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传承语素与国际汉语词汇教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词的语素化及其形成的条件

探讨语素化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作为构词成分的语素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特征。我们认为,合成词中典型的构词语素具备两个基本特征:第一,非独立性,即一般不单独使用,不具备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功能;第二,结合能力,合成词中语素的价值只在与其他成分结合时才能体现出来。至于语素中那种“能单用的,单用的时候是词,不单用的时候是构词成分”[2],这类语素之所以能作为词单用,是由于它们原本就是传承下来的词,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单用时这类词实际上并没有经历语素化的过程,只是以它原来的形态使用着。只有某个词与其他语言片段组合并发展成为一个合成词时,这个词才真正进入语素化过程。因此,我们认为,作为构词成分的语素的“非独立性”与“结合能力”,是在语素化过程中形成的:如果不失去独立性,它还是一个词,不是语素;如果某个成分虽然失去了独立性,却没有结合能力,它就不具备构词功能,只是一个因历史积淀而存在于某个词中的“惰性语素”,就不具有构词语素的一般性特征或典型性特征。

那么,作为构词成分的语素的“非独立性”与“结合能力”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认为,最早的环节可能就是短语的词化,即从一个短语慢慢变成一个凝固的词,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让两个相结合的词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如“民人”(《诗经·大雅·桑柔》)与“人民”(《诗经·大雅·抑》),“绍介”(《战国策·赵策》)与“介绍”(《礼记·聘义》),“朋友”(《论语·学而》)与“友朋”(《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开始只是两个单音词的自由组合,前后也可以颠倒,类似现代汉语中的并列短语。经过若干时间的使用,两个成分慢慢互相依存,凝固性也随之加强,单独说“民”“介”“绍”“友”“朋”都不足以传达其相互依赖而形成的词义内容和色彩。正是随着短语凝固性的加强,组成短语的各个词的独立性渐弱,互相依存性增加,才得以完成由短语向合成词的转化。与此同时,原来作为短语构成要素的词也逐渐丧失其各自的独立性而获得了互相结合的能力,当这种能力在与别的词的互相结合中同样表现出来时,就使得原本是短语的构成要素的词实现了向语素的转变,语素的特征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开始逐步显露的。也就是说,在词的结合过程中,当它发展到不仅和“原配”结合,而且以它为基本的元素,还可以同其他成分结合变成另外的词的时候,它的功能就凸显出来,变为一个典型的语素了,比如由“绍介”而到“媒介”“介意”,由“民人”而到“民兵”“民谣”等。

董秀芳通过对汉语双音词的历时考察,得出了从古代汉语短语降格而来的双音词是汉语双音词的主要历史来源,大多数双音词的产生是短语词汇化结果的结论。[3]董秀芳所谓“短语词汇化”的过程,实际就是语素形成的过程,也就是语素化的过程。因为短语词汇化,表面看来是由一个短语凝固而形成一个词,是一个词化的过程,但透过现象我们可以发现,词化的过程实际就是短语中原来相互结合的各个词的身份降低,转换成语素的过程。短语之所以词化,是因为在长期凝固的过程中,构成短语的两个词各自的独立性丧失,互相依存性加强。词的独立性丧失,正是语素化的重要特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短语词汇化的说法,只适应对早期词汇发展现象的描写,它仅仅说明了汉语中部分词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我们认为,只有揭示短语词汇化过程中汉语词汇构成的最基本要素——语素的形成和发展,对汉语词汇发展史的研究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