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萨特对意识的纯化
1933年9月对现象学发生了浓厚兴趣的萨特,来到了柏林。开始为期不到一年的“留学”生涯。在这期间他写下了两篇讨论胡塞尔意识现象学的文章,一篇是篇幅甚短的《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意向性》(这篇短文后来刊登在1939年的《新法兰西评论》上),另一篇是篇幅很长的《自我的超越性》(后来发表在1936年的《哲学研究》上)。
在《自我的超越性》中,萨特以胡塞尔《逻辑研究》时的立场去批判其《观念》时的“自我”理论。他指责胡塞尔在《观念》中将“我”置入意识中,使意识变得“不透明”了,也表明胡塞尔的现象学悬搁并没有真正贯彻到底,彻底的现象学悬搁必然意味着将包括自我在内的所有超越的东西统统逐出意识之外。意识在此彻底普遍的悬搁中得到了纯化(purification),成了一种通体透明的东西。然而,他又莫名其妙地在另一场合批评胡塞尔的意识学说尚未触及“意识的存在问题”。毫无疑问,这完全是在重复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的批评。问题是海德格尔哲学中的Dasein是一在世的存在者,他当然有理由去指责胡塞尔忽视了意识本身的存在问题。而萨特一方面声称要纯化意识,一方面又要强调意识的存在,确实有些让人不可思议。合理的解释是,萨特是带着自己的兴趣看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因而他看到的并非是胡塞尔意向性之“实事”,换言之,他看到的不过是他希望看到的而已。他希望的东西是在赋予意识光荣的独立之同时,又全身投入现实中。而经过他纯化的意向性恰恰同时满足了这个希望。不妨引几段《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意向性》来看一下,这篇文章是以萨特独有的风格写成的:“他用眼睛吞吃她。这句话和许多别的符号颇能表明实在论和唯心论的一个共同幻想:认识就是吞吃……我们都相信蜘蛛把各种东西诱进它的网中,用白色唾液裹住它们,慢慢把它们吃掉,变为自己的养料。何为桌子、岩石、房屋?是‘意识内容’的某种集合,是这些内容的某种秩序。噢,吃的哲学!……针对(这种)吃的哲学,针对一切‘心理主义’,胡塞尔不懈地证实这样的事实,人们不能把诸物溶解在意识里。你看见了这一棵树……但你是在它所在的地方看见它的:在路边上,在土之中,在离地中海岸边20公里的地方,它孤零零地蜷缩在烈日下。它不能进入你的意识,因为它跟意识不是同一性质”,“认识,就是向着……突现,就是摆脱粘滞的脏腑之亲,以逃往那边,那棵树旁,但在树外,因为树逃离了我,排斥我,我不再能投身于它之中,以至它不能溶化于我之中:外在于它,外在于我”,“意识一下子被净化了,清晰如同一阵风,意识中除了逃逸的运动向着自我之外的滑脱,就不再有任何什么东西了。如果你万一‘进入’到意识‘之中’,你就会被一股旋风抓住,会被抛到外,抛到树边,堕入风尘,因为意识没有‘内在’,它除了是它的外在,什么也不是。把它构建成意识的,就是这种绝对的逃遁,这种对成为实体的拒绝……要是意识企图被重新把握,趁机封闭自己,趋势成形,最终与自身重合,它也就消失了。这种作为异己的意识而存在的意识的必然性,胡塞尔称之为‘意向性’……”[129]由这几段话可以看出,萨特将一切内容通通清除到意识之外,意识成了一种没有任何内容的纯粹的透明性。所以对它进行任何正面的界定都是不可能的,它根本上就不是任何东西,因为任何东西都被清除到它之外去了。这样一种品格的意识也就是《存在与虚无》中的“自为”“虚无”。纯粹的意识便是“虚无”,它不是其所是,而是其所不是。
而被清除在“外”的东西便成了“自在”,意向性便是意识指向这个外在的东西,这既是对胡塞尔意向理论的一个相当大的故意扭曲,同时也犯下了典型的海德格尔在《现象学基本问题》中所严厉批判过的意向性的客体化之错误。至于“自在”的提出,则完全超出了现象学的描述范围,落入了典型的形而上学的设定。他把“事物从意识中逐出”称为“哲学的第一步”[130]时,恰恰将事物是在意识中“构成”这一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另一面给丢掉了。
在将胡塞尔的纯粹自我驱逐出意识之外的同时,萨特对胡塞尔意向性理论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感觉材料”也清理出意识之外。他指出,这些“中性与料”肯定不是意识的“内容”,而只能“使它们自身显得更加不可理解”。这些材料不可能是意识,否则意识就会“消散于一种半透明性中”,但它又不能被意识到,因为“意识超越它而走向对象”。于是它在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那里沦落成了一种“杂交的存在”,“这种存在既遭到了意识的否定,又不能作为世界的一部分”。[131]
更重要的分歧在于,在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中,noema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意向行为通过noema而指向对象。noema作为意义乃处于非实在的领域中。在质朴态度中,人们直接指向对象,只有通过现象学反思,才能发现noema的存在。然而在萨特的意向性理论中,根本就没有noema的存在,一方是毫无内容的意识,一方是在意识之外的纯粹自在。这样胡塞尔的noema及其构成理论完全被抛弃了。他以所谓的“本体论证明”去为这一抛弃进行了辩护。他指出:“意识是对某物的意识,这意味着超越性是意识的构成结构;也就是说,意识生来就被一个不是自身的存在支撑着。”[132]这一“本体论证明”使得胡塞尔把noema看成“非实在”、看作是noesis的相关物的理论不攻自破了。“意识在其存在中暗指着一种非意识的、超现象的存在。说事实上主观性暗指着客观性,它在构成客观的东西时构成了它自己,这种回答尤其无意义:因为我们已看到,主观性无力构成客观的东西。说意识是对某物的意识,就是指意识应该作为对不是它的那个存在的被揭示——揭示而产生,而且表现为在揭示它时已经存在着的。”[133]
总结一下。萨特对胡塞尔意识的纯化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1)清除纯粹自我;(2)清除“感觉材料”(hyle);(3)清除noema。意识的“光荣独立性”由此而挺立。意识成了一种纯粹自发性的流动,因为它没有任何内容,任何内容都被清除出去了,所以他又把这种纯化的意识称作是“虚无”。对意识虚无化品格的描述被施皮格伯格看作是萨特意识理论中“最有新意的特色”。意识充满了“虚无”。虚无主要指不在场、缺失,但不在场只有相对于一个有意识的存在者的期待才有可能。例如,我们瞄了一眼咖啡馆,说“皮埃尔不在咖啡馆中”或者说“我一下子就发现了他的不在”,但一个“不在的东西”如何可以被发现?当我走进咖啡馆中去找皮埃尔时,咖啡馆中所有对象(顾客、桌子、椅子、杯子、光线、烟雾乃至说话声、茶盘碰撞声、纷乱的脚步声等等)综合组织为“基质”,皮埃尔被给定为“即将在这一基质上显现”。这个基质是被捎带看到的东西(附呈的东西)。
我目睹着所有对象的“相继消失”,一张张面孔在我眼前滑过,它们因为“不是”皮埃尔的脸,而立即消融在无差别的咖啡馆基质中。皮埃尔的不在场使咖啡馆始终在渐次消逝,它一直作为未分化的整体而附呈着,并渐渐隐退,进行着它的“虚无化”。正是由于我期待看见皮埃尔,我的期待才使皮埃尔的不在场成为与这座咖啡馆相关的实在事件。不在场的皮埃尔“纠缠着”这个咖啡馆,并“虚无化地”把自己组织为基质的条件。至此,他对“否定”与“虚无”的描述与胡塞尔在《经验与判断》中对“否定”的现象学分析并未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接下来萨特在“虚无的起源”一节作出了胡塞尔未曾作出的决定:“使虚无来到世界上的‘存在’是这样一种存在,在它的存在中,其‘存在’的虚无成为问题:使虚无来到世界上的存在应该是它自己的虚无化……”。[134]这样意识与虚无化、否定便划上了等号。萨特以其敏锐的眼光看出了海德格尔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使用全部掩盖着暗含的否定的肯定术语”去描绘Dasein, Dasein是在自我之外、在世界之中……所有这些貌似肯定的表述都等于说Dasein“不是”在它自身中,它与它自身“不是”直接贴近的,它“超越”了世界。因此海德格尔“实际上已把虚无作为超越性的原始结构置入超越性之中了”[135]——尽管他本人没有意识到。我认为萨特对海德格尔这一看法是十分中肯的。
将意识界定为虚无才真正使他与胡塞尔的现象学彻底拉开了距离。因为在胡塞尔的哲学中,意识乃有一个目的论结构,意识生活是充满动机的生活,因此而有“意义”的“积淀”,有“自我”的“生成”。而在萨特这里,意识是虚无化,“在意识中从来没有什么动机”,动机总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纵然可以说动机是“我的动机”,但在根本上,动机是“内在性中的超越性”,“意识正由于设定了它而不归于它……于是将动机和意识分离开的乌有使自己具有了内在性中的超越性的特征;正是通过表现为内在性,意识将这个使意识作为超越性而为他自己存在的乌有虚无化了”。[136]这样,与胡塞尔由意向性走向“意义本体论”相对照,萨特由意向性走向了“自由本体论”。既然连“动机”之类的东西也是在意识之外的,既然意识的本性即是说“不”的虚无化,那么,世界上就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证明“我应该接受这种或那种价值”,世间与超世间的所有价值在根本上都是外在于我的劳什子,我没有任何本质(因为我是纯粹的虚无化),所以我是彻底的、绝对的自由,我是被判定为自由的。“彻底的”意思是在本体论上我即是自由的,因为我原原本本就是虚无;“绝对的”意思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我,因为我“不是”任何东西,我可以对任何东西说“不”。作为虚无化的自为只能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这样,萨特一步一步地由意向性的“净化”过渡到“虚无化”而最终达至自由的本体论。当然这是一个理论论述的步骤,而不是思想生成的步骤,或许,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萨特带着自由本体论的兴趣视界去透视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并通过“净化”而发现了意识虚无化的品格。
前面我说过,萨特正确地看到了海德格尔Dasein结构中的“否定”成份,但是,无论如何,两人对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解读是带着不同的兴趣视界的,因而读出的结果也是根本不同的:在萨特那里,他由意向性的解读而走向自由的本体论,以及人的孤独无助的境况分析;而在海德格尔那里,却走向了存在(Being)的敞开之境,以及人与存在相依为邻的诗情画意。在这种意义上,海德格尔仍然是走在胡塞尔现象学所隶属的先验哲学的传统(即意义本体论)路线上,而萨特大致走的是一条世俗的人道主义的路子。[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