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族歌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歌剧是一门西方舞台的表演艺术,诞生于400年前的意大利,莫扎特、贝多芬、韦伯、瓦格纳、格林卡、柴可夫斯基、比才、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作曲家,创作出了大批歌剧精品,一些经典剧目如《卡门》《图兰朵》《阿依达》《茶花女》《蝴蝶夫人》等至今仍活跃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

中国歌剧创作的探索始于20世纪初,至今不过百年。从黎锦晖的儿童歌剧《麻雀与小孩》到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段,选取中国本土题材,运用民族化的音乐语言,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945年首演于延安的《白毛女》是中国歌剧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表明中国歌剧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品格。之后《小二黑结婚》《红珊瑚》《洪湖赤卫队》《江姐》《伤逝》《原野》等剧目相继问世,《洪湖水浪打浪》《珊湖颂》《红梅赞》等脍炙人口的选段广为流传。

以甘肃省歌剧院为主体的甘肃民族歌剧在中国歌剧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向阳川》《咫尺天涯》《马五哥与尕豆妹》《红雪》《文成公主》《貂蝉》等剧目,以当代社会生活和历史重大事件为题材,以丰富多彩的传统戏曲与民族民间音乐为素材,开辟了一条极具地域特色与民族风格的歌剧创作之路。这些成功的作品得到了同行专家的广泛好评,有的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

甘肃民族歌剧不仅与中国歌剧的整体发展相伴而行,而且有着其不可取代的独特品格和价值,对它的研究无疑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作者在甘肃省歌剧院和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任职近20年,参与了多部歌剧的排演。在歌剧参演和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其对甘肃民族歌剧发展史兴趣浓厚、情结深重。十余年来,通过广泛收集整理和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寻访甘肃歌剧发展的亲历者,作者获得了许多十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作者深入研究,反复筛选,精细甄别,去伪存真,终于逐渐廓清了甘肃歌剧发展的基本脉络。

本书以全景鸟瞰式的动态视角,描绘了甘肃民族歌剧80年发展的壮丽画卷。其中有跌宕起伏的历史情景中甘肃歌剧的繁荣和沉寂,有成功的创作演出中令人难以忘怀的幸福瞬间,有精品剧目脚本和音乐内容的详尽解读,有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的阐释品评,有重点创演人员的具体介绍,也有作者对歌剧生存境况的忧思和憧憬。

选择甘肃民族歌剧发展史这样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作者面对的是历史资料的散失、不足和重要参与者的离世,复杂的历史、政治、社会、民族等问题与艺术创作之间难分难解的交融与冲突。如何从简陋零散的资料中获得史实、观点和结论,理出历史发展的脉络和枝节,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真相,进行客观准确的陈述和评价,作者为此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与深入研究,交出了一份较为成功的答卷,是值得称道的。希望本书问世之后,作者能继续深度挖掘史料,广泛听取各方建议,进行更加深入的后续研究。

王朝刚

2018年5月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