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太极养生之道
第四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
——“太极”之源流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经》。《易传·系辞》云:“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太极是指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
两仪即阴阳。在易学理论中,两仪还指天地、奇偶、刚柔、玄黄、乾坤、春秋等。
四象,即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在不同时候,可分别对应四方、四季、四象。
八卦,即乾、坤、巽、兑、艮、震、离、坎。
这里的“太极”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作,它总结了宇宙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同时提出了模拟宇宙论的人体生物哲学,认为人体为一小天地,即小宇宙,它与天地之间大宇宙有着同一本体,同一运行规律,同一生成秩序。人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所以人类要服从大自然的选择。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天、地、人浑然一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易传》又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可见,“太极”就是“道”。
汉代以后,“太极”和“元气”说结合,成为一种宇宙观的核心和养生理论的至高境界。他们把“太极”和“元气”等同起来。例如,《汉书·律历志》中就讲:太极元气,含三为一。太极元气说注重人身修炼,把“精”“气”“神”当作生命的基础理论。
太极元气说被汉末新兴的道教所吸纳,道教文献中第一部以道教思想阐释老子《道德经》的《老子想尔注》,主张“积精”“食气”和“行道”,并把“道”与“一”等同,称“道”为“道神”,仍然是“太极元气”观念下的“精”“气”“神”。
魏晋以后道教内丹派兴起,“积精”“食气”和“行道”而达到保持“太极元气”,以求长生久视的修炼与养生,一直成为道教和民间修道之士的持续追求。直至隋唐时期,太极理论仍对道教内丹派产生重要影响。
宋代以后,内丹养生的心性之学取代了玄学,成为思想界的主流。北宋的道教金丹派南宗代表张伯瑞撰写的《悟真篇》和《青华秘文》,提出神即先天的元性,主张性由心生,是精气之主。张伯瑞的四传弟子、著名道士白玉蟾吸收禅学原理,进一步发挥心性之说,强调“心”与“道”相通,他们都是“阴阳之髓、混沌之精、虚空之根、太极之蒂”,从而把道家的太极理论和心性之学连贯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在宋元的《易》学著作和道教文献中,开始出现以图来表示“太极”理论的“太极图”。
重温经典
大道之源——《易经》
《易经》和《黄帝内经》《道德经》合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奇书。易:改变;经:书籍。《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一本揭示变化的书,主要内容是太极阴阳图和八卦及六十四卦,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关于《周易》的成书,《汉书·艺文志》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此说最为汉儒接受。它认为:上古时代,通天之黄河现神兽“龙马”,背上布满神奇的图案,圣人伏羲将其临摹下来,并仰观天文、俯查地理,而做“八卦”;中古时代,姬昌被纣王囚禁于羑里,遂体察天道人伦阴阳消息之理,重八卦为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即“文王拘而演《周易》”;下古时代,孔子喜“易”,感叹礼崩乐坏,故撰写《易传》十篇。
《易经》以宇宙间万事万物为观察和研究对象,用“阴”和“阳”两个基本要素,描述了一个阴阳变化的系统。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正如《说卦》所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
《易经》是中华传统文化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源头,它包含了对立统一、阴阳互根、阳逆阴顺、此消彼长、物极必反等规律,和这些规律数千年沉淀和积累形成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等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特征,以及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和谐意识。
古人用《周易》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当然,占测只是其中的一大功能,它还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只要能读懂《周易》,无论是哪一行的从业者都能在其中汲取智慧。
《周易》现存主要版本有两种:通行本与马王堆帛书本。影响最大的通行本有魏王弼注本、唐孔颖达疏本(即《周易正义》)、宋朱熹《周易本义》本。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古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与传世各家《易》本均有不同,是现存最早的别本。《周易》注本,古今不断,多达千余种,影响较大的有: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孔颖达《周易正义》、宋程颐《程氏易传》、朱熹《周易本义》,现代闻一多《周易义证类纂》、高亨《周易古经今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