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痛则变与变则通
电影是20世纪以后最流行的大众文化形式。尽管随着电视和其他新媒体的出现,影院观众规模有所减少,但是至今为止,不仅全世界依然有大量影院观众,即使在电视和互联网上,电影也是最重要的文化传播内容之一。电影对于大众,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往往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在带给亿万观众以娱乐享受的同时,深刻地改变着观众的社会认同、道德观念和审美观念。与此同时,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也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财富。同时,电影作为最核心的创意内容,往往能够为电视产业、音像产业、演艺业、新媒体产业和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而且,电影作为一种最具跨文化传播方便性的视听符号形式,也是各个民族之间文化沟通、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文化影响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战略,对于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需求,对于中国现代文化的继承创新,对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国际影响,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中国国家实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 历史的选择
1979年,中国电影曾经创造出293亿观众人次的记录,可谓空前绝后。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视在中国逐渐普及,特别是从90年代以长篇电视连续剧《渴望》为标志,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第一的电视剧生产和播出大国,加上盗版的冲击以及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保护下的中国电影界未能在电视冲击下及时调整转型,中国电影可以说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尽管政府采用了影视互助金、电影专项资金等种种政策手段为电影生产输血,但中国电影的年产量最严重的一年下降到不足50部,国产和进口电影全年总票房不足5亿元,全国一年影院观众人次不足1亿,国有电影制片厂靠卖厂标、拍广告、加入电视剧生产勉强维持生计,一定程度上说,中国电影工业已经濒临绝境。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农业文明传统的国家来说,不临深渊、不履薄冰,就很难产生改革的动力和勇气。2002年,在全球市场经济大潮中,作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关联条件,中国承诺扩大进口电影特别是分账发行的好莱坞电影的数量,客观上使已经被电视剧的繁荣逼得奄奄一息的中国电影业雪上加霜。在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困境中,中国电影拉开了全面产业化改革的帷幕。
2001年12月25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布了修改后的《电影管理条例》[1]并于2002年2月1日开始实行。这一条例明显降低了行业准入的门槛,允许国营电影制片单位以外的人员和机构从事电影摄制业务。2003年9月28日,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同时颁布了《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电影剧本(梗概)立项、电影片审查暂行规定》三个文件,在新的《电影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再次为电影产业的开放和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四个政策支持:其一,在保护国有电影企业前提下,基本开放电影制作环节,将制片环节向社会特别是向国内做出了开放;其二,放宽中外合拍影片的条件,放弃了过去对国内主创人员比例等方面的要求,为中外合作拍摄影片减少了障碍;其三,调整电影审批方式,降低了拍摄立项审批的条件,有限下放了放映审查的权限,从而降低了制片方剧本投入的风险,有效地救治了中国电影剧本的软肋;其四,在电影审查方面调整了过去那种中央一级审查的格局,审查权限有限下放,一定程度上为影片的市场准入提供了相对更大的出口空间。2010年2月,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改进和完善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审查工作的通知》(广发[2010]19号),进一步明确“一备双审”制度,并将部分影片的备案、初审工作下放到省级广电部门,部分影片的终审权也下放至实行属地审查的省级电影审查机构。
在政策上不断给电影制作业松绑的同时,国家在宏观的经济和文化策略层面也不断提升电影产业的地位。2006年9月13日,中国公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十一五”期间的文化发展做出了总体规划,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和动力产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纲要》明确提出的未来五年将着力发展的九类重点文化产业中,影视制作业被排在首位。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9号),将电影产业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要求大力推动我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强化财政支持,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国有和国有控股电影企业重组上市。2011年12月15日,国务院还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成为国内首次通过创制法律的形式对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进行的立法实践。
在国家相关部门几轮政策松绑的助力下,众多社会资金开始涌入电影制片领域,特别是大量过去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民营影视企业获得了合法的身份和发展空间,电影制片业逐渐回复生气,无论是电影的产量还是电影适应市场的能力,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在盗版猖獗、免费电视剧泛滥的艰难环境下,中国电影产量出现了爆发式增加,社会民营企业、外来资本显示了强大的注入热情,高投入、大制作影片明显增加,中国电影制作领域空前活跃,迎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发展机遇。
二 绝境逢生的奇迹
在电影改革的大背景下,院线制改革鼓励和要求电影公司跨区域整合竞争,激发了电影市场的活力;同时,允许民营企业申请单片拍摄许可,刺激社会资源自由进入电影生产领域。于是,以行业准入的全面放开,电影产品准入审查的尺度放宽这“两大准入”改革,使中国电影产业大步走上了一条市场化的复兴之路。2002年,共有5家民营公司或其他非制片单位办理了58部影片的《摄制电影许可证(单片)》,中国出品的100部电影中社会单位制作已经达到32部,北京新画面、华谊兄弟太合影视公司、北大华亿影视文化公司、世纪英雄影视投资公司、东方神龙影业公司、广东巨星影视公司等社会制作机构和民营影视制作机构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制作行业最活跃的力量。而在电影发行放映环节中,大量社会资金和企业涌入,完全由民营资本构成的大连万达院线已经成为在国内遥遥领先的第一院线。短短10年,中国电影年票房从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2年的170多亿元人民币,增长近30倍,每年平均增速超过35%;中国电影产量从不到百部增加到2012年的740部,增长近10倍。如今,中国不仅电影产量居世界前列,而且电影市场也已经成为全球第二。改革不仅奇迹般地挽救了垂死挣扎的电影行业,而且使中国崛起成为世界电影大国,不仅市场规模举足轻重,更重要的是其成长速度让世界惊羡。
应该说,中国创造如此的电影奇迹并不容易。中国是世界上免费开放电视频道最多、免费播出电视剧数量最多的国家,年产17000集电视剧在数千个频道播出,观众在如此方便廉价丰富的替代品供给下,仍然去电影院花费金钱和时间“购买”电影消费,在全世界都没有第二例。同时,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从早期的录像带到后来的VCD、DVD光盘,直到现在的互联网视频,盗版产品的低价、易得也对影院消费带来巨大冲击;加上中国特殊国情的限制,电影审查相对严格,电影分级迟迟不能推进,导致电影表现空间和娱乐空间都受到或明或暗的种种限制,使电影产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很难与欧美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甚至中国香港地区相媲美。在这样的背景下,恰恰是因为市场化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电影人的热情、智慧,同时因为这种冲动而带来了商业敏感、艺术想象和对观众的尊重,使过去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的国产电影获得了市场意识,也使过去萎缩的电影市场重新焕发了活力,不仅全国的银幕和影院越建越欢,而且观众的观影频次也越来越多。仅仅10年,一部《人再囧途之泰囧》单片的票房就已经是当年全国中外电影创造的全年票房总和的2倍多。不能不说,市场化改革,极大地解放了中国电影的生产力,也解放了电影观众的消费力。如果没有这轮被迫的市场化改革,中国也许已经没有真正的电影产业了,而关于电影文化、电影美学、电影价值的任何讨论都会变得没有意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恰恰是改革让电影才能在今天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文化现象。从这个角度说,无论如何高估这轮中国电影产业改革的巨大意义都不为过。
当然,正如中国的市场经济一样,中国的电影产业改革仍然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电影工业的完整性不足,电影市场的成熟度不够,电影法规政策的匹配度不完备,电影文化的包容性和建设性不充分,电影美学的商业与艺术的融合性还有所欠缺,这些都会带来中国电影产业存在一些问题,如电影产量与质量、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国内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娱乐性与艺术性之间还存在种种不平衡。但是,坚冰已经打破,“东方好莱坞”的航船已经启航,不再有人哀叹中国电影已死,而是包括好莱坞在内的更多的人开始预测,中国何时能够从电影大国变成电影强国,中国市场何时能够超越北美市场成为全球第一。
三 市场成为最大的政治
开放和变革带来了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也带给了国产电影蓬勃的商业动力。但是,中国电影制片业仍然还基本处在各自为战、分散竞争的状态,技术创新、商业创新、艺术创新的空间和动力都严重不足。以纵向整合和产业集中为特征的重装转型还需要一段实践过程。这个过程是否顺利,既依赖于电影创作的政治文化环境是否更加宽松,也依赖于电影生产的市场环境是否更加良性,更依赖于电影人对过去10多年电影产业化道路的经验和教训的反省是否自觉。中国电影今天的成绩是产业化深刻改革带来的,而中国电影今天面临的问题,也是产业化改革过程中的必然结果。
中国电影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用发展的方式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目前,中国电影的外部压力巨大,对电影上座不叫好、有市场无艺术、有娱乐缺升华、有商业营销少艺术诚意的批评比较多。但是,我们不应该忽略,正是加入WTO以后的中国电影产业改革十多年,才使电影产业从奄奄一息的状态中走向了繁荣,才使中国电影受到世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才使电影成为中国文化产业改革最重要的成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高度肯定电影产业化改革带来的成绩,没有产业化改革,也就没有今天的中国电影,甚至很可能已经没有了中国电影。对电影进行道德化批判是容易的,但是只有市场的盘子做大了,电影才能整体发展。没有市场就没有观众,没有观众就没有电影产业,没有电影产业,就不可能有真正多样性的电影文化,电影最多成为政府资助、自娱自乐的“空中楼阁”。
如果环境中弥漫着对电影负面的夸大批判,很可能引发中国电影从改革的现状停滞、转向甚至倒退。倒退没有出路,倒退会使中国电影的改革成果得而复失。中国电影改革当然面临种种问题,但是,这是发展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我们的产业化改革不彻底,市场化不坚决,市场规则没有建立起来,产业还不成熟,才出现了过度商业化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以改革的方式而不是回到政府管控的计划方式加以解决,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改革的成绩应该让人们对中国电影树立信心,绝不能轻易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而是应该在尊重市场的前提下引导市场。其实,观众正在成熟,电影产业结构也在逐渐调整。尽管市场调整比行政调整时间要更慢,但具有可持续性。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如曾经人们担心的过度依赖少数几部大制作古装影片的危机已经克服,中小成本的电影竞争力明显提升,证明了市场逐渐显示出来的调节能力。观众水平在提高,尽量应该减少用道德律令来批判观众,实际上这些批判也很难干预观众的趣味和选择。中国电影一定会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和观众的逐渐成熟带来一系列调整,电影的多样性、电影的现实关怀、电影的艺术品质一定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观众的成熟和品位的提升,将改变电影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市场的逻辑。
《桃姐》《观音山》《钢的琴》《刺客聂隐娘》《路边野餐》等丰富多彩的电影开始纷纷进入市场。这些电影往往与特定观众的结合度较高,同时具有相对朴实的情感。这一系列中小成本电影的繁荣也表明了中国电影在主题题材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反倒是旗舰型的领头作品出现了巨大危机。中国电影一直在探索大制作的发展道路,但是始终没有走出死胡同。《集结号》《唐山大地震》《让子弹飞》似乎出现了一线曙光,但是《集结号》的价值观似乎又引来非议,并且在题材方面也带来了一些禁忌;《唐山大地震》这类的题材可遇不可求;《让子弹飞》更是带来一些政治上的争议。大制作电影的题材类型困惑相当严重。所以,大制作影片也会在观众的选择中面临转型。
中国电影需要更加从容不迫的创作机制和创作环境。这个“从容不迫”包括产业机制和文化环境。过去是电影圈外的人喜欢对电影指手画脚,但如今一些被电影产业的主流排斥在外的“边缘电影人”,开始成为电影产业最尖刻的批评者。不仅一些电影的外行人士批评电影,甚至一些业内人士也都用缺乏历史回顾和发展的眼光批评电影的产业化、市场化。电影市场当然需要引导,但引导一定不能一厢情愿。电影是在市场上流通的,不可能以批评者的意志为转移。实际上,中国电影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品,中国电影大制作失去方位客观上与电影创作的题材选择有很大关系。近百年来,对中国人影响深远的许多重要题材实际上目前都具备进行电影创作的条件。电影制作者出于商业安全和政治安全的双重考虑,不得不更倾向于选择商业性很强的题材。这一选择常常可能带来价值尺度掌握的不够平衡,如果这种不平衡带来精英人士更尖锐的批判,反过来又会导致审查尺度的更严格,也会带来电影生态环境的更狭窄,创作者的主题选择也会变得更加急功近利,影片表达上出现更明显的分裂的价值观和文化景观。比如,《关云长》《鸿门宴》《战国》等都是一些“分裂”的影像事件。这里的分裂包括历史与现实的分裂,观众与观众的分裂,创作者意图与观众评价的分裂。现在的大制作电影中,想要找到统一的叙述方式和相对一致的价值诉求显得越来越困难。
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化改革还需要更彻底。中国电影许多发展中的问题出现恰恰是因为改革不彻底。例如,由于电影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导致电影过度依赖影院票房,也导致电影过度依赖营销炒作而不注意对品牌价值的维护;电影企业的规模过小,导致电影的无序竞争较多,急功近利明显;电影的审查制度稳定性、权威性往往受到舆论环境影响,导致电影创作者思想解放程度不够,艺术创新动力不足;文化传媒的开放整合度不足,导致电影企业难以做大做强,更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产业……所以,完善产业结构,打造核心企业,规范电影市场,开放电影合作,维护公平竞争,必然会逐渐带来中国电影产业的成熟,成熟的电影产业不仅能够带来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电影,同时能够在一个大蛋糕上划分出各种多样性的细分市场。所以,在尊重市场的前提下通过规范电影产业、完善电影产业来引导市场,才能提高中国电影的文化、技术、艺术水准。过多的道德干预、行政调控、创作指令,对中国电影发展带来的往往是饮鸩止渴的效果。
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在发展中去解决,改革中的问题需要用更坚定的改革去解决,否则就可能会前功尽弃。在近百年来中国的各方面改革中,这种进一步退一步甚至进一步退两步的教训并不少见。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已经过了10年,这是一个温故知新的历史节点。中国电影产业只有尊重市场规律,在一种更加开放和理性的环境中,才能攻坚克难、自我完善,中国电影从大国走向强国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四 中国电影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电影的战略目标是宏大的,也是艰巨的。电影作为文化产品的特殊性质带来的政府管理上的复杂性,中国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的艰巨性,中国电影在观念、人才、技术上的滞后性,加上国外境外文化产品的竞争,应该说,都会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深刻和长远的制约和影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中国文化产业的不断改革,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个难得的机遇,原因有以下五点。
第一,良好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
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基础。目前,中国国民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十一五”时期,中国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的新变化,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年平均达到9%以上,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显然,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根据中共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十二五”“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仍然会保持发展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将增长7%以上;将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将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在行政管理、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改革和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提高市场监管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将协调对外开放与国内发展,使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将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5%以上。
所有这些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于电影产业来说,无论是提高百姓的电影消费能力和电影出口能力,还是促进电影产业的改革和电影市场的完善,都将产生深刻广泛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前提。
第二,独立自主的政治环境。
独立自主的政治环境,是中国电影能够抗拒外来威胁、发展民族产业的重要政治保障。世界电影目前并非像其他贸易行业一样,被纳入完全“自由”的全球市场,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通过对电影的“外部利益”的强调,采取种种行政手段和经济措施来保护本国的民族电影业。中国尽管也已经加入WTO,但政府对电影仍然提供了必要的法规政策的支持与保护。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民族电影一直实行财政资助。例如,国家财政部要求电视台每年拿出广告纯收入的3%支持民族电影事业,估计每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数亿元总资金用来扶持国产电影生产。同时,中国政府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对电影产品也采取了限制进口影片配额、特许经营进口影片和规定国产电影放映时间和奖励国产电影放映等措施来促进国产电影的发展。根据2002年2月1日起施行的《电影管理条例》,在引进进口影片时,严格执行审查规定(第24条、第25条、第31条);放映单位年放映国产电影片的时间不得低于年放映电影片时间总和的2/3(第44条);允许每年以分账形式进口20—50部外国电影,但“这里的‘允许’不是‘必须’的意思”“具体进口数量由中影公司按市场规律具体安排”;在引进时坚持多国别、多品种的原则,一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分账电影数量,不能超过年引进分账电影总数的1/2;在2017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中,也明确表明,国产电影全年的放映时间比例不得少于2/3……这一系列细化的操作,应该说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好莱坞影片对中国电影的集中冲击。
此外,中国政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逐步开放电影市场的同时,还会用各种形式对外国资金和人员进入中国电影生产、发行、放映和后影院产品开发等各个产业环节继续给予种种限制。目前,中国电影的发行环节仍然限制外资进入,制作环节也进行了股权限制,而《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在2004年11月28日生效,2005年2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实施 <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 有关事宜的通知》,规定每家外资企业原则上只能在中国合资组建一家影视制作公司。这项补充规定虽然似乎是为了“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推动合营企业迅速形成品牌”,但在事实上对外资的进入设置了新的限制,为国内影视企业赢得更多的发展时间。
当然,在限制和保护的同时,中国的电影政策更强化了改革和促进的力度。中国电影产业的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暂行规定和政策法规,不断降低中国电影业的投资门槛,让电影的投资者减少了以往面临的政策风险,促使投资主体越来越多元化。
在通过政策力量在国内市场保护本土电影的同时,电影主管部门也通过其他一系列手段,推动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的成长。2005年中国电影海外推广中心,组织会员单位重点参加了戛纳国际电影节市场、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市场、洛杉矶国际电影节市场和香港国际影视展览会,集中推广宣传国产影片。应该说,国家利用政府力量来支持本土电影工业的生存、发展和成熟,为本土电影开辟国际国内市场,客观上就可能为中国电影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缓冲的空间。也就是说,如果政府措施不仅是一种政治保护措施,而且是一种产业保护措施,那么中国电影就可能在这种国家保护下争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第三,不断扩大的国内电影市场。
在全球化过程中,中国电影有一个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很难拥有的本土优势,就是中国潜在的巨大的本土电影消费市场。2005—2012年,中国电影市场从全球第12位上升到第2位,甚至未来5年很可能接近或超过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
中国有14亿的人口,其中城镇人口超过6亿,如果达到年平均每个城镇人口每年4场电影的频率,按照30元钱的平均票价计算,全年票房收入也能够达到近720亿元,加上广大的农村人口,电影市场的空间还会进一步扩大。此外,中国还有巨大的后影院市场,中国电视观众达13亿,综合人口覆盖率97%,全国有线电视用户近2亿户,网络视频用户超过3亿。电影通过电视传送,特别是正在快速发展的付费电视业务,肯定将拥有广阔的用户资源。数以亿计的网络宽带视频用户、移动用户更是电影的广阔新型市场。众多的人口、迅速发展的经济、人口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都为中国电影的消费提供了越来越好的市场环境,也决定了中国电影具有香港、台湾地区以及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都不具备的本土市场的巨大潜力。因而,即使中国电影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都很难具有好莱坞电影那样的国际性优势,但是广阔的本土市场仍然可以成为中国民族电影生存和发展的根据地。
此外,除中国大陆以外,中国台港澳地区,以及分散在东南亚各国和世界其他地区还有近7000万华人,而受到华语文化历史和现实影响的人口数量更是难计其数。虽然人们处在已经改变过的物理空间中,但共同的文化、语言和历史,仍然能够为他们带来或多或少的联系。正像有学者在讨论这种文化的亲同现象时指出的那样,观众将倾向于选择那些与他们自己的文化最接近和更紧密的节目。应该说,这样一个巨大的已有或者潜在的消费群,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支撑。
第四,不断扩大的国际电影市场。
全球化的推进,不仅突破了国际贸易壁垒,也推开了国家之间相对封闭的政治与文化的大门。世界文化市场原本就是一个多样性的文化群落,必然给中国文化产品留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和机会。作为东方文化重要代表的华语文化,既为中国电影的创作和本土消费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语境,也为西方文化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互补品和文化参照,从而可能进入西方电影主流消费市场,成为其中一支重要的外来力量。中国电影或者说以中国为叙事背景和主题的电影,在国际电影市场上存在一定的消费需求,而且这种需求近年来有上扬的趋势。《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的票房表现验证了这一点,而最近内地和香港生产的电影《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龙虎门》等受到海外市场青睐,也表明了这种“趋势”。从1980年至今,美国市场上票房前10名的外语影片中,华语影片有4部,《卧虎藏龙》《英雄》分列第一和第三。华语电影和中国电影现在已经可以进入好莱坞主流院线进行大规模放映,改变了过去艺术电影的小众市场。《卧虎藏龙》《英雄》《功夫》等华语影片比任何其他外语电影的发行(放映)范围都广泛。《功夫》有2503家影院同步上映,《英雄》达到2175家,《卧虎藏龙》2027家,《十面埋伏》1189家。相比之下,美国市场上前20名中的其他外语影片,只有《美丽人生》在超过1000张银幕上映过。这种强大的市场覆盖和渗透能力,使得华语电影在美国市场上已经比其他任何欧洲国家的电影更受观众欢迎,而欧洲电影曾经是美国市场上最成功的艺术影院电影的传统来源。而既往的一些数据也表明,中国电影在异文化的海外市场,也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文化优势。只要采用符合文化消费市场规律的策略,对中国的文化传统进行合理的开发包装和输出,中国电影就既能在本土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又能在海外市场上占据重要的位置。
当然,必须正视的是,作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和艺术品质,甚至仅仅包含中国元素的中国电影,在庞大的世界电影市场中还只是作为一种点缀,暂时还不可能成为一支具有支配性影响的力量。
第五,丰富的历史和现实文化资源。
19世纪末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最近20年,尽管全球化进程加快、地球村逐渐形成,使得文化的民族疆界越来越模糊,但中国与西方世界毕竟有着巨大的文化传统的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不仅会带来文化消费上的错位,加大进口影片消费的不确定性,也会给在文化贸易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本土文化产品提供一个无形的保护屏障。在欧美国家轰动极大的《星球大战》《哈利·波特》《指环王》等系列电影,在中国却没有得到同样热度的追捧和认可。由华人导演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在中国反响平平,在西方却备受欢迎。《人再囧途之泰囧》《失恋33天》等影片在中国拿下年度票房冠军,在欧美国家的电影市场却几乎无人问津。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相对独立的文明发展历程,使中国人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语言使用方面都具有自己的文化特殊性。
所以,对中国电影产业,一个更加重要的优势就在于利用这种特殊性,利用独到的历史和现实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主要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遗产资源、民俗风情资源、历史故事资源、现实生活资源、生活方式资源、文化价值观资源等,这些资源大多与西方国家的历史和现实形成了巨大的差异,如果能够通过艺术的手段传达,往往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特性和魅力。实际上,这些年,在国际上获得比较好反响的电影,大多利用了这种差异性资源,如武侠功夫、宫廷传奇等。《英雄》《十面埋伏》《无极》等高投入影片在海外获得较高评价,重要的原因就是将武侠等中国特殊的传统文化通过高新技术得到了奇观化的视听表达。
而从国内市场来说,这种差异性也造成了国产电影与观众的特殊的亲近性。对中国电影来说,这种差异不仅意味着好莱坞电影很难替代中国本土电影的文化亲同性,而且意味着中国电影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华人文化区,都可能具有好莱坞电影不能替代的文化亲同性,给中国电影产业留下了巨大的市场想象空间。因此,如果能够创造性地利用中国的文化传统资源,中国民族电影就可能在中国自己的电影市场,甚至亚洲和世界的华人电影市场乃至华人文化圈中获得广阔的空间。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和市场化开发,本土传统文化带来的亲近性和认同感都会为国产影片附加市场价值。《三国演义》《水浒》《雍正王朝》等传统文化和伦理色彩浓郁的电视剧,在亚洲地区受到广泛的关注,也说明了在文化产品的消费上文化亲同性的重要,而冯小刚电影在好莱坞电影的包围中仍然长盛不衰,也说明了本土文化具有的特殊优势。
更重要的是,相对于文化传统积累的历史资源,中国还有自己特殊的现实国情,这为本土电影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与西方发达国家不一样,中国正在经历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急剧的社会变迁使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都处在不断的变动和调整中,人的命运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都在转型中动荡、变化,现实的生活本身已经提供了比任何戏剧都更加富于戏剧性的素材,也提供了比任何故事都更加鲜活的人生传奇。对于中国观众来说,电影除了需要来自异文化领域的好莱坞电影带给人们一段短暂的梦幻想象和心理刺激以外,也需要通过电影这面“镜子”来“反映”心灵的变异和外部世界的诡异变化,通过电影来与同样处在转型时期的其他人共享苦难、迷惘、欣悦和渴望,通过电影来理解、面对和解释人们所遭遇的现实。所以,在这方面,中国本土电影可以比好莱坞电影更加直接地连通中国观众对现实的体验,本土现实也是好莱坞电影目前还不可能替代的中国电影的文化优势。中国电影所有这一切条件和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既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一种承受压力的缓冲空间,也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一种发展潜力。这些都是中国电影在未来全球化大潮冲击下发展的机遇,加上中国还有近30万的电影从业人员、100年的电影经验、一批在各种环境中都仍然能够生存和发展的优秀电影人才,这些都是中国电影的竞争资源,特别是由于中国的社会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因而电影的生产和管理成本远远低于好莱坞。作为一种积极经济策略,正如在家电、纺织等行业证明的那样,“低成本”可能成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电影的产业和市场角逐的重要手段。加上近年一些电影机构进行不断的改革调整,一些重要的电影集团如中影和上影等,又重新焕发了市场活力。中国电影产业的布局也越来越趋向合理,制、发、放等各个环节在硬件上增长很快,制作力量、影院建设、电视播映渠道建设、海外推广发行成效显著。电影市场在规模逐年扩大的同时,也逐步向开放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市场格局转变。所以,尽管好莱坞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对其他国家的民族电影发展都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和威胁,但从韩国电影和中国电影近两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其他国家的民族电影并非必然走向穷途末路,相反还可能在外来力量的重压之下自救图存,借势用力,形成反弹。对中国的民族电影来说,关键在于需要发现、发掘、培养、扩大自己的优势以及利用自己的优势来改变自己的劣势,扶持壮大中国电影自己的生命力、生长力和竞争力。总之,一方面中国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正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的不断提高也带来了国际市场对中国文化产品的需求的增加。这种内外需求增加的现实,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应该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个机遇,利用我们的传统资源、文化资源、市场资源和电影资源,将这种机遇变成中国电影发展的现实,对于中国电影的复兴、对于中国文化的复兴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五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复兴愿景
电影正在进入一个全球竞争的时代、一个多媒体竞争的时代。美国在本国电影市场趋于饱和的同时,将电影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寄希望于海外市场,继续千方百计地扩大自己的强势优势;而其他传统上的电影强国如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一方面在努力抵抗美国电影的全面占领,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地向其他国家渗透和发展。同时,韩国、印度等国家,也在大力发展本国电影产业,并把国际化作为重要战略目标。而在国内,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和新技术的出现,观众能够更自由、更方便、更便宜地接受世界各国的电影、电视、游戏和其他娱乐产品,这种多媒体、泛娱乐的趋势对国产电影的市场也会产生严重的挤压。中国电影产业的电影强国战略目标主要应包括以下五点。
第一,形成以《电影促进法》为核心的保障我国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
在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政府往往是电影行业绝对的支配力量和主角,中国电影的兴衰乱治,与政府的决策息息相关。在未来的发展中,电影管理体制尽管将从事业主导型向产业主导型转变,但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政府在电影产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依然不会改变,改变的只会是政府在产业中的位置和管理方式。应该说,2000年以后,电影产业自身的快速发展,迅速暴露出原有政策法规的弊端,而政策的及时调整反过来又促进了产业的健康发展,二者相得益彰。特别是2004年以后,中国推出了一系列的关于发展电影产业的“意见”“规定”“暂行规定”“条例”“暂行条例”等,从电影审查到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的准入资格以及电影行业的统计和审计、对外交流等一系列环节,都推出了新的管理规定和规范,尽力与中国电影产业化的进程配套,对于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这些规章政策还具有明显的暂时性、临时性和应对性特点,前瞻性、稳定性和有效性都比较缺乏,而一些管理规定出台之后,在一段时期内又频繁出现补充规定,这也说明产业主管部门在制定产业规划时,在一些问题上还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中国电影产业需要一部相对稳定和成熟的法律来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减少人为的风险和变数,维持产业内的利益相关者对产业未来发展的信心。因此,尽快制定和颁布《电影促进法》显得至关重要和迫切。特别是与财政、税收、资助、基金等相关的电影促进措施,如电影审查分级方式、电影与其他行业的跨领域整合政策、电影进出口政策、电影市场规范管理等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规划。
这个体系主要应该包括这样七个方面的内容:电影促进的财政、税收、补贴措施和基金管理方式;电影行业各个不同环节、针对不同市场主体的准入规定;电影产品的审查标准、方式、程序;电影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电影外贸政策规定;电影产业整合规定;电影产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等。政府的这些法规政策应该本着促进的原则,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规范的游戏规则。通过法律渠道,保障电影投资者、电影经营者、电影参与者的利益,提供进入电影产业的优惠条件和激励机制,保护国产电影的发展,规范电影市场,为电影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为电影产业提供健康发展的保证,为电影消费者提供最丰富和便宜的产品。
第二,建立起产业环节贯通、产业整合完备的现代电影产业体系。
目前,中国的电影产业各个环节和机构,由于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行政级别不同,往往市场待遇和市场地位也不同,缺乏自由进出、公平竞争的条件。所以,改革首先要把电影经营主体,从行政主体、事业主体改变为企业主体,政府管理部门应该从为行业服务转变为社会服务,为所有的电影经营主体创造相同的条件,共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一方面是形成多种所有制、多元主体的电影生产流通体系,另一方面也是一个投资、制作、发行、播映消费的良性互动互利的体系。建立这个体系,就必须拆除环节与环节之间,行业内、行业外、国营、民营、合资、外资之间的不平等障碍,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分配资源、优化资源、提高效益,增强电影的综合经济实力。
第三,形成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前提的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影市场格局。
电影产业体系的建立,是以健康的电影市场格局为基础的。影响电影市场格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盗版猖獗,知识产权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政府相关部门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坚决执行,遏制盗版,为电影产品留出充分的市场空间和消费时间。如果能够有效地解决这种不平等和人为间隔,遏制盗版,规范市场,中国电影的生产、发行、放映和相关服务环节才能实现良性运转、相互促进,中国电影产业才有可能积累、整合和扩大。
第四,通过竞争与整合,逐渐形成5—10家拥有一流电影企业的综合性大型媒介集团。
电影作为一种高投入、高风险的文化创意行业,倾向于高度的市场集中,倾向于以大企业为主导的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目前,中国拥有国有电影制片单位30多家,民营电影制作机构数以百计,主流电影院线近40条。但是,多数电影机构的企业资产都在亿元以下,国有龙头企业中影、上市公司华谊兄弟的资产规模也不足以成为市场的规则制定者和执行者。电影企业的规模太小,限制了电影的规模经济。所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必须打破现有的行业分割、区域分割、所有制分割的局面,逐渐通过市场的资源配置,形成具有产业垂直整合和跨媒介跨行业横向整合的大型综合性企业,这些企业应该以投资融资和发行为核心,成为电影行业的领导者和支配者。这样才能降低交易成本,增加边际效益,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扩大电影产品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电影产业的规划性和整体性。
第五,通过大电影产业的发展,将中国电影综合收入提高到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如果能够有相对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的保障,建立起相对完备的现代电影产业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影市场,那么中国电影产业的综合经济实力必将在未来10年保持增长态势。2020年,中国电影产量将保持在700部左右,电影票房收入应该超过700亿元人民币,居全球电影市场第一位。而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的提高以及中国电影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推广力的加强,中国电影的国际贸易收入(包括国外的影院、电视、音像、新媒体和其他版权收入)的增长幅度应该达到40%以上;由于付费电视、新媒体等多种渠道的出现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增加,中国国产电影的国内电视、音像、新媒体和其他特许经营收入到2020年也应该达到500亿元左右。
如果中国电影发展能够完成这样的战略目标,那么,无疑,中国电影产业在中国文化产业格局中,将成为最活跃、最有生长力的产业形态,为中国的电视产业、音像产业、新媒体产业、演艺产业、游戏产业、旅游业甚至房地产业、休闲业等产生重大的拉动和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也会成为传承、发展、创新中国文化传统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塑造中国形象、推广中国产品最重要的国际传播手段。
六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由于中国的文化产业政策本身还不完善,文化产业和电影产业的体制和机制改革,还受制于环境和自身的现有条件,文化产业的市场经济秩序还比较紊乱,电影产业的基础也比较薄弱,加上全球化、数字化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中国电影产业要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也会面临许多困难。因此,中国电影在未来五年要建成积极的电影管理体系、完善的电影产业体系、健康的电影市场格局、具有市场领导力的电影综合性大型企业,实现中国电影综合收入超过500亿元的战略发展目标,就必须选择正确的发展策略,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各种有利条件,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加快改革步伐,保持持续发展,才能抓住机遇,实现目标。从目前来看,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如果能够得到政府在法规政策和市场监管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可以通一些策略性手段,尽快实现中国电影产业的八个发展目标。
第一,以国内市场培育和扩大为基础,建立巩固的国产电影根据地。
尽管电影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跨国性文化产品,但是一方面是中国电影从整体上看目前还不具备国际化的条件,另一方面中国本身的电影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所以,中国电影首先必须依赖和开发本土市场,为本土市场服务,并以此为根据地走出国门,逐渐扩大在全球电影市场上的份额。中国内地14亿人口,6亿左右的城镇人口,加上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的人口,以及高速增长的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都决定了中国本土电影市场巨大的潜在空间。这也是中国电影在世界上最大的一个优势,是其他任何国家目前都难以比拟的。这种优势,使中国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继美国以后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所以,中国电影在发展策略上,首先应该继续实行对进口电影的配额审批;其次,通过优惠和鼓励政策,吸引外资、民营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国产电影的生产和发行、影院建设和渠道建设;同时,要强化电影产品的本土性和本土服务意识,拓展中国的电影市场,提高国产电影的国内市场份额。如果中国国内电影市场每年能够达到目前30%左右的增长幅度,而其中50%以上是由国产电影获得的话,中国电影的整体实力将会不断提高。即使中国电影很难具有西方跨国媒体那样的国际性优势,但广阔的本土市场仍然可以成为中国电影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全球化背景中,中国电影并非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中国电影需要发现、发掘、培养、扩大自己的潜在竞争优势,利用自己的优势来改变自己的劣势,扶持壮大中国电影市场的消费能力。
第二,以国际市场为补充,扩大中国电影的全球市场空间。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应该说还无力与好莱坞电影正面竞争,甚至在中国的本土市场还会面临好莱坞电影的巨大冲击。美国电影的国际化道路已经经历了近100年,在产业规模、渠道控制、市场经验等方面都是中国电影目前望尘莫及的。最近几年,美国电影的国内市场虽然略有萎缩,但是海外市场仍然在扩张,其海外电影票房几乎是其国内票房收入的2倍。而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的收入在2012年下降到20亿元人民币左右,相当于4亿美元,仅仅是美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的2%。中国电影相对的低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应该说仍然具有竞争力。3亿人民币已经是中国投资规模最大的电影,但是与美国每部电影9600万美元的平均花费相比,也仅仅是其1/3。所以,即使是有限的国际市场,对于中国电影产业来说,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补充,增加中国电影的投资信心,提高中国电影的赢利空间。如果每年能够有5—10部中国(包括香港)电影能够进入全球主流电影市场,有20部影片进入部分海外市场,中国电影的整体格局都会产生重大改变。
当然,要开辟海外市场,首先必须加大与海外的合作力度,通过合作来更加容易地获得国际市场。这也是世界各国文化产品进行跨国贸易采用的通常手段。其次,除了与美国合作以外,还应该加强与韩国、日本这样的文化接近的亚洲国家、俄罗斯和其他与中国有历史渊源的东欧国家以及正在逐渐对中国感兴趣的欧洲国家的合作,以进入不同的国际细分市场。同时,还应该建立具有国际发行、推广和交易能力的专业电影经营公司,吸收具有丰富国际经验的香港企业的参与,提高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交易能力。
第三,以增强电影的市场适应性为手段,保证电影的有效市场供给。
目前,中国电影产量增加很快,却是一种粗放型的增加。相当多的电影无论是美学观念、制作水平,还是艺术质量、娱乐效果都根本无法满足电影市场的需要和观众的电影消费水平。由于观念局限和审查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中国电影的题材范围比较狭窄,类型也比较单一,武侠、爱情占据了商业电影的绝大多数。社会性题材及商业性的黑帮片、警匪片、历史片、人物片等基本缺乏。喜剧片除冯小刚和开心麻花团队的作品以外,有影响力的新作品依然很少。电影市场产品仍然不丰富。
电影生产必须按照产业规律来进行。所以,在目前电影市场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将电影生产的重点从产品数量增长转向产品质量的提高,推出适应市场不同需要而有序投资、精心制作、准确投放的国产影片,特别是更新传统的类型电影观念,生产出像《疯狂的石头》《伊莎贝拉》《如果·爱》《非常完美》《失恋33天》《人再囧途之泰囧》这样的中低成本的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现代类型片。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最为紧要的是在产量、规模适度增长的基础上,提升国产电影在观众心目中的信誉度、美誉度,提高电影产品的生存能力、盈利能力,与外国产品的竞争能力。
由于电影消费需要观众付出较高的时间和经济成本,电影消费依赖于大城市大影院的环境和条件,电影观众也更加偏向于青少年,所以,我们必须意识到,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好电影,并不能成为吸引观众去电影院的理由。电影必须从“可看性指标”向“必看性指标”转变,电影要用远远超过电视剧的叙事和视听强度,用概念、用集体宣泄吸引观众主动去选择电影。所以,中国的电影生产应该充分研究观众的观影行为、消费方式和消费心理,要充分认识到拍摄一个“可看的电影”是不够的,必须通过电影的集体释放功能和电影的强度创造一种“必看的冲动”,而且是第一时间必看的冲动,这样中国电影产品才能提供市场的有效供给。而且,电影只有在影院赢得了口碑和票房,才能在其他后续渠道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
第四,以强化投资—发行能力为关键,建立中国电影的产业体系。
对于电影产业来说,制作是头而市场是腿,发行则是腰。发行公司是最重要的,电影制作因为发行才能获得资金,电影产品因为它们发行才能走向市场。所以,好莱坞的大公司就成为电影制作市场中间的支配性力量。而在中国,由于发行领域限制外资进入,而民营公司失去了发行进口电影的优惠条件,国有公司又缺乏体制动力,所以,中国还没有出现像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那样具有电影投资融资能力、市场干预能力、国际市场拓展能力的大型电影发行公司。中国的发行公司的规模和竞争力都明显不足。目前,中国电影还只能依靠销售海外版权的方式获得海外收益。中国电影的发行作为电影产业链条的“腰”还相对软弱,这直接导致了中国电影生产与市场仍然存在明显的脱节,也导致了电影市场赢利空间的狭窄。
目前,许多具有市场潜力的影片不能发行或者发行得不成功,许多没有发行潜力的电影能够生产和放映,其实都是由中国发行环节的薄弱造成的。发行将决定电影的命运,因为它支配着生产什么电影和为谁生产电影。《疯狂的石头》投资虽然只有300万元,但是中影华纳横店公司对发行的介入,却创造了1400万元以上的票房,这再次说明了发行的重要性。近期一些中小成本影片的市场成功,也借助了发行的推力。中国应该加大电影发行的开放程度,逐渐有限度地向外资开放发行领域,改变进口影片的垄断发行方式,鼓励形成多元投资的以发行为中心的大型“投资—制作—发行”一条龙的电影企业或者媒介集团,提高中国电影海外市场发行和多媒体渠道扩展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中国电影产业链条中的“腰”的硬度。
第五,以影院、院线的价格和服务竞争为基础,扩大观众规模。
目前,制约中国电影市场规模扩大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其一,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影片片源不足;其二,影院条件和影院服务不能满足观众需求;其三,电影票价提高了电影观看的门槛。后两者应该说都与电影院和院线建设有密切关系。
电影院吸引观众的主要条件包括五个方面:地理位置、设备水平、影片数量和质量、舒适程度和服务水平以及电影消费价格。美国电影院的发展趋势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美国人居住的郊区化和生活的汽车化而兴起的汽车影院逐渐萧条,而与大型商业区、Shopping Mall相联系的多厅现代影院大量出现,中等影院和大型影院成为主流。5年来美国的影院数量减少了1400个,但每个影院拥有的平均银幕数量则在不断上升,由2000年的每个影院的5.3块上升到2005年的6.5块。在美国,2—7块银幕的中型影院(Miniplex)、8—15块银幕的大型影院(Multiplex)、超过16块银幕的超大型影院(Megaplex),占到总影院数量的73%;单厅影院的比重仅为27%。多厅影院通过最大化观众规模来实现票房最大化。与此同时,这些多银幕影院也与人们的商业购物和休闲活动互动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在中国,类似的互动和联系也正初现端倪。现代化多厅影院带来的文化效果和经济效益,使房地产开发商纷纷在商场项目中规划影院建设。企业纷纷在大型商业地产项目中投资兴建现代化多厅影城,这些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影城已经成为城市电影市场的核心力量。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高票价目前成为限制电影观众规模扩大的障碍。美国电影2010年的平均票价大约7美元,而中国国产电影的票价在一流影院已经达到了40—60元,进口电影达到了60—80元,甚至超过了美国电影平均票价。这对于平均收入水平远远低于美国的中国消费者来说,看电影成为一种奢侈消费。电影主管部门倡议实行“周二电影半价日”后,统计数据显示,所有参加活动的影院,周二的观影人次和票房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有的甚至超过了周末的成绩。经过一个暑期的培养,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周二观影人群。这说明,虽然高质量的影片和影院还远远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但过高的票价抑制了一部分观众对电影的消费。要扭转这种局面,中国电影经营管理者需要探索合理的电影票价体系,让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既促进群众的观影积极性,又保障影院的收益不受影响。目前,在电影消费需求上升的时机,电影院应该采用适度的营销策略和定价策略,加大电影对社会群体的渗透力,培养观众对电影的持续消费的热情,让电影更频繁地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
尽管与制作、发行环节相比,中国的影院市场可能是目前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中更令人乐观、进展也最为迅速的环节,但中国的影院市场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观影需求。中国还需要继续推动电影院线、影院的建设和扩大市场竞争,尤其是加快多厅影院的合理布局和建设。继续推动电影院线、影院的建设和竞争。政府和有关行业协会应该鼓励通过灵活的票价措施和改善服务等方式,扩大观众群,培养观众的观影习惯,保持电影观众观影人次的大幅度增加,以形成符合产业发展现状的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使当前中国电影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达到有效的契合。
第六,重视电影传播的新媒体新渠道,提高电影的规模经济。
由于电影的投资大、风险大、影院市场有限,所以,电影已经越来越趋向于以影院为第一市场向后续市场最大限度地延伸来获得盈利时间和空间。而这种延伸依赖于两个条件:其一足够多的渠道;其二,没有盗版作为替代品。放映渠道之间的时间间隔与防止各放映渠道之间出现盗版将非常重要。尽管近几年由于资本的投入和技术的升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结构和盈利格局,但一方面中国电影的流通渠道过于单一地依赖于影院,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监管不力,盗版非常猖獗,即使影院市场也不能充分饱和,整个产业对票房收入的依赖依然很强。电影企业在进入市场后,缺乏多点盈利的途径,面临着很大的市场风险。
中国电影产业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是目前收入已达15亿元的电影频道(CCTV-6)以及其他电视播映渠道。目前,已经有5个地方电影频道开播,地面影视频道更是数以百计。随着地方电影频道的陆续开播以及广电主管部门对地方影视频道的规范管理,还有数字付费电视的发展,中国电影通过电视播映渠道创造的收入至少可以达到50亿元。而在网络渠道上,电影也在广泛传播。2016年,我国上网用户总数已经超过7亿,其中视频用户超过5亿。在“内容为王”的多渠道传播中,电影是新媒体用户的首选消费。这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将带给中国电影产业难得的机会。
未来十年,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电影会有更多的赢利空间;而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电影也会赢得更多的赢利时间。加强市场监管,保护电影知识产权,扩展电影的多级市场,才可能尽量扩大中国电影的市场空间,逐渐形成“置入和贴片广告收入—影院票房收入—海外版权收入—付费电视点播收入—付费电视频道订购收入—新媒体收入(网络、手机、移动电视)—音像收入—开路电视播映收入—授权收入—演艺收入”的纵向市场链条和“内地—港台—亚洲—欧美”的横向市场格局。电影如果能够按照不同的市场顺序进行投放,确保生产商、发行商和放(播)映商在这些市场通道中的正常利益,增加电影的流通时间和空间,充分获取电影的边际效益,就能够用规模经济的最大化来强化电影的原创动力和投资信心。
第七,以垂直和横向整合为方向,建立以综合性大型媒介集团为主导的大电影产业。
电影作为创意工业,必然趋向于规模经济,而规模经济也必然趋向于市场集中。尽管派拉蒙诉讼案强行终止了好莱坞的“制作—发行—放映”的纵向垄断企图,但是,美国电影产业一直都在向垂直整合和横向整合的目标努力,如今,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几乎都已经成为综合性大型媒介集团的一部分。而中国电影企业目前这种行业割据、行政割据、所有制割据、媒介割据的局面,造成了中国电影企业的规模小、体制复杂、运营艰难的局面。中国电影应该在政府放松媒介行业管制的基础上,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一批跨媒介、跨行业、跨区域、跨级别的以内容生产和发行为核心的品牌影视企业,自主经营、自我发展、扩大融资、整合资源,按照利益普遍性原则进行纵向和横向产业整合,形成理念、机制、资源配置和市场目标等各个方面真正意义上的集团企业。特别是需要组建几个经过所有制改造的具有国际营销实力的国际性的电影制片、发行机构,形成规模适当的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规律的专业化、流水线化的国际性电影企业,这些企业既需要在本土有一定的市场控制能力,成为国产电影在本土市场取得绝对优势的中坚力量,也需要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竞争能力,作为中国电影参与国际市场全面竞争的主要力量。
第八,以电影新人培养为重点,促进中国电影的持续发展。
政府应该制定鼓励政策和提供资金支持,继续开展电影专业培训和扩大电影教育。对政府管理人员、行业骨干人员进行现代电影制作、经营、创作、管理方面的培训,鼓励更多的人到国外海外学习,鼓励艺术院校以外的综合大学参与电影教育,提高电影行业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应该通过一项基金,支持和培养一批有潜力的青年电影人进入电影第一线,扶持有艺术创新特色或市场运作空间的中小制作,培养中国电影经营、制作、管理、创作的后备力量,以保证将来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积极从国外和国内一流大学以及其他企业,吸收一批能够从事跨国经济贸易并具有电影专业素质的电影经营管理人才,投身到当前中国电影产业化转型和发展中,为中国电影产业未来的发展布好局,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从总体来说,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因为自己特殊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制度,不仅没有积累足够的经济实力,而且没有市场经济的政治经验和文化传统。这一切都意味着中国电影在以美国电影为代表的全球化扩展中,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会处于竞争劣势。这种劣势不仅体现为资金缺乏、设备陈旧、人才短缺,最重要的是中国电影还没有成熟的产业机制,也缺乏成熟的市场支持,还缺乏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保证。但是,高速发展的经济、不断增强的国际影响、电影产业改革的良好开端、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逐渐完善,应该说为中国电影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过去十多年,中国电影产业已经用改革将中国电影市场从全球十位之后带进了全球第二位,将观众人次从每年5000万增长到了超过14亿,全国电影银幕数量和全年观影人次都已经达到全球第一,国产电影的产量和票房16年来得到了数十倍的增长,这充分证明了改革带来的巨大成就,也显示了中国成为世界电影大国最终成为世界电影强国的可能性和现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