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句式同义形式的选择
句式是指语言中具有一定特点的句子类型。汉语的句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概括。或着眼于结构与形貌,或着眼于语义和语用,或着眼于特定的标志词,不同的角度可以归纳出各种各样不同特点的句式类型。可以说,句子只要形成特点,即可确立句式。本节不求全面,选择几组进行对比分析。
一、主动句与被动句
主动句与被动句是相互关联的两种句式。主动句是指该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出者的句子;被动句则是指该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承受者的句子。关于被动句的对象范围还存有争议。宽泛的理解包括以下两种类型:其一,是有标记被动句,主要指“被”字句,也包含使用准标记“给、叫、让”等的被动句;其二,是无标记被动句,即一般所说的无标记受事主语句。一个意思,可以用主动句来表达,也可以用被动句来表达;可以用有标记被动句来表达,也可以用无标记被动句来表达;同是有标记被动句,也可以有不同的被动标记,它们在使用效果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主动句与被动句同义
例如:
(1a)两年前的一个晚上,她被电视上映出的我国首次科考队员踏上南极乔治岛、在亘古荒原上升起五星红旗的情景深深地吸引住了。(黄传会《三个太阳》)
(1b)两年前的一个晚上,电视上映出的我国科学考察队员首次踏上南极乔治岛,在亘古荒原上升起五星红旗的情景深深地吸引了她。(苏教七年级下《三个太阳》)
(2a)然而,这种想法很快消失了。他像是自慰地说道:“我的儿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上一面儿子的遗容吗… …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见吧。”(晓年《青山处处埋忠骨》)
(2b)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 …(人教五年级上《青山处处埋忠骨》)
例(1)原文“她被… …情景深深地吸引住了”用的是被动句,课文改作主动句“… …情景深深地吸引了她”。这两种表达各有侧重,原文以“她”为陈述的起点,强调“她”的被动性,课文以“… …情景”为陈述的起点,强调“… …情景”对她的吸引。从话题的衔接说,原文后续句与这句的话题相一致,课文后续句则与其宾语相一致。推敲课文编者的修辞用意,似有两点:一是用被动句,“被”字的宾语过长(达36字),影响理解,改动后可降低理解的难度;二是话题的变化与事件发生的过程相一致,了解南极,直至考察南极,这都不是“她”计划中的事,是外界的事件影响了她,使她发生了转折,而话题的转变正反映了这个过程。课文的改动是值得肯定的。例(2)“这种想法”指的是前文说的“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也即同意“破格将遗体运回国”。原文用主动句,意谓这种想法是自动消失的;课文改作被动句,是说这种想法是被打消的。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打消这种念头的,正是主席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改稿值得肯定。再如:
(3a)人们已经能够知道: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地运动着。即使在今天,在“足不出户”的时代,人也已经逐渐揭露了宇宙的秘密。一旦人们能跨出地球去,一定会有更多的宇宙秘密被揭露。(郑文光《飞出地球去》)
(3b)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今天,载人的宇宙飞船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登上月球的飞行,将来一定会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苏教七年级上《宇宙里有些什么》)
(4a)前后院鬼子都翻遍了。
屋子里也遭了劫难:连枕头都用刺刀挑破了。(管桦《小英雄雨来》)
(4b)鬼子把前后院都翻遍了。
屋子里也遭了劫难,连枕头都给刺刀挑破了。(人教十年制、人教五年制十册2,人教四年级下《小英雄雨来》)
例(3)原文说“更多的宇宙秘密被揭露”是被动表达,课文改作“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是主动表达。原文有“揭露了宇宙的秘密”的主动表达在前,紧接着的表达改用被动,有错综的效果,也是合适的。课文因科学的发展改动了有关内容及语句,故调整为主动句,突出了人的主动性。例(4)原文“前后院鬼子都翻遍了”为主谓谓语句,属无标记被动句,课文改作“鬼子把前后院都翻遍了”,是主动句。前者强调“前后院”的遭遇,含有受处置之意(这一点跟“鬼子翻遍了前后院”作一比较就可以感觉到),后者使用把字句,则更突出鬼子的暴行。“连枕头都用刺刀挑破了”句,课文把工具介词“用”改作表被动的介词“给”,更强化屋子里“遭了劫难”。
(二)有无标记被动句同义
同是被动句,用不用被动标记,意义和效果也会略有差异。例如:
(1a)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邹韬奋《经历》)
(1b)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苏教八年级上《我的母亲》)
(2a)每当这时,奶奶便不放我出去乱跑,她担心我一个跟头摔倒,那纸一般的肚皮一定弄破,里面的肠子会淌出来。(宋学孟《柳叶儿》)
(2b)每当这时,奶奶便不放我出去乱跑,她担心我一个跟头摔倒,那纸一般的肚皮被弄破,里面的肠子会淌出来。(苏教七年级下《柳叶儿》)
(3a)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扫掉,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巴金《小狗包弟》)
(3b)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被扫掉了,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人教必修一《小狗包弟》)
这三例课文均把无标记被动句改作有标记被动句,都有强化突出被动的意味。最后一例,因紧接着的也是有标记的被动句,增加被动标记有协调语句的作用。再看:
(4a)假如一生可以被分成许多阶段,那么与北大的际遇,便是又一个新的开始。(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
(4b)假如一生可以划分成许多阶段,那么与北大的际遇,便是又一个新的开始。(苏教七年级上《十三岁的际遇》)
本例课文将有标记被动改作无标记被动,讲人生划分为几个阶段,其被动性较弱,删去被动标记,有弱化被动之效。
(三)不同标记被动句同义
同是有标记被动句,选用什么样的被动标记也会影响到表意。例如:
(1a)江面陡然下降,波涛汹涌,浪花四溅,当你还没来得及仔细观看,船已像箭一样迅速飞下,巨浪为船头劈开,旋卷着,合在一起,一下又激荡开去。(刘白羽《长江三日》)
(1b)江面陡然下降,波涛汹涌,浪花四溅,你还没来得及仔细观看,船已像箭一样迅速飞下,巨浪被船头劈开,旋卷着,合在一起,一下又激荡开去。(苏教必修三《长江三峡》)
(2a)人到了它上面休想站得起来,因为它的引力是这样大,人的骨胳早就给自己的体重压碎了。(郑文光《飞出地球去》)
(2b)人到了这种星星上面休想站得起来,因为它的引力是那样大,人的骨骼早就被自己的体重压碎了。(苏教七年级上《宇宙里有些什么》)
例(1)原文用“为”,是个文言被动标记,例(2)原文用“给”,是个准被动标记,多用于口语,课文均改作“被”,主要考虑与全文风格的适应。
二、分述句与合叙句
一个意思,可以压缩在一个句子中来说,也可以分作几个小句来说,于是有所谓分述句与合叙句的不同。分与合体现在句子结构上,便有松与紧的区别。合叙句是紧句,通常表现为并列成分多,或者修饰语长或多,或是句子成分复杂;分述句是松句,往往是把句中的并列成分、修饰语或者其他复杂成分独立出来成为小句。可见,这两组概念是相对而言的。在具体的使用中,两者往往具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一)并列成分的分与合
合叙句以句子成分的多项并列为特点,分述句将这些并列成分独立为小句,两者形成同义形式。例如:
(1a)有时候,疲倦的浪潮涌上来,淹没了他,他会做起很长的梦;然而在整个过程中,不论醒着或是做梦,他都在等着那种喘息和那条粗糙的舌头来舐他。(杰克·伦敦《热爱生命》)
(1b)有时候,疲倦的浪潮涌上来,淹没了他,他会做起很长的梦;然而在整个过程中,不论醒着或是做梦,他都在等着那种喘息,等着那条粗糙的舌头来舐他。(人教九年级下《热爱生命》)
(2a)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也不说买,不买。(阿累《一面》)
(2b)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人教初一,苏教七年级下《一面》)
(3a)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回响到另一个山崖,荡漾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和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奥尔多·利奥波德《像山那样思考》)
(3b)… …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苏教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
以上各例原文宾语均由并列成分构成,课文则分别把其中的有关并列项独立为小句。例(1)原文宾语的两个并列项属不同性质的成分,稍感不谐,课文增加“等着”改为分述句,显得更为自然,且有强调的效果。例(2)“买”“不买”是两个对立成分并列,共用动词“说”,不够顺畅。课文分作两个小句来表达是合适的。例(3)原文“是”的宾语过长,结构过于复杂,影响了理解;课文加谓语动词“是”将并列后项独立为小句,使表达显得更利落,更有层次感。再如:
(4a)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叹气。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练。(夏衍《野草》)
(4b)一颗有生命力的种子,如果不落在肥土里,落在瓦砾堆里,它决不会悲观,决不会叹气。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练。(人教十年制、人教五年制十册2《种子的力》)
(5a)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在水面上,也照在树梢。一切都显得非常明亮。我们的船也在树下泊了片刻。(巴金《鸟的天堂》)
(5b)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人教四年级上《鸟的天堂》)
(6a)陵园的总体依南北中轴线,布置在钟山南麓的缓坡上,东、西距灵谷寺与明孝陵各约1千米(其间有道路相连)。这样就将三区著名的名胜联为一体,从而扩大了东郊风景区的游览范围和内容,在区域规划上是值得称道的。(刘叙杰《巍巍中山陵》)
(6b)陵园依南北中轴线,布置在钟山南麓的缓坡上,东距灵谷寺、西距明孝陵各约1千米,其间以道路相连… …(苏教七年级下《巍巍中山陵》)
例(4)原文是动词联合充当谓语,课文拆分成两个小句,用排偶的句法,有突出种子顽强生命力的效果。例(5)原文用两个并列小句来表现阳光的照耀,课文将其压缩成补语为并列结构的单句。分述可以突显阳光所照耀的层次性,不过,“也”表示两事相同,而阳光照耀本当一致,再是介词用不用框式结构不一致,因而稍感不谐。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课文作了改动。例(6)原文主语部分是由一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合叙结构,课文改作由两个主谓短语并列的分述结构。合叙的一般作用是表达更为简洁,但这里所用字数一样,优势并不明显。而在理解上分述结构更显得直接一些,所以教材作了改动。
(二)修饰成分的分与合
合叙句以修饰成分的长或多为特点,分述句将修饰成分独立为小句,两者形成同义形式。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合叙句修饰成分为定语,分述句将定语独立为小句。例如:
(1a)这是祖国大地对劳动者的回答:光秃秃的群山穿起了墨绿色的长袍,冈峦变成了翠绿的堆垛,沟谷变成了辽阔的田园,长满了葱绿的禾苗,沼泽变成明镜般的湖泊,层峦叠嶂表示低头臣服,易怒的江河也表示愿供奔走… …(黄药眠《祖国山川颂》)
(1b)这是祖国大地对赤子的回答:光秃秃的群山穿起了墨绿色的衣裳,冈峦变成了翠绿的堆垛,沟壑变成了辽阔葱绿的田园,沼泽变成了明镜般的湖泊,险峻的山峰低头臣服,易怒的江河也愿供奔走… …(苏教必修三《祖国山川颂》)
(2a)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老舍《想北平》)
(2b)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苏教必修一《想北平》)
(3a)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早晨,好清爽!(李汉荣《山中访友》)
(3b)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人教六年级上《山中访友》)
(4a)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象没骨画那样,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笔勾勒,于是,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老舍《内蒙风光·草原》)
(4b)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人教五年级下作“像”,下同)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象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人教五年制九册,人教五年级下《草原》)
例(1)用一组排比句赞颂祖国的山川。各排比项均为一个小句,唯有表现“沟谷”用两个小句,显得不谐调,课文用增加修饰语的方式将其合并为一个小句,这样句法一致,读来更加顺畅。例(2)原文用分述句,“美国的橘子包着纸”自成小句,课文改成“美国包着纸的橘子”以充当主语。与原文相比,结构更为紧凑,但原文“揭短”之意明显弱化。因此还是不改为好。例(3)这是写作者出门时刹那间的感觉,原文的句法突出显示,跟作者“撞个满怀”的是“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而不是一般的风。正因此,才用上“撞个满怀”这样异乎寻常的比拟手法。课文变合叙为分述,基本语义未变,但由于把修饰语后移独立表述,相关信息也因此滞后呈现。从认知修辞的视角来看,表达的先后往往反映认知的先后,因此,原文表达的认知结果就发生了细微的变化,由于修饰语的后移,撞了个满怀的说法也显得不如原文更得体。例(4)运用了没骨画的比喻来表现草原上小丘线条之柔美。这个比喻的相似点取其只用颜色渲染,不用笔来勾勒,原文用分述句,目的在于突出这一特点,紧接着的“到处翠色欲流”显得较为自然。课文改作合叙句,基本意思没有改变,但由于原文用小句表达的内容成了“中国画”的定语,语义中心落在了句子的自然焦点“中国画”上,原先作者借用分述句突出的含义随之弱化,而紧承着的语句在语义连贯性上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再则,编者把“没骨画”,改作了更常用的“中国画”,但从表达主旨看,“没骨画”的词形与情境更为适切。
二是合叙句修饰成分为状语,分述句将状语独立为小句。例如:
(5a)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如果坐小船沿苏杭间水乡的53孔的宝带桥缓缓看一遍,更会感到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吴冠中《桥之美》)
(5b)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人教八年级上《桥之美》)
(6a)风筝愈飞得高了,悠悠然,在高空处翩翩着,我们都快活了,大叫着,在田野拼命地追,奔跑。(贾平凹《风筝——孩提纪事》)
(6b)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人教三年级上《风筝》)
(7a)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当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见着船渐渐的离岸了,船与岸间的水面渐渐的阔了,见着许多亲友挥着白巾,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Adieu,adieu!听着鞭炮劈劈啪啪的响着,水兵们高呼着向岸上的同伴告别时,我的眼眶是润湿了,我自知我的泪点已经滴在眼镜面了,镜面是模糊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郑振铎《离别》)
(7b)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我听着鞭炮劈劈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人教十年制、人教五年制九册《别了,我爱的中国》)
例(5)原文以状语的句法位置引出带多层定语的“宝带桥”显得有些突兀。课文将“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独立并前置表达,原状语位置从简呼应,这样就更加自然顺畅。例(6)“快活了”表现心理,“大叫着”表现行为,原文的表述分别强调了心理与行为,课文将前者变作状语,心理体现于行为的表现中。表意各有侧重。例(7)原文用一个长状语,将表达内容背景化,课文拆分为若干小句,将同样的内容作了前景化处理。“当… …时”是个时间状语,在这个特定的时间中,“我的眼眶是润湿了”。去了框式介词,不再特别强化时间信息,将时间隐含于场景描写之中。这样处理的作用是将长句化短,更具可读性。
(三)其他成分的分与合
合叙句与分述句构成同义形式的情况还有多种。合叙句谓语是动补结构,分述句将补语独立为小句。例如:
(1a)同时也有一些星,非常小,甚至比地球还小。可是这种恒星的物质结实得一根洋火那么大的一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郑文光《飞出地球去》)
(1b)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可是这种星星的物质,密度特别大,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苏教七年级上《宇宙里有些什么》)
原句是个动补结构,但补语过于复杂,不利于阅读。课文用“密度特别大”来替换“结实”,将补语独立为小句。更具可读性。
合叙句宾语是复杂结构,分述句将宾语中的复杂成分独立为小句。例如:
(2a)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刚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周定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2b)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毛主席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人教初一,苏教七年级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原句“望见”的宾语是个复杂结构,课文改作分述句,让“纪念碑”直接作宾语,将原宾语中描写性的部分独立表述。这样句法更显得利落。
合叙句谓语是连动结构,分述句将其分解为连贯复句。例如:
(3a)1955年9月17日,经过长达五年多的斗争,钱学森、蒋英和他们的两个孩子,终于乘坐轮船胜利地驶向东方的祖国。(刘敬智《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
(3b)1955年9月17日,经过长达五年多的斗争,钱学森、蒋英和他们的两个孩子,终于胜利地登上轮船,驶向东方,驶向始终眷恋着的祖国。(苏教八年级上《始终眷恋着祖国》)
(4a)一天黄昏,北风是那么的紧急,呼呼的怒号着,好象是宇宙生了极大的气,天色是那么的惨暗,好象是地狱中的空气一般的阴沉沉。行人都匆匆忙忙的走着,急着归家,这时父母搀着我的手,向伯父家走去。(周晔《伯父鲁迅的二三事》)
(4b)有一天黄昏时候,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人教十年制、人教五年制八册1,人教六年级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例(3)原文由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句,句子比较紧凑,课文将其分解为连贯复句,分项铺叙,更能显示经过斗争而取得成功的喜悦之情。例(4)原文用连贯复句表达的内容,课文缩减为连动句,“赶着”一词,把“走着”、“急着”的意思融合到一起,因而显得更加简洁紧凑。
三、处置句与相关句式
王力先生把用“把/将”一类介词将宾语提前的句法现象称为处置式,这是从句法功能的角度给句式命的名,这类句法现象学术界通常也据标志词称作“把”字句(包括“将”字句),它可以跟多种相关句式构成同义修辞形式。下面分别讨论。
(一)把字句与一般动宾句
一般认为,“把”字的功能是提宾。尽管并非所有的把字句都可以还原成一般动宾句,但毕竟多数是可以还原的。“把”字提宾的作用在于强化处置意味。例如:
(1a)据记载,南越王尉陀曾把荔枝进贡汉高祖,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
(1b)据记载,南越王尉陀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苏教必修五《南州六月荔枝丹》)
(2a)这是一个美丽的环,当它的一半掩没在地平线下,另一半横过天空的时候,人们就传诵着:这是一条天上的河流,它分隔开多情的织女和牛郎。人们叫它作天河。(郑文光《飞出地球去》)
(2b)这是一个美丽的环,当它一半没在地平线下,另一半横过天空的时候,人们就说,这是一条天河,它把多情的织女和牛郎隔开了。(人教初三,苏教七年级上《宇宙里有些什么》)
(3a)没有妈妈的孩子,看看吧,这是你们的妈妈!它为了你们,把自己的生命牺牲了!(人教五年制十册1《鹌鹑》)
(3b)没有妈妈的孩子,看看吧,这是你们的妈妈!它为了你们,牺牲自己的生命!(人教五年制十册2《鹌鹑》)
例(1)意在说明当时已有荔枝存在,无需强化对荔枝的处置,因此课文将处置式改作了一般动宾句。例(2)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本可以厮守在一起,正是这条天河将他们隔开了,用把字句可以把牛郎织女受处置的意味突显出来。例(3)人教十年制十册1980年第一版和五年制1983年第一版均用的是致使式把字句,意为主语致使“把”字的宾语出现了某种状况。但句子的主语是“它”,与“把”字的宾语是领属关系,此类句子致使义的表达比一般用动宾式致使结构更显得自然,故再版时课文作了这样的选择。
(二)把字句与一般主谓句
把字句也可以跟一般主谓句构成同义形式,例如:
(1a)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你要变成碎片的!”(黄瑞云《陶罐和铁罐》)
(1b)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人教三年级上《陶罐和铁罐》)
a是一般主谓句,b是处置式。在a句中“你”是动作发出者,结果是“你”自己导致的,在b句中“我”是动作的发出者,“你”则成了动作处置的对象,结果是“我”导致的。两者语义同中有异。分析全文,可以看出,作者想表达的是:物各有所长,不能以己之所长比人之所短。(原文末尾有点题句:“用自己的强点比人家的弱点是不应该的,人家也会有比你强的地方。”)铁罐是个傲慢的形象,自矜坚硬耐碰,恣意轻蔑、奚落陶罐,只见陶罐容易破碎之弱点,无视其实用耐蚀之长处。作者只是在对比之中突出铁罐的傲慢与偏见。从行文主旨看,无意强化铁罐对于陶罐的仇恨之意。前文说“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完蛋了!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害怕。”主语就是“你”。争执之后上引话语进一步强化这层意思。所以,这里的改笔似没有必要。若从语文教材语言的教育性来看,编者这样处理,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与价值观,也是无益的。
致使义处置式,如果不用处置标记,语序不变,便成了一般主谓句,两者构成同义形式,例如:
(2a)可是雨来没理他。脚下象踩着风,一直往后院跑。随着,子弹向他头顶上嗦嗦地飞来。可是后院没有门。雨来急出一身冷汗。(管桦《小英雄雨来》)
(2b)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只听见子弹向他头上嗖嗖地飞来。可是后院没有门,把雨来急出一身冷汗。(人教四年级下《小英雄雨来》)
(3a)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冰心《谈生命》)
(3b)秋风起了,他的叶子,由浓绿到绯红,秋阳下他又有一番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人教九年级下《谈生命》)
(4a)面对这落日,我们全都在那一刻惊呆了。我们的车停下来,倚托着一棵树,架起机位,直拍到这落日消失。(高建群《西地平线上的落日》)
(4b)面对这落日,我们全都惊呆了。我们将车停下来,倚托着一棵树,架起相机,直拍到它消失。(苏教必修一《西地平线上》)
例(2)两者的差异只是课文多了个处置标记“把”。课文的改动明显强化了致使义,从而突出客观情势与“雨来急出一身冷汗”之间的因果关系。例(3)原文是致使式把(将)字句。课文删去处置标记“将”与致使动词“吹”,弱化了“秋风起”与叶子“由浓绿到绯红”之间的因果关系,让“秋风起”在句中只起时间标示的作用,更自然地呈现“他”的生命历程。例(4)原文是个一般主谓句,说的是“车”“停下来”,没有突出“我们”的致使作用。课文增加了处置标记“将”,让“我们”成了施动者,强化了“我们”对于“车停下来”的致使作用。课文的改动突出了“我们”面对落日美景停车欣赏拍照行为的主动性。
(三)把字句与被字句等
把字句还可以跟被字句等其他相关句式构成同义形式。例如:
(1a)当书店里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觉出站在这里读了两个钟点了。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林海英《窃读记》)
(1b)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人教五年级上《窃读记》)
(2a)爸爸跑到伯父家中,不一会,和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那个车夫被扶上车子的坐垫上,伯父和爸爸,一个蹲,一个半跪在车夫的面前… …(周晔《伯父鲁迅的二三事》)
(2b)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 …(人教十年制、人教五年制八册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把字句与被字句施受关系相反,施受互换位置正好构成同义句式。例(1)原文使用被字句,强调“智慧”的被动性,课文改用把字句,强调“我”的主动性。显然后者更合适。例(2)原文使用被字句,突出了车夫的被动性,这跟伯父和爸爸积极主动帮助车夫的行为不相配,课文改作把字句更恰当。再如:
(3a)爸爸把车夫脚底嵌在肉里的玻璃碎片用镊子拑出,伯父把他的脚用硼酸水洗净,二人分工合作,替他敷药扎绷带。(周晔《伯父鲁迅的二三事》)
(3b)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人教十年制、人教五年制八册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原文用把字句,课文改作“给”字句。前者突出处置对象“玻璃碎片”和“他的脚”,后者强化服务对象“那个拉车的”(“他”)。不过,人教社试验版教材六年级上2006年第一版,将前一句改作“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即弱化处置意味,只突显行为本身,至于服务对象不言自明,这个表达有简洁之效。另外,课文把工具性的状语“用(拿)镊子”“用(拿)硼酸水”前移,也有强化的作用。再如:
(4a)你把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韩少功《我心归去》)
(4b)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苏教必修一《我心归去》)
课文把原文的把字句改作“对”字句,“对”是个对象介词,表明“吊灯”是一个研究的对象,与原文侧重有所不同。
四、其他有关句式
句式同义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可以发生在各种不同句式之间。下面再简要分析几组,以显示其丰富性。
(一)文言句与白话句
一个意思可用白话句式来表达,也可用文言句式来表达,在具体语境中需要斟酌选择。例如:
(1a)聪敏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则我的小文,岂徒然哉!(陈从周《说“屏”》)
(1b)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人教八年级上《说“屏”》)
(2a)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 …它的根往土里钻,它的芽望地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一粒种子的力量之大如此。(夏衍《野草》)
(2b)一发芽,这些种子就发出可怕的力量,把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的力量竟有这么大!… …它的根往土里钻,它的芽向地面透,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终于被它掀翻了。一颗种子的力量竟有这么大!(人教十年制、人教五年制十册2《种子的力》)
(3a)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应该保护其斑驳陆离,切忌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庞朴《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3b)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惟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驳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苏教必修三《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例(1)《说“屏”》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通篇语言浅近通俗,篇末用了“岂徒然哉”这一文言反诘句,显得有些突兀,与文章的总体风格不很协调,且语气也显得过重。课文改作白话并用陈述句式,较为得体。例(2)夏衍原文发表在《野草》杂志上,其读者是一般文学青年,文章语言明显带有书卷色彩,除了此处外,别的段落中还出现一些文言词语和句式,全文风格是和谐的;选入小学课本,接受对象发生了变化,编者考虑到这个特定因素,将文言句式改作白话句式,是合适的,为保持行文风格的一致性,原文中其他一些文言词语和句式,编者也作了改动,比如将“如何”改作“怎么”,将“为着达成生之意态”改作“为了要生长”等。例(3)课文在第一小句后增加了“文物惟古是尚”,以增加说服力。这个意思自然也可用白话句式,如“文物越古越好”、“文物越古越珍贵”等。但在这个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论题下又是谈及文物,用这个文言句式也挺适切。
(二)叙述句与对白句
一个意思可以用叙述句来表达,也可以用对白句来表达,在具体语境中也需要斟酌选择。例如:
(1a)我们都说:“是的。”母亲也点点头。爹爹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因为他是有用的,不是伟大的、好看的东西。”(许地山《落花生》)
(1b)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人教五年级上《落花生》)
(2a)他从他灰白而痉挛着的嘴唇中告诉爸爸说,他没有留心,误踏玻璃上,玻璃嵌进了脚底,疼得很厉害,但没有人理睬他,他也不能回家。(周晔《伯父鲁迅的二三事》)
(2b)“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进脚底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人教六年级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3a)后来,我很不乐意地被爸爸送进学校,像小囚犯一样坐在窄小的木桌前盯着书上黑乎乎的汉字。心里烦躁极了,就在桌子底下捣鬼,每每被那个尖眼睛的女老师发现,猛不防被大喝一声:“王小狗,站起来!”(程海《三颗枸杞豆》)
(3b)后来,我很不乐意地被爸爸送进了学校,整天坐在窄小的木桌前盯着书上黑乎乎的汉字。我心里烦躁极了,就在桌子底下捣鬼,每每被那个尖眼睛的女老师发现,狠狠地批评一顿。(苏教七年级下《三颗枸杞豆》)
(4a)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力气最大?答案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夏衍《野草》)
(4b)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力气最大。答案多得很,有的说是象,有的说是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人教十年制、人教五年制十册2《种子的力》)
例(1)《落花生》全文运用叙述和对话结合的方式来讲述,对话的比重较大,按说此处用对话句与全文行文风格是一致的。但细读可知,上文父亲关于花生好处的富有人生哲理的一番话,内容较为复杂,“我们”听后都觉得父亲讲得有道理,讲得对。这里用对话句“是的”来回答并不十分贴切,改作“我们都说是”,对父亲的话表示认可,更为合适。例(2)紧承上文爸爸“你怎么了?”的问话,车夫的答话还是用对白句显得更自然,与上文的行文风格也较一致,故编者作了改动。例(3)从“每每”可知,“我”在桌子底下捣鬼被女老师发现是惯常的事,或许编者以为老师每次发现的反应并不一定都说相同的话,故作了改动。例(4)原文用直接问句,语气显得有些突兀,改作间接问句,与整个语段的陈述语气较为一致,读起来比较自然。
(三)整齐句与松散句
一个意思可以用整齐的句子来表达,也可以用松散的句子来表达,何者为优,需根据情境来确定。例如:
(1a)因此,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任务,以明辨其时代风貌,以确认其历史地位,以受拒其余风遗响。(庞朴《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1b)因此,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任务,明辨其时代风貌,确认其历史地位,接受或拒绝其余风遗响。(苏教必修三《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2a)很厚的洋纸,印得很清楚,相当厚的一大本书。摸在手里,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阿累《一面》)
(2b)厚实的纸张,清晰的字迹,相当厚的一大本书,拿在手里,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人教初一,苏教七年级下《一面》)
(3a)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举不尽,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朱光潜《咬文嚼字》)
(3b)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举不胜举,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人教必修五《咬文嚼字》)
(4a)不骑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几段小曲,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李汉荣《山中访友》)
(4b)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人教六年级上《山中访友》)
例(1)“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目的,原文用了三个整齐一致的句式来表达,但把“接受或拒绝”节缩为“受拒”有苟简之嫌,故课文编者保留两项构成整句,末项改用散句,这样,整散结合,显得更为自然。例(2)原文两项尽管字数相同,但结构并不一样,课文均改为偏正结构,就整齐一致了。例(3)原文就句法单位说,字数并不等同,但“举不尽”与“说不完”是相对的,读来自然上口,课文改作“举不胜举”,句法上字数相同但结构却反而不对应了,还是原文为好。例(4)“哼几段小曲”是“满怀的好心情”的具体体现,课文将其删去,在表意上受到了影响,也失去了句式整齐的美感,还是保持原表达为好。
(四)使动句与自动句
使动句与自动句也可以构成同义句式,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斟酌辨析。例如:
(1a)初下泄滩,你看着那万马奔腾的江水会突然感到江水简直是在旋转不前,一千个、一万个漩涡,使得“江津号”剧烈震动起来。(刘白羽《长江三日》)
(1b)初下泄滩,那万马奔腾的江水会让你突然感到它简直是在旋转不前,一千个、一万个旋涡,使得“江津号”剧烈震动起来。(苏教必修三《长江三峡》)
(2a)因为接连一个礼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十一个钟头,已经使我困软得象一团棉花了。(阿累《一面》)
(2b)因为接连一个礼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11个钟头,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人教初一,苏教七年级下《一面》)
(3a)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无穷无尽的宇宙。(郑文光《飞出地球去》)
(3b)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无穷无尽的宇宙。(人教初三,苏教七年级上《宇宙里有些什么》)
(4a)这固然因为他的父亲是香港中国银行最早的创办人,使他对这项建筑有一种亲切感,但他更强调的是:“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余玮《贝聿铭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4b)这固然因为他父亲是香港中国银行最早的创办人,他对这项建筑有一种亲切感,但他更强调的是… …(苏教七年级下《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例(1)原文使用自动句,说你看着江水感到怎么样,课文改作使动句,是说奔腾的江水让你感到怎么样,显然,后者更能突显江水之汹涌。例(2)原文用使动句,以突出“我”“困软”的原因,课文改作自动句,重在说“我”“困软”本身,原因是明确的,只是不予强调而已。这一句是承上句去内山书店“歇歇”的一个理由陈述。课文突出的重点由“我”为何困软移至“我”困软本身,是合适的。例(3)原文用自动句,课文改作使动句。“让”字句表达一种愿望,正好体现言说者的用意。例(4)原文用使动句,更强调“他对这项建筑有一种亲切感”的外部原因,课文改作自动句,强调他产生这种亲切感的主观因素。改动是合适的。
(五)存现句与一般主谓句
存现句和一般主谓句也可以构成同义句式,例如:
(1a)忽然下起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吟诵。(李汉荣《山中访友》)
(1b)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人教六年级上《山中访友》)
(2a)黄昏时分,风停了,那鹅毛般的大雪,就纷纷扬扬地从半空中降落下来了。(峻青《瑞雪图》)
(2b)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鹅毛般的大雪来。(人教十年制、人教五年制九册《第一场雪》)
(3a)船慢慢的向前驶着,沿途见了停着的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的,它们的旗帜是“红日”,是“蓝白红”,是“红蓝条交叉着”的联合旗,是有“星点红条”的旗!(郑振铎《离别》)
(3b)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 …(人教十年制、人教五年制九册《别了,我爱的中国》)
(4a)看,“海”边上不是还有些白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象海边上的浪花么?(老舍《内蒙风光·林海》)
(4b)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人教六年级上《林海》)
例(1)原文运用存现句,“雷阵雨”是存现宾语,紧承的两个分句的主语承宾语省略,课文改作一般主谓句,“雷阵雨”充当主语,后续分句承前主语省略,读来更顺畅。例(2)原文是一般主谓句,从句际关系看,与前一句“风停了”句式一致,较为连贯,但是,文章紧接着还说“不久就只见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与本句句式雷同,因此,课文改作存现句,避免了句法的单调。例(3)句中有主要动词“见”,属于一般主谓句,课文将它删除,以“停”为主要动词,成了存现句。前者显示主体行为,后者表现客观存在。当然这种存在,仍表现“我”之所见,不过不予强化罢了,改句还有简化句法的客观效果。例(4)两句均用存现句,但原句用“有”字句,是静态存现句,课文将“有”改为“泛着”,具有了动感,是动态存现句,课文更显得生动些。
(六)复句语序变化
复句中分句的语序尽管受一定逻辑的制约不可随意变化,但是有时也有一定弹性,于是不同的语序形成了同义形式。在具体的表达中,同样需要斟酌。例如:
(1a)“瑞雪兆丰年”并不是一句迷信的成语,而是一个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的论断。(峻青《瑞雪图》)
(1b)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个话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并不是一句迷信的成语。(人教五年制九册《第一场雪》)
(2a)“屏”有室内室外之分,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有艺术处理,而空间实际还是流通,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并且还具档(“挡”之误)风的作用。(陈从周《说“屏”》)
(2b)“屏”可以分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实际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人教八年级上《说“屏”》)
(3a)中午一过,太阳刚偏西,就变得不怎么显明了。像一枚灰白色的五分钱硬币,容易被人忽视地停驻在西边天空。罗布淖尔荒原上的大地和天空,混沌一片,也是灰蒙蒙的,因此,太阳的存在甚至被我们遗忘了。况且,那枚硬币的四周边缘,也不太清晰。(高建群《西地平线上的落日》)
(3b)中午一过,太阳刚偏西,就变得不怎么显明了,像一枚灰白色的硬币,冷冷地停驻在西边天空。罗布淖尔荒原上的大地和天空,混沌一片,灰蒙蒙的,那枚硬币的边缘,也不太清晰。因此,太阳的存在甚至被我们遗忘了。(苏教必修一《西地平线上》)
例(1)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一个从否定角度说,一个从肯定角度说。原文否定在前,课文改作肯定在前。在正面引证的时候,一般会把肯定的表达放在前面,把否定的表达放在后面;如果是批驳某种意见,则往往会把否定的表达放在前面,肯定的表达放在后面。这里,课文的调整是合适的。例(2)原文“档风的作用”放在最后说,但这实际上与“分隔作用”和“艺术点缀”同属“屏风”功能,课文将它们放到一起说是合理的。不过,可以考虑将“艺术点缀”置于“可以挡风”之后,前二者为实用功能,后者则为艺术功能。例(3)原文末句的语义与“灰蒙蒙”句密切相关,把表示结果的句子插在两者之间不合逻辑。课文的调整是必要的。