中发现问题,并独出心裁,别开生面地阐释问题,从而透出实践的血质和生动性。

研究现代文学期刊,要在阅读的基础上,培育不倦深思的心灵力量,使研究具有历史主义的态度,客观的立场,避免先入为主。一些期刊研究,往往或隐或显地受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影响。如在抗战文艺期刊目录编选时发表的《编辑说明》中称:“各时期的反动刊物,因不是这个目录的重点未作详细调查。”[21]这样,就有意无意地把被视为“反动刊物”的目录漏编了。有的《出版说明》虽然较为开明,如说“本书所收的报刊,大部分是进步的、革命的。但是为了给现代文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也收录了一些国民党方面的文艺报刊篇目。”[22]一个“也”字,实际上就有意地把被称为“国民党方面”的文艺报刊目录大部分剔除了。形成这种格局的历史原因极为复杂。在搜集、整理期刊之前,按照特定意识形态的裁决或编选者的主观判断,把文艺报刊作简单的政治划线,宣布哪个进步,哪个革命,哪个反动,自有其当时的具体语境。但是,社会现象总是重叠涟漪,充满着历史的杂色与丰富。许多期刊发展的常态是杂语共生。有时表面上对立的文学主张,实际上常常相斥相融,交错互动。只有多元融汇,才能激活研究主体的生命意识和文学意识,才能保证史料研究的健康发展。用褊狭的视野根本无法认识现实斗争环境的复杂性所带来的期刊存在的特殊性,无法还原意蕴繁复的历史形态。

期刊理论研究存在的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研究者对中国自己的历史经验研读较少,存在着某种盲目性,从而出现了对外国理论的照搬照抄,生吞活剥。在抗战文艺报刊研究中,类似的现象就有所发生。有的学者曾对这一现象提出过告诫。郝庆军认为,目前,许多报刊研究者在理论框架的选择上,多集中在两个热门的话题——“公共领域”与“想象的共同体”。这位学者认为,德国尤根·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和美国班纳迪克·安德森的《想象共同体》这两部著作,固然可能给中国读者带来灵感,但是,他们理论框架产生的背景和中国的社会现实并不相同。如果不洞悉他们理论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支架,研究就只能是“离题万里的借题发挥”,或“食洋不化的削足适履”。郝庆军提醒:“以为凡流行的外国理论都具有普适性和真理性,即使不是哗众取宠,也属不智之举。研究中国的报刊,应在中国的具体语境中找到中国的问题,哪怕再小的问题也是一个真问题;迎合时尚,迁就理论,悬问题而觅材料,搅扰群书以就我,难免误入歧途。报刊研究并非不能使用现成的理论框架,而是应该有只眼,有判断,慎重选择,莫入误区。”[23]这段话可谓语重心长。从本土文学的实际出发,抛弃面对西方文化的俯就心理,抛弃先入为主的主观预设,才能避免研究的泡沫化,使研究呈现出一种含蓄的张力。

还应该指出,这种照搬照抄外国经验的盲目性,几乎从现代文学诞生时期就已经露出端倪。比如,奉行兼容并包、稳健开放办刊理念的《东方杂志》,当时就受到了五四文学革命倡导者陈独秀以及罗家伦非学术化的责难。罗家伦不顾事实,把《东方杂志》归类为“杂乱派”,作了全盘否定。[24]陈独秀也在《新青年》上接连发表文章:《质问东方杂志记者——东方杂志与复辟问题》、《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对《东方杂志》作了无端的指责。[25]人所共知,此后这种武断的批评更连绵不绝,对期刊研究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第二,广度的扩展与深度的强化,是期刊研究面临的又一个重大问题。

从广度来看,本文前引秦弓的文章告诉我们:报纸副刊研究,比较集中进行研究的,也只有《申报》《自由谈》等6种;期刊研究,还大都限于《新青年》等14种,以及上海小报研究等,这和刘增人开列的3504种期刊比较,研究的广度实在相差太远。比较而言,目前,期刊研究中最薄弱的部分,还是文化期刊研究,地方文学期刊研究,报纸文学副刊研究,以及解放区文学期刊研究。

就文化期刊研究而论,除《新青年》以外,其他文化期刊研究几乎还没有被列入研究日程。其实,文化期刊中,保存有极为丰富的文学史料。例如,至今未被研究者看重的文化期刊《东方杂志》,从创刊到终刊(1904—1948)共出刊44卷,是中国近现代作家梁启超、王国维、鲁迅、胡适、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等三百余位作家的创作平台,它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26]《东方杂志》不应该人为地受到怠慢。

地方文学期刊和报纸文学副刊研究,同样显得异常单薄。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在河南开封出版的《中国时报》文学副刊《文学窗》。《中国时报》(1945年12月1日创刊,1948年6月停刊)。这家民办报纸,办有多种副刊,如《山水间》、《诗与散文》、《桥》、《文艺之页》、《文学窗》(复旦大学文学窗社编)等。从1946年1月到1947年2月,远在重庆的复旦大学学生,在《中国时报》上创办的文学副刊《文学窗》,就先后发表有胡风、路翎、谷风(牛汉)、鲁藜、彭燕郊、S M (阿垅)、冀汸、束衣人(石怀池)、聂绀弩等七月派作家的诗歌与诗歌评论文字三十余首(篇),成为继《七月》、《希望》之后在短时间内集中发表七月派作品的一个重要阵地。七月派在《中国时报》的短暂集结,是七月派发展进程中带有传奇性的事件。《中国时报》上讨论七月派诗歌创作的评论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诗论作者有着俯视全国诗坛的视野,对七月派诗人诗作的评论,常有画龙点睛、一语中的的神妙。《中国时报》副刊并非单纯发表七月派作品的专门副刊,同时期在该报发表作品的作家,还有叶圣陶、朱自清、老舍、靳以、冯至、夏衍、郑伯奇、萧乾、厂民、王亚平、臧克家、苏金伞、艾芜、赵清阁、李健吾、唐弢、青勃等人。这说明,许多有价值的文学史料还沉睡于《中国时报》一类的地方报刊里。地方报纸的文学副刊同样深藏着巨大的学术潜力。孙玉石指出:“‘五四’以来的报纸文艺副刊,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唯一未被全面开发的丰饶的处女地。由于时间的迅捷和受众面的广大,‘五四’以来报纸文艺副刊在文学生产与传播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并留下极为丰富的产品。有些作品,有些评论,有些文艺信息,有些编辑的言论,至今尚未得到开掘、发现和认识。一些宏大的理论专著、博士论文……自己没有一种翻阅原始资料的身经的历史感,资料本身也因为不能给人历史感而减少了论说的分量。”[27]这段话正击中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个要害问题。

解放区文学期刊和报纸文学副刊研究,较有深度的研究成果,还只有李军著《解放区文艺转折的历史见证——延安〈解放日报·文艺〉研究》一书。1983年出版的《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3卷本),提供的期刊和报纸副刊目录约200种。《一个被遮蔽文学世界——解放区另类作品考察》一文,就考察过曾经发表另类作品的解放区报刊20种。这些期刊,都值得进一步整理和研究评论。

要言之,期刊研究空间博大诱人,为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高期刊研究的理论自觉,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新的开拓,期刊研究就有可能迎来新的收获。

(载《河北学刊》2011年第6期)


[1]据考察,中国古代报纸,大约出现于唐朝开元(713—741)年间。这里说的现代期刊,则泛指近代以来创刊的文学期刊、报纸文艺副刊,以及各类定期不定期的文化、文学刊物。

[2]刘增人:《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3]唐沅、韩之友、封世辉、舒欣、孙庆升、顾盈丰编:《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晦庵书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415页。

[5]陈平原:《文学史家的期刊研究——以北大诸君的学术思路为中心》,《中华读书报》2002年1月9日。

[6]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43—344页。

[7]《胡适全集》第2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11—212页。

[8]阿英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卷(《序例》),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版,第4—5页。

[9]黄裳:《阿英与书》,《书之归去来》,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61页。

[10]唐弢:《买书》,《唐弢文集》第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677—678页。

[11]当时出版的期刊目录,只有6种,如《全国文学期刊展览会目录(1902—1949)》(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市报刊图书馆编,收688种,1956年出版,未署出版机构)等。

[12]张宝明、王中江主编的《回眸〈新青年〉》,将《新青年》的内容,以社会思想卷、哲学思潮卷、语言文学卷分别编选出版,1997年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每卷都附有重新整理校勘的《新青年》总目。

[13]严家炎:《有关萧军的三点感想》,《史余漫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60页。

[14]严家炎:《跋》,《求实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51页。

[15]孙玉石:《一个自由而独特的文学空间——序刘淑玲著〈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16]姜德明:《现代文学期刊拾零》(之一、之二),分别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第4期,1992年第2期。

[17]刘增人:《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18]刘福春:《新诗纪事》,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19]《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3期。

[20]王风编:《废名集·后记》,《废名集》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579—3580页。

[21]《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初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年版,第5页。

[22]《抗战文艺报刊篇目汇编·出版说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

[23]《报刊研究莫入误区——反思两个热门话题:“公共空间”与“想象共同体”》,《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

[24]罗家伦:《今日中国之杂志界》,《新潮》第1卷第1期。

[25]陈独秀:《质问东方杂志记者——东方杂志与复辟问题》,《新青年》1918年第5卷第3号。

[26]参见刘增杰《文化期刊中的文学世界——从史料学的视点看〈东方杂志〉》,《汉语言文学研究》2010年第1卷第1期。

[27]孙玉石:《一个自由而独特的文学空间——序刘淑玲著〈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