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思维惯性Ⅰ:科学逻辑
一、简介
第二章研究述评中提到,《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创新驱动发展思想”的哲学研究最大的障碍是在研究理念层面的问题,即“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和深入研究”。在解决研究理念层面的问题后,接下来解决研究进路(从批判性研究到建设性研究)和具体研究过程(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就相对容易多了。
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前,这种局面的成因更多地可以归根于马克思主义学界“主观上不重视”。虽然早在1988年我们已经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创新毕竟不是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即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价值”远远不如经典主题。
现在问题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国家意志已经有若干年头了,马克思主义学界和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领域的研究却不温不火。这与21世纪初轰轰烈烈讨论“创新”的盛况相去甚远。这主要还是由于学者“主观上不重视”而导致的吗?
本研究认为,这已经不是主观因素起决定性作用了。尽管有着“思想淡出、学术凸显”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学界和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领域“问题导向式研究”已经迅速崛起。后者尤其关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第二章也提到,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抉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肯定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事实上,我们是足够重视的。上到国家战略规划,下到社会科学基金申请指南,到处显示着“创新驱动发展思想”的哲学研究的需求。马克思主义精英学者非常重视学术研究与现实问题之间的互动性,《资本论》及其手稿研究又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会议的热点之一,因此,认为是“主观因素导致学者不重视《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创新驱动发展思想’的哲学研究”,至少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阶段,是不充分的。
既然主观因素不是决定性的,那么,我们必须严肃地考察是否因为某些客观因素,尤其是潜在的客观限制,使得学者事实上难以推进相关研究,造成“有心无力”的困境,最终不得不“不够重视”。
本研究认为,至少客观上存在着两种思维惯性,经常有意无意地干扰着学术研究。其中一种是“科学逻辑”,它并不是来自马克思主义内部,而是来自现代世界本身。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全世界发展越来越依赖科技创新,即“创新驱动发展”。但是,“科学逻辑”认为,科学是创新的源头,技术被认为是“科学应用”。这已经成为绝大部分科技工作者和公众的信念,甚至是信仰。因而,哲学界往往认可科学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主流之一,但并不认为作为“科学的应用”存在的科技创新或技术本身有什么哲学问题,如自身独特的认识论和推理逻辑问题等。因此,技术哲学长期为自身的“哲学合法性”苦恼。另一种是“资本逻辑”,这来自马克思主义内部,往往作为从事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必须具备的信念,甚至是信仰。
第二章曾经提到,由于“创新”、“技术”概念没有明确定义,而“资本”已经明确定义,《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资本—技术”的关系研究直接被“资本逻辑”占据。本研究认为,“创新”、“技术”概念不明的根源在于“科学逻辑”与事实上的科技创新实践之间的关系不明。对于本研究,即《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创新驱动发展思想”的哲学研究而言,“资本逻辑”是台上的格局,看得到摸得着,直接影响着演员的表演,即学者的研究;但“科学逻辑”更像是舞台的整体背景,甚至是观众的期盼,根本不需要说明白,却是不经意间地、也是必然地影响着演员的表演,即学者的研究。外部问题的优先解决将有利于降低内部问题的复杂性。所以,在克服“资本逻辑”之前,必须首先克服“科学逻辑”,否则研究往往会回到“资本逻辑”老路上。
本研究将首先探讨第一种思维惯性——“科学逻辑”——的特性,以及如何能够克服等;下一章接着探讨第二种思维惯性——“资本逻辑”以及如何克服等。
本章首先说明“科学逻辑”的内涵与渊源;接着,通过梳理事实上的科技创新实践,刻画“科学”概念的演变,说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临的“两种科学”的认知冲突;然后,从技术哲学视角探讨“科技创新”能够成为一种“哲学主题”的进路及其原理;最后,从“科技”概念本身探讨如何克服“科学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